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这一句令人深思,那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了创新将会怎样?答案肯定就是停滞不前,落后于时代的大潮。所以,国家要想兴旺发达创新是必然要走的路。《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新课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深、实践能力、创新精深。从课程改革的方向看初中历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前历史老师的当务之急。这就要面临新的问题了在信息发达的背景下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深?对于此问题,我在这里发表我一下我的见解,以求教于业界同仁。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244-02
一、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创新思维并不是教师能够传授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下培养的,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畅所欲言,发散思维。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要尊重、爱护孩子的好奇心,为他们搭建平台帮助他们进行积极地、主动地学习,独立思考。在崇高真理、崇尚科学的氛围中,学生始终是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学习气氛也一种相对宽松。但是在以往的常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重点一直停留在课堂中满堂讲的过程,不是讲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认为讲得多学生一定就会的多,所以从效果来看收效甚微。学习的本质实际上是包括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教学相长,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课程标准中规定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发展规律,不能总把自己参考书中的答案当做是权威,而是应该让学生明白事物的道理,以理服人,听取学生的解答。就算是学生说的答案是错的教师也应该帮助他们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而不是听了只言片语就大肆否定,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发展,正月的引导、启发,能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要鼓励学生敢去批评答案、敢于质疑答案,这有说出了和参考答案有差异的说话才说明学生去思考了,去大胆的想象了,要让学生真切的感觉到老师一直在注意他,在认真对待他提出的问题,在认真的回应他,所以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以扎实的基础,促进思维的创新
任何创新都离不开基础,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看出创新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知识上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史料性知识而且是最基础的知识,例如在讲授一个国家的时候就包括了国家建立的时间、开国的皇帝、国号、都城、巩固国家统治的措施;讲战争的时候都讲时间、地点、对战双方、背景、结果、意义。只有对这些基础了如指掌才能够在分析问题时有所创新,学生的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建构就如同创建一个新的大厦,这里就能看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了,如果在基础知识不够夯实的基础上学生的创新思维及时激发出来水平也不会很高,而且还会故步自封。
三、设置合适的疑点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思维这一把金钥匙必须遇到合适的问题才能够发挥作用,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深入的研究教材,在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设置合理的问题以便于在教学的过程中引起学生更为广泛的注意,问题的设置要有深度、要新颖,否则便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到中华民国建立,这时候就要提出问题中华民国建立有什么意义,学生都能够回答出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那么这时候我设置了一个问题就是封建王朝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答案是秦朝,因为秦朝开始有了封建专制制度,这样学生就能够层层深入、探究,这样就能够在不同程度上锻炼了思维,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
四、注重学生挑战权威精神的培养
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总是说要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是教育教学成功的一个保障,但是这种思想下学生就会过分迷信教师的观点,长此以往也养成了依赖,不敢质疑老师给出的答案,不敢质疑书本中的内容,甚至出现分歧后都不去思考就去问老师,这样严重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科学的研究是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供参考的都是科学家在质疑的基础上创新得来的。进化论挑战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观点,日心说的提出在当时挑战了地心说,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证明了陆地在最早是连接在一起的,历史不同于其他学科,历史上存在的问题往往是没有答案的,人们说用一句轻浮的话来说“历史是一个可以随意打扮的小姑娘”,每位不同学者都有着不同的看法,所以说,在对每一个时间进行分析的时候就没有固定的答案,答案都是相对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课本中的答案,在评价每一个历史事件时不要过分相信参考答案,要用批判的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历史中的每一个问题。
五、在历史知识中建立横纵联系加快思维发展
历史的史料知识内在联系最简单的分为两种,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看,横向联系就是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每个阶段中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往往是在具体到某一个朝代时最常用的;另一個则是纵向联系,具有承前启后性质的或者一个是另一个的基础,例如我们在讲解唐朝的过程中都知道盛唐的到来是太宗皇帝和武则天共同奠定的基础,所以在分析盛唐时唐玄宗的措施中肯定就有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的痕迹。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尤其是对于纵向问题的把握教师要抓住问题的关键,采用表格板书将知识的内在联系表现出来这样便于学生将知识整体印刻入大脑中,便于知识体系的建立。
结束语
教育的发展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创新的当今社会的主旋律,教育必须要紧跟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教育改革中一直强调的话题,加强课堂教学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深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是我们教学的主要任务,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要转变观念、民主教学,在充分保护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注重课堂实效,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左海燕.以生为本巧设问题——浅谈“问题化设计”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师专学报(上旬刊),2016,(5):109-110.
[2]胡佳音.爱思,多思,善思:——谈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福建中学教育,2017,(5):78-79.
[3]马玉霞.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创新教学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中小学版),2016,(15):105-106.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244-02
一、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创新思维并不是教师能够传授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下培养的,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畅所欲言,发散思维。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要尊重、爱护孩子的好奇心,为他们搭建平台帮助他们进行积极地、主动地学习,独立思考。在崇高真理、崇尚科学的氛围中,学生始终是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学习气氛也一种相对宽松。但是在以往的常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重点一直停留在课堂中满堂讲的过程,不是讲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认为讲得多学生一定就会的多,所以从效果来看收效甚微。学习的本质实际上是包括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教学相长,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课程标准中规定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发展规律,不能总把自己参考书中的答案当做是权威,而是应该让学生明白事物的道理,以理服人,听取学生的解答。就算是学生说的答案是错的教师也应该帮助他们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而不是听了只言片语就大肆否定,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发展,正月的引导、启发,能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要鼓励学生敢去批评答案、敢于质疑答案,这有说出了和参考答案有差异的说话才说明学生去思考了,去大胆的想象了,要让学生真切的感觉到老师一直在注意他,在认真对待他提出的问题,在认真的回应他,所以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以扎实的基础,促进思维的创新
任何创新都离不开基础,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看出创新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知识上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史料性知识而且是最基础的知识,例如在讲授一个国家的时候就包括了国家建立的时间、开国的皇帝、国号、都城、巩固国家统治的措施;讲战争的时候都讲时间、地点、对战双方、背景、结果、意义。只有对这些基础了如指掌才能够在分析问题时有所创新,学生的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建构就如同创建一个新的大厦,这里就能看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了,如果在基础知识不够夯实的基础上学生的创新思维及时激发出来水平也不会很高,而且还会故步自封。
三、设置合适的疑点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思维这一把金钥匙必须遇到合适的问题才能够发挥作用,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深入的研究教材,在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设置合理的问题以便于在教学的过程中引起学生更为广泛的注意,问题的设置要有深度、要新颖,否则便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到中华民国建立,这时候就要提出问题中华民国建立有什么意义,学生都能够回答出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那么这时候我设置了一个问题就是封建王朝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答案是秦朝,因为秦朝开始有了封建专制制度,这样学生就能够层层深入、探究,这样就能够在不同程度上锻炼了思维,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
四、注重学生挑战权威精神的培养
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总是说要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是教育教学成功的一个保障,但是这种思想下学生就会过分迷信教师的观点,长此以往也养成了依赖,不敢质疑老师给出的答案,不敢质疑书本中的内容,甚至出现分歧后都不去思考就去问老师,这样严重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科学的研究是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供参考的都是科学家在质疑的基础上创新得来的。进化论挑战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观点,日心说的提出在当时挑战了地心说,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证明了陆地在最早是连接在一起的,历史不同于其他学科,历史上存在的问题往往是没有答案的,人们说用一句轻浮的话来说“历史是一个可以随意打扮的小姑娘”,每位不同学者都有着不同的看法,所以说,在对每一个时间进行分析的时候就没有固定的答案,答案都是相对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课本中的答案,在评价每一个历史事件时不要过分相信参考答案,要用批判的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历史中的每一个问题。
五、在历史知识中建立横纵联系加快思维发展
历史的史料知识内在联系最简单的分为两种,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看,横向联系就是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每个阶段中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往往是在具体到某一个朝代时最常用的;另一個则是纵向联系,具有承前启后性质的或者一个是另一个的基础,例如我们在讲解唐朝的过程中都知道盛唐的到来是太宗皇帝和武则天共同奠定的基础,所以在分析盛唐时唐玄宗的措施中肯定就有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的痕迹。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尤其是对于纵向问题的把握教师要抓住问题的关键,采用表格板书将知识的内在联系表现出来这样便于学生将知识整体印刻入大脑中,便于知识体系的建立。
结束语
教育的发展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创新的当今社会的主旋律,教育必须要紧跟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教育改革中一直强调的话题,加强课堂教学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深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是我们教学的主要任务,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要转变观念、民主教学,在充分保护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注重课堂实效,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左海燕.以生为本巧设问题——浅谈“问题化设计”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师专学报(上旬刊),2016,(5):109-110.
[2]胡佳音.爱思,多思,善思:——谈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福建中学教育,2017,(5):78-79.
[3]马玉霞.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创新教学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中小学版),2016,(15):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