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广东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是时代的要求,是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的积累效应,是深化改革、继续当好排头兵的需要。在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推动下,相关的研究正在积极推进。那么,应该如何建设广东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本文仅提出一点个人不成熟的思考,以供参考。
什么是广东特色?把握广东特色是本次课程教材建设的关键。广东特色不是简单的地方特色,也不是沉湎于广东在改革开放中曾经先行一步而空喊几句改革开放的口号。广东特色首先应该是立足于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的岭南文化特点;应该是在基于广东的地缘特点和历史发展而带来的、体现在中国未来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广东的特定发展理念倾向和价值诉求;应该适应广东当前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满足广东人民对基础教育提出的特殊诉求。
广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从秦汉时代开始,广东就是中国内地与世界交往的最重要窗口,特别是明清时代由于海禁使广东成为中国通往世界的唯一窗口。长期的经商历史和与世界的交往,使广东人向来看重有关经商和经济的“实学”。西方工业化运动开始之后,科学技术首先进入广东再向中国内地传播,进一步使广东成为实用型的自然科学技术在中国发端之地。经济之学加上现代科技备受广东人的重视,而这些在传统的儒家心目中却是枝节和末流,这就凸显了岭南文化的特色,也是体现在广东人身上的优良文化传统。广东能在今天的中国经济中名列前茅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在于广东人的尊重实学和务实风气。在广东进行课程改革就应当注重实学,在保证人的基本素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对那些“应用型”的学问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予以更多的重视。比如“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这类课程,以及诸如数学课中的“统计”,理科各门课中的“实验”,政治课中的“经济”“法律”,等等。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学科和内容在目前的学校里是所谓的非主科、非主要内容,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才能彰显广东特色。
广东人向来就敢于把外面的好东西拿来为我所用并融入到自己的体系中去,形成所谓的海纳百川、开放兼容的传统。如广东音乐,在东方音乐基础上融合了许多西方音乐元素,成为民族音乐中的艳丽的一支。又如岭南画派在国画传统上大胆吸纳西洋的画技,既气势磅礴又精工细致。岭南文化也敢于走向世界,如广东传统的武术功夫、精巧细致的岭南工艺品等等,都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在世界上广为传播。在建构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中可以大幅度地增加岭南文化特色的成分,甚至作为相关学科的主要内容。不过,与上述文化特色相关的主要是所谓的“术”科课程。联系到所谓的“学”科课程,从兼容并蓄的角度看,目前的课程教材建设存在两种倾向性的问题:其一是外面有好东西不敢拿,比如说英语。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对“作为外语的英语学习”研究甚多,针对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编写的教材也很多,其语言地道,内容丰富。也有不少专门针对外国人(包括中国人)学英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而编写的教材。这些可不可以直接拿来用,或者直接请外国的专家根据我们的课程来编写教材?从全国范围来看这样做需要考虑的问题较为复杂,仅从广东来考虑问题就简单了。完全可以直接引进外国人编的教材或延聘外国专家进行编写。另一方面的问题是把外国的东西拿来了没有消化,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目前自然科学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几乎都是搬国外的东西,较少考虑中国人的认知特点以及中国当下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比如说国外的课程强调学生个人的探究与小组合作,淡化教师的作用,把知识的吸收与能力的发展当成矛盾的两个极端。这些与当前我国的大班制教学有很大矛盾,也和我国传统的中庸协调理念不吻合。我们不能把经过数千年的历史证明行之有效的启发式教学完全放到一边。我们要坚持把概念知识的学习放在最基础和重要的位置上,坚持发挥教师在学校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并对启发式教学加以发展和改造,与课程的开发连接起来。基于改造发展的启发式教学来开发建构自然科学课程,应该是开发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的另一个方面。还有,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来开发课程教材。比如说,广东人的母语是粤语、潮语和客家语,学生学习语文、外语遇到的困难显然与内地和北方的学生不同。如何编广东的语文和外语教材?广东人长期居住在岭南海边,其生活经验与内地、北方大不相同,如何编相关的地理、生物、科学教材?还有一些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见得是广东人特有的,但这些特点长期没有得到关照,我们也应该加以考虑。如现行的物理课程和教材基本上是按照物理学科本身的体系,即以力学为基础,按力、热、电、光、原子这一顺序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力学的知识抽象程度高且与数学结合紧密,比较难学。在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的时候就让他们学力学,犹如摆上一只拦路虎,把许多学生吓走赶走。如果基于学生认知的难易程度来建构课程的内容框架,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该把较为抽象、系统和严谨的力学淡化并后移,把带知识普及性质的热、光、原子物理部分前移,再强化与当前的实际应用关系最为密切的电学。国际上已经有人对此进行了尝试,广东是否也可以这样做?
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建设必须与广东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相适应,反映广东未来发展的人才需求。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广东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特点:第一是由于改革开放先行一步,广东的经济总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整个社会在硬件设施和人民收入、消费水平等方面都走在全国的前列,网络化、数字化的程度比较高。因此可以大胆考虑更多地利用先进的网络和数字技术作为教育的手段。广东的课程要大踏步地实现现代化,要敢于利用一切最新和最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特别是基于网络的教育技术的课程教材,探讨基于E-learning/M-learning的课程教材模式。第二个特点是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极度不平衡。这就要求广东的课程设置要做到既有基本的统一性又有高度的灵活性。应该对核心内容作进一步的精选,采用那些最能反映学科和学习普遍规律、能够举一反三的知识,让学生学得扎实深刻。同时对课程一般内容又不要规定得太死,要让各地各学校和教师都有发挥的空间。还要及时对课程进行调整,在保证整体框架和核心内容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做到课程内容与时俱进。要改变教材内容即全等于课堂教和学生学的全部内容的僵化状况,让教材内容大于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应具有在教材内容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地区、学校、班级学生水平的内容进行教学的权力。这样教材才有可能做到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要。 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建设必须与广东未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根据国家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的设想,广东将成为我国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尽管中小学的课程应以全面发展人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但是面对这样的一种未来发展,对基本素质的内容应该有不同的强调。广东特色的课程应该更加强调科学、技术与工程的教育,应该更注重服务、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更强调科技的创新和文化的创意。这样在课程的整体设计上和具体内容上,就应该在国家课程的框架内有所侧重,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搬国家课程。
广东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土地开发强度过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较弱,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凸显,传统发展模式难以持续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广东重中之重的问题,也是我们给下一代广东人留下什么的大问题。应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与热爱祖国的情操联系起来,以此为出发点之一开发建设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再也不能像过去一样只是在相关的理科课程中略为提及环境保护知识,而应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看成所有学科的重要目标和内容,贯穿于整个中小学课程之中。还应慎重考虑专门开设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这样一门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至少应将其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成分。
要保证开发建设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获得成功,还必须从课程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全面加以考虑。如果课程的内部不协调,或者与外部的环境不匹配,即使设计得很漂亮,也不可能获得实践的成功。课程的内部主要考虑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考评应具一致性。毫无疑义,广东的课程建设必须以党和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标。广东特色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考评都必须围绕学生的素质发展来做文章。由于素质本身具有难以用量化的手段进行考评的特点,必须采用质性的手段加以描述,这就对考评的理论和实践带来很大的挑战。建立一个理论上有效、实践中可行的考评体系,成为建设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的应有之义。这样一个考评体系的建设难度甚至比确定课程的目标体系和内容框架更难。因为质性的考评方式从理论上颠覆了传统的、建立在量化考评方式基础上的评价理论,也颠覆了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学习质量的理解和接受习惯。因此,在开发课程的同时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专门研究质性考评的理论和方法。不仅如此,还需要通过宣传和普及考评的理论和知识,获得学校和老师的配合,学生和家长的支持。从课程的外部环境来说,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所谓“应试教育”问题。“应试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问题,而是当下社会思潮特别是急功近利思潮的一种反映。当社会和家长都以功利的眼光来看待教育的成效,过分要求教育追求现实功利的时候,只顾在教育内部建立一种基于学生素质发展这样的长远目标的课程,不容易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可,甚至无法在实践中落实。从2001年开始的国家新课程改革清晰而又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经验教训。然而,改变急功近利的社会思潮并非易事,不可能短时间内实现。这就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课程教材的改革能走多远?走向哪里?换句话说,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应如何在现实和理想的张力之间保持平衡?既果敢地向着理想的目标方向迈进,又能够为现实所接受而不致于引起过分的阻力。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对高招(考)和中招(考)这类社会性、功利性很强的工作进行改革,以减少它们对基础教育所产生的副作用,为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建设铺平道路。这也就是说,应该同时考虑功利性强的招生考试改革,使之与新的课程教材体系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妨碍。
以上思考,基本属于务虚的性质,没有涉及具体的方案和操作。肤浅粗糙,一管之窥。之所以写出来,只因建设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影响巨大,工程也十分巨大,需要认真研究。故此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教育界同仁的关注,共同讨论,以期成功。
注:
①高凌飚: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
什么是广东特色?把握广东特色是本次课程教材建设的关键。广东特色不是简单的地方特色,也不是沉湎于广东在改革开放中曾经先行一步而空喊几句改革开放的口号。广东特色首先应该是立足于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的岭南文化特点;应该是在基于广东的地缘特点和历史发展而带来的、体现在中国未来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广东的特定发展理念倾向和价值诉求;应该适应广东当前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满足广东人民对基础教育提出的特殊诉求。
广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从秦汉时代开始,广东就是中国内地与世界交往的最重要窗口,特别是明清时代由于海禁使广东成为中国通往世界的唯一窗口。长期的经商历史和与世界的交往,使广东人向来看重有关经商和经济的“实学”。西方工业化运动开始之后,科学技术首先进入广东再向中国内地传播,进一步使广东成为实用型的自然科学技术在中国发端之地。经济之学加上现代科技备受广东人的重视,而这些在传统的儒家心目中却是枝节和末流,这就凸显了岭南文化的特色,也是体现在广东人身上的优良文化传统。广东能在今天的中国经济中名列前茅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在于广东人的尊重实学和务实风气。在广东进行课程改革就应当注重实学,在保证人的基本素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对那些“应用型”的学问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予以更多的重视。比如“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这类课程,以及诸如数学课中的“统计”,理科各门课中的“实验”,政治课中的“经济”“法律”,等等。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学科和内容在目前的学校里是所谓的非主科、非主要内容,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才能彰显广东特色。
广东人向来就敢于把外面的好东西拿来为我所用并融入到自己的体系中去,形成所谓的海纳百川、开放兼容的传统。如广东音乐,在东方音乐基础上融合了许多西方音乐元素,成为民族音乐中的艳丽的一支。又如岭南画派在国画传统上大胆吸纳西洋的画技,既气势磅礴又精工细致。岭南文化也敢于走向世界,如广东传统的武术功夫、精巧细致的岭南工艺品等等,都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在世界上广为传播。在建构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中可以大幅度地增加岭南文化特色的成分,甚至作为相关学科的主要内容。不过,与上述文化特色相关的主要是所谓的“术”科课程。联系到所谓的“学”科课程,从兼容并蓄的角度看,目前的课程教材建设存在两种倾向性的问题:其一是外面有好东西不敢拿,比如说英语。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对“作为外语的英语学习”研究甚多,针对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编写的教材也很多,其语言地道,内容丰富。也有不少专门针对外国人(包括中国人)学英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而编写的教材。这些可不可以直接拿来用,或者直接请外国的专家根据我们的课程来编写教材?从全国范围来看这样做需要考虑的问题较为复杂,仅从广东来考虑问题就简单了。完全可以直接引进外国人编的教材或延聘外国专家进行编写。另一方面的问题是把外国的东西拿来了没有消化,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目前自然科学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几乎都是搬国外的东西,较少考虑中国人的认知特点以及中国当下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比如说国外的课程强调学生个人的探究与小组合作,淡化教师的作用,把知识的吸收与能力的发展当成矛盾的两个极端。这些与当前我国的大班制教学有很大矛盾,也和我国传统的中庸协调理念不吻合。我们不能把经过数千年的历史证明行之有效的启发式教学完全放到一边。我们要坚持把概念知识的学习放在最基础和重要的位置上,坚持发挥教师在学校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并对启发式教学加以发展和改造,与课程的开发连接起来。基于改造发展的启发式教学来开发建构自然科学课程,应该是开发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的另一个方面。还有,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来开发课程教材。比如说,广东人的母语是粤语、潮语和客家语,学生学习语文、外语遇到的困难显然与内地和北方的学生不同。如何编广东的语文和外语教材?广东人长期居住在岭南海边,其生活经验与内地、北方大不相同,如何编相关的地理、生物、科学教材?还有一些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见得是广东人特有的,但这些特点长期没有得到关照,我们也应该加以考虑。如现行的物理课程和教材基本上是按照物理学科本身的体系,即以力学为基础,按力、热、电、光、原子这一顺序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力学的知识抽象程度高且与数学结合紧密,比较难学。在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的时候就让他们学力学,犹如摆上一只拦路虎,把许多学生吓走赶走。如果基于学生认知的难易程度来建构课程的内容框架,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该把较为抽象、系统和严谨的力学淡化并后移,把带知识普及性质的热、光、原子物理部分前移,再强化与当前的实际应用关系最为密切的电学。国际上已经有人对此进行了尝试,广东是否也可以这样做?
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建设必须与广东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相适应,反映广东未来发展的人才需求。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广东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特点:第一是由于改革开放先行一步,广东的经济总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整个社会在硬件设施和人民收入、消费水平等方面都走在全国的前列,网络化、数字化的程度比较高。因此可以大胆考虑更多地利用先进的网络和数字技术作为教育的手段。广东的课程要大踏步地实现现代化,要敢于利用一切最新和最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特别是基于网络的教育技术的课程教材,探讨基于E-learning/M-learning的课程教材模式。第二个特点是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极度不平衡。这就要求广东的课程设置要做到既有基本的统一性又有高度的灵活性。应该对核心内容作进一步的精选,采用那些最能反映学科和学习普遍规律、能够举一反三的知识,让学生学得扎实深刻。同时对课程一般内容又不要规定得太死,要让各地各学校和教师都有发挥的空间。还要及时对课程进行调整,在保证整体框架和核心内容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做到课程内容与时俱进。要改变教材内容即全等于课堂教和学生学的全部内容的僵化状况,让教材内容大于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应具有在教材内容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地区、学校、班级学生水平的内容进行教学的权力。这样教材才有可能做到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要。 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建设必须与广东未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根据国家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的设想,广东将成为我国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尽管中小学的课程应以全面发展人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但是面对这样的一种未来发展,对基本素质的内容应该有不同的强调。广东特色的课程应该更加强调科学、技术与工程的教育,应该更注重服务、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更强调科技的创新和文化的创意。这样在课程的整体设计上和具体内容上,就应该在国家课程的框架内有所侧重,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搬国家课程。
广东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土地开发强度过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较弱,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凸显,传统发展模式难以持续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广东重中之重的问题,也是我们给下一代广东人留下什么的大问题。应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与热爱祖国的情操联系起来,以此为出发点之一开发建设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再也不能像过去一样只是在相关的理科课程中略为提及环境保护知识,而应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看成所有学科的重要目标和内容,贯穿于整个中小学课程之中。还应慎重考虑专门开设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这样一门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至少应将其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成分。
要保证开发建设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获得成功,还必须从课程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全面加以考虑。如果课程的内部不协调,或者与外部的环境不匹配,即使设计得很漂亮,也不可能获得实践的成功。课程的内部主要考虑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考评应具一致性。毫无疑义,广东的课程建设必须以党和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方针为指导,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标。广东特色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考评都必须围绕学生的素质发展来做文章。由于素质本身具有难以用量化的手段进行考评的特点,必须采用质性的手段加以描述,这就对考评的理论和实践带来很大的挑战。建立一个理论上有效、实践中可行的考评体系,成为建设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的应有之义。这样一个考评体系的建设难度甚至比确定课程的目标体系和内容框架更难。因为质性的考评方式从理论上颠覆了传统的、建立在量化考评方式基础上的评价理论,也颠覆了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学习质量的理解和接受习惯。因此,在开发课程的同时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专门研究质性考评的理论和方法。不仅如此,还需要通过宣传和普及考评的理论和知识,获得学校和老师的配合,学生和家长的支持。从课程的外部环境来说,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所谓“应试教育”问题。“应试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问题,而是当下社会思潮特别是急功近利思潮的一种反映。当社会和家长都以功利的眼光来看待教育的成效,过分要求教育追求现实功利的时候,只顾在教育内部建立一种基于学生素质发展这样的长远目标的课程,不容易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可,甚至无法在实践中落实。从2001年开始的国家新课程改革清晰而又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经验教训。然而,改变急功近利的社会思潮并非易事,不可能短时间内实现。这就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课程教材的改革能走多远?走向哪里?换句话说,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应如何在现实和理想的张力之间保持平衡?既果敢地向着理想的目标方向迈进,又能够为现实所接受而不致于引起过分的阻力。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对高招(考)和中招(考)这类社会性、功利性很强的工作进行改革,以减少它们对基础教育所产生的副作用,为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建设铺平道路。这也就是说,应该同时考虑功利性强的招生考试改革,使之与新的课程教材体系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妨碍。
以上思考,基本属于务虚的性质,没有涉及具体的方案和操作。肤浅粗糙,一管之窥。之所以写出来,只因建设广东特色的课程教材体系影响巨大,工程也十分巨大,需要认真研究。故此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教育界同仁的关注,共同讨论,以期成功。
注:
①高凌飚: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