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的背景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将是我国教育研究的崭新课题和重要领域。因此,要进行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管理改革,使其针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受教育的特点,在人才塑造的同时,注重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实现知识与技术技能相统一,这在研究中显得尤为必要和十分迫切,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
[关 键 词] 应用型本科;职业能力;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0-0040-01
作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与老牌大学相比,受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等方面的局限,必须实行与老牌本科院校“错位经营”的策略,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地方重点发展的产业和重点支持的企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敬业精神,面向航运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也必须体现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和特色,与时俱进地作出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实现院校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探索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当下,根据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教学管理改革,针对职业岗位需求和技术活动过程需求,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对接,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技术技能训练,实现知识与技术技能相统一。
一、以职业能力为本的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人才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高等职业教育是学生形成这种能力和意识的重要阶段,在专业基础课中重视工程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同时,这种改革适应了技术技能型、职业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教学管理的改革还可为其他基础课程改革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必将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科研、工程实践水平,建设高素质教学队伍
通过教学研究,将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并加以应用,将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研究的课程改革是以解决工程问题、进行工作创新培养为核心,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这些都将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高素质教学队伍的建设。
(三)有利于校内教学系协同创新机制的探索
本研究由我校各学院协同完成,以教学管理改革为载体,实现校内教学系的协同创新,为今后更多的、形式更丰富的协同创新機制积累经验。
二、以职业能力为本的教学管理改革对策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管理
以就业为导向,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紧密对接,优选教学内容,突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通过理论学习、专家访谈、问卷调查、会议交流等方式,以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针对职业岗位需求和技术活动过程需求,优选教学内容。
(二)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分析技术技能型高考下的学生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引导学生,并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环境。
(三)建设校企深度融合、产教融合、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学分制管理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应该全面反映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岗位能力和素质的表现。为了有效地考核实践教学环节学习成效,应由实践单位专业指导人员和学校带队教师组成考评小组,最后通过部门鉴定认可, 建立起相对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质量评价体系。
三、结论
我国现代职业体系的构建,将解决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市场上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其长远目标是满足产业加速转型和高技术的技术型人才需求。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将是“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调整后除少量一开始就定位于研究型大学的高校外,新设本科学校和更名大学的办学定位于应用技术型高校,最终使我国高等教育中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占总教育的70%~80%。由此可以预见,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将是我国教育研究中的崭新课题和重要领域,在此背景下,本文的研究更具有紧迫的时代性和较好的前瞻性。
参考文献:
应业炬,王伟.船舶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船海工程,2008(8).
[关 键 词] 应用型本科;职业能力;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0-0040-01
作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与老牌大学相比,受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等方面的局限,必须实行与老牌本科院校“错位经营”的策略,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地方重点发展的产业和重点支持的企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敬业精神,面向航运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也必须体现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和特色,与时俱进地作出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实现院校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探索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当下,根据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教学管理改革,针对职业岗位需求和技术活动过程需求,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对接,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技术技能训练,实现知识与技术技能相统一。
一、以职业能力为本的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人才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高等职业教育是学生形成这种能力和意识的重要阶段,在专业基础课中重视工程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同时,这种改革适应了技术技能型、职业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教学管理的改革还可为其他基础课程改革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必将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科研、工程实践水平,建设高素质教学队伍
通过教学研究,将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并加以应用,将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研究的课程改革是以解决工程问题、进行工作创新培养为核心,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这些都将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高素质教学队伍的建设。
(三)有利于校内教学系协同创新机制的探索
本研究由我校各学院协同完成,以教学管理改革为载体,实现校内教学系的协同创新,为今后更多的、形式更丰富的协同创新機制积累经验。
二、以职业能力为本的教学管理改革对策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管理
以就业为导向,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紧密对接,优选教学内容,突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通过理论学习、专家访谈、问卷调查、会议交流等方式,以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针对职业岗位需求和技术活动过程需求,优选教学内容。
(二)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分析技术技能型高考下的学生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引导学生,并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环境。
(三)建设校企深度融合、产教融合、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学分制管理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应该全面反映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岗位能力和素质的表现。为了有效地考核实践教学环节学习成效,应由实践单位专业指导人员和学校带队教师组成考评小组,最后通过部门鉴定认可, 建立起相对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质量评价体系。
三、结论
我国现代职业体系的构建,将解决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市场上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其长远目标是满足产业加速转型和高技术的技术型人才需求。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将是“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调整后除少量一开始就定位于研究型大学的高校外,新设本科学校和更名大学的办学定位于应用技术型高校,最终使我国高等教育中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占总教育的70%~80%。由此可以预见,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将是我国教育研究中的崭新课题和重要领域,在此背景下,本文的研究更具有紧迫的时代性和较好的前瞻性。
参考文献:
应业炬,王伟.船舶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船海工程,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