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房里的爱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inst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雯雯跟王晓杰是大学同學,又是一对恋人,他们毕业后都留在了省城工作。
  前不久,柳雯雯碰见了昔日的一个女同学,这个女同学在学校里并不怎么出众,但找了个好老公,不仅买了大房子,还成了“卡族”,随身带着几张卡,走到哪儿刷到哪儿,那才叫潇洒和时尚。所以柳雯雯的心里就起了微妙的变化,对王晓杰颇有微词。王晓杰总是幽默地劝她:“面包总会有的。”
  前段时间他们回了柳雯雯的老家,跟雯雯妈提了结婚的事,然后就开始张罗起来。可谁知,昨晚雯雯妈突然打来电话劝女儿先不要结婚。柳雯雯忙问为什么,一切都筹备得差不多了。雯雯妈有点生气地说:“你们连房子都还没有买,怎么结婚呢?”这让一旁的王晓杰大吃一惊:不是已经说好了吗,先租房住,等以后有钱了再买房。怎么突然就变卦了呢?他拿过电话想解释一下,可是雯雯妈甩出一句话:“不买房子这婚就别结了。”然后雯雯妈就把电话挂了。
  王晓杰傻眼了。柳雯雯却在一旁抹起了眼泪。她爸爸去世得早,妈妈含辛茹苦地把她拉扯大,所以她不能惹妈妈生气。
  她泪眼婆娑地说:“你说该怎么办?没有钱还急着结婚。租房结婚,亏你想得出!”
  王晓杰想了想,说:“结了婚,有了家的温暖,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出租房里照样有甜蜜的爱情。”
  柳雯雯不高兴了:“你作诗呢?我就不明白了,你家里条件也不错,怎么说也能交得起首付吧?”王晓杰说:“我家也有难处。先住在这里吧,两室一厅,你我住一间,咱妈住一间。”
  柳雯雯一听却急了:“我妈都不让我们结婚了,还住什么住!”
  这样耗下去也不是办法啊,王晓杰和柳雯雯决定再回去跟妈妈沟通沟通。一路上,王晓杰都很自信,因为雯雯妈对他一直非常满意。可这次他想错了,老人家好像铁了心,非要他们先买房子。
  王晓杰一时无计可施。柳雯雯说:“看看别人,哪个结婚不是有房有车的,我们住在出租房里,妈妈怎么能放心呢?要不让你家里凑一凑首付,咱们先订一套房子。”王晓杰这才说了实话:“我爸爸做小本生意是有点积蓄,但去年都借给一个亲戚了。”对这个说法柳雯雯不怎么相信。
  最后,王晓杰好话说尽,还写了个承诺书,保证结婚一年内一定买上房子。雯雯妈这才勉强答应,但柳雯雯心情却不怎么好。
  回到城里后,王晓杰劝柳雯雯婚事尽量节俭,能少花钱的地方就尽量少花,可是柳雯雯生气地说道:“亏你还是个男子汉呢,一辈子就这么一次,怎么着也得办得热闹一点吧。”
  离结婚不到一个星期了。这天一大早,雯雯妈打电话来说已经下火车了。这让他们大吃一惊: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啊。王晓杰马上说:“我找车去接您。” 雯雯妈却说:“不用了,我能找到你们。”说完雯雯妈就挂了电话。再打过去,却不接了。
  过了三个多小时,雯雯妈才到来,身上背着大包小包。一进门,雯雯妈就说:“雯雯,我给你送嫁妆来了。”说着雯雯妈就打开包裹,一床崭新的大红被褥展现在面前。“这都是用新棉花做的,绝对暖和。”
  柳雯雯的眼泪流了下来,责怪道:“妈,这都什么年代了,您还做这种被褥,多费劲啊!” 雯雯妈却说:“不管什么年代,还是这种棉花的被褥好用。妈这些年没攒下钱,也没有什么贵重东西可以送给你们。”说着雯雯妈就哽咽起来。
  王晓杰在一旁说道:“妈,这段时间您又瘦了。” 雯雯妈却一阵慌乱,连忙说这是一路上累的。
  柳雯雯说:“你看我妈多好,再看你们家。”
  雯雯妈到各个屋里看了看房间布置,还算满意。看到有一个小房间却放着张大床,她好奇地问道:“怎么这间屋里面还放一张大床呢?你们将来有了宝宝的话,放个小床就足够了。”
  柳雯雯开心地说:“这是给您住的呀!”
  雯雯妈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第二天,王晓杰从外面回来,兴奋地对柳雯雯说:“雯雯,我不打算在酒店里举行婚礼了。”“你说什么?!”柳雯雯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王晓杰解释说:“现在人们崇尚自然,都不喜欢在酒店举行婚礼了。我已经找好了地方,就在郊区那个风景区,到时候我们约上亲朋好友在那里举行婚礼,然后野餐。那样多浪漫呀!现在的婚礼就得别出心裁,千篇一律没有什么意思。”
  柳雯雯质问道:“什么浪漫啊,恐怕你是为了省钱吧?”王晓杰也不生气,笑着说:“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浪漫又省钱。”雯雯妈听到后说:“年轻人有想法很好,能省就省,你们还有一个很大的任务呢,就是买房子。遇事要多商量,只有看着你们和睦相处我才放心。”柳雯雯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过了两天,王晓杰的父母也从老家赶来了。亲家见面,分外亲热,后来不自觉地就谈到了房子的事。王晓杰的父亲带来了15万元钱。雯雯妈竟提出由她为小两口保管这钱。王晓杰却说不想麻烦岳母大人。不过,他脑瓜灵活,想了个公平公正的办法——抓阄,由柳雯雯当裁判。
  最后的结果是王晓杰赢了,他笑着说:“妈,愿赌服输哦。”雯雯妈也只好接受了。
  王晓杰父母说老家里事情多,将来小两口有了小孩的话,他们可能抽不出空来照顾。柳雯雯一听就噘起了嘴巴,说道:“那怎么行呢,担子不都压到我妈身上了吗?”雯雯妈想了想,劝雯雯别生气:“到时候再说吧,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带小孩我可是专家。”
  接着,王晓杰的妈妈又突然推说身体不适,不能操办王晓杰他们的婚礼了。王晓杰无可奈何地对雯雯妈说:“妈,这一大堆事怎么办呢?看来只好麻烦您多操心了。”柳雯雯禁不住又是一阵埋怨。好在雯雯妈做事利落,再加上王晓杰能干,婚礼的筹备工作顺利有序地完成了。
  婚礼如期在郊区的风景区举行。雯雯妈精神焕发,一直笑得合不拢嘴。连柳雯雯都感觉到妈妈一下子年轻了很多呢。而且,婚礼非常圆满顺利,还省下了一大笔钱。
  婚后第三天,雯雯妈就要回去,可是王晓杰坚决不同意。非但如此,还说要带她去医院。这让柳雯雯很恼火,嚷道:“我妈好好的,让她去医院干什么!” 雯雯妈也说:“是啊,你这孩子怎么巴着我生病呢。”
  王晓杰眼睛红红地说:“妈,您就别瞒我们了,我都知道了。” 雯雯妈却慌乱起来:“你一定是弄错了,弄错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柳雯雯在一旁着急地问。雯雯妈见状,说:“雯雯,别听他的,妈没事。”
  王晓杰只好把事情的真相说了出来。
  那次去柳雯雯家向雯雯妈提亲的时候,王晓杰无意间看到了雯雯妈的病历本,得知她患了严重的肾病,还发现她因为钱花光了,已经放弃了治疗。王晓杰本来想把这件事情告诉柳雯雯,但是考虑到马上就要结婚了,只有结婚成立了家庭,才能让雯雯妈放心,所以就决定先尽快结婚,然后再想办法。
  雯雯妈接过话说:“你们走了后,我看见病历本在桌子上,就想坏了,你们一定知道了……”
  “所以您就催着我们赶紧买房子,别让我们给您治病,对吧?”王晓杰问。
  雯雯妈说:“孩子,你的心真细,我的宝贝闺女连你的一半都没有。她能找到你,真是她的福分啊!”
  柳雯雯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难过又自责。
  王晓杰说:“毕业后,为了找工作,为了买房子,然后结婚,我们不知不觉地忽视了父母。既然知道您病了,我们就一定得管,我跟我爸妈都说好了,把买房的钱先用来给您治病。”
  雯雯妈却一下紧张起来,连连摆手说:“那可不行,要知道你这样做,当初我还不如坚决要求你们先买房子呢。”随之她又恍然大悟,“你这臭小子,那天抓阄的时候你肯定做手脚了,故意不让我拿到钱,对吧?”王晓杰笑道:“别忘了,以后您还得帮我们带孩子呢。离了您,我们还真转不动。”
  柳雯雯挽着妈妈的胳膊,哭得稀里哗啦:“妈,都是我不好,一直没有好好关心您,房子可以以后买,但是您的病一定要马上治疗。”
  柳雯雯又问王晓杰:“你故意让我妈忙前忙后,是想让她有盼头,重新振作起来,对吧?”王晓杰说:“看来你比以前聪明多了。我可不想我们的孩子没有外婆啊!”
  柳雯雯的眼泪又流了出来,她不会再羡慕别人了,有王晓杰她感到很知足。
  虽然是住在出租房里,但每个人的心里都暖暖的。
  (发稿编辑/苏 朝)
其他文献
厨祖伊尹:先厨后相    “厨祖”伊尹(伊尹名挚,尹是其官名)生于伊洛流域古有莘国(今河南栾川县一带),传说他的父亲是个贵族家用奴隶厨师,聪明颖慧的伊挚当然不甘心一辈子做奴隶,在耕作的同时,一边听老人讲三皇五帝等古代明君的故事,一边向父亲学习了烹调技术,凭借极高的天分从中悟出了治国之道。后来,他的才能被有莘国贵族发现,就提拔他做了贵族子弟的“师仆”——即奴隶身份的老师。  在当时,“师仆”是一个非
期刊
不同时空下的人们如何接受、排斥、诠释不同的食物?  法国著名的结构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四卷本的《神话学》第一卷开篇明义,试图以生的与煮熟的、新鲜的与腐败的、湿的与干的等对立的烹饪及感官特质建立一套严谨的逻辑架构。“生/熟”这个对立组是一再出现的主题:前者属于自然的范畴,后者属于文化的范畴。他说:“烹调活动是天与地、生与死、自然与社会之间的中介”。  露丝·雷克尔,美国最著名的美食评论家,早在年
期刊
在李安的早期影片中,总是喜欢以饮食为载体,缓缓渗透出对人心欲念的思考,从而达到某种举重若轻的效果。《喜宴》将个体欲念与集体准则的冲突放在了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使得影片具有社会伦理层面的探索性。而在西方文化中,从古至今都贯穿着类似的主题思考。《喜宴》的命题是中国式的,同时也折射出一个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话题。    中国式暗战    作为李安在台湾时期的代表作,《喜宴》的最大特色是以中国人特有的
期刊
仅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人还不太惯吃辣椒。饺子和包子基本上是蘸醋的,菜里面的青椒是甜的。不过十几年,辛辣之物便横扫了一切原本不嗜辣的地域,甚至连一闻到辣椒味道就要掉眼泪的江浙人也猛吃起川湘菜来。  饮食从来都很配合地气:炎热的海南生长寒凉的香蕉,寒冷的东北生长温热的松子,潮湿的四川生长辛辣的辣椒……食物和地理特质刚好相违,碰撞在一起时便起到“中和”的作用。倘若反过来,让寒地之人吃寒性食物,热地之
期刊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是著名的长寿文豪,他一生的饮食习惯正好为“饮食加减法”做出了鲜活注解:早年他和所有爱尔兰青年一样,好辛饮,好吃生腥。后来,因为他的父亲酗酒早逝,他便决心一生禁烟忌酒,并开始茹素:“大鱼大肉未必对身体有好处,素食本是英雄和圣人的食物”。70岁后,又如孔子般“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不再刻意去禁忌什么食物,更是活得健康快乐,让包括宋美龄在内的人都觉得他“飘
期刊
冰点    即使在梦里  都那么孤单  所以,神抛弃万民朝圣的广场  遁入天宇深邃的瀚渺  所以,家抛弃该子  落单在月亮之上    她  曾与神共筑神树  太古之时  天地相通的心房  就在这个所谓都广的地方  为了回到这里  万古混淆的神话唱老了逐鹿和天堂  夸父的柱杖追逐流星  奔跑在众星之上    她  是教养雄鹰孤傲苍穹的主人  在某一天  当战神的双翅被寒流逆折  家  轻掩回巢的航程
期刊
具有相当职业精神的“文化人”与“美食家”们不厌其烦地探索饮食的文化渊源,从一切有可能成为上好食材的花花草草鸟兽虫鱼一路摸索过来,企图在这个问题上有所建树。最后却猛然发现,一切关于食物料理的绚烂发明都源于“欲”。  这“欲”源自于身体内部无从消解而向外流露的渴望。胃空了,于是它吐出酸液,味蕾也跃跃欲试,唾液则像是哀求食物的眼泪。而如果只是胃的需求,主人大抵只是找些粗糙的食料将它填满,不再有别的花样。
期刊
对人生的总结可以有很多,千帆过尽灯火阑珊,抑于朝堂安于厨房,说的都是情结与寄托。而归根结底人之本质,吃吃喝喝摸摸搞搞,乃是基本中的基本,反而没什么道理可讲。比如你生下来,瘸瘸拐拐地挣扎几分钟,世界长啥样都没看清楚但知道吃,钻你妈怀中,去找乳头。一言蔽之,本能,似乎就可以不求甚解了。不习惯是突然,习惯成自然,生命乐生,还有什么比吃更能以遂其生。《礼记·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率性也好,
期刊
国宴的称谓经常被人们想当然地混淆,事实上,关于国宴的准确定义应该是以国家的名义举行的宴会。一种是对外,宴请外国元首、首脑,宴会厅内悬挂双方国旗,设乐队,奏国歌,席间致辞,菜单和座席卡上均印有国徽。一是对内,每年国庆节的国庆招待会,宴会厅内要悬挂国徽。其他的都不能叫国宴,即使外国首脑访华,也只有一次正式的宴请能叫国宴,其他的只能叫便餐、工作餐。所以国宴的特点就是:出席者的身份高,接待规格高,场面隆重
期刊
二婶62岁了,独自在村里生活。儿子叫她进城一起生活,她去过一次,很不习惯,又回来了。  这天中午,二婶在家门口喂鸡,读初中的侄孙女丽萍从镇上放学回来,一见到她就挥舞一张报纸嚷嚷:“二奶二奶,您上报纸了,小叔写的!”二婶听了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儿子能写她,说明儿子心里有她;紧张的是,平时他们一见面,儿子就责怪她操劳过度,劝她少干点活儿,可她总是不听,惹得儿子很不开心。现在她担心儿子把这些事情写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