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语言与文化
文化一词是一个含义极其广泛的词语。它狭义指文学、音乐、美术等,而广义讲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学习英语词汇,实际上也是学习西方文化。对于在母语环境下学英语的中国人来说,应该了解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下,英汉词语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从另一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例如: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学生能体会到莎翁的“爱”吗?
二、 中、英文化在英语词汇方面的比较
1. 字面意义和含义。字面意义就是基本的或明显的意义。词的含义是词的隐含或附加意义。
从这个定义的解释看,对于学外语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词的字面意义,而且要知道词的含义。不了解词汇含义,会在语言上犯严重错误,有时误把好言当恶语,引起谈话者的一方或双方不快;有时误把嘲讽当称赞,被人暗笑。
如“peasant”一词,是“农民”之义,但外国人眼里不是“农民”之意。英语中的peasant与汉语中的“农民”所体现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可能有不同的含义,英语中的peasant是贬义。《美国传统词典》给peasant下定义:“乡下人、庄稼人、乡巴佬”,“教养不好的人、粗鲁的人”。《新编纬氏大学词典》:“一般指未受过教育的、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在汉语中,“农民”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无论在革命斗争中或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丝毫无贬义。农民应译成farmer。
2. 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判别。见面打招呼,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吃(饭)了吗?”而美国人则用“Hello”或“Hi”等。如果不理解其含义,美国人会认为,这种打招呼是说:“没有吃的话,我正要请你到我家去呢。”总之,这样打招呼在西方有时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
再以please“请”为例。在某些场所不宜用英语please。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不说please,一般说:After you。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喝酒、或者请人抽烟时,一般用Helpyourself,也不用please。
结论:学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毫无疑问,词汇教学也要为这一目的服务。人类的交际不单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跨文化现象。在英语教学中,必须注重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学活动,以达到更好的交际目的。
(湄潭县石莲乡解乐学校)
文化一词是一个含义极其广泛的词语。它狭义指文学、音乐、美术等,而广义讲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学习英语词汇,实际上也是学习西方文化。对于在母语环境下学英语的中国人来说,应该了解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下,英汉词语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从另一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例如: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学生能体会到莎翁的“爱”吗?
二、 中、英文化在英语词汇方面的比较
1. 字面意义和含义。字面意义就是基本的或明显的意义。词的含义是词的隐含或附加意义。
从这个定义的解释看,对于学外语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词的字面意义,而且要知道词的含义。不了解词汇含义,会在语言上犯严重错误,有时误把好言当恶语,引起谈话者的一方或双方不快;有时误把嘲讽当称赞,被人暗笑。
如“peasant”一词,是“农民”之义,但外国人眼里不是“农民”之意。英语中的peasant与汉语中的“农民”所体现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可能有不同的含义,英语中的peasant是贬义。《美国传统词典》给peasant下定义:“乡下人、庄稼人、乡巴佬”,“教养不好的人、粗鲁的人”。《新编纬氏大学词典》:“一般指未受过教育的、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在汉语中,“农民”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无论在革命斗争中或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丝毫无贬义。农民应译成farmer。
2. 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判别。见面打招呼,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吃(饭)了吗?”而美国人则用“Hello”或“Hi”等。如果不理解其含义,美国人会认为,这种打招呼是说:“没有吃的话,我正要请你到我家去呢。”总之,这样打招呼在西方有时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
再以please“请”为例。在某些场所不宜用英语please。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不说please,一般说:After you。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喝酒、或者请人抽烟时,一般用Helpyourself,也不用please。
结论:学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毫无疑问,词汇教学也要为这一目的服务。人类的交际不单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跨文化现象。在英语教学中,必须注重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学活动,以达到更好的交际目的。
(湄潭县石莲乡解乐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