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示范校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突破所谓的“高原现象”,已成为基础教育界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是北京市第一批高中示范校,在进入示范高中行列之后,仍然不断地自我超越。他们强化了人文管理中“目中有人”的思想,将“人本”作为管理的核心理念,为师生建设和谐有序的精神家园,以教育科研引领教育创新。这所学校的发展能为我们提供哪些借鉴?本期,我们特别编发了该校校长关于教育教学管理的一些思考。以后,我们还将继续关注该校一些具体的管理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在学校管理上的特色是什么?我赞成我校林福智老校长的概括:人文管理。具体表现是:“学校管理要‘目中有人’,重视观念的定向和指导作用,发挥情感的亲和力与凝聚力,营造博爱的、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人文管理的核心是人本与和谐。那么,我校在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是如何体现人文管理的内涵、如何实现人文管理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的呢?
一、构建学校文化,有效凝聚全体教职工
学校文化是凝聚全体师生的精神纽带,因此,构建学校文化,有效凝聚全体教职工,是教育教学有效管理的首要策略。
1. 将师生共同发展作为学校的价值取向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价值观念,我校将师生共同发展作为我校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这种定位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
从育人规律的角度看,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发展的重要资源,没有有发展的教师,就难有有发展的学生;同样,高素质的学生会极大地激发教师的潜能,促进教师的发展。
从师生关系上看,将师生共同发展作为学校的价值取向,可以使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地位。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索取者,教师也不完全是奉献者。这种平等关系,可以促进学生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使他们更积极、自觉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2.弘扬独具本校特色的育人理念
人的行为方式的选择,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观念的影响和支配,要将全体教师的各种教育教学行为协调起来,需要有一种群体精神和共同的目标追求,有统一的育人理念,有基本的行为准则,也就是说,学校层面对教育教学的管理要重在“指”和“导”。
近年来,我们不遗余力地倡导我校多年积淀的育人理念。这些理念的核心部分主要有:“奉献务实,争创一流”的群体精神,“三兼优一发展”(优秀的初中毕业生,经过三年的高中培养,应当成为人格发展和身心发展兼优,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兼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兼优,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优秀高中毕业生)的培养目标,“构建学生的健全人格,打好学生的发展基础”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自主,倡导人文教育,重视环境熏陶,强调道德实践”的教育主张,由“勤奋、廉洁、奉公”的干风、“团结、模范、求实”的党风、“正己、敬业、爱生”的教风和“勤学、文明、朴素”的学风构成的校风,“人文素质教育”和“自主性发展”的育人特色等。
弘扬学校的育人理念,可以从宏观上指导、协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有益于教育合力的形成;可以使教师有归属感,激励教师自主发展。
二、重视管理的自主性,有效促进教师发展
如何才能促进教师的发展呢?
1.注重目标要求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教师群体是由差异丰富的个体组成的,这种差异使教师个体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发展方向等诸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化特征。要满足教师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唯有通过教师的自主性发展来实现。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学校的作用在于为教师的学习与发展创设支持性环境,以目标引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为此,学校在慎重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对教师发展提出了如下既明确又系统的目标要求:
☆ 对师德的目标要求:品德堪为学生的楷模,行为堪为学生的榜样,学识堪为学生的师表。
☆ 对学习型教师的要求:有追求,善学习,勤思考,勇实践。
☆ 对科研型教师的要求:实践中能反思,遇问题会探究,学术上有建树,教研上出成果。
☆ 对骨干教师的要求:为人能表率,教学能领衔,科研能引领,实践能示范。
2.强调多层面的自主管理,引导教师进行创造性实践
这里所说的自主管理,是指在统一观念和目标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在各自岗位上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主动意识,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管理策略。这里所说的多层面,具体指学校、学生处和教学处、教研组和年级组以及教师个体4个层面。
从各层面的管理重点来看,学校层面重在理念指导、目标引领、策略协调、环境支持。学生处和教学处重在制定行动方案、布置指导落实和检查评估交流。教研组和年级组重在组织学习、研究和实施。教师个体重在依据各自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层面应针对学校的统一目标任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工作重点、自主策划行动方案、自主组织方案实施、自主参与评估调控。
从各层面的关系来看,下一层工作应该与上一层布置的任务相一致,其行动方案应与上一层协商,并寻求上一层的协调和支持;上一层管理应该为下一层管理留有自主发挥的空间,应该在自身的权限内对其给予支持。各层的自主管理应该符合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工作任务的要求,符合学校的教育和管理理念。
可见,自主管理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越俎代庖,是管其所应管,是部分权力和责任的下移。在自主管理中,干部和教师既是执行者,也是决策者,既受统一意志的支配,又有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
三、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管理策略
1.倡导德育的人文性,提高德育质量
所谓德育的人文性,是指在德育工作中自始至终渗透人文关怀,其核心是对人的关爱和尊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其认同文明社会的道德准则
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可以使其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自由、民主、正义和文明,可以使学生认同文明社会的道德准则,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从而确立理想的人格、目标,并愿意为之奋斗。
(2)加强环境文化建设,用环境熏陶人
环境可以熏陶人,可以规范人。环境包括人际环境和物质环境。
(3)完善学生的行为规范,加强道德实践
学生的文化底蕴,会使学生懂得该做什么人和如何做人。要把这种认识转变成学生的日常道德行为,还需要实践的磨砺。
(4)强调德育实施中的自主性、层次性
从目标上分层:基本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较高目标面向全体团员,高层次目标面向党校学员和学生干部。从阶段上分层:从高一到高三在教育内容上要渐进、连续和各有侧重。重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
2. 倡导有效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核心理念是:教学要关注时间和效益。学校践行有效教学理念的策略和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4点。
(1)教学要满足学生的需求
动机是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最稳定持久的学习动机来自学生的自主需求。学生的需求是多元的,现阶段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需求有情感需求、认知需求和升学需求。满足学生这三方面的需求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2)教学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教师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背景、认知结构,要研究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理,组织好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序积累过程,这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基础。我校近年来不断探索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地因材施教。我们提倡适当加大课堂教学密度,给学生充足的信息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课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调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提倡通过分类指导,为学生个体节省时间,反对用过分耗费学生的时间、精力的低效教学去换取应试成绩。
(3)提倡教学的适应性
教学模式、方法的选择,要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适应不同的学生。教学模式的选用要适应教师的特点。学校倡导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积极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的素质特点,设计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案。
(4)教学活动要重视教学反馈
我校提倡课堂教学节节有反馈,提倡教师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和阶段测验,根据批改情况和存在问题,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使问题积累起来;提倡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病历”,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态,以便有的放矢地辅导学生。
(编辑孙金鑫)
示范校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突破所谓的“高原现象”,已成为基础教育界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是北京市第一批高中示范校,在进入示范高中行列之后,仍然不断地自我超越。他们强化了人文管理中“目中有人”的思想,将“人本”作为管理的核心理念,为师生建设和谐有序的精神家园,以教育科研引领教育创新。这所学校的发展能为我们提供哪些借鉴?本期,我们特别编发了该校校长关于教育教学管理的一些思考。以后,我们还将继续关注该校一些具体的管理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在学校管理上的特色是什么?我赞成我校林福智老校长的概括:人文管理。具体表现是:“学校管理要‘目中有人’,重视观念的定向和指导作用,发挥情感的亲和力与凝聚力,营造博爱的、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人文管理的核心是人本与和谐。那么,我校在教育教学管理实践中是如何体现人文管理的内涵、如何实现人文管理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的呢?
一、构建学校文化,有效凝聚全体教职工
学校文化是凝聚全体师生的精神纽带,因此,构建学校文化,有效凝聚全体教职工,是教育教学有效管理的首要策略。
1. 将师生共同发展作为学校的价值取向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价值观念,我校将师生共同发展作为我校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这种定位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
从育人规律的角度看,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发展的重要资源,没有有发展的教师,就难有有发展的学生;同样,高素质的学生会极大地激发教师的潜能,促进教师的发展。
从师生关系上看,将师生共同发展作为学校的价值取向,可以使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地位。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索取者,教师也不完全是奉献者。这种平等关系,可以促进学生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使他们更积极、自觉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2.弘扬独具本校特色的育人理念
人的行为方式的选择,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观念的影响和支配,要将全体教师的各种教育教学行为协调起来,需要有一种群体精神和共同的目标追求,有统一的育人理念,有基本的行为准则,也就是说,学校层面对教育教学的管理要重在“指”和“导”。
近年来,我们不遗余力地倡导我校多年积淀的育人理念。这些理念的核心部分主要有:“奉献务实,争创一流”的群体精神,“三兼优一发展”(优秀的初中毕业生,经过三年的高中培养,应当成为人格发展和身心发展兼优,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兼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兼优,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优秀高中毕业生)的培养目标,“构建学生的健全人格,打好学生的发展基础”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自主,倡导人文教育,重视环境熏陶,强调道德实践”的教育主张,由“勤奋、廉洁、奉公”的干风、“团结、模范、求实”的党风、“正己、敬业、爱生”的教风和“勤学、文明、朴素”的学风构成的校风,“人文素质教育”和“自主性发展”的育人特色等。
弘扬学校的育人理念,可以从宏观上指导、协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有益于教育合力的形成;可以使教师有归属感,激励教师自主发展。
二、重视管理的自主性,有效促进教师发展
如何才能促进教师的发展呢?
1.注重目标要求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教师群体是由差异丰富的个体组成的,这种差异使教师个体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发展方向等诸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化特征。要满足教师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唯有通过教师的自主性发展来实现。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学校的作用在于为教师的学习与发展创设支持性环境,以目标引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为此,学校在慎重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对教师发展提出了如下既明确又系统的目标要求:
☆ 对师德的目标要求:品德堪为学生的楷模,行为堪为学生的榜样,学识堪为学生的师表。
☆ 对学习型教师的要求:有追求,善学习,勤思考,勇实践。
☆ 对科研型教师的要求:实践中能反思,遇问题会探究,学术上有建树,教研上出成果。
☆ 对骨干教师的要求:为人能表率,教学能领衔,科研能引领,实践能示范。
2.强调多层面的自主管理,引导教师进行创造性实践
这里所说的自主管理,是指在统一观念和目标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在各自岗位上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主动意识,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管理策略。这里所说的多层面,具体指学校、学生处和教学处、教研组和年级组以及教师个体4个层面。
从各层面的管理重点来看,学校层面重在理念指导、目标引领、策略协调、环境支持。学生处和教学处重在制定行动方案、布置指导落实和检查评估交流。教研组和年级组重在组织学习、研究和实施。教师个体重在依据各自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层面应针对学校的统一目标任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工作重点、自主策划行动方案、自主组织方案实施、自主参与评估调控。
从各层面的关系来看,下一层工作应该与上一层布置的任务相一致,其行动方案应与上一层协商,并寻求上一层的协调和支持;上一层管理应该为下一层管理留有自主发挥的空间,应该在自身的权限内对其给予支持。各层的自主管理应该符合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工作任务的要求,符合学校的教育和管理理念。
可见,自主管理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越俎代庖,是管其所应管,是部分权力和责任的下移。在自主管理中,干部和教师既是执行者,也是决策者,既受统一意志的支配,又有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
三、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管理策略
1.倡导德育的人文性,提高德育质量
所谓德育的人文性,是指在德育工作中自始至终渗透人文关怀,其核心是对人的关爱和尊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其认同文明社会的道德准则
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可以使其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自由、民主、正义和文明,可以使学生认同文明社会的道德准则,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从而确立理想的人格、目标,并愿意为之奋斗。
(2)加强环境文化建设,用环境熏陶人
环境可以熏陶人,可以规范人。环境包括人际环境和物质环境。
(3)完善学生的行为规范,加强道德实践
学生的文化底蕴,会使学生懂得该做什么人和如何做人。要把这种认识转变成学生的日常道德行为,还需要实践的磨砺。
(4)强调德育实施中的自主性、层次性
从目标上分层:基本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较高目标面向全体团员,高层次目标面向党校学员和学生干部。从阶段上分层:从高一到高三在教育内容上要渐进、连续和各有侧重。重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
2. 倡导有效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核心理念是:教学要关注时间和效益。学校践行有效教学理念的策略和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4点。
(1)教学要满足学生的需求
动机是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最稳定持久的学习动机来自学生的自主需求。学生的需求是多元的,现阶段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需求有情感需求、认知需求和升学需求。满足学生这三方面的需求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2)教学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教师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背景、认知结构,要研究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理,组织好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序积累过程,这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基础。我校近年来不断探索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地因材施教。我们提倡适当加大课堂教学密度,给学生充足的信息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课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调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提倡通过分类指导,为学生个体节省时间,反对用过分耗费学生的时间、精力的低效教学去换取应试成绩。
(3)提倡教学的适应性
教学模式、方法的选择,要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适应不同的学生。教学模式的选用要适应教师的特点。学校倡导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积极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的素质特点,设计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案。
(4)教学活动要重视教学反馈
我校提倡课堂教学节节有反馈,提倡教师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和阶段测验,根据批改情况和存在问题,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使问题积累起来;提倡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病历”,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态,以便有的放矢地辅导学生。
(编辑孙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