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廖信忠的两封家书
近年来有一个普通的台湾青年廖信忠,想“告诉大陆一个最朴素的台湾”,同时告诉“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他说起自己最初来到上海是“为爱走天涯”,当爱情消失后,廖信忠选择了继续留在上海工作。既然最初选择了去大陆,就要在这儿好好生活下去。他的坚持为他带来了好运,上海也成了廖信忠的福地。[1]从内地旅游回台湾后,2006年廖信忠便开始重新找工作。即使当时台湾失业潮严重,他的书写敏感、生意经也不致失业。[2]就是这样一个只有37岁的普通台湾人写出了两封互文性的家“书”(此书不是普通的家书,而是具有家书情怀的著述),如同一面镜子,返照大陆,也返照台湾。
(一)《我们台湾这些年》
《我们台湾这些年》以年份为顺序,谈到了台湾许多政治大事,自然免不了蒋介石、蒋经国、李登辉、美丽岛、民主萌芽等关键词,这本书本质上更是一草根的个人成长史,通过台湾人的家长里短解构政治和历史。《我们台湾这些年》一经印刷,迅速脱销,《两岸关系》[3]、《中文自修》[4]、《文史参考》[5]、《全国新书目》[6]、《传承》[7]、《可乐》[8]、《视野》[9]、《老年教育》[10]、《中外文摘》[11]等杂志专门对《我们台湾这些年》重点段落进行摘记和转载。
《我们台湾这些年》有两条主线:1.作者的成长路线,从他出生、上幼稚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到服兵役、工作、恋爱等。2.台湾30年时空背景下几件大事件,包括各大命案、事件、空难、政治风波、大选、大娱乐、大自然灾害(地震和台风)等。两条线穿插进行讲述这30年的大事件和小故事,不自觉地将大历史与小历史融合(访谈材料2,访谈对象:谭孝林,2009-11-19)。
第一条主线,因为贴近生活,诸如琼瑶的言情剧、香港武打片、街机(老虎机)、年轻人的叛逆与热血,大学生的游行演讲等,更能产生大陆读者的共鸣。作者习惯叫父亲为爸,叫母亲为娘,而不是爸和妈,或者爹和娘。这种台湾国语中的习惯叫法,以及后现代的新词(雷到、秒杀、囧、一窝蜂、一副大便样、“浅碟”文化)等,给人轻松诙谐之感。原来台湾学生也有中考、高考,残酷竞争、父母陪同子女考试。台湾学生也开设地理、政治、历史和政治教育课,他们被灌输的三民主义、国父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李登辉等思想,如同大陆的马克思、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重要讲话一样。大陆“文革”也深深影响台湾,在台湾也涌现出贴大字报、唱国际歌的“愤青”大学生。他们站在时代的浪尖,与历史掀起冲天的高浪共舞。政治虽然有隔阂,文化却共轭,两岸真是一家人!台湾这些年走过的道路,大陆如今也在走。在前行的路上,两岸其实踏过相同的痕迹。与其说这是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普遍类似和目标趋同,倒不如说这是同胞之间那血浓于水的深层次的集体意识。[12]
第二条主线,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至1987年才解严,台湾历经30多年的白色恐怖生活。200多万外省人,2000万本省人,镇压与反镇压,言论不自由,政治残酷不必言说。这对老一辈台湾人造成重大的心理阴影。
(二)《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
2013年底、2014年年初廖信忠再推出《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第1版第2次印刷),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印刷两次。畅销百万册,姊妹篇重磅上市!廖信忠五年磨一剑,讲述60年来不同时代背景下、政局变革中台湾老百姓所知道的大陆。《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通过14个不同时期(分别是1944、1947、1950、1958、1963、1966、1978、1987、1988、1989、1990、1996、2003、2011年)、不同人物的故事,描写台湾自20世纪40年代至今的不同变革时期,台湾民众对祖国的见闻印象了解,以及政局变幻对他们生活状态的影响和改变。该书秉承“第一封家书”的风格,轻松诙谐,多用“海陆流氓”、“反攻大陆”、“兵变”、“偷学简体字”、“老芋仔”、“草地仔”、“老荣民”、“台商”、“台干”、“台劳”、“台流”、台湾人司空见惯的语汇。在“金门之恋”中,“世界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的哨点和你的游船之间的距离”等情节幽默无比。2014年9月11日人民网爆料的“台富商在广东坐牢5年,妻子花4000万包养情夫,同游日本”几乎是书中“台商”与“台流”爱情故事的现实原型。
总之,全书通过细节故事反映了积极向上的主题,充满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追求,有利于两岸人民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截止到2014年8月29日“当当网”对读者(共3927位读者参与)的购书调查,该书获得99.2%好评率。这种采取大历史中的横截面,叙述典型事件的写法,从历史细微之处书写大历史,如同多个《万历十五年》叠加和现代翻版。
二、两岸文化隔膜与互看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两岸民众在思考方式和认知上的差异?廖信忠在回答《新闻天地》记者的采访时候说:由于实际接触少,人们会用自己的想象去判断对方的行为方式,所谓他们应该这样想,应该这样做。往往这样的想象造成的误判和现实是南辕北辙,后果也就可想而知。[13]
(一)台湾人看大陆
1.台湾人极端看大陆。在台湾获得大陆资讯很容易,但媒体对大陆的态度很极端,不是极端褒扬,就是极尽所能贬低。两种态度都有市场,每个人都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14]例如,根据《环球网》综合报道,台当局“驻美代表”中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机会之地,但也是最大单一的威胁来源(2014年8月13日)。台湾人极端看大陆可见一斑。
2.台湾人选择性看大陆。陈东旭(2004)依据阅听人研究(Audience Research)、媒介使用及认知、态度(Media use and cognition,attitude)等文献的参考资料为主,调查台湾的大学生接触大陆新闻的情形,对大陆事务的认知程度等。研究发现:台湾的大学生对大陆事务的认知程度普通不足,有偏低的情况。大多数台湾的大学生对大陆新闻兴趣不高。台湾的大学生多半对大陆的整体印象不太好,认为最需要改善的是人权或民主。[15]台湾人对大陆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评价迥异,特别是邓小平被誉为“民族英雄”。台湾对大陆资讯进行选择性接受,在部分台湾人眼里大陆满大街充斥着自行车、蓝衣服、黑心食品,满街都是小偷,到处都是红灯区与娼妓,甚至有台湾富豪在做电视节目时候公开评论:“大陆绝大多数人吃不起茶叶蛋”,“大陆人买不起电脑,更爱手机上网”。这一观点引起大陆学者和观众的强烈回应,认为他完全无视这几年大陆的进步和努力,用鄙视的眼光看大陆。诚如一位网友所评论的那样:“茶叶蛋事件是很片面的。看了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才知道,台湾平民对大陆的真正印象台湾老百姓对大陆的感情是这么复杂”(访谈材料1,2014-05-09)。大陆某娱乐网站做出回应:台湾人认为大陆富豪=买得起茶叶蛋 配得起电脑,并对此进行网络恶搞。当然台湾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大陆充满了幻想,认为大陆进步得不得了,台湾完全比不上。 (二)大陆人看台湾
如大陆同胞而言,台湾只是一个从来不曾陌生但却没有太多机会亲近的地理名词。《我们台湾这些年》、《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字里行间、点滴记录、片段回忆,凝结成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悲有喜的具体空间想象,如同流转时光,让人在掩卷沉思,不免热泪盈眶。
1.大陆人所不知道的台湾。看完《我们台湾这些年》后不禁恍然大悟,慨叹万千:《我们台湾这些年》告诉我们台湾有众多互相敌视过、互相制衡的族群,原住民是台湾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我们台湾这些年》告诉我们两岸军事对垒30年,1958年金门炮战、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都改写了大历史;《我们台湾这些年》告诉我们《龙的传人》这首歌创作时台湾所处的“亚细亚孤儿”真实背景;《我们台湾这些年》告诉我们台湾政坛蒋经国、李登辉、连战、宋楚瑜、马英九与陈水扁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我们台湾这些年》告诉我们陈水扁、吕秀莲等“台独分子”曾是为了政治理想游行并坐牢的愤青[16];《我们台湾这些年》告诉我们1987年台湾当局才放弃“反攻大陆”;《我们台湾这些年》告诉我们台湾曾经30多年的一党专制;《我们台湾这些年》告诉我们随国民党部队迁入台湾的国民党军人在台湾后的生活;《我们台湾这些年》告诉我们真实的台湾的教育体制以及兵役体制;《我们台湾这些年》告诉我们台湾近30年来的巨大变化和台湾同胞的真实生活,台湾社会在迈向民主过程中经历过的大大小小事件。
2.大陆人不理解台湾人对日本的感情。不能用大陆人固有的爱国眼光看待台湾人对日本的感情。日据时期出生的台湾人对日本的感情浓于对中国的感情。日本官方、军方、平民和台湾民众生活在一起。所以日本人撤离时候台湾人在港口欢送。国军来台的衣冠不整、形同乞丐;日本投降精神抖擞,仪容整洁。这一对比令台湾本省人大跌眼镜。[17]
3.大陆人看台湾大选如狂欢。大陆尚未开始直选,另眼看台湾:台湾大选从蒋经国到李登辉到陈水扁到马英九,每次都是全民的一次全民大狂欢、大亢奋,全民大游行。作者每次的描述,都像经历一次全民性高潮。每次大选过后,老百姓回到生活的原点,仍然过着普通的日子,吃着家常便饭。
4.大陆人看台湾命案。白晓燕命案主犯陈进兴与其他两人合伙做了许多凶狠恶毒的犯罪事件,最后受到抓捕,媒体介入后与之直接对话,全台湾现场实况转播,如同《天生杀人狂》的现场影视版。
三、另外一只眼看台湾与大陆
(一)文化中介
今天,信息交流的渠道非常发达,两岸交流有了很大的发展。知道在对方身上发生了什么,才能更好地换位思考,然后才会产生认同感。我们可以看到台湾政坛实时更新的时事政治、经济商机、文化资讯。你可以拿着iphone6、iphone5s找到详尽的台湾美景美食美人攻略,到台湾的土地上走走看看。[18]台湾作家廖信忠如同一位民间文化的“中介商”、“搬运工”,他在《我们台湾那些年》一书中,用通俗轻松的大白话和网络语言,向大陆民众讲述了一个大陆人所不知道的台湾,将台湾几十年来的剧变娓娓道来。他的文字语言并非优美,但是他直白、坦诚、谦虚、时尚,也不刻意抬高自己,熟稔在大陆的生存逻辑和生活方式,以大陆人能够理解的方式叙述政治宣传遮蔽下的一个真实台湾。[19]我们分开过,亚细亚孤儿要回家,再多的纷争也是家事,所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外人如何挑拨也离间不了骨肉情亲。诚如一位游客所言:在厦门旅游时,乘坐游船经过所属台湾管辖的岛屿时,看到“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标语和国民党青天白日旗时,仿佛跳入历史的错觉。船上游人一面向驻在海岛上的台湾军人挥手,一面呐喊“回来吧”,我的眼圈更是发热泛红,似乎就在那一瞬间感受到了“血浓于水”的情意(访谈材料3,2010-02-20)。 只有相互了解才能更好相处,求同存异。《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提供了很好的跨文化交流窗口,看到台湾眼中的大陆,反照自身,了解不同的自己。
(二)台湾政治格局是兄弟祖先故事翻版
在台湾原住民大部分都是住在山上、客家人住在半山腰。对这一现象到底如何进行历史阐释?
1.地理学者的解释是:台湾原住民本来是住在平地的,但汉人来了之后他们被赶走只好往山上去。而汉人之间的闽南人与客家人又常械斗,客家人因人口较少处于劣势,也被赶离平地,所以在台湾的客家人到现在为止,还是聚集在半山腰地区为多。
2.历史学者、人类学者的解释更为精妙:王明珂在《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6年版;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中阐述了“弟兄祖先故事”理论。“弟兄祖先故事”曾广泛流行于华夏之域及其邻近地区,以及世界其它各地。古代华夏有“炎黄两弟兄”故事,彝族说有“彝、汉、藏为三弟兄” 之说,藏族有各族群起源于“六弟兄” 之说,“弟兄民族” 并非只是当代强调民族团结的口号,它是一种古老历史心性与记忆的遗存。他套用“弟兄祖先故事”到台湾目前三个族群,从前台湾只有原住民,后来来了客家人、闽南人,挤占资源,把原住民往山上赶;再后来来了国民党200万军队和大陆汉人。三种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共同塑造了台湾历史,于是最后来的外省人讲述了这个台湾版的兄弟祖先故事。这在王明珂的《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等自传体回忆录早有体现,让读者拍案叫绝。现实格局是历史之光的折射,今天台湾政治格局具有兄弟祖先故事翻版,具有历史人类学的解释意义。
(三)重新理解台湾与大陆
写到这里,笔者突然想起唐朝一个故事:魏征死后,李世民伤心的说 “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徵传》)。60年的政党隔海在历史长河中只是沧海桑田一个瞬间。今天我们需要做的是,重新理解台湾与大陆。尽管两岸寻祖追宗都认同是一脉相承的炎黄子孙,但两岸炮火纷争、在国际舞台上政治角逐、不同教育思想体制,今天两岸的思维方式、文化习惯都已经很大不同。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胞(台湾老兵)赴大陆探亲之后,他们以花甲、古稀之年回到大陆老家,有些以前的原配还在,一直在等,而自己在台湾也有了妻子与孩子,这是何等的人伦悲剧。[20][21]我们都在猜测海峡那边的骨肉同胞,有的缺点被放大,有的优点被掩埋。台湾被殖民过,日本眼中台湾人是中国人,大陆人眼中他们不是纯正的中国血统。那些喊着台独的青年并不是有意把台湾“独立”出去,更多的是他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都把台湾视为一个政治经济独立体,他们更多的是彰显台湾政治身份,看来台湾意识与台独无关。多年的信息阻塞、诸多政客的浑水摸鱼,使两岸关系裂痕渐多。60年骨肉分离,思想阻绝,两岸从军事对峙到军事互信,从文化交往到经济交往,从政治隔阂到对等谈判,从民众到官方,彼此试探、小心翼翼,历史洪流冲刷了60多年,改变了太多,承受了太多的伤痛,留下一湾浅浅的海峡,也留下一道挥之不去的伤痕。诚如笔者在分析《巨流河》时候写的那样,孤岛漂泊心态势成为台湾文学“漂泊”主题经典。从“漂泊”主题向寻根主题、和平主题、未来主题、中庸主题、文化认同主题的回归,体现了时代的进步。[22]分开不代表不关心,不联系不等于不知道。这两封写给两岸同胞互看的家书,如同一面历史之鉴启示我们:从他者的角度,让大陆同胞知道真实的台湾,让台湾同胞知道真实的大陆。理解是消除伤痕的第一步。大陆与台湾,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连着筋。当我们摒弃他者身份,互相换位思考,大陆人重新理解台湾,台湾人重新理解大陆,就能更多的消除误会,增进理解,共创未来! 参考文献:
[1]杨婷婷.廖信忠:像上海人一样生活[N].经济观察报,2010-04-26(56).
[2]廖信忠.一个台湾青年的生意经[J].发现,2010(5):24-25.
[3]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摘记[J].两岸关系,2010(1):69.
[4]廖信忠.台湾的“卡债风暴”[J].中文自修,2013(Z1):5-6.
[5]廖信忠.台湾那些年[J].文史参考,2010(21):36-37.
[6]廖信忠.一个台湾70后的成长回忆[J].全国新书目,2009(23):51-52.
[7]廖信忠.“小虎队”爆红的岁月[J].传承,2010(4):51.
[8]廖信忠.蒋介石笑答孙中山[J].可乐,2010(3):40.
[9]廖信忠.继任者[J].视野,2010(5):47.
[10]廖信忠.继任者[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0(2):60.
[11]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J].中外文摘,2010(9):52-54.
[12]潘飞.舀一勺海水为你做汤——评《我们台湾这些年》[J].出版广角,2010(2):66.
[13]曹辉,喻伟铖.廖信忠:“告诉大陆一个最朴素的台湾”[J].新闻天地(上半月),2010(4):38-39,44.
[14]黄滢,梁文蓓.廖信忠 台湾人到底怎样看大陆[J].环球人物,2014(14):87-88.
[15]陈东旭.台湾大学生接触大陆新闻的情形与对大陆事务的认知初探[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2):2-9,94.
[16]曲辉.廖信忠寄一封30年厚的信到对岸[J].三月风,2010(2):42-43.
[17]吴虹飞.廖信忠 我们台湾的家长里短[J].南方人物周刊,2010(2):76-79.
[18]佚名.台湾:远看与近观[J].同舟共进,2011(9):3.
[19]刘霄.廖信忠:两岸民间文化的“搬运工”[J].廉政瞭望,2014(7):60-61.
[20]张祖群.《原乡》的文学书写:台湾老兵之殇[J].电影评介,2014(6):1-5.
[21]张祖群.符号、镜头中传递的政治正能量:《原乡》评析[J].电影评介,2014(7):1-5.
[22]张祖群.平淡的漂泊——《巨流河》书写的时空境界[J].电影评介,2013(18):94-99.
近年来有一个普通的台湾青年廖信忠,想“告诉大陆一个最朴素的台湾”,同时告诉“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他说起自己最初来到上海是“为爱走天涯”,当爱情消失后,廖信忠选择了继续留在上海工作。既然最初选择了去大陆,就要在这儿好好生活下去。他的坚持为他带来了好运,上海也成了廖信忠的福地。[1]从内地旅游回台湾后,2006年廖信忠便开始重新找工作。即使当时台湾失业潮严重,他的书写敏感、生意经也不致失业。[2]就是这样一个只有37岁的普通台湾人写出了两封互文性的家“书”(此书不是普通的家书,而是具有家书情怀的著述),如同一面镜子,返照大陆,也返照台湾。
(一)《我们台湾这些年》
《我们台湾这些年》以年份为顺序,谈到了台湾许多政治大事,自然免不了蒋介石、蒋经国、李登辉、美丽岛、民主萌芽等关键词,这本书本质上更是一草根的个人成长史,通过台湾人的家长里短解构政治和历史。《我们台湾这些年》一经印刷,迅速脱销,《两岸关系》[3]、《中文自修》[4]、《文史参考》[5]、《全国新书目》[6]、《传承》[7]、《可乐》[8]、《视野》[9]、《老年教育》[10]、《中外文摘》[11]等杂志专门对《我们台湾这些年》重点段落进行摘记和转载。
《我们台湾这些年》有两条主线:1.作者的成长路线,从他出生、上幼稚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到服兵役、工作、恋爱等。2.台湾30年时空背景下几件大事件,包括各大命案、事件、空难、政治风波、大选、大娱乐、大自然灾害(地震和台风)等。两条线穿插进行讲述这30年的大事件和小故事,不自觉地将大历史与小历史融合(访谈材料2,访谈对象:谭孝林,2009-11-19)。
第一条主线,因为贴近生活,诸如琼瑶的言情剧、香港武打片、街机(老虎机)、年轻人的叛逆与热血,大学生的游行演讲等,更能产生大陆读者的共鸣。作者习惯叫父亲为爸,叫母亲为娘,而不是爸和妈,或者爹和娘。这种台湾国语中的习惯叫法,以及后现代的新词(雷到、秒杀、囧、一窝蜂、一副大便样、“浅碟”文化)等,给人轻松诙谐之感。原来台湾学生也有中考、高考,残酷竞争、父母陪同子女考试。台湾学生也开设地理、政治、历史和政治教育课,他们被灌输的三民主义、国父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李登辉等思想,如同大陆的马克思、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重要讲话一样。大陆“文革”也深深影响台湾,在台湾也涌现出贴大字报、唱国际歌的“愤青”大学生。他们站在时代的浪尖,与历史掀起冲天的高浪共舞。政治虽然有隔阂,文化却共轭,两岸真是一家人!台湾这些年走过的道路,大陆如今也在走。在前行的路上,两岸其实踏过相同的痕迹。与其说这是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普遍类似和目标趋同,倒不如说这是同胞之间那血浓于水的深层次的集体意识。[12]
第二条主线,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至1987年才解严,台湾历经30多年的白色恐怖生活。200多万外省人,2000万本省人,镇压与反镇压,言论不自由,政治残酷不必言说。这对老一辈台湾人造成重大的心理阴影。
(二)《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
2013年底、2014年年初廖信忠再推出《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第1版第2次印刷),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印刷两次。畅销百万册,姊妹篇重磅上市!廖信忠五年磨一剑,讲述60年来不同时代背景下、政局变革中台湾老百姓所知道的大陆。《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通过14个不同时期(分别是1944、1947、1950、1958、1963、1966、1978、1987、1988、1989、1990、1996、2003、2011年)、不同人物的故事,描写台湾自20世纪40年代至今的不同变革时期,台湾民众对祖国的见闻印象了解,以及政局变幻对他们生活状态的影响和改变。该书秉承“第一封家书”的风格,轻松诙谐,多用“海陆流氓”、“反攻大陆”、“兵变”、“偷学简体字”、“老芋仔”、“草地仔”、“老荣民”、“台商”、“台干”、“台劳”、“台流”、台湾人司空见惯的语汇。在“金门之恋”中,“世界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的哨点和你的游船之间的距离”等情节幽默无比。2014年9月11日人民网爆料的“台富商在广东坐牢5年,妻子花4000万包养情夫,同游日本”几乎是书中“台商”与“台流”爱情故事的现实原型。
总之,全书通过细节故事反映了积极向上的主题,充满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追求,有利于两岸人民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截止到2014年8月29日“当当网”对读者(共3927位读者参与)的购书调查,该书获得99.2%好评率。这种采取大历史中的横截面,叙述典型事件的写法,从历史细微之处书写大历史,如同多个《万历十五年》叠加和现代翻版。
二、两岸文化隔膜与互看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两岸民众在思考方式和认知上的差异?廖信忠在回答《新闻天地》记者的采访时候说:由于实际接触少,人们会用自己的想象去判断对方的行为方式,所谓他们应该这样想,应该这样做。往往这样的想象造成的误判和现实是南辕北辙,后果也就可想而知。[13]
(一)台湾人看大陆
1.台湾人极端看大陆。在台湾获得大陆资讯很容易,但媒体对大陆的态度很极端,不是极端褒扬,就是极尽所能贬低。两种态度都有市场,每个人都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14]例如,根据《环球网》综合报道,台当局“驻美代表”中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机会之地,但也是最大单一的威胁来源(2014年8月13日)。台湾人极端看大陆可见一斑。
2.台湾人选择性看大陆。陈东旭(2004)依据阅听人研究(Audience Research)、媒介使用及认知、态度(Media use and cognition,attitude)等文献的参考资料为主,调查台湾的大学生接触大陆新闻的情形,对大陆事务的认知程度等。研究发现:台湾的大学生对大陆事务的认知程度普通不足,有偏低的情况。大多数台湾的大学生对大陆新闻兴趣不高。台湾的大学生多半对大陆的整体印象不太好,认为最需要改善的是人权或民主。[15]台湾人对大陆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评价迥异,特别是邓小平被誉为“民族英雄”。台湾对大陆资讯进行选择性接受,在部分台湾人眼里大陆满大街充斥着自行车、蓝衣服、黑心食品,满街都是小偷,到处都是红灯区与娼妓,甚至有台湾富豪在做电视节目时候公开评论:“大陆绝大多数人吃不起茶叶蛋”,“大陆人买不起电脑,更爱手机上网”。这一观点引起大陆学者和观众的强烈回应,认为他完全无视这几年大陆的进步和努力,用鄙视的眼光看大陆。诚如一位网友所评论的那样:“茶叶蛋事件是很片面的。看了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才知道,台湾平民对大陆的真正印象台湾老百姓对大陆的感情是这么复杂”(访谈材料1,2014-05-09)。大陆某娱乐网站做出回应:台湾人认为大陆富豪=买得起茶叶蛋 配得起电脑,并对此进行网络恶搞。当然台湾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大陆充满了幻想,认为大陆进步得不得了,台湾完全比不上。 (二)大陆人看台湾
如大陆同胞而言,台湾只是一个从来不曾陌生但却没有太多机会亲近的地理名词。《我们台湾这些年》、《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字里行间、点滴记录、片段回忆,凝结成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悲有喜的具体空间想象,如同流转时光,让人在掩卷沉思,不免热泪盈眶。
1.大陆人所不知道的台湾。看完《我们台湾这些年》后不禁恍然大悟,慨叹万千:《我们台湾这些年》告诉我们台湾有众多互相敌视过、互相制衡的族群,原住民是台湾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我们台湾这些年》告诉我们两岸军事对垒30年,1958年金门炮战、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都改写了大历史;《我们台湾这些年》告诉我们《龙的传人》这首歌创作时台湾所处的“亚细亚孤儿”真实背景;《我们台湾这些年》告诉我们台湾政坛蒋经国、李登辉、连战、宋楚瑜、马英九与陈水扁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我们台湾这些年》告诉我们陈水扁、吕秀莲等“台独分子”曾是为了政治理想游行并坐牢的愤青[16];《我们台湾这些年》告诉我们1987年台湾当局才放弃“反攻大陆”;《我们台湾这些年》告诉我们台湾曾经30多年的一党专制;《我们台湾这些年》告诉我们随国民党部队迁入台湾的国民党军人在台湾后的生活;《我们台湾这些年》告诉我们真实的台湾的教育体制以及兵役体制;《我们台湾这些年》告诉我们台湾近30年来的巨大变化和台湾同胞的真实生活,台湾社会在迈向民主过程中经历过的大大小小事件。
2.大陆人不理解台湾人对日本的感情。不能用大陆人固有的爱国眼光看待台湾人对日本的感情。日据时期出生的台湾人对日本的感情浓于对中国的感情。日本官方、军方、平民和台湾民众生活在一起。所以日本人撤离时候台湾人在港口欢送。国军来台的衣冠不整、形同乞丐;日本投降精神抖擞,仪容整洁。这一对比令台湾本省人大跌眼镜。[17]
3.大陆人看台湾大选如狂欢。大陆尚未开始直选,另眼看台湾:台湾大选从蒋经国到李登辉到陈水扁到马英九,每次都是全民的一次全民大狂欢、大亢奋,全民大游行。作者每次的描述,都像经历一次全民性高潮。每次大选过后,老百姓回到生活的原点,仍然过着普通的日子,吃着家常便饭。
4.大陆人看台湾命案。白晓燕命案主犯陈进兴与其他两人合伙做了许多凶狠恶毒的犯罪事件,最后受到抓捕,媒体介入后与之直接对话,全台湾现场实况转播,如同《天生杀人狂》的现场影视版。
三、另外一只眼看台湾与大陆
(一)文化中介
今天,信息交流的渠道非常发达,两岸交流有了很大的发展。知道在对方身上发生了什么,才能更好地换位思考,然后才会产生认同感。我们可以看到台湾政坛实时更新的时事政治、经济商机、文化资讯。你可以拿着iphone6、iphone5s找到详尽的台湾美景美食美人攻略,到台湾的土地上走走看看。[18]台湾作家廖信忠如同一位民间文化的“中介商”、“搬运工”,他在《我们台湾那些年》一书中,用通俗轻松的大白话和网络语言,向大陆民众讲述了一个大陆人所不知道的台湾,将台湾几十年来的剧变娓娓道来。他的文字语言并非优美,但是他直白、坦诚、谦虚、时尚,也不刻意抬高自己,熟稔在大陆的生存逻辑和生活方式,以大陆人能够理解的方式叙述政治宣传遮蔽下的一个真实台湾。[19]我们分开过,亚细亚孤儿要回家,再多的纷争也是家事,所谓“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外人如何挑拨也离间不了骨肉情亲。诚如一位游客所言:在厦门旅游时,乘坐游船经过所属台湾管辖的岛屿时,看到“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标语和国民党青天白日旗时,仿佛跳入历史的错觉。船上游人一面向驻在海岛上的台湾军人挥手,一面呐喊“回来吧”,我的眼圈更是发热泛红,似乎就在那一瞬间感受到了“血浓于水”的情意(访谈材料3,2010-02-20)。 只有相互了解才能更好相处,求同存异。《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提供了很好的跨文化交流窗口,看到台湾眼中的大陆,反照自身,了解不同的自己。
(二)台湾政治格局是兄弟祖先故事翻版
在台湾原住民大部分都是住在山上、客家人住在半山腰。对这一现象到底如何进行历史阐释?
1.地理学者的解释是:台湾原住民本来是住在平地的,但汉人来了之后他们被赶走只好往山上去。而汉人之间的闽南人与客家人又常械斗,客家人因人口较少处于劣势,也被赶离平地,所以在台湾的客家人到现在为止,还是聚集在半山腰地区为多。
2.历史学者、人类学者的解释更为精妙:王明珂在《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6年版;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中阐述了“弟兄祖先故事”理论。“弟兄祖先故事”曾广泛流行于华夏之域及其邻近地区,以及世界其它各地。古代华夏有“炎黄两弟兄”故事,彝族说有“彝、汉、藏为三弟兄” 之说,藏族有各族群起源于“六弟兄” 之说,“弟兄民族” 并非只是当代强调民族团结的口号,它是一种古老历史心性与记忆的遗存。他套用“弟兄祖先故事”到台湾目前三个族群,从前台湾只有原住民,后来来了客家人、闽南人,挤占资源,把原住民往山上赶;再后来来了国民党200万军队和大陆汉人。三种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共同塑造了台湾历史,于是最后来的外省人讲述了这个台湾版的兄弟祖先故事。这在王明珂的《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等自传体回忆录早有体现,让读者拍案叫绝。现实格局是历史之光的折射,今天台湾政治格局具有兄弟祖先故事翻版,具有历史人类学的解释意义。
(三)重新理解台湾与大陆
写到这里,笔者突然想起唐朝一个故事:魏征死后,李世民伤心的说 “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徵传》)。60年的政党隔海在历史长河中只是沧海桑田一个瞬间。今天我们需要做的是,重新理解台湾与大陆。尽管两岸寻祖追宗都认同是一脉相承的炎黄子孙,但两岸炮火纷争、在国际舞台上政治角逐、不同教育思想体制,今天两岸的思维方式、文化习惯都已经很大不同。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胞(台湾老兵)赴大陆探亲之后,他们以花甲、古稀之年回到大陆老家,有些以前的原配还在,一直在等,而自己在台湾也有了妻子与孩子,这是何等的人伦悲剧。[20][21]我们都在猜测海峡那边的骨肉同胞,有的缺点被放大,有的优点被掩埋。台湾被殖民过,日本眼中台湾人是中国人,大陆人眼中他们不是纯正的中国血统。那些喊着台独的青年并不是有意把台湾“独立”出去,更多的是他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都把台湾视为一个政治经济独立体,他们更多的是彰显台湾政治身份,看来台湾意识与台独无关。多年的信息阻塞、诸多政客的浑水摸鱼,使两岸关系裂痕渐多。60年骨肉分离,思想阻绝,两岸从军事对峙到军事互信,从文化交往到经济交往,从政治隔阂到对等谈判,从民众到官方,彼此试探、小心翼翼,历史洪流冲刷了60多年,改变了太多,承受了太多的伤痛,留下一湾浅浅的海峡,也留下一道挥之不去的伤痕。诚如笔者在分析《巨流河》时候写的那样,孤岛漂泊心态势成为台湾文学“漂泊”主题经典。从“漂泊”主题向寻根主题、和平主题、未来主题、中庸主题、文化认同主题的回归,体现了时代的进步。[22]分开不代表不关心,不联系不等于不知道。这两封写给两岸同胞互看的家书,如同一面历史之鉴启示我们:从他者的角度,让大陆同胞知道真实的台湾,让台湾同胞知道真实的大陆。理解是消除伤痕的第一步。大陆与台湾,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连着筋。当我们摒弃他者身份,互相换位思考,大陆人重新理解台湾,台湾人重新理解大陆,就能更多的消除误会,增进理解,共创未来! 参考文献:
[1]杨婷婷.廖信忠:像上海人一样生活[N].经济观察报,2010-04-26(56).
[2]廖信忠.一个台湾青年的生意经[J].发现,2010(5):24-25.
[3]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摘记[J].两岸关系,2010(1):69.
[4]廖信忠.台湾的“卡债风暴”[J].中文自修,2013(Z1):5-6.
[5]廖信忠.台湾那些年[J].文史参考,2010(21):36-37.
[6]廖信忠.一个台湾70后的成长回忆[J].全国新书目,2009(23):51-52.
[7]廖信忠.“小虎队”爆红的岁月[J].传承,2010(4):51.
[8]廖信忠.蒋介石笑答孙中山[J].可乐,2010(3):40.
[9]廖信忠.继任者[J].视野,2010(5):47.
[10]廖信忠.继任者[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0(2):60.
[11]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J].中外文摘,2010(9):52-54.
[12]潘飞.舀一勺海水为你做汤——评《我们台湾这些年》[J].出版广角,2010(2):66.
[13]曹辉,喻伟铖.廖信忠:“告诉大陆一个最朴素的台湾”[J].新闻天地(上半月),2010(4):38-39,44.
[14]黄滢,梁文蓓.廖信忠 台湾人到底怎样看大陆[J].环球人物,2014(14):87-88.
[15]陈东旭.台湾大学生接触大陆新闻的情形与对大陆事务的认知初探[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2):2-9,94.
[16]曲辉.廖信忠寄一封30年厚的信到对岸[J].三月风,2010(2):42-43.
[17]吴虹飞.廖信忠 我们台湾的家长里短[J].南方人物周刊,2010(2):76-79.
[18]佚名.台湾:远看与近观[J].同舟共进,2011(9):3.
[19]刘霄.廖信忠:两岸民间文化的“搬运工”[J].廉政瞭望,2014(7):60-61.
[20]张祖群.《原乡》的文学书写:台湾老兵之殇[J].电影评介,2014(6):1-5.
[21]张祖群.符号、镜头中传递的政治正能量:《原乡》评析[J].电影评介,2014(7):1-5.
[22]张祖群.平淡的漂泊——《巨流河》书写的时空境界[J].电影评介,2013(18):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