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学后教”的理念,就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让问题成为中心,使过程走向成功。基于这样的理念,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实现有效的课堂,本文以小学科学课的其中一个课型——演绎推理课展开探讨。借助《骨骼、关节和肌肉》的案例研究,目前已归纳了小学科学演绎推理课各环节实施的相关策略。希望在不同的案例中实施、验证,引发新的思考,形成更多有参考价值的素材。
关键词:研学后教;演绎推理课;策略
“研学后教”的理念,就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让问题成为中心,使过程走向成功。基于这样的理念,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实现有效的课堂,本文以科学课的其中一个课型——演绎推理课展开探讨。
演绎推理课就是以演绎推理思路作为主要学习方法的一种课型。演绎推理的逻辑形式对人的思维保持严密性、一贯性有着不可替代的校正作用。因此,在小学科学学习中演绎推理思维能力十分重要。那如何在小学科学演绎推理课中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笔者尝试以《骨骼、关节和肌肉》为例进行研究。如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一、以熟知而不熟悉的知识作切入点
学生的事实储备,是学生进行推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在进行逻辑推理之前,要让学生拥有大量的相关客观事实。但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事实是可以产生研究问题,然而学生是不以为然的。如《骨骼、关节和肌肉》,课一开始,关注学生站立和坐下等平时最熟知的动作,引发同学思考动作背后的问题。课一开始,老师可以让学生“起立”“坐下”,向同学们提示,刚才大家完成了“起和坐”的动作,作在这个动作中,你们知道是由身体的哪些部位来完成的吗?教师让大家来做一做这些动作。体会这些动作由大腿的骨骼,肌肉和關节共同来完成的。这样,通过学生熟知,贴近生活的知识探索未知的领域,为下面的推理活动作好铺垫。
二、以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活动作设计
因此在课堂引入环节要采用体验活动、游戏活动、问题情景等方式。不同阶段的孩子就应该运用不同情境。如观察图片、实物展示、游戏参与、观看电影片段、交流课前搜集的文字资料等方法,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发现与科学有关的问题现象,通过思考,对问题现象作进一步的思维加工,演变为一个个具体、明确的科学问题。如在《骨骼、关节和肌肉》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看一个短片(看一段举重的搞笑短片),探究这些都是人体能够运动的部位由身体的哪些部位来完成的。又如,可以播放《健康歌》,学生跟着音乐跳舞,活动活动身体。
三、以学案作指引
学案,就是指研学案。学案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在课前,运用学案指引学生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使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课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能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在演绎推理课中同样适用。如《骨骼、关节和肌肉》一课,课前让学生通过学案,查找阅读有关于骨骼、关节和肌肉的资料。学生对于一些常用的基本知识作整体了解。如人体骨骼共有206块、关节的作用是什么……同学们从大量的信息中发现问题:骨骼、关节和肌肉各有自己的作用,但是如何协调工作的?这样就形成了本课学习的研学问题。可见,学案的运用对学生发现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充分利用实验记录单
在验证环节,我们常常用到模拟实验。模拟实验关键在与原型接近,所以方法的指导十分重要。我们可以用操作演示法、图示指导法等。这些方法都可以以实验记录单的形式呈现,为学生的学提供脚手架。
另外可以借用研学案,让学生先进行独立寻找方法、尝试方法,逐步学会合理推测的方法。如《骨骼、关节和肌肉》一课的研学案设计:根据研学案阅读材料,左上肢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怎样协调运动的记录下来。然后再把模拟实验后的想法又再记录下来,通过研学案的指引,老师的点拔,反复的修正,久而久之,学生便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科学概念。
五、充分利用小组合作
现代创造学奠基人美国奥斯本提出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一个人的思维是局限的,因此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形成头脑风暴,可以达到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研学后教”理念下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而逻辑推理课注重的是逻辑判断能力培养,所以在问题情境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分类。通过小组协作、互动,思维碰撞,学生更能提取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协作交流一般是以生生、师生互动为主的学习方式,它均可用到逻辑推理课各个环节。协作就是指团队协作。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协作学习的方式是多样的,如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竟争游戏、协同方式、伙伴学习等。如《骨骼、关节和肌肉》一课,经过小组讨论,学生会提出逻辑性的假设:使用教师提供的自制模型(用两块泡沫做成的,泡沫模拟骨头,皮筋来模拟肌肉,老师还在上面放了很多的螺丝钉,用它来模拟肌肉的生长位置。)连接1不能使关节弯曲,连接2、3、4能使关节弯曲。连接1的位置为什么不能使关节弯曲?这很可能是因为因为肌肉长在同一个骨头上,就不能牵动骨头使关节弯曲。肌肉根本就是不长在同一个骨头上,才能牵动骨头使关节弯曲。
借助《骨骼、关节和肌肉》的案例研究,目前已归纳了以上小学科学演绎推理课实施策略。希望能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实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问题成为中心,使过程走向成功”的研学后教理念,能实现教学相长的理想愿景。
关键词:研学后教;演绎推理课;策略
“研学后教”的理念,就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让问题成为中心,使过程走向成功。基于这样的理念,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实现有效的课堂,本文以科学课的其中一个课型——演绎推理课展开探讨。
演绎推理课就是以演绎推理思路作为主要学习方法的一种课型。演绎推理的逻辑形式对人的思维保持严密性、一贯性有着不可替代的校正作用。因此,在小学科学学习中演绎推理思维能力十分重要。那如何在小学科学演绎推理课中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笔者尝试以《骨骼、关节和肌肉》为例进行研究。如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一、以熟知而不熟悉的知识作切入点
学生的事实储备,是学生进行推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在进行逻辑推理之前,要让学生拥有大量的相关客观事实。但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事实是可以产生研究问题,然而学生是不以为然的。如《骨骼、关节和肌肉》,课一开始,关注学生站立和坐下等平时最熟知的动作,引发同学思考动作背后的问题。课一开始,老师可以让学生“起立”“坐下”,向同学们提示,刚才大家完成了“起和坐”的动作,作在这个动作中,你们知道是由身体的哪些部位来完成的吗?教师让大家来做一做这些动作。体会这些动作由大腿的骨骼,肌肉和關节共同来完成的。这样,通过学生熟知,贴近生活的知识探索未知的领域,为下面的推理活动作好铺垫。
二、以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活动作设计
因此在课堂引入环节要采用体验活动、游戏活动、问题情景等方式。不同阶段的孩子就应该运用不同情境。如观察图片、实物展示、游戏参与、观看电影片段、交流课前搜集的文字资料等方法,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发现与科学有关的问题现象,通过思考,对问题现象作进一步的思维加工,演变为一个个具体、明确的科学问题。如在《骨骼、关节和肌肉》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看一个短片(看一段举重的搞笑短片),探究这些都是人体能够运动的部位由身体的哪些部位来完成的。又如,可以播放《健康歌》,学生跟着音乐跳舞,活动活动身体。
三、以学案作指引
学案,就是指研学案。学案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在课前,运用学案指引学生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使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课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能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在演绎推理课中同样适用。如《骨骼、关节和肌肉》一课,课前让学生通过学案,查找阅读有关于骨骼、关节和肌肉的资料。学生对于一些常用的基本知识作整体了解。如人体骨骼共有206块、关节的作用是什么……同学们从大量的信息中发现问题:骨骼、关节和肌肉各有自己的作用,但是如何协调工作的?这样就形成了本课学习的研学问题。可见,学案的运用对学生发现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充分利用实验记录单
在验证环节,我们常常用到模拟实验。模拟实验关键在与原型接近,所以方法的指导十分重要。我们可以用操作演示法、图示指导法等。这些方法都可以以实验记录单的形式呈现,为学生的学提供脚手架。
另外可以借用研学案,让学生先进行独立寻找方法、尝试方法,逐步学会合理推测的方法。如《骨骼、关节和肌肉》一课的研学案设计:根据研学案阅读材料,左上肢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怎样协调运动的记录下来。然后再把模拟实验后的想法又再记录下来,通过研学案的指引,老师的点拔,反复的修正,久而久之,学生便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科学概念。
五、充分利用小组合作
现代创造学奠基人美国奥斯本提出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一个人的思维是局限的,因此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形成头脑风暴,可以达到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研学后教”理念下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而逻辑推理课注重的是逻辑判断能力培养,所以在问题情境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分类。通过小组协作、互动,思维碰撞,学生更能提取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协作交流一般是以生生、师生互动为主的学习方式,它均可用到逻辑推理课各个环节。协作就是指团队协作。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协作学习的方式是多样的,如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竟争游戏、协同方式、伙伴学习等。如《骨骼、关节和肌肉》一课,经过小组讨论,学生会提出逻辑性的假设:使用教师提供的自制模型(用两块泡沫做成的,泡沫模拟骨头,皮筋来模拟肌肉,老师还在上面放了很多的螺丝钉,用它来模拟肌肉的生长位置。)连接1不能使关节弯曲,连接2、3、4能使关节弯曲。连接1的位置为什么不能使关节弯曲?这很可能是因为因为肌肉长在同一个骨头上,就不能牵动骨头使关节弯曲。肌肉根本就是不长在同一个骨头上,才能牵动骨头使关节弯曲。
借助《骨骼、关节和肌肉》的案例研究,目前已归纳了以上小学科学演绎推理课实施策略。希望能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实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问题成为中心,使过程走向成功”的研学后教理念,能实现教学相长的理想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