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临床、预后和糖代谢指标的观察研究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转归,探讨肝源性糖尿病(HD)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和预后情况的差异.方法 收集2010年11月至2012年4月的肝硬化患者246例,分为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组(72例)和肝硬化无糖尿病组(174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组又分为HD组(33例)和T2DM组(39例).所有病例随访至死亡或研究终点.对患者临床、预后和糖代谢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部分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Student f检验.计数资料或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肝硬化死亡相关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组中酒精性肝硬化所占比例[18.1% (13/72)]高于肝硬化无糖尿病组[6.9%(1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46,P=0.008).HD组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所占比例[9.1%(3/33)]低于T2DM组[30.8%(12/39)],酒精性肝硬化者所占比例[30.3%(10/33)]高于T2DM组[7.7%(3/39)],TBil水平[(43.4±57.7)μmol/L]高于T2DM组[(22.6±13.3) μmol/L),总胆固醇水平[(3.3±1.2) mmol/L]低于T2DM组[(4.0±1.6)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093、6.177,t=2.178、2.014,P=0.024、0.013、0.033、0.048).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组住院时间、Child-Pugh评分、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肝性脑病发生率、电解质紊乱发生率、病死率均高于肝硬化无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89、2.270,x2=6.496、5.572、5.194、19.646,P均<0.05),HD组和T2DM组间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D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各时间点(0、30、60、120、180 min)的血糖水平均低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75、2.345、3.444、3.090、3.542,P均<0.05).HD组和T2DM组空腹胰岛素水平接近,其余各时间点(30、60、120、180 min) HD组的胰岛素水平均高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84、2.881、3.648、2.840,P均<0.05),HD组存在明显高胰岛素血症.各时间点(0、30、60、120、180 min) HD组C肽水平均正常,T2DM组C肽水平均低于正常值.Child-Pugh分级C级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OR=3.056,95% CI:1.268~7.346,P=0.013).结论 与肝硬化无糖尿病患者相比,合并糖尿病患者肝功能更差,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更高;而肝硬化HD与T2DM患者间则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文拉法辛缓释片与匹维溴铵联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对抑郁焦虑评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方法,将40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IBS-D患者分为联用文拉法辛和匹维溴铵的试验组及单用匹维溴铵的对照组.对患者的腹痛和腹泻症状进行评分,根据症状积分变化判定疗效.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患者情绪进行评分.观察和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
目的 探讨胰管内引流术缓解伴有胰管扩张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腹痛的疗效.方法 伴有胰管扩张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61例分为2组,支架组30例(支架植入失败而剔除2例),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胆管支架内引流和胰管支架内引流术;对照组31例,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和单纯胆管支架内引流术.观察术前后血淀粉酶,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缓解率、生存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根据近年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国际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诊断及分类标准的更新,中国AP诊治指南(2013年,上海)[1]在2003版中国AP诊治指南(草案)[2]的基础上,参考最新的国际AP分类标准[3],对AP的诊断做了相应的更改,使之更加符合我国临床实际情况,并与国际相应标准接轨,有利于今后本领域的学术交流.与2003版指南(草案)比较,2013版指南有如下更新。
期刊
目的 筛选诊断肠屏障功能障碍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的监测指标.方法 收集存在肠屏障功能障碍且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8分的危重症患者70例及同期无肠屏障功能障碍且APACHEⅡ评分≤6分的患者41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病史、症状、体征、24 h尿量、机械通气治疗情况.留取静脉血,部分用于细菌培养,部分用于测定白细胞计数、肌酐水平、二胺氧化酶(DAO)活性、D-乳酸水平、肠脂肪酸
肠道血管畸形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内镜下表现差异大,无公认的分类标准,临床既可表现为致命的大出血,也可表现为数年不明原因的贫血.因诊断难,临床和内镜表现复杂,加之部分患者为多发性病灶,无论内科保守治疗、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均较困难.内镜兼有诊断和治疗的作用,短期疗效肯定,但中远期疗效缺乏随访研究的证实.现本研究探索各种内镜下治疗方法的要领及内镜干预治疗肠血管畸形的中远期疗效。
期刊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FGID)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心理因素和抗抑郁药在FGID治疗中的作用受到广泛重视[1-2].本研究联用西酞普兰和消化系统药物治疗伴情绪障碍的FGID患者,并观察其疗效。
期刊
患者男,57岁,因反复呕血黑便4年,再发1个月入院.患者4年前间断出现呕血黑便,不伴有上腹部疼痛,无明显消瘦,无畏寒、发热,无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外院诊断为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药物治疗后出血停止,此后多次出血均采取类似治疗.2年前患者再次呕血黑便,外院行脾动脉缩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食管下端离断吻合+左肝外叶活组织检查术,术后病理提示左肝外叶小叶结构排列较为紊乱,肝细胞肿胀,汇管区慢性炎细胞浸润
期刊
目的 分析下食管括约肌(LES)与膈肌分离患者的胃镜表现,探究其在诊断食管裂孔疝(HH)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的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M)患者资料,从中筛选提示LES与膈肌分离的患者,排除上消化道手术史及缺乏完整胃镜资料的病例,共93例纳入分析.按芝加哥标准分成3组,Ⅰ型组(LES与膈肌分离<1 cm)21例;Ⅱ型组(LES与膈肌分离1~<2 cm)37例;Ⅲ型组
刺激性泻剂作为临床常用的便秘治疗药物,已在世界各国被广泛应用数十年,此类药物因起效迅速,疗效确切,同时又可能会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绞痛等不良反应而始终备受关注.为此,《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邀请了国内消化界的部分专家于2013年7月对刺激性泻剂进行了临床疗效再评价,尤其是对其作用机制和合理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期刊
目的 探讨改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280例接受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肝脏增强CT和肝静脉-门静脉血管三维重建,分析肝静脉与门静脉的解剖关系,选择穿刺门静脉分支的靶点,术中通过直接门静脉造影分析门静脉分支穿刺靶点、右肝静脉开口和门静脉分叉位置的分布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