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小布达拉宫”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_2006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仑台黄庙位于和静县巴仑台镇老巴仑台沟内,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喇嘛寺院。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宗教法名“夏尔布达尔杰楞”,意为“黄教圣地”,为1887年满汗王的父亲布彦蒙库在位时的建筑,是新疆喇嘛教四大庙宇之一。
  2013年,经过国务院核定并公布1943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疆共有55处上榜,其中就有巴仑台黄庙古建筑群。
  金秋时节,我们一行人驱车前往新疆最大的黄教圣地——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巴仑台镇的黄庙观光游览。有幸感受了黄庙的宁静深远,那是一种和天主教有着不同文化气息的藏传文化,在寄情山水,陶冶心境的同时,把尘世的纷扰抛在九霄云外,让灵魂在山水间涤荡,让心绪与风儿一起去招摇了一把!
  沿途看到冰川上白雪皑皑,耀人双目。深秋的乌拉斯台草原满眼的金黄,及踝的枯草与风儿齐鸣,远山与白云相望,芨芨草在风中肆意地招摇,白杨和季节争夺着最后一抹绿色。
  到达黄庙时夜晚已降临,朦胧的夜色中隐约看见一座巍峨耸立的山峰,两座白塔在月光下熠熠生辉,黄庙隐在一片静谧之中,而我的心也已被这静谧所笼罩。
  黄庙是新疆最大的藏传佛教圣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部天山深处,距和静县城50多公里,距巴仑台镇大概30公里。
  黄庙建于清光绪十四年年(1888年),宗教法名为“夏尔布达尔杰楞”,意为“黄教圣地”。“藏传佛教”又称黄教或喇嘛教,系中国佛教的一支,为综合性喇嘛寺庙群,是南路旧土尔扈特部的总庙。由15座寺庙及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组成。内高密宗学院、佛经学院、医学院、哲理学院,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在建筑、造像和壁画艺术等方面都体现出独特的藏传佛教的艺术风格和西北特色。僧人最多时达3800人,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
  黄庙建筑群坐落在天山深处,坐北朝南在中央,呈四方四正分两层,是典型的藏传佛教建筑,庙内供奉着2.7米的高麦德尔佛像,由青海省运抵,故俗称“青海佛”。其他14座庙宇错落有致,坐北朝南分布在四周,整个寺庙群隐蔽在参天古榆树林中。
  黄庙由西藏高僧亲自选址,早在清咸丰十年(1860年)年间,南路旧土尔扈特部的总庙就已经开始酝酿选址,满汗王的父亲布彦绰克图在位时,派人去西藏,经五世达赖喇嘛“恩准”,光绪三十年(1887年),土尔扈特汗王布彦绰克图主持修建黄庙,并从内蒙古、西藏请来许多能工巧匠,据说全部修建花费高达500两黄金。光绪十四年(1888年)建成,被清光绪皇帝赐名为“永安寺”。同年,黄庙下设且勒、迦特泼和曼巴三个学部。
  黄庙建筑群曾经惨遭破坏,整个寺庙建筑群几乎夷为平地,黄庙为幸存庙宇。1984年以来,班禅大师,生钦活佛先后几次来到黄庙,赞美这里的山、水、庙有灵气。1998年,西藏哲布寺六世生钦活佛捐款200余万元对黄庙进行了修缮,现在黄庙前的两座白塔黄庙前那条河上的生钦桥就是活佛捐资修建的。
  新疆的蒙古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系统原有3个:第一个就是黄庙的宫明系;第二个是阿勒泰地区的葛根系,但是这一系1949年前就中断了;第三个是在和布克赛尔的夏律宛系。目前,黄庙的宫明转世灵童已到第十世,称为“十世宫明活佛”。
  每天,前来育经朝圣的教徒络绎不绝,香火极旺,每逢宗教节日更是热闹非凡。每年的正月十五是麦德尔节,方圆上千公里的信徒,跋山涉水,不辞辛苦前来上香拜佛,祈祷来年五畜兴旺,生活平安吉祥,节日里放眼望去真是人山人海,场面非常壮观。
  这里的特色食品当数各色的野菜,凉拌椒蒿味道奇特,入口初时有点难以下咽,多吃几口后,慢慢习惯了它的味道还是非常爽口的。我最喜欢的还是野韭菜苔炒鸡蛋,吃在嘴里有一种比韭菜更浓烈的香味。还有野芹菜只是素炒就已经非常的香了。有一种当地人叫苦苦菜,凉拌来吃很苦,据说是清火的。野蘑菇也是香味浓郁。晚餐时,我们吃过蒙古族姑娘巴音做的异常鲜美的野蘑菇汤揪片子,回味着野蘑菇的鲜味,在清凉的蒙古包中安然入睡。
  清晨,被庙中的阵阵号角声唤醒,走出蒙古包,一步步走近黄庙,走在绿树成荫的路上,山风吹来,凉意袭人,是个避暑的好地方。我们裹紧衣服慢慢地转着经筒,走到了黄庙大殿门前。
  此时的黄庙笼罩在晨光中,通体的黄色泛着神圣的光泽,庙前的香炉升腾着一缕缕青烟,五彩的经番在风中摇曳,喇嘛的诵经声与屋檐上的悬铃声,声声相随,在一片的肃穆与安详中我一人静静地走进黄庙。站在威严的白塔旁,用心去触摸黄庙,所触及的是心中莫名的感动,太阳夺目的照在黄庙上,我的身心也罩在了这佛光之中……
  有几个喇嘛在诵经,我的到来惊扰了他们,但没有阻断他们继续诵经。庙内悬满五彩的唐卡,四壁是绚丽的壁画,默默地述说着佛的故事。殿内供奉着弥勒佛、释迦牟尼、千手观音等塑像,还供奉着十世活佛宫明活佛的相片。每个塑像前都供着七碗水,小喇嘛告诉我那是神水,我也双手合十跪在主持喇嘛的案前祈求祝福,主持喇嘛用经书轻拂了下我的额头,让我摊开双手,用案上金色的壶在我的手心注入一捧清凉的水,就是那供奉的神水,我快快地喝下去,伸手再要,主持喇嘛却让我下去,在喇嘛的眼中我终是脱不了凡人的贪婪。
  黄庙所在的巴伦台沟不仅是宗教圣地,还是一处天然森林公园,在东西长20余公里的绿色谷地中,杨柳林木郁郁葱葱,奇峰怪石耸立云天,山泉云海浩瀚缥缈。盛夏季节平均气温在20度左右,冬暖夏凉。
  来吧,土尔扈特蒙古族纯朴善良的民俗风情一定会让您心醉神迷。
其他文献
喀什市8.36平方公里、有居民6.5万户的老城区,其古老、狭窄、曲折、幽深的小巷,随着老城危旧房改造而正在消失,各族居民分批喜迁社区抗震安居而宽敞亮丽的新楼房。当我回到当年曾住过的伯希热克巷时,古老的小巷令我甚为怀念。  记忆中的小巷  1955年8月,我从江西来到喀什,分配在中国百货公司喀什分公司工作。公司的办公地址就设在闻名遐迩的吐麻克巴扎(帽子市场)背后的一条叫伯希艾热克巷内,一座具有西域特
期刊
喀什噶尔,这是个多么古老、神秘而又遥不可及的城市。我虽多次来到喀什,但还未细细地端详过她的容颜,也未揣摩过她那绵长的脉搏。  著名作家张承志曾经说过:“十几年来我多少次写到喀什,近来我似乎觉得紧急,甚至提笔就只想写它,可是写了,出版了,对着苍白的文字,那是苍白的自己啊,我如怔似痴,心中久久漾动着一种此情难表的感觉,而且不管我怎样勤奋学习调动知识,不管我怎么查检历史。唯有对它才使人陷入悲观:即使我满
期刊
薰衣草是一束美丽的生命,纤巧而又典雅地生活在,新疆的伊犁河谷这样昼夜温差大、雨水适量、光合作用强的地区。因为有了这些斑斓和迷乱的植物存在,想让时间在这一刻凝滞,这惊鸿一瞥的蓝紫色,是梦里花开的地方。  寻觅之城 流连忘返  一直没有最完美的旅程,所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想要去远方旅行的情怀,在岁月的流风中走过日月星辰,流水淙淙,走过浮光掠影,穿过人潮汹涌、灯火阑珊,辗转于路上,风从原野拂过,寥寥
期刊
一提起野草莓,我就会下意识地咽一口唾沫。野草莓那酸酸甜甜的味道,就会回荡在我的口舌之间,真切地给我味蕾强烈的刺激,使我禁不住连连咽口水,唤起童年的味道记忆。  遥远的山村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埋藏在天山深处。四面环山,绿水绕村,高高的台地托举着几十户人家,生息在山水的怀抱中。黄山台子,贴切而富有诗意的名字。那些重重叠叠的山脉,似乎没有哪座叫黄山,只是绕村而过的那条河叫黄山河,傍水有个牧业村叫黄山大
期刊
5月的一天,艳阳高照,我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了水磨沟区温泉东路安平路北一巷22号的“祥云斋工作室”。  我是一个书画爱好者,总想收藏一些具有升值潜力的字画,结交一些书画名人。一踏进“祥云斋”的门,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淡淡的墨香,一进去,看到四面墙壁上挂满了字画,有山水,有花鸟,还有一些书法作品。从他那真诚的态度和质朴的言语里,我敢肯定他是一个谦逊和蔼的人。  李胜林现为中国书画名家协会会员、新疆美术家协
期刊
从有最早的历史记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16世纪后半期一个民族跨越亚洲草原向东迁移那样轰动于世,那样令人激动的了。  2014年7月,在美丽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一场以“东归”为主题、再现当年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怀抱感人故事的实景演出拉开帷幕。  东归盛景感人至深  公元1771年,从中国迁徙到伏尔加河下游生活了近200年的蒙古土尔扈特部,由于不堪忍受沙俄的种族灭绝政策,在其首领渥巴锡汗的率领下,
期刊
7月19日晚一场以“东归”为主题的大型实景演出剧《东归·印象》在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的土尔扈特民俗文化村公演。  《东归·印象》共分《回家》和《土尔扈特故乡》两个部分,生动展现了东归历史,还原蒙古族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率部回归祖国沿途历经千难万阻的过程,以及定居后土尔扈特部后裔们目前生产生活的现状。  《东归·印象》情景剧不仅是一部弘扬新疆各族人民爱国爱疆、团结奋进的生动教材,也生动诠释了蒙古族土尔扈
期刊
在海拔近3000米的天山山间盆地,山体自然舒展,高山草甸极目远方。Windows桌面那张开机图片(柔美的绿色大草原)就出自巴音布鲁克。这片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的丰饶之地堪称中国最美六大沼泽湿地之一。  这一次我将跟随牧人走进巴音布鲁克,走进土尔扈特人的家园,走进有血有肉的巴音布鲁克。  对于和静县的巴音布鲁克,我心里一直有个谜一样的问题:当年站在步道上眺望远方,蜿蜒的河水闪着金光流向远方到底是
期刊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的“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被列入2012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该遗址群位于温泉县查干乌苏山口南麓山前台地草原。方圆7公里范围内,数十座形制相近、规模不等的石栅墓葬点缀在茵茵绿草间;查干乌苏山口处形制巨大的石堆建筑更展示了一个约4000年前居住在这里的先人留下的“石头迷宫”。  千百年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查干乌苏山口南麓山前台地草原上,一座座巨大的石堆耸立着
期刊
楼兰王是汉人?  楼兰王是汉人的说法源于北魏时期一位盗墓贼留下的“后遗症”:公元512年,北魏境内发现一块石刻,是一个叫鄯乾的楼兰人的墓志铭,上面刻着最后的楼兰王的世系:“君讳乾,司州河南洛阳洛滨里人也,侍中镇西将军鄯善王宠之孙,平西将军清平凉三州刺史、鄯善王临泽怀侯视之长子,考以真君六年归国。自祖以上,世君西夏”。真君六年为公元445年。比龙为“侍中镇西将军鄯善王宠”,“视”为真达。  很显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