对输液反应残留液不溶性微粒数的考查

来源 :现代医药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da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输液反应残留液过滤前、后不溶性微粒数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微粒分析仪测定几种输液反应残留液的不溶性微粒数和经空白输液器再次过滤后的不溶性微粒数,同时对空白液体测定其过滤前及用残留输液器过滤后的不溶性徼粒数。结果:残留液的不溶性微粒数显著增高,经空白输液器过滤后不溶性微粒数明显减少,而空白液体经残留输液器过滤后不溶性微粒数也明显增高。结论:临床使用注射剂静脉滴注时,应考虑微粒相加问题;建议输液器中再增加一个过滤器。
其他文献
超声检查在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应用已日益广阔,经直肠腔内检查的方法,因简便﹑无痛﹑无创而且图像较经腹检查更为清晰准确,它能探及较小的病变,并可经超声引导进行组织活检,在诊断前列腺
对我院2004年2月-2006年2月期间就诊的孕产妇中的高危妊娠现象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04年2月~2006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孕产妇。在登记资料较完整的1
黄蓝状菌 Talaromyces flavus 在SMCS液体培养基中置于恒温摇床(200 r/min,27.5 ℃)上培养13 d,诱导产生大量的几丁质酶.培养滤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