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保险如何和谐并存

来源 :运输经理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o_ro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物流蓬勃发展的背后,国内保险业对物流产业的整体关注和业务支持都十分不足。我国物流与保险存在着诸多不和谐之处。
  
  近年来,随着我国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人们都深深认识和体会到物流中渗透保险服务的重要作用,物流与保险的结合这是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的必然产物,也是物流业与保险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国内保险业对物流产业的整体关注和业务支持都十分不足,物流与保险存在着诸多不和谐之处。
  
  不和谐的突出表现
  
  1.物流的运作缺乏与之配套的专业保险险种。
  现代物流与传统的货运、货代业务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可以帮助客户按照客户的经营战略去策划,现代物流的合约是一个对多个的关系,业务是一对一的关系,服务性质是多功能的,现代物流业务的特性与要求决定了它的责任与传统运输的风险有增无减。传统的车险和货险早已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企业的运作需求。物流公司迫切需要一种专业的险种,为其分担在物流运作过程中所承担的一系列责任。同时,也希望能有视不同情况的更为细化的保险方案尽快出现。
  2.单一保险产品无法满足物流系统运作的需求。
  国内的保险公司现在为物流业提供的保险险种主要是货物运输保险。物流货物保险及其附加险是针对第一、二方物流方式的保险产品,为其客户提供全面、无缝式的保险保障,保险标的为全部物流物品,可避免一票货物一单的承保方式,从而为客户最大程度简化投保手续,方便客户投保。它的保障范围综合传统货运保险和财产保险的责任,承保物品由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和相关费用。
  可以看出,这类保险只是针对物流运作的过程中单个环节的,物流的各个环节被分解,造成物流运作只能按环节投保,因此,物流经营者必须要有详细的合约来规定如何对各种风险损失进行分担和保险。这就对物流运作的环节上的保险会出现缝隙,被保险人的利益并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也意味着办理保险手续的复杂和带来投保和索赔方面成本的增加。
  3.物流保险产品开发的滞后不利于物流业的发展。
  在如何为物流业提供责任风险保障方面,保险方缺少完整的保险解决方案。尽管很多地方在试行供应链上物流各环节中的责任保险等,但这些方案都没有涵盖整个物流运作的过程,没有着眼于物流运作中所面临的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各自的义务和分散物流业整体的经营风险和整体风险。
  中国没有像国外那样有独立的物流相关法律法规,物流业缺乏统一的运作规范和操作标准。而物流业涉及多家部门,地方行政管理部门条块分割以及地方保护主义使得物流业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从而导致物流保险条款的措辞、责任的界定都难以明确。另外,许多物流企业还处在业务发展初期,内部的各种管理制度、信息系统平台建设还达不到现代物流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标准。
  还有一点,物流业与保险业彼此之间缺乏信任,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流保险的发展。
  4.物流保险专业人才匮乏。
  物流保险着重于物流运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意外情况,从多方面防范和消除风险的发生。保险并不只是收取保费,对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进行赔偿。保险公司在转移被保险人风险的同时,为了降低赔率,减少自身经营风险,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必然要注重物流运作风险的预测和管理。这就要求开展物流保险的人不仅要熟悉保险业务,还要懂得物流各环节的流程和运作情况,从而推出适合物流市场的保险产品并有效地控制风险。而目前保险公司缺乏专业的物流保险专门人员,因此也难以为物流运作方提供有效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流保险的发展。
  
  促进和谐发展的建议
  
  1.物流保险,对于中国保险市场来说是一种新兴险种。
  由于物流业的责任风险几乎伴随着业务范围的全程:运输过程、装卸搬运过程、仓储过程、流通加工过程、包装过程、配送过程和信息服务过程。物流保险作为物流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一个涵盖供应链中物流各个环节的物流企业防范风险的必然。针对这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保险公司应整合相关险种,为物流企业量身设计各种新的保险组合产品,如物流综合责任保险,使保险对象扩大到物流运作的每个环节,如物流公司、货运代理公司、运输公司、承运人、转运场、码头和车站等等。因此,物流保险作为针对物流企业定制和设计的保险产品,能极大地简化物流业的复杂环境,为物流业的拓展提供保障。
  2.和谐关系的建立需要多方面的配合,除了要有政府政策的支持、相关法律制度的保障外,还需要物流和保险工作者的开拓创新,将保险服务的内容注入物流全过程中,在物流领域创新保险产品。
  总的来说,建立和谐的物流与保险关系可以分两个层次来理解:其一,加强物流企业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其二,开展物流保险对于保险业来说,物流业的发展势头和广泛的服务范围使得保险业透过物流企业这个层面,能接触并承保物流服务后面的巨大的客户群。另外,物流企业将社会单个经营单位组合成庞大的集合体,通过集体采购可以大大节约单个客户在投保和索赔方面的成本支出。因此,保险公司与物流企业应积极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保险公司在了解物流服务过程中风险的特征,明确物流企业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个性化的产品,拓宽自身的业务范围。物流企业借助保险服务轻装上阵,为物流产品打造更为优势的品牌,增强物流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竞争力。
  3.有必要建立物流风险预警系统。
  物流的风险管理应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及制度化,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建立风险管理的信息传输和处理系统,收集风险信息及相关知识,并对风险进行合理预测;建立风险管理的预警预测系统,尽可能在源头上予以消除或进行有效控制;建立风险复原系统,消除风险造成的后果;分析评估先前风险,强化风险意识,以提高对未来风险的控制能力。由于物流经营人是整个供应链的组织者,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应建立一套良好的机制,选用可靠、服务水平高的分包商,并能控制分包商的运作,不仅要掌握分包商的资信状况、服务水平、专业技术水平,还要对其进行动态管理,定期分析检查,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及早控制风险。增强对风险的快速反应及恢复能力。
  在预警物流风险系统的基础上,保险方对细分了的物流市场,进行产品创新。针对物流功能多样化趋势下的风险变化特征,进行物流保险业务的创新,必须改变传统思维方式下的单纯的险种推销,通过风险细化,向目标市场提供一套完整的物流风险解决方案。开发物流综合保险是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理想保险产品。
  4.加强物流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物流保险现代化。
  开展物流保险,不仅要求从业人员熟悉保险方面的业务,还要了解物流的运作过程及其所涉及的经济领域的知识。可通过引进各层次的物流人才、组织各类物流讲座、短期培训等多种方式来解决物流保险人员紧缺、专业知识匮乏的问题。
  现代物流的跨越式发展需要物流现代化的建立。而物流保险现代化也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双管齐下:一是物流保险现代化首先体现在技术的现代化。物流保险应广泛采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充分体现现代物流“客户驱动”的运作效应。二是物流保险的管理现代化是要实现物流与保险高效率协调。保险机构要推进管理系统对物流业务信息流的实时处理和对接。在防范物流运作风险的基础上,实现物流企业和保险机构的双赢。
其他文献
2007年以来,为了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四川省政府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村客运发展的意见,省交通厅根据省政府的部署,制定了促进农村客运发展的交通规费扶
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平认为,“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这种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使得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中国是月季花故乡,月季花是中国著名的传统观赏花木之一。中国古代月季花曾评选出十大名种:蓝田壁,金鸥泛绿,国淡妆,羽士装,赤龙含珠,六朝金粉,水月妆,晓风残月,波罗蜜,春水
椎管内肿瘤为骨科及神经外科的常见病 ,其中包括脊髓内及脊髓外、硬膜囊内及硬膜囊外肿瘤。髓外良性肿瘤常见 ,以胸段为最多[1] 。其肿瘤类别分别为椎管内神经鞘瘤、椎管内脊
理论研究的滞后已远远不能跟上物流保险实践的发展需要,进而导致了实务中认识上的诸多混乱,而认识上的混乱又将掣肘物流保险在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现代物流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物流保险的说法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什么是物流保险?物流保险这个概念究竟该如何定义才算科学?一直以来,这些本质性的问题迟迟没有得到回答。  比如,实践中不乏一些人士认为物流保险就是“有关物流的保险”。举例来说,这种观点认
对运输企业来说,如果有保险公司能够把公司的各种财产险、责任险,甚至员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都一揽子受理下来,或者有保险经纪公司帮他们打理这些事情,总会比企业自己特别抽调几个员工来负责更节省、更专业,从投保到结算、理赔、危机处理等,也都会更加顺畅。  赵艳认为,在中国,保险的发展还跟不上物流业本身的发展。针对道路运输行业来说,责任险在各保险公司的操作还处在起步阶段。虽然经过多年发展、探索,中国的保险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