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是展示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发展的学科,通过历史的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文化素养等,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上,很多历史教师有太多的误区。本文将对历史教学展开讨论,主要研究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人文精神;培养策略
历史学科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素材,因此,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历史承担了较大的责任。人文精神主要是对社会进行科学学习的过程,通过自身的反思,从而总结归纳出有关道德素养、价值观等综合方面的意愿。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了对人的价值和精神价值的追求上,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了自我尊严、追求以及价值等多方面的内容。作为对人类社会实践具有记忆的历史学科,不但包含了一定的历史成就,还包含了一定的历史教训,这是一种经历。因此,历史学科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这种促进作用,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意识到,需要教师的不断挖掘,来实现人文精神的培养。本文主要以初中历史为研究对象,分析人文精神培养的主要策略。
1 明确历史学科的重要性,明确人文精神的内涵
在初中的各个学科教学课时安排上,我们会发现,主要课时安排在了语文、数学、英语等三个学科上,而历史则作为了辅助学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教学学科。如果历史并没有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那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明确历史学科重要性的同时,在开展一定的教学活动,让教师明确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是指人与自然对对立统一的过程,是一种作用的结果。
中国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是一个文化古国。五千年的历史让我国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内涵,其中家和国的统一、尊重与道德、谦和与仁爱等,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人类在追求文明时的重要体现。这在历史学科的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将这些内容逐一体现出来,从而让学生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 提升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
要想提升学生的历史人文精神,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只有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了,就会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来运用,才有可能提升教学质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入人心,而人文精神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历史教师作为教学的重要人物,起到了指导者、引导者的身份,对于学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更是十分有必要,在了解了基本的内涵之后,对于教学才会做到游刃有余。教师只有具备了更加专业的讲解素质,才会更加客观地评价历史,不会掺杂更多的个人色彩,让学生学会热爱自然,尊重生命。
3 结合现实社会,实践人文精神
俗話说,“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这就充分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因此,历史学科的教学同样如此,要对理论知识实践到实际生活中,在结合现实社会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人文精神的无穷力量。如今,在聚会时,我们常常看到每个人手里拿着一个手机,跟手机里形形色色的陌生人聊得很好,而对于餐桌上的朋友却无话可说,这正是缺少人文精神的表现。如果我们彼此缺少关怀、缺少关爱,那么我们之间就只有冷漠、嘲笑,甚至是抱怨。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真是表现出了人们人文精神的缺失。因此,让道德与尊重、谦和与仁爱充满每个人的心中,人与人之间就会学会尊重,多些关怀。
4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人文精神
对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是感受人文精神最直接的方式。在初中的教学阶段,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求知欲很高,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如果只是历史学科的教学,很难达到人文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赏析,让学生的情操得到升华,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比如,我国的诗具有悠久的历史,而唐代诗更是有名。在唐代的诗人中,我们有李白、王维、孟浩然等大诗人,他们大都描绘了我国壮美的山河,让人在诗句的畅游中感受自然的魅力,从而产生热爱自然的情怀。除此之外,诗人还常常将爱国情怀融入到诗句中。在战争年代,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是诗人常常创作的源泉,这无不体现了人们热爱和平、热爱祖国的情感,这同样是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
总而言之,我国的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挖掘出来的,是我国文化的精髓,更是人类进步的保障。因此,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刻明确学科的重要性,在对人文精神内涵认知的前提下,对人文精神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除此之外,本文还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结合现实社会,实践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人文精神的方面阐述了人文精神培养的策略,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周伟义.历史的现代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精神与当代价值探索——以芜湖铁画为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2] 徐春梅.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一)[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8(02).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
关键词:初中历史;人文精神;培养策略
历史学科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素材,因此,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历史承担了较大的责任。人文精神主要是对社会进行科学学习的过程,通过自身的反思,从而总结归纳出有关道德素养、价值观等综合方面的意愿。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了对人的价值和精神价值的追求上,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了自我尊严、追求以及价值等多方面的内容。作为对人类社会实践具有记忆的历史学科,不但包含了一定的历史成就,还包含了一定的历史教训,这是一种经历。因此,历史学科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这种促进作用,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意识到,需要教师的不断挖掘,来实现人文精神的培养。本文主要以初中历史为研究对象,分析人文精神培养的主要策略。
1 明确历史学科的重要性,明确人文精神的内涵
在初中的各个学科教学课时安排上,我们会发现,主要课时安排在了语文、数学、英语等三个学科上,而历史则作为了辅助学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教学学科。如果历史并没有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那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明确历史学科重要性的同时,在开展一定的教学活动,让教师明确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是指人与自然对对立统一的过程,是一种作用的结果。
中国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是一个文化古国。五千年的历史让我国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内涵,其中家和国的统一、尊重与道德、谦和与仁爱等,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人类在追求文明时的重要体现。这在历史学科的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将这些内容逐一体现出来,从而让学生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 提升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
要想提升学生的历史人文精神,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只有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了,就会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来运用,才有可能提升教学质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入人心,而人文精神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历史教师作为教学的重要人物,起到了指导者、引导者的身份,对于学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更是十分有必要,在了解了基本的内涵之后,对于教学才会做到游刃有余。教师只有具备了更加专业的讲解素质,才会更加客观地评价历史,不会掺杂更多的个人色彩,让学生学会热爱自然,尊重生命。
3 结合现实社会,实践人文精神
俗話说,“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这就充分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因此,历史学科的教学同样如此,要对理论知识实践到实际生活中,在结合现实社会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人文精神的无穷力量。如今,在聚会时,我们常常看到每个人手里拿着一个手机,跟手机里形形色色的陌生人聊得很好,而对于餐桌上的朋友却无话可说,这正是缺少人文精神的表现。如果我们彼此缺少关怀、缺少关爱,那么我们之间就只有冷漠、嘲笑,甚至是抱怨。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真是表现出了人们人文精神的缺失。因此,让道德与尊重、谦和与仁爱充满每个人的心中,人与人之间就会学会尊重,多些关怀。
4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人文精神
对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是感受人文精神最直接的方式。在初中的教学阶段,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求知欲很高,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如果只是历史学科的教学,很难达到人文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赏析,让学生的情操得到升华,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比如,我国的诗具有悠久的历史,而唐代诗更是有名。在唐代的诗人中,我们有李白、王维、孟浩然等大诗人,他们大都描绘了我国壮美的山河,让人在诗句的畅游中感受自然的魅力,从而产生热爱自然的情怀。除此之外,诗人还常常将爱国情怀融入到诗句中。在战争年代,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是诗人常常创作的源泉,这无不体现了人们热爱和平、热爱祖国的情感,这同样是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
总而言之,我国的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挖掘出来的,是我国文化的精髓,更是人类进步的保障。因此,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刻明确学科的重要性,在对人文精神内涵认知的前提下,对人文精神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除此之外,本文还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结合现实社会,实践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人文精神的方面阐述了人文精神培养的策略,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周伟义.历史的现代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精神与当代价值探索——以芜湖铁画为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2] 徐春梅.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一)[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8(02).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