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9例,在常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2、4周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心功能的变化,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倍他乐克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可明显改善,2周有效率为39.2%,4周有效率为76.3%。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倍他乐克;慢性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其主要死亡原因。慢性心力衰竭是血流动力学异常与神经内分泌激素相互作的结果。心力衰竭的治疗,不应仅仅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还应干预神经内分泌的作用。2008~2010年,我院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9例,临床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9例均为我院内科患者,男52例,女37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4±15)岁。其中冠心病50例,高心病39例。心脏功能按NYHA分级,Ⅲ级51例,Ⅳ级38例,均根据病史、体检、心电图、X线和心脏彩超等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除治疗原发病和诱因外,给予强心剂(地高辛)、利尿剂(速尿)及ACEI(卡托普利)治疗1周,心功能改善不明显者列为入选对象。凡有下列情况者予以剔除:(1)肝、肾功能不全;(2)严重感染;(3)静息状态下心率低于60次/分;(4)静息状态下收缩压低于90mmHg;(5)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6)糖尿病;(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2方法:患者在继续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初始剂量6.25mg,每日2次口服,逐渐增加剂量,耐受者每1周剂量加倍,4周内用量增至12.5~25mg/次,每日2-3次口服。
  1.3观察指标:比较应用倍他乐克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与4周心率、血压、心功能变化及其副作用。
  1.4统计学处理
  用药前后的心率、血压用均值±标准差表示,并进行t检验,统计心功能改善有效率,心功能1级者为有效。
  2结果
  2.1应用倍他乐克治疗前和治疗2周与4周后心率及血压变化
  应用倍他乐克治疗前和治疗2周与4周后心率及血压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应用倍他乐克治疗前和治疗2周与4周后心率及血压变化 见表1
  表1应用信他乐克治疗前后2、4周的心率、血压变化
  
  与治疗前比较,○1P<0.05○2P<0.01
  2.2应用倍他乐克治疗前和治疗2周与4周后心功能变化
  应用倍他乐克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心功能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达76.3%。应用倍他乐克治疗前和治疗2周与4周后心功能变化 见表2
  表2应用信他乐克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例)
  
  3讨论
  传统观点认为β受体阻滞剂有加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危险,故禁用于严重心力衰竭的病人。本研究患者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基础上加用β-受阻滞剂倍他乐克治疗,以观察其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结果表明倍他乐克从小剂量开始使用,能降低心衰病人的心率、血压、改善心功能,治疗4周后效果更为显著且副作用小。β受体阻滞剂通过下列途径改善心功能:(1)通过对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的研究证实,心衰病人心功能的降低是由于心脏受体功能失调[1]。衰竭心脏的左心室外有受体密度降低,受体对激动剂反应能力下降。β受体阻滞剂能使β受体密度上调,恢复交感刺激的正性肌力作用,使心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得到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2)心衰发作时交感神经系统激活,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可较正常人增加2~3倍。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有效的病例中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均明显下,且其浓度与心衰程度呈正比。(3)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使舒张期延长、改善左室充盈,增加舒张末期容量,改善心肌缺血和心肌顺应性,改善左室舒张功能[2]。(4)心衰时交感神经系统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相互作用,加重心脏损害,β受体阻滞剂可直接或间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有利于心衰纠正的逆转(4)心衰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与血浆儿茶酚胺浓度成正比,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血浆儿茶酚胺,提示β受体阻滞剂用于心衰患者具有独特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以减少心脏恶性事件发生,延长患者寿命[3]。
  β受体阻滞剂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1)应在常规抗心衰(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基础上加用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2)要从小剂量开始,加量要慢,无病情加重或不良反应再逐渐增加剂量,寻找一个最大耐受量;(3)由于个体敏感性和耐受性差异较大,使用时应小心谨慎,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严密注意心率、血压、心脏功能改变,以及时调整用药;(4)β-受体阻滞剂不易用于收缩功能障碍的急性左心衰竭。
  综上所述,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可明显改善左心室功能,减弱或逆转左室重塑,减少慢性心力衰竭症状,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张于彬,郑宗锡.充血性心力衰竭.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259.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慢性收缩性心衰诊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7-23.
  [3]胡大一.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现代观点与最新进展.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1:6-8.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了解护理工作对老年性精神病的重要性。方法:观察2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情况。结果:患者得到合理的营养,体重稳定,有效的预防了褥疮的发生,为老人创造了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修养环境,在饮食上得到合理的营养,保证了充足的睡眠,提高了自知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老年;护理       衰老是生物体在其生命过程中生长发育达到成熟期以后,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出现的
期刊
【摘要】全世界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但是目前临床所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单独治疗方法获得的降压达标率不到50%,近年来,临床研究及实践均表明,超过一半的高血压患者使用至少2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物联合用药方案,才能够达到血压控制。高血压药物的合理联用具有许多优势,渐渐得到更多研究与实践,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控制;联合用药;临床疗效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重要的可控制危险因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模式。方法: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保健教育及危机干预,观察12月,评价效果。结果:在12月的观察期间,100例患者康复率为67.2%复发率降低37.5%,暴力倾向降低41.6%。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家庭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发展,护理观念也迅速发生着变化,护理工作的独立功能日益突出,护理工作的范围不断扩大,服务模式已从医院走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行食管支架置入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晚期食管癌病人采用食管支架置入术进行姑息治疗,患者均行胃镜检查确定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予饮食指导、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共放入支架30枚,放置成功率达100%。结论: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能较好地解决进食困难问题,而正确的护理是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保证。  【关键词】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并对其用药、饮食、运动、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血糖监测以及心理等方面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结果:干预后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且对糖尿病的认知得分也有显著性提高(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
期刊
【关键词】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配伍禁忌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是从丹参酮ⅡA经磺化而得到的一种水溶性物质,在抗肿瘤、抗菌、减轻脑缺血组织炎症反应等方面也有新的药理作用,主要作用为活血化瘀、通脉舒络;是心脑血管疾病常用的中成药制剂,具有显著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提高心肌缺氧耐受能力及抗血小板聚集和预防血栓形成等作用[1]。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期刊
【摘要】牛黄消炎丸是以牛黄、蟾酥、珍珠母、青黛、大黄、雄黄、天花粉等为主要药物组成的中药成方制剂,可杀灭和抑制多种细菌,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临床广泛应用于呼吸科、皮肤科、外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和消化科等疾病的治疗。本文主要从牛黄消炎丸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新的应用方法,综述其临床应用效果。  【关键词】牛黄消炎丸;牙周炎;乳腺炎;临床应用     1前言  牛黄消炎丸主要药物组成为牛黄、蟾酥、
期刊
1立题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课题的意义,附主要参考文献)  药物在机体内的代谢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种族差异对药物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文献报道较多,在高原低氧特殊环境下,各民族机体生理性变化和身体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1.2.3.4.5.6],另外各民族的遗传因素和生活饮食习惯有所不同,不同民族对药物的代谢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些药物在不同种族的代谢有明显差异[7.8.9.10.
期刊
【摘要】目的:优选小儿清解颗粒提取工艺。方法:以影响提取工艺加水量、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提取物中绿原酸含量为指标进行工艺筛选。结果:通过考察不同的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绿原酸的含量,选择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的水、提取时间每次2小时、提取二次。结论:实验结果可为小儿清解颗粒提取工艺提供生产依据。  【关键词】小儿清解颗粒;加水量;提取时间;绿原酸       1仪器与试药  LC-10ADvp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术后临床效果及相应出现的并发症。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2月~2010年2月药物流产、人工流产术术后流产各150例,两组患者孕周均在6~8周。患者的年龄、孕期天数及胎产次上均无差异。先兆流产、过期流产等病理性妊娠除外。结果:150例药物流产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为22﹪~24.7﹪。150例人工流产术术后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为10﹪~13.7﹪  【关键词】药物流产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