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硕士研究生具有未来教师与学生双重角色,其人才培养质量是决定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成效与教育变革发展的关键因素。智慧教育的发展对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带来了诸多挑战,文章通过分析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地方高校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了相应的培养路径,以期为提升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智慧教育 地方高校 教育硕士 培养路径
基金项目: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改研究项目“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SLGYJG1806)。
中图分类号: G443 文献标识码:A
研究背景
以人工智能、教育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新兴技术为代表的智慧教育时代已然来临,智能工具与技术赋能教育变革与发展、创新教育新生态的构建,这对于未来实施智慧教育的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新要求,对地方高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创新教师培养形态,突出教师教育特色,重点培养教育硕士,造就学科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教育情怀深厚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在人工智能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小学生对教师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技能的要求日益增强。如何在智慧教育背景下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对教师发展和对学生培养的现实需求、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和中小学教育质量,乃至推进区域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种新的教育形态下,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的要素,无论是其工作方式,还是工作内容都将发生重大转变,在智慧教育发展背景下要不断优化教育硕士研究生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适合区域发展需求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路径。
地方高校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发现地方高校教育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令人担忧的问题。
1.培养理念与智慧发展需求还存在差距
杨跃指出教育硕士研究生需要深入思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实践性以及学术性与师范性。教育硕士研究生对自身教育理念、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及师范性的提升还不够重视,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科研能力的提升上,弱化了对教育教学相关基础理论、理念和方法的掌握、运用与实践,没有充分凸显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的专业和职业功能,尤其是对智能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认识及掌握还不够,导致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智慧教育性”并未很好体现出来。
2.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跨学科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不足
智能时代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尤其是随着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教育模式的出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有了新的变化,教育硕士研究生作为未来教师的骨干储备力量,应加快提升自身跨学科的教育能力,从而能够在未来教育中更好地还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思维和方法。但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易偏向对学科专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报、教学科研比赛等活动中,均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教育硕士研究生跨学科教育教学及合作研究意识与能力相对不足。
3.教育硕士研究生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能力不强
智慧教育不僅表现在智能教学工具、软件的掌握和运用上,还体现在智慧教育环境的应用上,但现实中大部分教育硕士研究生听过智慧教育、在线教育、慕课、微课、数字故事等概念,但将微课简单等同于课堂实录,在实习实践中信息化教学设计不足、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能力欠缺以及信息化环境下的师范技能训练与实践不足,这造成其毕业后很难第一时间内适应智慧教育发展对教师岗位的要求。
4.教育硕士研究生信息化学习和在线合作能力相对不足
多数教育硕士研究生仍习惯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喜欢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模式,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及相关学习社区开展自主合作学习的相关活动太少,尤其大部分教育硕士研究生还未主动尝试过注册一门慕课或利用网络课程及平台完成在线自主学习,也很少能够利用互联网与领域专家或学科教师等展开学习、研讨与合作。可见,地方高校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教育硕士研究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和在线合作能力。
5.教育硕士研究生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研究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性决定了培养者应更注重对他们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信息时代乃至智能时代的到来,给教育变革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但研究发现,教育硕士研究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学科教学改革的意识相对淡薄,在教育实践中发现教育教学研究问题尤其是提炼研究问题的能力不足,没有认识到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变革、创新发展的内生要素,在教育研究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新研究方法与思路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育硕士研究生在教育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改革研究的能力需要提升。
智慧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路径分析
1.培育智慧教育思想,更新培养理念,加强教育硕士研究生对智慧教育的认识与重视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要“启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智能时代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催生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与方法,为教育变革与创新提供支持。地方高校可以在借助大数据技术获取和分析教育硕士研究生学科方向、专业发展、学习工作经历等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硕士研究生进行甄别与分类培养,为教育硕士研究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作为未来教师的后备军,教育硕士研究生肩负着技术创新育人的使命,掌握信息化环境甚至是智能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技能,加强教育硕士研究生对智慧教育的认识与重视,进一步加强教育硕士研究生智慧教育职业性的提升,为其将来从事智慧教育活动积累经验。 2.倡导学科交叉,加强对教育硕士研究生跨学科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在日渐重视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今天,STEM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备受推崇。STEM教育并不是几个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要求在教育实践中将不同学科内容有机整合,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STEM教育的开展对教师跨学科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018年5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发布了《STEM教师能力等级标准(试行)》,标准结合国际STEM教育对从业教师的要求,制订了STEM教师能力指标体系。该标准为教师提高STEM教育能力提供了参考依据。而教育硕士研究生来自不同学科专业,具有不同教育背景和学科专长,他们围绕如何更好地教育教学一起学习和研讨。因此,地方高校应通过创设解决相关教育实践问题而大力倡导教育硕士研究生之间展开交叉合作,树立智慧教育服务观,在学习中发挥自身优势,在实践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为将来能够从容处理复杂教育实践问题积累经验。
3.搭建信息化教学训练平台,加强对教育硕士研究生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能力的培养
具备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是现代教师的必备能力,因而教育硕士研究生要积极提升自身信息意识,学会掌握数字乃至智能化教学软件及设备,并将其常态化合理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能力。因此,地方高校要注重提升教育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搭建信息化教学训练平台,加快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将信息技术示范应用于教学和师生交流等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借助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智能技术,在遵循伦理道德的基础上,促进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有效学习和个性发展。此外,地方高校应加强与当地教育信息化相关部门及中小学校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实习实践基地作用,提供智慧教育学习观摩与参与一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践与科研的机会,使教育硕士研究生通过亲身体验信息化教育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更好地总结与积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经验与方法。
4.创设智慧教育环境,促进教育硕士研究生信息化学习及交流合作能力的提升
教育硕士研究生应主动适应智能时代教育的挑战,养成信息化学习与应用习惯,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学习平台和资源,扩大视野,不断丰富和完善专业知识体系,拓宽学习成长路径,积极探索与提升教书育人的师范技能,加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专业自主发展,构建智慧化虚拟学习社区,推进学习共同体建设,做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因此,地方高校应积极创设智慧教育环境、整合校内外数字化学习资源,为教育硕士研究生提供多样的教育资源、开放的学习空间和泛在的学习环境,使教育硕士研究生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展开交流合作,从而促进教育硕士研究生信息化学习及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提升。
5.以基础教育改革需求为契机,提升教育硕士研究生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
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虽不同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对科研能力的高要求,但作为未来教师,应该以基础教育改革现实需求为契机,培养其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刘建银等探索了职业能力导向下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改革,结合论文研究为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地方高校應该与区域教育相关部门和中小学校联合,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创设基础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机会,鼓励教育硕士研究生主动申报并参与信息化课题研究、论文评比和信息化交流培训活动以及积极参与实习基地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中,一方面,积极引导教育硕士研究生有意识地发掘教育中的问题;另一方面,掌握开展教育研究的科学方法,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创新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多方位提升教育硕士研究生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智慧教育的快速发展,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不断衍生对教育硕士研究生职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是一项持续系统的工作,地方高校需要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根据教育变革与创新发展要求,不断思考教育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的问题,从而为推进区域教育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型的教师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20-06-19].http://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
[2]杨跃.重思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实践性与学术性——兼论深化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10):24-28.
[3]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20-06-19].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4]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STEM教师能力等级标准(试行)[EB/OL].[2020-06-19].https://www.sohu.com/a/231364030_793135.
[5]王运武,彭梓涵,张尧,等.智慧教育的多维透视——兼论智慧教育的未来发展[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2):21-27.
[6]刘建银,冉亚辉,王昌善.职业能力导向下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形式及评价标准改革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7):21-25.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陕西汉中
[关键词]智慧教育 地方高校 教育硕士 培养路径
基金项目: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改研究项目“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SLGYJG1806)。
中图分类号: G443 文献标识码:A
研究背景
以人工智能、教育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新兴技术为代表的智慧教育时代已然来临,智能工具与技术赋能教育变革与发展、创新教育新生态的构建,这对于未来实施智慧教育的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新要求,对地方高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创新教师培养形态,突出教师教育特色,重点培养教育硕士,造就学科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教育情怀深厚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在人工智能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小学生对教师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技能的要求日益增强。如何在智慧教育背景下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对教师发展和对学生培养的现实需求、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和中小学教育质量,乃至推进区域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种新的教育形态下,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的要素,无论是其工作方式,还是工作内容都将发生重大转变,在智慧教育发展背景下要不断优化教育硕士研究生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适合区域发展需求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路径。
地方高校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发现地方高校教育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令人担忧的问题。
1.培养理念与智慧发展需求还存在差距
杨跃指出教育硕士研究生需要深入思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实践性以及学术性与师范性。教育硕士研究生对自身教育理念、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及师范性的提升还不够重视,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科研能力的提升上,弱化了对教育教学相关基础理论、理念和方法的掌握、运用与实践,没有充分凸显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的专业和职业功能,尤其是对智能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认识及掌握还不够,导致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智慧教育性”并未很好体现出来。
2.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跨学科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不足
智能时代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尤其是随着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教育模式的出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有了新的变化,教育硕士研究生作为未来教师的骨干储备力量,应加快提升自身跨学科的教育能力,从而能够在未来教育中更好地还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思维和方法。但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易偏向对学科专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报、教学科研比赛等活动中,均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教育硕士研究生跨学科教育教学及合作研究意识与能力相对不足。
3.教育硕士研究生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能力不强
智慧教育不僅表现在智能教学工具、软件的掌握和运用上,还体现在智慧教育环境的应用上,但现实中大部分教育硕士研究生听过智慧教育、在线教育、慕课、微课、数字故事等概念,但将微课简单等同于课堂实录,在实习实践中信息化教学设计不足、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能力欠缺以及信息化环境下的师范技能训练与实践不足,这造成其毕业后很难第一时间内适应智慧教育发展对教师岗位的要求。
4.教育硕士研究生信息化学习和在线合作能力相对不足
多数教育硕士研究生仍习惯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喜欢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模式,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及相关学习社区开展自主合作学习的相关活动太少,尤其大部分教育硕士研究生还未主动尝试过注册一门慕课或利用网络课程及平台完成在线自主学习,也很少能够利用互联网与领域专家或学科教师等展开学习、研讨与合作。可见,地方高校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教育硕士研究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和在线合作能力。
5.教育硕士研究生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研究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性决定了培养者应更注重对他们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信息时代乃至智能时代的到来,给教育变革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但研究发现,教育硕士研究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学科教学改革的意识相对淡薄,在教育实践中发现教育教学研究问题尤其是提炼研究问题的能力不足,没有认识到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变革、创新发展的内生要素,在教育研究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新研究方法与思路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育硕士研究生在教育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改革研究的能力需要提升。
智慧教育背景下地方高校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路径分析
1.培育智慧教育思想,更新培养理念,加强教育硕士研究生对智慧教育的认识与重视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要“启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智能时代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催生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与方法,为教育变革与创新提供支持。地方高校可以在借助大数据技术获取和分析教育硕士研究生学科方向、专业发展、学习工作经历等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硕士研究生进行甄别与分类培养,为教育硕士研究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作为未来教师的后备军,教育硕士研究生肩负着技术创新育人的使命,掌握信息化环境甚至是智能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技能,加强教育硕士研究生对智慧教育的认识与重视,进一步加强教育硕士研究生智慧教育职业性的提升,为其将来从事智慧教育活动积累经验。 2.倡导学科交叉,加强对教育硕士研究生跨学科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在日渐重视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今天,STEM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备受推崇。STEM教育并不是几个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要求在教育实践中将不同学科内容有机整合,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STEM教育的开展对教师跨学科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018年5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STEM教育研究中心发布了《STEM教师能力等级标准(试行)》,标准结合国际STEM教育对从业教师的要求,制订了STEM教师能力指标体系。该标准为教师提高STEM教育能力提供了参考依据。而教育硕士研究生来自不同学科专业,具有不同教育背景和学科专长,他们围绕如何更好地教育教学一起学习和研讨。因此,地方高校应通过创设解决相关教育实践问题而大力倡导教育硕士研究生之间展开交叉合作,树立智慧教育服务观,在学习中发挥自身优势,在实践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为将来能够从容处理复杂教育实践问题积累经验。
3.搭建信息化教学训练平台,加强对教育硕士研究生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能力的培养
具备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是现代教师的必备能力,因而教育硕士研究生要积极提升自身信息意识,学会掌握数字乃至智能化教学软件及设备,并将其常态化合理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能力。因此,地方高校要注重提升教育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搭建信息化教学训练平台,加快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将信息技术示范应用于教学和师生交流等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借助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智能技术,在遵循伦理道德的基础上,促进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有效学习和个性发展。此外,地方高校应加强与当地教育信息化相关部门及中小学校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实习实践基地作用,提供智慧教育学习观摩与参与一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践与科研的机会,使教育硕士研究生通过亲身体验信息化教育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更好地总结与积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经验与方法。
4.创设智慧教育环境,促进教育硕士研究生信息化学习及交流合作能力的提升
教育硕士研究生应主动适应智能时代教育的挑战,养成信息化学习与应用习惯,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学习平台和资源,扩大视野,不断丰富和完善专业知识体系,拓宽学习成长路径,积极探索与提升教书育人的师范技能,加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专业自主发展,构建智慧化虚拟学习社区,推进学习共同体建设,做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因此,地方高校应积极创设智慧教育环境、整合校内外数字化学习资源,为教育硕士研究生提供多样的教育资源、开放的学习空间和泛在的学习环境,使教育硕士研究生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展开交流合作,从而促进教育硕士研究生信息化学习及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提升。
5.以基础教育改革需求为契机,提升教育硕士研究生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
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虽不同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对科研能力的高要求,但作为未来教师,应该以基础教育改革现实需求为契机,培养其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刘建银等探索了职业能力导向下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改革,结合论文研究为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地方高校應该与区域教育相关部门和中小学校联合,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创设基础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机会,鼓励教育硕士研究生主动申报并参与信息化课题研究、论文评比和信息化交流培训活动以及积极参与实习基地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中,一方面,积极引导教育硕士研究生有意识地发掘教育中的问题;另一方面,掌握开展教育研究的科学方法,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创新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多方位提升教育硕士研究生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智慧教育的快速发展,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不断衍生对教育硕士研究生职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是一项持续系统的工作,地方高校需要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根据教育变革与创新发展要求,不断思考教育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的问题,从而为推进区域教育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型的教师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20-06-19].http://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
[2]杨跃.重思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实践性与学术性——兼论深化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10):24-28.
[3]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20-06-19].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4]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STEM教师能力等级标准(试行)[EB/OL].[2020-06-19].https://www.sohu.com/a/231364030_793135.
[5]王运武,彭梓涵,张尧,等.智慧教育的多维透视——兼论智慧教育的未来发展[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2):21-27.
[6]刘建银,冉亚辉,王昌善.职业能力导向下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形式及评价标准改革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7):21-25.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陕西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