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阶段,该阶段面对的数学知识复杂,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较为必要。对此,还需认识到逻辑思维培养模式,改变既有的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得以有效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实践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235
初中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承接阶段。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的核心构成部分,具体是指依照已知定义、概念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学生要想真正学好初中数学学科,必须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支撑。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学情,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加强培养。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意义
初中数学知识主要通过数学语言和数字的方式展现,但是不论数学语言还是数字本身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只有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降低理解难度,对其加深了解。但是,初中阶段学生年龄较小,思维能力发展尚不完善,导致其逻辑思维能力相对缺乏,从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对概念定理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无法灵活运用,而这对于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加强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率,为之后更加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理论联系实例
初中数学之所以复杂抽象,除了因为包含诸多数学符号和数学图象,还因为涉及诸多概念、定理。这些概念、定理通常采用文字表述,抽象性较强。如果教师只通过口头的形式进行讲解,很难使学生对其充分理解,灵活运用。因此,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帮助学生对相关概念、定理加深理解,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在对“圓”教学时,其中涉及诸多“弦”“弧”的定理、概念,学生必须对这些定理、概念理解充分,才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如垂径定理,教材上是这样叙述的:“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段弧。”学生在学习垂径定理概念时,首先需要明确弦和弧的概念,然后根据概念,在脑海中描摹出这一图象。这种理解方式,不仅存在较大的理解困难,而且极易出现理解偏差,而这对于学生后续学习、应用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之后的垂径定理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概念联系实际的方法,运用实例图象帮助学生对概念定义加深理解。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垂径定理”画出相应图像),然后依照图象对垂径定理概念加以讲解,弦就是AB,弧就是ADB,而垂直于弦的直径也就是CD,平分弦AB,并且平分弧ADB。通过理论联系实例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思维发散,形成科学的数学模型概念,而这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二)提高学生的基础水平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坚持和积累。数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密切,若一个知识点无法准确理解就可能导致后续学习受挫,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就需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渗透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初次接触数学知识时主要是保持着感性认知,在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推理与概括之后,最终形成理性认知,并构架相应的知识网络,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举例论证这一定理是否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均可成立,让学生通过验证来形成理性的认知,从而掌握定理的本质属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良好的判断能力能够有效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对问题解决也有积极影响,因此需要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并增加自主判断环节,从而让学生寻找出解题思路。
(三)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数学知识的学习比较枯燥,且很多知识点比较抽象,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厌倦的情绪,因此需要采取积极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尽可能将复杂的数学概念通俗化、具体化,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且还需要通过错题展示来锻炼学生的解答能力。例如,在因式分解中学生可以采取十字交叉法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并减少误差。但是在实际解答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符号错误、拆分错误等问题,因此,我们应让学生仔细研究各种错题,寻找自己出错的原因,从而改正。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还需要在课后作业中进行巩固练习,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印象。数学课程的学习与其他课程相比,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寻找知识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从生活化的情境出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时,可以通过数形结合思想将二次函数与抛物线轨迹相结合,从而密切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通过习题锻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首先需要优化教学设计,准备好教学课案。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从初级的感性认知开始的,要想让学生的感性认知顺利转变为理性认知,就需要准备足够多的素材,并通过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对比的方式对新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构架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了解知识点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根据实际问题提出科学的解题思路,同时还需要经过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天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反复地练习才能够逐步形成与提高,而很多学生由于已经形成了定式思维,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才能够发散思维,从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时期是学生思维发展、能力提升的黄金阶段。在此阶段,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加强培养,以此来为学生今后数理化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在初中数学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多种举措,切实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安敏.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科技资讯,2020(27):137-138+145.
[2]林启堂.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7(01):218+220.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实践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235
初中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承接阶段。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的核心构成部分,具体是指依照已知定义、概念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学生要想真正学好初中数学学科,必须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支撑。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学情,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加强培养。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意义
初中数学知识主要通过数学语言和数字的方式展现,但是不论数学语言还是数字本身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只有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降低理解难度,对其加深了解。但是,初中阶段学生年龄较小,思维能力发展尚不完善,导致其逻辑思维能力相对缺乏,从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对概念定理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无法灵活运用,而这对于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加强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率,为之后更加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理论联系实例
初中数学之所以复杂抽象,除了因为包含诸多数学符号和数学图象,还因为涉及诸多概念、定理。这些概念、定理通常采用文字表述,抽象性较强。如果教师只通过口头的形式进行讲解,很难使学生对其充分理解,灵活运用。因此,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帮助学生对相关概念、定理加深理解,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在对“圓”教学时,其中涉及诸多“弦”“弧”的定理、概念,学生必须对这些定理、概念理解充分,才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如垂径定理,教材上是这样叙述的:“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段弧。”学生在学习垂径定理概念时,首先需要明确弦和弧的概念,然后根据概念,在脑海中描摹出这一图象。这种理解方式,不仅存在较大的理解困难,而且极易出现理解偏差,而这对于学生后续学习、应用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之后的垂径定理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概念联系实际的方法,运用实例图象帮助学生对概念定义加深理解。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垂径定理”画出相应图像),然后依照图象对垂径定理概念加以讲解,弦就是AB,弧就是ADB,而垂直于弦的直径也就是CD,平分弦AB,并且平分弧ADB。通过理论联系实例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思维发散,形成科学的数学模型概念,而这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二)提高学生的基础水平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坚持和积累。数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密切,若一个知识点无法准确理解就可能导致后续学习受挫,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就需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渗透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初次接触数学知识时主要是保持着感性认知,在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推理与概括之后,最终形成理性认知,并构架相应的知识网络,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举例论证这一定理是否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均可成立,让学生通过验证来形成理性的认知,从而掌握定理的本质属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良好的判断能力能够有效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对问题解决也有积极影响,因此需要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并增加自主判断环节,从而让学生寻找出解题思路。
(三)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数学知识的学习比较枯燥,且很多知识点比较抽象,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厌倦的情绪,因此需要采取积极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尽可能将复杂的数学概念通俗化、具体化,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且还需要通过错题展示来锻炼学生的解答能力。例如,在因式分解中学生可以采取十字交叉法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并减少误差。但是在实际解答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符号错误、拆分错误等问题,因此,我们应让学生仔细研究各种错题,寻找自己出错的原因,从而改正。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还需要在课后作业中进行巩固练习,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印象。数学课程的学习与其他课程相比,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寻找知识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从生活化的情境出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时,可以通过数形结合思想将二次函数与抛物线轨迹相结合,从而密切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通过习题锻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首先需要优化教学设计,准备好教学课案。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从初级的感性认知开始的,要想让学生的感性认知顺利转变为理性认知,就需要准备足够多的素材,并通过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对比的方式对新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构架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了解知识点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根据实际问题提出科学的解题思路,同时还需要经过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天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反复地练习才能够逐步形成与提高,而很多学生由于已经形成了定式思维,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才能够发散思维,从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时期是学生思维发展、能力提升的黄金阶段。在此阶段,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加强培养,以此来为学生今后数理化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在初中数学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多种举措,切实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安敏.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科技资讯,2020(27):137-138+145.
[2]林启堂.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7(01):21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