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韩熙载夜宴图》作为中国人物画的巅峰之作,出自于五代画家顾闳中之 手。有着不朽的历史价值,是研究南唐历史文化、经济、政治以及风土人情的重要实物资料。本文对《韩熙载夜宴图》进行了解读,并对作品的作者考记及艺术表现进行分析。
关键词:韩熙载夜宴图;赏析;用笔;用色
《韩熙载夜宴图》是完成于五代十国时期。而五代十国是一个让艺术家颠沛流离的时期,到处都是硝烟战火,在那个背景下能够流传下来的艺术品实属罕见。此时期艺术家们创作的艺术风格,它既继承了隋唐时期的灿烂文化,也为元明清时期艺术家对画作意境的捕捉和情趣的描摹起到了很大作用,这样才使五代十国时期的山水花鸟作品发扬光大,暗示着五代十国时期的绘画语言要从咏物转向抒情达意的境界。
《韩熙载夜宴图》是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作品,顾闳中是一位“目视心记”的肖像画高手,具有高超的写实功力,对人物画的创作自然是手到擒来。画家通过描绘不同人物的形态、内心感受和動作,把夜宴的整个过程表现得非常完整,丰富了画面内容,让作品真正有血有肉,非常有感染力。
画面真实地描绘了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韩熙载纵情声色的夜生活,成功地刻画了韩熙载的复杂心境。作品构思精密、一气贯注;设色绚丽而不失清雅;线条流畅而不失沉着;绘声绘影更绘心境,是当时杰出的人物画代表作之一。顾闳中笔下的韩熙载,晚年浪迹歌舞,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藐视与抗争,更是对其政治上失意的一种寄慰。美髯飘然,神态轩昂,举止高逸,全然是一个有政治抱负忠正耿直的高士;又是一个多才多艺“审音能舞”的才子,物刻画逼真,情态生动,表现了韩熙载超脱不俗而又沉郁寡欢的复杂心理状态。
《韩熙载夜宴图》纵 28.7厘米,横 335.5厘米,采用了我国传统表现连续故事的手法,以屏风为间隔,全卷共分“听乐”、“观舞”、“歇息”、“清吹”和“散宴”五段,随着情节的进展,各段以屏风相隔,前后连续又各自独立,韩熙载出现在每一个段落中,描绘了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
画的内容
第一段“听乐”,夜宴方开始,描绘众人静听琵琶的情景,人物俯身凝神,以手按拍,十分传神。案几上酒果杂陈,众宾或坐或立,男女相错,一女子端坐弹琵琶,众人的目光大多集中在她身上。此时的韩熙载高冠长髯坐于榻边,垂手注目,虽在屏息静听,但若有所思,情绪沉重,而其余的人物则随着乐声的优美韵律,有的抱手,有的侧耳,有的回顾,有的垂立,但皆无韩熙载的政治家忧思神情。第二段“观舞”,韩熙载亲自击鼓伴奏,小巧玲珑的名妓王屋山以鼓点宣示节奏,应节起舞,韩熙载手抓鼓槌,神态自若而专注,此时他的兴致高涨,描绘了宴间的舞蹈场景热闹非凡景象。第三段“歇息”,描绘乐舞结束后韩熙载退入内室休息,一侍婢正以盆端水供他洗手,盥濯的情形。第四段“清吹”,描绘韩熙载敞露胸膛,盘坐椅上,聆赏箫笛合奏的景况。韩熙载执扇与侍婢说话,他面前有五女在拍板的应和下箫笛齐吹,也都画得真实、具体、自然。第五段“散宴”,韩熙载手执鼓槌,举手示意,众宾留下,绮宴重开,将欢乐持续下去,但是,宴席结束,人或携妾离去,或安置歇息,而韩熙载却一人独自站在那里,神态茫然,若有所思。因此,第五段写韩熙载在夜宴散了后热情留客的情景。
画的用色
从设色到运笔,《韩熙载夜宴图》的画面表现力都是无与伦比的。前人经常用矿物质颜料绘画,所以作品不易褪色,经历岁月依旧光彩夺目。《韩熙载夜宴图》多处采用了绯红、朱砂、石青、石绿等色,对比强烈,而且整个画卷完全统一在墨色丰富、层次变化相对缓和的布局当中,墨色相映,神采生动。
画的用笔
全图在人物刻画上,力求以形传神,用细节传情达意表现人物动态反映其内心状况。形态,透出生动和谐的形式美感。如以侍女的探头听琵琶暗示演奏技艺之高,以盘中水果点明节令,以烛火表示时间等,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最出色的还是主人公韩熙载的刻画,长髯、高帽的外形与文献记载均相吻合,举止、表情更显露出他复杂的内心。充分反映了他狂放不羁、纵情声色的处世态度和生活追求;另一方面又心不在焉、满怀忧郁,如擂鼓时双目凝视、面不露笑,听清吹时漫不经心,与对面侍女闲谈,这些情绪都揭示了他晚年失意、以酒色自娱的心态。画家塑造的韩熙载,不仅形象逼真,具肖像画性质,而且对其内心挖掘深刻,性格立体化,可以说真实再现了这位历史人物的原貌。
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以“传神”和“形神兼备”作为塑造艺术形象最根本的要求,《韩熙载夜宴图》生动地体现出这一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
画的构思安排
全卷构思精密,构图清晰,画面构成和谐而优美。采用了我国传统表现连续故事的手法,以屏风为间隔,将画面分“听乐”、“观舞”、“歇息”、“清吹”和“散宴”五段。五段“乐章”靠屏风的连接和变化,既分且连,五个场面过渡地非常自然,可谓是“顺理成章”,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转换有机合成一体。画面舍弃了表现室内环境的四面墙,用它作为情景转换的道具,形成了五段不同的情景特征,突破了以往单一的以空白作为故事情节转换方法。屏风进入画面,又不单是为情节发展起作用,它还体现了画面空间结构处理的完整性,增强了故事情节之间的联系。画面中的屏风,真正起到了“云断山连”的作用。
历史上留传下来的顾闳中的作品只有《韩熙载夜宴图》这一件,但它却使顾闳中名垂千史,这幅作品确定是中国绘画史上脍炙人口的稀有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求真写实,在中国绘画史上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韩熙载夜宴图;赏析;用笔;用色
《韩熙载夜宴图》是完成于五代十国时期。而五代十国是一个让艺术家颠沛流离的时期,到处都是硝烟战火,在那个背景下能够流传下来的艺术品实属罕见。此时期艺术家们创作的艺术风格,它既继承了隋唐时期的灿烂文化,也为元明清时期艺术家对画作意境的捕捉和情趣的描摹起到了很大作用,这样才使五代十国时期的山水花鸟作品发扬光大,暗示着五代十国时期的绘画语言要从咏物转向抒情达意的境界。
《韩熙载夜宴图》是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作品,顾闳中是一位“目视心记”的肖像画高手,具有高超的写实功力,对人物画的创作自然是手到擒来。画家通过描绘不同人物的形态、内心感受和動作,把夜宴的整个过程表现得非常完整,丰富了画面内容,让作品真正有血有肉,非常有感染力。
画面真实地描绘了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韩熙载纵情声色的夜生活,成功地刻画了韩熙载的复杂心境。作品构思精密、一气贯注;设色绚丽而不失清雅;线条流畅而不失沉着;绘声绘影更绘心境,是当时杰出的人物画代表作之一。顾闳中笔下的韩熙载,晚年浪迹歌舞,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藐视与抗争,更是对其政治上失意的一种寄慰。美髯飘然,神态轩昂,举止高逸,全然是一个有政治抱负忠正耿直的高士;又是一个多才多艺“审音能舞”的才子,物刻画逼真,情态生动,表现了韩熙载超脱不俗而又沉郁寡欢的复杂心理状态。
《韩熙载夜宴图》纵 28.7厘米,横 335.5厘米,采用了我国传统表现连续故事的手法,以屏风为间隔,全卷共分“听乐”、“观舞”、“歇息”、“清吹”和“散宴”五段,随着情节的进展,各段以屏风相隔,前后连续又各自独立,韩熙载出现在每一个段落中,描绘了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
画的内容
第一段“听乐”,夜宴方开始,描绘众人静听琵琶的情景,人物俯身凝神,以手按拍,十分传神。案几上酒果杂陈,众宾或坐或立,男女相错,一女子端坐弹琵琶,众人的目光大多集中在她身上。此时的韩熙载高冠长髯坐于榻边,垂手注目,虽在屏息静听,但若有所思,情绪沉重,而其余的人物则随着乐声的优美韵律,有的抱手,有的侧耳,有的回顾,有的垂立,但皆无韩熙载的政治家忧思神情。第二段“观舞”,韩熙载亲自击鼓伴奏,小巧玲珑的名妓王屋山以鼓点宣示节奏,应节起舞,韩熙载手抓鼓槌,神态自若而专注,此时他的兴致高涨,描绘了宴间的舞蹈场景热闹非凡景象。第三段“歇息”,描绘乐舞结束后韩熙载退入内室休息,一侍婢正以盆端水供他洗手,盥濯的情形。第四段“清吹”,描绘韩熙载敞露胸膛,盘坐椅上,聆赏箫笛合奏的景况。韩熙载执扇与侍婢说话,他面前有五女在拍板的应和下箫笛齐吹,也都画得真实、具体、自然。第五段“散宴”,韩熙载手执鼓槌,举手示意,众宾留下,绮宴重开,将欢乐持续下去,但是,宴席结束,人或携妾离去,或安置歇息,而韩熙载却一人独自站在那里,神态茫然,若有所思。因此,第五段写韩熙载在夜宴散了后热情留客的情景。
画的用色
从设色到运笔,《韩熙载夜宴图》的画面表现力都是无与伦比的。前人经常用矿物质颜料绘画,所以作品不易褪色,经历岁月依旧光彩夺目。《韩熙载夜宴图》多处采用了绯红、朱砂、石青、石绿等色,对比强烈,而且整个画卷完全统一在墨色丰富、层次变化相对缓和的布局当中,墨色相映,神采生动。
画的用笔
全图在人物刻画上,力求以形传神,用细节传情达意表现人物动态反映其内心状况。形态,透出生动和谐的形式美感。如以侍女的探头听琵琶暗示演奏技艺之高,以盘中水果点明节令,以烛火表示时间等,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最出色的还是主人公韩熙载的刻画,长髯、高帽的外形与文献记载均相吻合,举止、表情更显露出他复杂的内心。充分反映了他狂放不羁、纵情声色的处世态度和生活追求;另一方面又心不在焉、满怀忧郁,如擂鼓时双目凝视、面不露笑,听清吹时漫不经心,与对面侍女闲谈,这些情绪都揭示了他晚年失意、以酒色自娱的心态。画家塑造的韩熙载,不仅形象逼真,具肖像画性质,而且对其内心挖掘深刻,性格立体化,可以说真实再现了这位历史人物的原貌。
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以“传神”和“形神兼备”作为塑造艺术形象最根本的要求,《韩熙载夜宴图》生动地体现出这一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
画的构思安排
全卷构思精密,构图清晰,画面构成和谐而优美。采用了我国传统表现连续故事的手法,以屏风为间隔,将画面分“听乐”、“观舞”、“歇息”、“清吹”和“散宴”五段。五段“乐章”靠屏风的连接和变化,既分且连,五个场面过渡地非常自然,可谓是“顺理成章”,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转换有机合成一体。画面舍弃了表现室内环境的四面墙,用它作为情景转换的道具,形成了五段不同的情景特征,突破了以往单一的以空白作为故事情节转换方法。屏风进入画面,又不单是为情节发展起作用,它还体现了画面空间结构处理的完整性,增强了故事情节之间的联系。画面中的屏风,真正起到了“云断山连”的作用。
历史上留传下来的顾闳中的作品只有《韩熙载夜宴图》这一件,但它却使顾闳中名垂千史,这幅作品确定是中国绘画史上脍炙人口的稀有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求真写实,在中国绘画史上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