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爱心;师德;责任
〔中图分类号〕 G622.4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6(A)—0013—01
学校德育历来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而空洞的说教往往缺乏实效性,使德育成为学校管理的软肋。相反,如果教师的要求和教育被学生视为是对自己的爱,就会被愉快地接受。对教师而言,爱既是一种艰辛的劳动,又是自身师德的最好体现。只有用良好的师德、无私的爱心,才能浇灌出美好的心灵之花。
一、爱心与责任是当代师德的最好诠释
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6条,其中前3条规范可浓缩为一点,就是从教者首先必须具有一颗博大而无私的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师德。只有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热爱生活,才能赢得尊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成功雕塑每一颗心灵。教师的爱,应该包含宽容之爱、信任之爱、理解之爱、赏识之爱。正如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所说:“教育之没有情感,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责任与爱心如影随形,相辅相成。《规范》的后3条着重从教师的自身建设方面强调了责任的重要,其中包括:对事业的忠诚;师德之乐,乐在安于教师职业;终身学习,不断超越,提升业务素质;挑战自我,不断创新,优化课堂教学;博古通今,构建多元知识体系等等。当然,缺乏爱心,就缺乏树立高度责任感的动力,缺乏责任感,就缺乏培育和传递爱心的载体。爱心与责任是师德的全部,两者不可偏废,不可分割。
二、教师职业道德是学生品德培育的关键
我们知道,德育要渗透在学校全部工作的每一个细胞之中,积极打造全方位、常态化的学校德育体系,是德育取得实效的必要条件。细节决定成败,习惯造就品德,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校园环境保护、师生生活服务、社会公益劳动都是塑造灵魂、铸就品格的最好途径。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最受学生喜爱和欢迎的校园生活,是陶冶学生情操、促成学生精神升华的最佳载体。而教师自身的品行,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熏陶影响的最关键因素。试想,教师的精神世界和职业道德低下,心胸狭隘,自私自利,言语尖刻,性情暴戾,怎能培育出具备优秀道德品质和高尚人格魅力的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通过学生的眼睛在他们的心灵底片上留下影像,成为学生永远的楷模。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成长的重要时期,往往缺乏辨析能力,教师只有用良好的师表形象、正面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才能让爱心通过教育这片实验田,培育出学生良好的品德来,才能帮助学生完美地诠释生命的意义。
三、实施爱心教育是铸就美好品德的最佳途径
1. 关注学生,提倡博爱
爱学生就应该去了解他的一切,包括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情绪变化等等。这样一来,可以避免教师“错爱”学生,也可以使教师借助爱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及时调节学生心态。当然,爱学生,仅靠了解还不够,还应该去关注学生,做到心中有学生,而不是眼中只有作业、考试、成绩单、排名榜等。在对学生进行的各项教育中,教师的博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无微不至的博爱之心,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教师师德的重要内容。
2. 宽容信任,诠释师爱
宽容是人间最美好的品德,是师德的精髓所在,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而宽容所释放出的爱,更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博大胸怀。教师要营造一个宽容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关爱;要善于忘记,给有过错的学生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但宽容不是消极地接受,不是纵容。
信任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信任学生,是对师爱的最好诠释,是教师教育学生应有的基本态度和行为。信任可以创造奇迹,信任是对学生的特殊鼓励,要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应以爱为出发点,尊重学生,鞭策激励学生,支持学生的决定,多给予学生托付,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
3. 赏识理解,传递爱心
要用赏识的眼光去寻找学生的每个闪光点,使之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在赏识中指出学生的不足,促其进步。理解学生,教在心灵。营造理解氛围,通过角色转换、暗示意会,实施理解之爱。
〔中图分类号〕 G622.4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6(A)—0013—01
学校德育历来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而空洞的说教往往缺乏实效性,使德育成为学校管理的软肋。相反,如果教师的要求和教育被学生视为是对自己的爱,就会被愉快地接受。对教师而言,爱既是一种艰辛的劳动,又是自身师德的最好体现。只有用良好的师德、无私的爱心,才能浇灌出美好的心灵之花。
一、爱心与责任是当代师德的最好诠释
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6条,其中前3条规范可浓缩为一点,就是从教者首先必须具有一颗博大而无私的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师德。只有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热爱生活,才能赢得尊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成功雕塑每一颗心灵。教师的爱,应该包含宽容之爱、信任之爱、理解之爱、赏识之爱。正如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所说:“教育之没有情感,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责任与爱心如影随形,相辅相成。《规范》的后3条着重从教师的自身建设方面强调了责任的重要,其中包括:对事业的忠诚;师德之乐,乐在安于教师职业;终身学习,不断超越,提升业务素质;挑战自我,不断创新,优化课堂教学;博古通今,构建多元知识体系等等。当然,缺乏爱心,就缺乏树立高度责任感的动力,缺乏责任感,就缺乏培育和传递爱心的载体。爱心与责任是师德的全部,两者不可偏废,不可分割。
二、教师职业道德是学生品德培育的关键
我们知道,德育要渗透在学校全部工作的每一个细胞之中,积极打造全方位、常态化的学校德育体系,是德育取得实效的必要条件。细节决定成败,习惯造就品德,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校园环境保护、师生生活服务、社会公益劳动都是塑造灵魂、铸就品格的最好途径。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最受学生喜爱和欢迎的校园生活,是陶冶学生情操、促成学生精神升华的最佳载体。而教师自身的品行,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熏陶影响的最关键因素。试想,教师的精神世界和职业道德低下,心胸狭隘,自私自利,言语尖刻,性情暴戾,怎能培育出具备优秀道德品质和高尚人格魅力的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通过学生的眼睛在他们的心灵底片上留下影像,成为学生永远的楷模。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成长的重要时期,往往缺乏辨析能力,教师只有用良好的师表形象、正面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才能让爱心通过教育这片实验田,培育出学生良好的品德来,才能帮助学生完美地诠释生命的意义。
三、实施爱心教育是铸就美好品德的最佳途径
1. 关注学生,提倡博爱
爱学生就应该去了解他的一切,包括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情绪变化等等。这样一来,可以避免教师“错爱”学生,也可以使教师借助爱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及时调节学生心态。当然,爱学生,仅靠了解还不够,还应该去关注学生,做到心中有学生,而不是眼中只有作业、考试、成绩单、排名榜等。在对学生进行的各项教育中,教师的博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无微不至的博爱之心,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教师师德的重要内容。
2. 宽容信任,诠释师爱
宽容是人间最美好的品德,是师德的精髓所在,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而宽容所释放出的爱,更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博大胸怀。教师要营造一个宽容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关爱;要善于忘记,给有过错的学生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但宽容不是消极地接受,不是纵容。
信任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信任学生,是对师爱的最好诠释,是教师教育学生应有的基本态度和行为。信任可以创造奇迹,信任是对学生的特殊鼓励,要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应以爱为出发点,尊重学生,鞭策激励学生,支持学生的决定,多给予学生托付,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
3. 赏识理解,传递爱心
要用赏识的眼光去寻找学生的每个闪光点,使之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在赏识中指出学生的不足,促其进步。理解学生,教在心灵。营造理解氛围,通过角色转换、暗示意会,实施理解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