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FO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时的我是10来岁的模样,瘦弱的身子撑着比自己大一圈的衣服。风吹过来的时候,衣服就像是打爆米花的风筒似的忽的涨的满满的,再慢慢地漏掉里面的空气,头上顶着半寸长的乱发。那时夏天的青岛天空碧蓝如洗,轻亮的云彩像是被磁铁吸在高高的蓝幕上面缓慢优雅的梦游着。天空下面是同样颜色的大海,风卷起白色的浪花,卷起在浪花上面的被阳光晒得黑亮的人的躯体,一摇一晃的来回摆动,时不时从蓝色的水平面下钻出一个黑色的、黄色的、红色的脑袋,像是土拨鼠一样又忽的变成了黑色的、黄色的、红色的屁股消失在了水面上。沙滩上密密麻麻热闹非凡横躺竖卧的人,把自己能露出的皮肤全都献给了免费的阳光,像是烤肉串一样这面好了又翻过去那一面,生怕把一边烤的颜色重了味道不好了。我站在栈桥边的水泥防波堤上面,一边嫌弃自己不会游泳的尴尬,一边欣赏着水中岸上人们肆意自在的身影。防波堤一旁是海岸,另一边就是马路,来往的车辆应该早就看腻了这样的风景低着头赶着自己的路,从来不做停留,游客总是像我一样,站在或者是躺在沙滩上享受着片刻的异域风光。海风和海水把几万公里外炽热的射线消磨的没有了戾气,这时候远方海天相接的地方冒出一个个黑色的小点,响着长长的经久不散的汽笛。
  我那几年几乎每次暑假都要来大伯这里。他在这里有着自己一点小小的营生,青岛人叫做火烧,也就是白面做的烧饼,作为主食少不了飯店供应和日常的食用所以生意很好。大伯在四方区市场里面租了一个铺面,里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火烧,满满当当的连里面坐着卖货的大娘我都看不清楚。大娘总是笑眯眯的背着一个钱包一样大小的挎包,穿着印着这种花草的衬衫和短裤,从挎包里面翻找着给客人的零钱。这时候我是不能打扰她的,生怕她找错了钱。我那时候个子很矮,站在摊位里面只看见桌子上面摆满的如同战壕上面架设的沙包一样大小的各式各样的火烧。我站在里面脚后跟离开地面看着来往的客人和热闹的市场。大伯问这大娘还缺什么货,明天需要给哪一家供多少货记好之后就用自己的三轮摩托车带着我,回他们住的地方。那时他们在国棉X厂租了一个小院,院墙是石头和水泥铸成的看起来浑然一体坚不可摧的墙体,院门是铁皮的用手指敲上去哐哐作响。大伯使劲的敲了好几下,一会一个赤裸着上身又黑又瘦满脸汗水,大概20多岁样子的小哥过来把门打开。我之前过来这边的时候从没见过他,他看见是我大伯站在门外叫了一声叔转身让开了门口,院子里面有四间房,一间厨房,三间卧室,两间小的用来居住,一间大的用来制作火烧,所有的房间里都没有空调。院子不大都用水泥铺满着有一处透出了一点的土地被种上了葡萄树,树的枝叶从墙边的架子攀援到院子正中,形成一个绿色的房顶。树上结着不大不小的果实,树叶投下的影子使整个院子十分的清凉。院子墙壁上水泥脱落露出石头的地方都结着青苔,正对着大门的是我大伯和大娘的卧室。卧室的窗户就在葡萄树旁,卧室外面有一个客厅用来储藏面粉高高垒起来的面粉袋,比我大伯还要高大。大门的左边就是制作的火烧的作坊,里面传出轰轰的和面机的声音。我们俩进到院子之后,刚刚给我们开门的小哥把门关好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在院子墙边的水龙头下面呼呼的冲了一把脸,像是刚刚从战场上下来的战士需要片刻的安宁。他长长的呼了一口气冲着我笑了笑,露出他洁白的牙齿和他满身黑色的皮肤呈现着巨大的反差。他拉过头顶铁丝上挂着的毛巾胡乱的擦了一把脸转身又走进了战场。大伯给我说你去给他们帮帮忙吧,像是老师宣布放学一样我跑到偏房门口,刚到门口就感到里面看不见的热气像是面对着烧的红亮的炉膛一样。偏房门里放着一个一人高的烤箱,一个十八九岁的人影正在不停的开关着箱门。他每开一次烤箱的门,热气就像是被被风箱吹动的炉膛里的炉火一样迎面而来。他戴着厚厚的手套同样赤裸着上身,精壮的如同健美选手一般的躯体,正在把烤箱里面的铁盘拉出,把烤好的火烧倒在脚边地上的竹筐里。每次搬动着烤盘他手臂上的肌肉就像山峰一样突的聚起着,然后再从另一个人手里拿过里面装着的发酵成型的白色的生的火烧锵的一下插进烤箱的烤架上。两个像是同一人生出的四只手臂一样,没有一点多余的动作,他们全都是一身的汗水,脸上因为汗水的缘故每一根汗毛泛着光亮,鼻子上面顶着细细的汗珠,眼睛眯缝着像是被汗水蜇的张不开。没用20秒钟就把整个烤箱全部清空再装满。站在门边的健美小哥咣的一声把烤箱门关上,用眼睛的余光看了一下墙上已经发黄的钟表。他把手上的手套甩到一个空竹筐里,赤手好像一点都感觉不到温度一样,像是码麻将牌似得一个个严密的摆弄着,刚刚从烤箱里出炉的冒着香气的火烧。这会我已经浑身是汗了,用手抖动着短袖的前襟往里面走了两步,大厅里加上烤炉边上的一共有四个人刚才开门的小哥看见我进来了面无表情的冲我点了一下头。他就是给烤炉边上的正在码牌的小哥递生火烧的那个人。他拍了拍旁边人的肩膀,那个是我大伯的大儿子我叫大哥比我长4岁,正在给空的烤盘上面刷生油。头发还是老样子像天线似的支棱着,眼圈有点凹陷周围的黑眼圈有点像电视里的瘾君子,一看我来了冲着我笑了笑。屋里的四个人都是赤裸着上身,穿着像皮衣一样被磨蹭的锃光发亮的已经看不出来什么材质的短裤。屋里和面机的声音非常大,我大声的叫了一声哥!只见嘴在动声音却没有动,他也是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大厅差不多15平米大小靠着墙的最里面放着一个3米长的大案板。案板的左边架设着一个压面机,案板上靠墙的一半厚厚的一层铺着如同积雪一样的面团,案子前面有一个白色的人影像是怕被地面烫着脚心一样左右来回移动着。那个人我认识他叫小江,是老家同村的和我大哥一般大的老乡,以前过年的时候常在村子里看见他。那时候和他玩的也很熟,那时候头发和现在一样短,眼睛很小鼻子有点塌陷的埋在颧骨里。见他从巨大的面团上双手用力抠出脸盆大小的一团,往案板左侧的压面机上用力一塞,身体忽的往右面一侧双手捧着被压成如同被单一样的面片慢慢的铺在早已撒上面粉空余出的另一半案板上。全部铺好以后,左手拿起一个铁质的模具从右至左,双臂用力往下咚咚咚咚在压在整张面片上。他个子不高,每次抬起下压都要掂起脚来看着就像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一个一个压出直径10公分的面皮来,整个动作行云流水好像得道多年的武僧。他的头发、眉毛、睫毛连鼻孔里的毛丛都被面粉染的雪白,身上汗水混着面粉已经有点粘稠的贴着他赤裸的上身。等他一个个用模具把整张面饼全部分离之后,左手一甩模具被扔到一边,右手移到被压成的圆形面皮之间的地方,轻轻一提整个如同网状一样多余的面片就拿在了手中,双手揉捏一下重新回到左侧压面机那里,案板上就留下来大约有30个圆形面皮。我大哥刷好了烤盘,从小江离开的案板上把成型的面皮一个个摆到烤盘上面,双手捧着怕刚刚压好成型的生面变了形,但是摆放的速度非常快。身体在案板和烤盘之间来回移动几乎看不出任何的停留,摆好之后再用刷子在每个面皮上面刷一层熟油。在他的右边放着三个和烤箱一样高的架子,架子最底下用铁盆盛着水。铁盆下面是电炉,架子外侧用透明的塑料布全部蒙住里面一层层放着需要发酵的盛在烤盘里的白色的面皮,塑料帘子上挂满了蒸汽凝结的水珠。我大哥每摆满一个就递给给我开门的小哥让他放进发酵的架子里,一层层摆满之后就把塑料布盖严实等着发酵完成。给我开门的小哥接过我大哥递过来的烤盘只是转身插入架子,发酵用的架子是中空的,只有两侧每隔10公分就突出两个不足2公分的铁片用来固定烤盘,但是那小哥如同电影里面的剑术高手拔剑入鞘一气呵成。三个架子靠着烤炉最近的已经发酵好的就又回到第一个健美小哥那里周而复始的运作着。烤一整炉大概用10分钟左右,健美小哥在空余的时间把刚刚从烤箱里清空的烤盘用刮刀清理干净,双手拿着大约10个左右全部放回到我大哥旁边。四个人因为和面机轰隆的噪音没有一个人说话,但是每个人都在各得其所的工作着。屋外面当时是最热的8月份应该有三十五六度的样子,但是屋里最少得有40度以上,三个电炉,一个大烤箱给这个不足20平米的房子加热。屋子里有一扇窗户上面没有玻璃里面镶着一个换气扇在疲惫的转动着,丝毫起不到一点的降温左右,但是里面的每个人没有丝毫没有懈怠。他们好像能工巧匠正在施展自己得意的手艺一样,每一个动作每一秒钟都在挥洒着自己的汗水。这时小江把和面机关掉看了看里面的面团,屋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只有电炉和烤箱发出的滋滋的声音。小江看见了我,从他藏在面粉后面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说:“你什么时候来的我都没看见。”我说刚刚才到,看你忙的就没叫你,他嘿嘿的笑着,双手拍打着手上面的面粉,他转过头去对我大哥说,叫一下你爸面活得差不多了让他来加酵母吧。我大哥站起来在门口喊了一身,大伯就走了进来黑着脸,好像是瞪了一眼我大哥似得但是没有说话,屋子里面那么热我大伯进来以后就好像突然的降了好几度。看着我大哥像是打了一个寒颤,大伯拿过窗台上面放着的酵母粉抓了一把然后低声问小江:“这炉做什么的?”小江说做甜的我大伯就又用三个手指捏了一些洒进了和面机,转身走了出去,小江看了看我大哥说:“这都多长时间了你都不会加酵母?”“谁说我不会上会多加了不是坏了一袋面,让老头没把我骂死,还是让他自己加把省的又怪我!”小江没理他说的对我说:“你好好上学别像我们一样在这没出息!”我觉得你们也挺好的啊!“好什么啊?你以后就知道了,你别在这待了,嫌这热到外面去吧!”我来帮忙吧,你让我出去也是没事干我看着挺好玩的,小江笑着摇了摇头说:“你去和你大哥一起刷烤盘吧!和面机和我这边你别来危险的很去年我的手就让压面机给压了。”小江说着又把和面机打开了,屋里重新安静了下来,刷烤盘是很简单的,用刷子把从烤炉里拿出来的空的盘子刷上油就行了。我学着我大哥像刷墙面一样,一个个的把刷好的烤盘交叉的垒起来。我刷的慢,自己在旁边有点尴尬,一边看着他们忙活一边尽快的把手上的活干完。我大哥比划着让我把衣服脱掉,我走出门去忽的就觉得凉爽了许多,脱掉衣服露出我赤条条的肋骨来。健美小哥看着我笑着说给你吃一个刚出炉的看把你瘦的,递给我火烧的手臂上一块块肌肉好像故意跳动着。我咬着刚刚出炉的火烧一股麦香味从嘴里一直扩散到鼻尖,瞪了一眼健美小哥,小哥背过身去给我留下他坚实的脊背。他脊背上的汗水如同玻璃上的水滴一样流淌了下来。   忙到了下午吃饭的时候小江走出屋来,把他像铠甲一样的短裤脱下来,只剩下内裤打开水龙头接了满满一盆水从头到脚冲了一边把他身上的面粉冲洗干净。院子里水泥地上就像是湖面上白色的浓雾一样泛着波澜,每个人都重复着和小江一样的动作。我脱裤子的时候不小心连内裤都脱掉了,他们几个站在旁边笑着,我也跟着笑了起来,汗水已经把内裤都湿透了。大伯一早就把饭做好了,四个菜,我们几个人围在院子里饭桌前,几个男人都穿着裤衩。我大伯把从外面刚打回来的装在塑料袋里的啤酒给每个人倒了一杯,他瞅了瞅我说:“你别喝了!”我本来也想跟着他们一起来点但是我大伯看了我一眼,那眼神的意思好像说你还是个小屁孩别凑这热闹。我大伯平时话很少,但是基本上瞪你一眼就能让你怕三天的那种。他是那种非常传统的人,晚辈不能和长辈顶嘴。我有一次在老家的时候看见他正在打我大哥,用皮带抽的他嗷嗷叫,从此我在我大伯身边就怕那句话说错了,他也打我一顿。他们几个喝一口,喉咙里边还发出啊啊的声音,好像干涸的土地突然渗入了雨水,好像灰尘迷住被手揉搓的生疼的眼睛一下子冲洗了干净。我大哥一边喝着一边给我使眼色,意思给我也来点,我摇了摇头低头吃着菜,小江拍了拍我说:“这俩是今年刚过来的满身腱子肉的是汪明,長得黑蛋一样的叫曾智。”小江在这几个人里面除了我大哥他是干的时间最长的,我大伯也最喜欢他。他平时只知道干活很少谝闲传,有时候我觉得他比我大哥还靠谱点。曾智端着比自己脸还大的碗扒拉着里面的米饭,小江接着说:“这小子一次能吃32个的火烧,不知道胃怎么长的。”曾智这回才听见小江说他呢,他放下碗瞅着我们笑了笑,把嘴里还没嚼干净的饭渣露了出来,汪明有点厌恶的说:“赶紧吃你的饭,饭桶一样,恶心人呢!嘴闭上!”曾智没说话接着扒着碗里的饭没再看我们,汪明接着说:“你别看他这人话少,饭量可大,一个人能顶3个人。”“我看你是话多饭量也大,热饭堵不住冷屁股。”我大哥看着汪明一边笑着一边数落他,汪明也不示弱:“你是裤裆里的那个玩意大,比门后面的铁锹把都大,没看市场买海鲜的刘姐一看你去送货就笑眯眯的。”我大哥刚想发难,一看我大伯脸一沉,大家就都不说话了,一会小江对我说:“吃完饭还有几炉烤完带你去海边转转。”我看看我大伯他没说话,我想这就算是同意了吧!吃完饭我大伯叫住小江给他说,一会去海边别让我下海说我不会游泳,小江嗯了一声,就赶紧去接着忙活着。他们几个留下曾智刷碗,我大伯夹着一份报纸出门去了。他刚一走,我大哥就把口袋的烟逃了出来随即点上,呼呼的洗了几口传给小江。小江手上都是面粉用嘴接住递过来的烟卷也吸了几口,有传回给我大哥,大哥看见我站在门口说:“来给你抽几口。”我摇了摇头没说话:“就你想把你兄弟带坏了,你做大哥的能不能教点好的。”小江看着有点不爽的说着。我大哥说:“就你能,他又不是个小孩,该学学这个了。”说着就把烟卷递到我嘴边我学着吸了一口,就像是过年在厨房生火一样,嗓子又辣又呛,赶紧跑到外面灌了口凉水谁知道又被呛了一口,不停的咳嗽着,此时的心里影阴面积已经很难求得了。他们几个除了曾智都在笑我,我大哥走过来拍了拍我的后背说你呛几回就学会了,小江也笑着没言语也许他也是这样过来的吧。开够了我的玩笑,他们几个赶紧把手上的活忙完就能下班了,明天要给几个饭店供货,要把案板上的面团全部打完,小江把压面机打开喊一嗓子:“一会手底下都快点,和面机里面的面还要弄出来发酵一会发出来就难搞了,毛你去外面待着吧,这会你帮不上忙!”我很不情愿在偏方门口站着,汪明对我说让我去里面屋里待着,别待在门口挡着外面的凉风。他转过身的时候我冲着他瞪了一眼,就走到偏房对面他们几个人的宿舍里,门外面就是打火烧的作坊。他们宿舍按照川字形摆了三张架子床,两个下铺看着还干净,靠着最里面的上铺老远就能闻见一股子臭脚味。还有它下面的下铺上面只铺了一张凉席,枕头、被子什么都没有,我想这估计是汪明的铺。中间的下铺床头放了两本书一本是保尔柯察金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有一本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两本书都是80年代旧版的,书皮发黄上面还有些面粉我想这应该是小江的床了。我随手翻了一下,两本都是在第10页的地方夹了一片葡萄树叶,叶子已经完全干透了,用手一摸就折成好几片。最外面就应该是我大哥的铺了,床铺很整齐,床下面放着好几双皮鞋盒子,盒子里面都放着被擦的能当镜子的鞋,枕头上一股子啫喱水味。我想难怪他的头发一天看着风都吹不动,其他空着的两个上铺都放满了行李箱,外面时不时传来模具和案板撞击的咚咚声还有开关烤箱门嘭嘭的声音。屋子里和作坊里的温度差不多,我想他们这里冬天应该是会很暖和的吧。我站在门口看了会他们忙碌的身影,觉得天色还早,案板上的面团还有一半,小江用手里的模具不时敲击着案板嘴里不管音调的唱着歌:“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流着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落,也不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你是不是像我整天忙着追求,追求一种意想不到的温柔;你是不是像我曾经茫然失措,一次一次徘徊在十字街头,因为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从来没有忘记我,对自己的承诺,对爱的执着。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唱着唱着,我大哥和汪明也跟着唱了起来,曾智应该是记不住歌词自己扭动着身体嘴里不停的跟着哼哼着。小江回过头来看着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觉得他好像很伤心的样子。
  大约到了下午6点的时候,他们把今天的活干完了。完事之后,小江他们几个照例洗了个澡,我大哥洗完就对着镜子就开始弄起了头发,小江问他们几个去不去海边汪明说:“昨天到今天都没睡觉,我睡会,你们去吧!”说着自己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就像是刚刚高考结束的考生卸下了担子一样。我大哥说:“我去一下市场,有点事。”小江看着他挑逗的说,到底是找人还是有事,“你别废话,找人也是有事怎么了?”小江哼了一声没接他的话转头给曾智说:“一会把做好的全用里面白布盖好,弄完了就去睡觉去。”曾智应了一声转身就去干活了。我和小江出门时我大伯还没回来,我问小江知道他去哪了小江说买彩票去了,开奖之后才回来,这会还早呢。我俩沿着厂区的家属院走了好久。院子里面的房子全都是一个样子,道路用水泥铺设的时间太久已经破烂不堪,走几步就有大大小小的坑,这段路每隔好远才有一个路灯。这会到了下班的时间了,院子里比白天稍微热闹了一点。我们从另外一个不知道哪边的小门出去,沿着外面的大路走着,这会天边的太阳已经接近远处房屋的房顶了,天边的地方灰蒙蒙的好像罩着蚊帐一样。天空还是亮堂的,周围一点都没有暗下去的意思,俨然一个假期快要过完的不愿意睡觉的孩子。小江在前面走着时不时回过头看看我,他有一搭没一搭的问着我家里,学校都怎么样,我敷衍的回答几句,他也不愿意多问了就只是在赶路。我想他也可能是困了吧。从院子出来,走了大概半个小时终于周围的房子全部站在了我们俩背后,面前是一片灰蒙蒙的大海,这里的海湾没有沙滩,脚底下走着像是泥土又不是泥土,如同细沙一般却又粘稠的地面。我们两个朝着波浪的方向走着,就在我们身后每隔5米立着一块块方形的牌子上面用汉语和英语写着禁止游泳。离我们不远的海水里,有一艘冒着黑烟的货轮拉响着刺耳得汽笛,远处这样的货轮还有好多在水里互相交错着。我们俩在离海水10几米的地方停了下来,驻足站立好像在等待着什么。这会海岸上除了我们一个人都没有,安静的只剩下海浪侵蚀土地的声音和货轮的汽笛声。海水泛着浑有点像家乡鱼塘里面的水,每次海浪走后都会在地面上留下许多白色的泡沫,海风时不时吹过来一股子腥臭味,我有点失望想回去了,就拉着小江想往回走。小江说来都来了,急什么?我说,这什么也没有啊还有一股怪味。小江笑着说大海本来就有味道要不然鱼怎么是腥的。我给他说你床上的书我在家都看过了,你才看到第十页吗?小江说我看书是有时候睡不着的时候,看一会就困了,以前上学的时候就这样,买回来放在那里就好像看过两次。他接着说我上学上的不行,家里早早就让我出来打工了,你还是好好上学不要学我们,看着我们挺自由的其实累的很,我过两年就想去学个手艺。我问那你不在这待了吗?他说你不要和你伯说这个啊,到时候肯定不能在这待了,你伯想过几年把这摊子交给我,我想这不还有你哥在这,我接过来算是什么样,给你说你也不懂。他说完就不再说话了,这会海风把海面上的雾霭吹散开来,远处太阳刚好降落在水天相接的地方,鲜红的像是烤箱里的铜丝,水面上来去的轮渡被光线笼罩的只剩下了黑影。海滩上一片璀璨的光明一扫刚才雾霭的阴郁,我俩的脸被映照的像是全身的血液都聚集恶上来,我突然觉得脸上很烫像是被火在烤一样,心脏突突的跳的飞快,一会又像是吃饱了之后的乏困。我心想,也许是被这夕阳炙烤的吧。
  此后好几年我没再去过青岛,直到我成年以后只身一人再去时他们已经全都不在那座城市里了。听我大哥说小江跑去上了技校,我大哥四处谋生现在也结了婚,我大伯最后也没再干下去回到了老家,市场也被拆掉盖成小区了,曾智和汪明我大哥此后再也没联系过。不过,我现在还能记起那个房间里的温度和烤箱里面的电火发出的滋滋的声音,还有那片火烧一样的夕阳。
其他文献
二十年  二十年,是  七千三百天  十七万五千二百小时  一千〇五十一万二千分  六亿三千〇七十二万秒  我不是在做一道数学题  這二十年,我就是这样一秒一秒想你的  一个用门框夹核桃的女人  她倚在门口  把坚硬的核桃用手托着  然后转动那扇遮风避雨、防贼御盗的门  让丰满的、带着女人体温与芳香的核桃肉  成为他嘴里沁人的芬芳  她不停地、笨拙地、用心地夹着这与生俱 来的坚硬  他望着她、很平
期刊
异乡  早上,天阴了下来,我感到与大地的模样并无二致。  快出院子大门的时候,有两个新疆男人遇到了一起,一个高个子,一个矮个子,脸面黑黑的,胡子一片。矮个子男人左手拽着一个小男孩,那男孩穿着一件蓝白竖条相间的T恤,那是阿根廷球星梅西的球衣,胸前的“10”号处污了一坨油。那男孩张着嘴打了个呵欠,身子向后赖着,有些不太情愿去上学。  两个男人相遇后,他们先是握了握手,互道了问候。接着,高个子男人伸出手
期刊
王西平,2012年获第二十届柔刚诗歌奖。2013年8月参加第四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2015年获诗刊社主办的中国桃花潭国际诗歌艺术节“中国新锐诗人奖”。诗歌曾被译成英、日文刊发海外。著有诗集《弗罗斯特的鲍镇》《赤裸起步》《西野二拍》(合著),散文诗集《十日或七愁》,美食随笔集《野味难寻》等。现居银川。  饮食写作寓言化,为饮食本身蒙上一层后现代主义色彩,在这方面,布劳提根堪称鼻祖,他声称人们的一切,
期刊
先说个“中国馅饼变成披萨”的笑话:  有一张中国馅饼,他要去姑姑家,走着走觉得肚子饿了,一想:“老子就是馅饼啊,反正都要被人吃掉,不如自己把自己干掉。”于是就边走边吃自己,等到了姑姑家,他姑姑一开门:“你是谁啊?我不认识披萨饼啊。”  这是中国人编出来的笑话,就是为了取悦自己。这样的笑话如果让美利坚人听见了,一定会懵逼。  据说美国洛杉矶的馅饼已经做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在形体上彻底颠覆
期刊
语伞,诗人,美食专栏作家。本名巫春玉,生于四川。著有散文诗集《假如庄子重返人间》《外滩手记》等。参加第十一届全国散文诗笔会。获第五届中国散文诗天马奖、第七届中国散文诗大奖等多种奖项。居上海。  一个钟爱蝴蝶和长裙的女诗人,仿佛不适宜说喜欢吃回锅肉包子,贪恋肥嫩鲜香。这样的语境,只能出自莽汉主义诗派的代表诗人兼美食家二毛或李亚伟之口,方有三国气势。更不适宜说:“人生不过一撮烟火,诗人不能活在高冷里,
期刊
作为一个诗人,这几年突然摇身一变,成为了极品吃货,许多人不解,问,怎么突然写起了美食文章。  我说,万般皆下品,唯有口福高。人生不过一撮烟火,诗人不能活在高冷里,如若饮馔不精,朵颐不快,枉来此生。  好的文字,应该交由好的诗人来打理,这就好比烹饪,什么样的文字需要炝、炒、煎、炸,什么样的文字又需要慢火来细炖,这都得根据不同的语境来定。对此,法国学者吉雅德认识得很透彻,厨师和诗人都自有一套神秘的语言
期刊
没有人知道我今夜失眠  没有人听到我和星星在聊天  我们说话的声音很低  只有我和星星能听见  现在是深夜  放大说话的音量  我们的秘密  就会走进邻居的梦里  我和星星聊天  就是聊天上的事  比如星星那么亮  会不会费电或费油  比如月亮只露出一半  另一半干什么去了  最重要的是我问星星  每夜都出来看我  是不是在勾引我失眠  星星眨了眨眼睛笑而不答  我又看了看月亮  月亮悄悄地給我铺
期刊
走了一半的路  不是花开到一半  也不是雪停在半空  是我对目的地不再有兴趣  一半的旅程  是半首沒有词的音乐  或一个汉字只写了偏旁  剩下的一半  留在心里  做了一半的事情  等于没做  终点不承认未达的脚步  野草没想过长成树  有些花开了  就是不结果
期刊
高 度  草们树们  企  及  的  高  度  总是被  盐泽很重的泥土  紧紧拽住  低 度  鸟儿们  栖息在芦苇丛  作蜗居  逗留在芦苇梢  作鸟瞰  在鸟儿的视野里  荒原最伟岸的植物群  只不过是低度障碍物  它们随意的一次展翅  就把蘆苇丛  甩  在  下  面  纬度经度  在横草不会竖立的  黄河口湿地  在竖草不断疯长的  黄河口湿地  找寻经度纬度线  依靠目测实在很难
期刊
金沙江一处很窄的地方  有一块探向对岸的石头  据说当年老虎从这块石头上  跳到对岸  从对岸再跳到这块石头上回来  现在老虎已经绝迹  我站在这块石头上  望着对岸  几次跃跃欲跳  我掉进水里  就不再是我  跳到对岸  也不會是老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