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对气血亏虚型产妇产后缺乳问题的预防中应用针药并结合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方法 从本院筛选126例产妇,抓阄分成一般组和特色组各63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针药+中医特色护理,观察产妇产后缺乳预防情况。结果 特色组产妇泌乳开始的时间明显比一般组早,乳房充盈Ⅰ级率、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明显比一般组高(p<0.05)。特色组产后24h的血清泌乳素水平与一般组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产后48h、72h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明显比一般组高(p<0.05)。结论 针药结合中医特色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气血亏虚型产妇出现产后缺乳的问题,能够改善乳汁分泌及乳房充盈情况,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的几率,对产妇及新生儿来说有重要意义,可推广。
关键词:针药;中医特色护理;气血亏虚;产后缺乳
引言:
母乳喂养是新生儿获取营养的最佳渠道和方式,有益于新生儿健康,能够增进母婴之间的感情,促进产妇产后恢复。但是,部分产妇受到体质、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产后泌乳迟缓或者缺乳等问题,无法及时、充足的为新生儿提供母乳喂养,导致产妇压力增加,影响家庭和谐,不利于产妇产后恢复及婴儿身心健康。为了预防产后缺乳,本文对相关护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依据研究需求及相关条件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分娩的气血亏虚型产妇中选择126例,均为单胎妊娠、足月分娩,产妇及家属知晓此次研究的程序及方法,同意参与,配合良好,排除剖宫产、乳房疾病、乳房整形术、乙肝等不适宜母乳喂养的疾病、畸形新生儿、临床资料不全、无母乳喂养意愿等因素。通过抓阄将产妇分组,一般组63例,年龄22-35岁,平均(28.49±2.46)岁,孕周37-40周,平均(39.12±1.98)周,40例初产妇,23例为经产妇。特色组63例,年龄23-36岁,平均(29.13±2.50)岁,孕周38-41周,平均(39.27±1.93)周,39例初产妇,24例为经产妇。两组基本资料经统计对比,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分组合理。
1.2方法
一般组予以常规护理:①产前护理:护理人员通过宣传册、录像、口头说明等方式向产妇及家属宣传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正确方式,比如喂奶的频率、喂奶的姿势、乳房的清洁与保护等等,对产妇的疑问耐心解答,保证每位产妇均能听懂、学会相关知识,增强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知[1]。②产后护理:婴儿娩出半小时内,护士指导产妇用正确姿势喂养新生儿初乳,先用一侧乳房喂养,吸空后,再换另一侧乳房喂养,喂养时间约30min。如果乳房未被婴儿吸空,需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排空乳汁。同时,饮食方面,要为产妇提供营养丰富、容易吸收、利于开奶的食物。此外,注意产房内环境的护理,比如卫生要洁净、屋内要安静,让产妇能够好好休息,保持平和的心态。
特色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药结合中医特色护理:①针刺:将刺针(毫针,大小:0.35mm×25mm)进行消毒,选择膻中穴,以平刺的手法入针8mm,选择下、中脘穴、双侧足三里穴、关元穴以及气海穴,以直刺的手法入针10mm,选择双侧少泽穴,以浅刺的手法入针1mm,得气后,予以提插捻转补法,留针时间为0.5h,每日针刺1次,连续针刺7d[2]。②中药内服:选择中药剂“养血生乳汤”,取黄芪30g,党参20g,熟地黄、王不留行及麦冬各15g,白术12g,当归、穿山甲各10g,加水煎煮,取药液2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从产妇产后第2d开始,每日用药1剂,连续7d。③药膳:结合产妇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药膳调理方案,比如当归炖猪蹄等[3]。此外,还可以多食用鳝鱼、红枣、花生、乳鸽等补气养血的食物。
1.3指标观察
泌乳开始时间;母乳喂养成功率;乳房充盈度:乳汁充足,喂养后婴儿可安心入睡,为Ⅰ级;喂养后,婴儿出现咂嘴唇等动作,仍有吸允欲望,为II级;喂养后,婴儿吸允欲望强烈,哭闹,为Ⅲ级。血清泌乳素水平:应用IMMULITE免疫化学发光分析仪对产妇产后这一指标进行检测,检测时间为24h、48h、72h三个阶段。
1.4统计分析
审核数据确认无误并分类,用SPSS20.0统计,时间、水平均以(`x±s)表示,t检验,率以(%),x2检验,在p<0.05时,判断差异显著。
2、结果
2.1泌乳情况:相比一般组,特色组泌乳开始的更快,乳房充盈Ⅰ级率更高,喂养成功率也更高(p<0.05)。见表1。
2.2血清泌乳素水平:产后24h,两组指标差异较小(P>0.05),产后48h及72h,特色组指标要明显优于一般组(p<0.05)。见表2。
3、讨论
产后泌乳会受到产妇激素水平、情绪、喂养方式及营养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中医角度分析,缺乳的主因是气血亏虚。常规护理对产后缺乳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是没有对机体进行科学的调理,因此效果不太理想。针刺是通过刺激穴位来达到调气通乳、益肾补气的效果。中药剂中黄芪可起到补气作用,当归可以补血,党参也有补气血之功,还有白术能够健脾,熟地黄、麦冬等可以滋阴,综合配伍,能够补气养血、通络下乳。另外,中医中还有“药食同源”的理论,因此通过食疗也可以起到均衡营养、促进泌乳的效果。
综上所述,针药结合中医特色护理,能够良好的预防气血亏虚型产妇产后缺乳,有效改善产妇气血,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的几率,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艳垚, 傅金英. 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临床体会[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16).
[2]孫小慧, 李志远, 杨梦环,等. 产后缺乳辨治经验[J]. 陕西中医, 2020, 41(1):3.
[3]许丹虹, 陶莉莉, 俞楚仪,等. 针灸治疗产后缺乳有效性的Meta分析[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v.15(05):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