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澜:两大理想成就一生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共的政治理想,也是张澜一生的追求
  
  在共和国开国领袖的群体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張澜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位。这不仅是因为他在天安门城楼上那身穿长衫、头戴瓜皮帽的打扮,更重要的是,他非凡的人生经历是那样独特。
  1911年,张澜担任川北宣慰史;此后,城头变幻大王旗,历史走入北京政府主政时期,张澜历任嘉陵道道尹、四川省省长;中华民国政府期间,张澜为国立成都大学校长、四川安抚委员会委员长、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主席;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民主同盟主席。
  这是一份极不寻常的履历。从清末到民国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近一百年波澜起伏,潮涨潮落中走出来的知名人士不在少数,而每个时代都在政治舞台上身居要职,并且举足轻重,惟张澜一人。
  1954年五一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对张澜说:“表老啊!你好,你的德很好,你是与日俱进。”1980年春节,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民盟中央和民盟北京市委举行的迎春茶话会上,特意提到张澜先生说:“我感到这位先生有两条是值得佩服的,第一条,他有很高尚的精神,这就是他的顽强的民主精神、民主思想;第二条,他有一个很优良的气质,就是他有强烈的正义感。”
  毛泽东和胡耀邦的总结,涵盖了张澜一生的理念和追求——“民主精神”是他的政治理想,而“德”所构成的“强烈的正义感”,则是他理想中政治清明的基石。
  
  从立宪救国转向民主救国
  
  1872年,张澜出生之时,为挽救日薄西山的大清王朝的洋务运动方兴未艾,第一批中国留学生开始走出国门。1894年,在张澜考中秀才这一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前所未有的剧变开始了。1898年的维新变法运动,给中国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1905年,延续几千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张澜子承父业做了一名教书先生。 维新派这股清风的吹动中,1903年,张澜作为四川官派留学生赴日本东京宏文书院学习物理化学。此时,明治维新使这个古老、保守的国家产生了新的活力。张澜从真切的感受中确立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君主立宪是个好东西,变法维新才能救中国。为此,张澜迫切希望被囚禁在瀛台的光绪皇帝能重掌大权,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在留日学生举办的慈禧太后70大寿庆祝会上,张澜迫切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主张:皇太后结束垂帘听政,还政于光绪,结果被清政府驻日公使扣押。后由于学院出面干涉,张澜才得以释放。
  张澜的君主立宪主张,很快被国内的局面所打破。1911年发生在湖北和四川的保路运动,张澜和民众一起,高举光绪皇帝神主牌合法请愿,却遭到野蛮镇压。身高不满五尺的张澜挺胸对着清兵的枪口,以生命维护民主权利,被捕入狱。被营救出狱后,张澜开始踏上政治舞台,他的政治理想也从立宪走向了革命。
  从1911年至1918年,张澜在四川前后当了8年地方官,从川北宣慰史到四川省长。当政期间,张澜运用民主的理念,改革旧官场种种腐败,自己带头清廉;大力兴办教育,人民安居乐业,在百姓中赢得了“川北圣人”的美誉,为以后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张澜正在北京。追求民主和科学的五四运动,与他所追求的政治理念相容、相通。他尤为欣赏李大钊、毛泽东、赵世炎等人参加的少年中国学会,称赞“此乃振兴中华希望之所在”。此外,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也深深留下烙印。
  1926年,军阀刘湘坐镇四川后,新成立的成都大学校长一职出现空缺,刘湘请出了德高望重的张澜。当校长后,张澜把蔡元培的教育理念移植到成都大学,提出的第一个口号,就是打开夔门。无论教师政治信仰如何,来自何党何派,学历出自何校,一律惟才是举。从1926年到1930年,张澜把只有一块牌子的成都大学,办成了声名远播的高等学府,创造了教育史上的奇迹。当时的成都大学被看作西南地区“民主与科学的堡垒”,人们一度把他和北大校长蔡元培相提并论。后来军阀刘文辉以三校合并之名排挤张澜,张澜不得不辞去了校长职务。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社会上享有声誉的张澜,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极为不满,因而倾向于中共的抗日政策。全面抗战爆发后,张澜对中共坚持抗日、追求民主的政策更是非常赞赏。1937年1月,国民党的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四项方针,并设置了专门的防共委员会,由蒋介石亲自提案的《限制异党活动办法》也在这次会议上获得通过。为此张澜当面质问蒋介石,共产党抗日是大好事,为啥子要反它、限它?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后,张澜对国民党的独裁行动予以强烈谴责,同时与中共紧密联系,相互配合,揭露国民党的恶劣行径。他冒着生命危险,把周恩来送来的皖南事变真相材料秘密散发出去。
  1941年3月19日,在有“民主之家”之称的重庆特园,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秘密成立。民盟由三党三派所组成,其成员基本上都是社会上的知名人士。作为这个团体的领导人自然应该德高望重。在梁漱溟的提议下,一贯反对结党、追求民主救国的张澜,众望所归,被推上了民盟主席的位置。在半年后的国民参政会上,张澜、罗隆基等人根据民盟纲领提交了一份议案,要求国民党尽快结束训政,实行宪政。蒋介石恼羞成怒,拍案大骂,“把我当宣统了”,随即派特务对张澜进行严密监视。张澜不以为意,与蒋介石当面辩论长达两个小时,并在此后两年中拒绝出席参政会。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蒋介石邀请毛泽东来重庆共商国是。张澜作为民主党派的代表,到机场迎接毛泽东。在重庆,毛泽东与张澜三次相见,交换对未来中国的看法。张澜所追求的民主建国理念与毛泽东和中共的追求如出一辙。在对民主的共同期盼中,民盟和中共走到了同一个战壕。
  1946年国共内战后,蒋介石宣布即将召开“国民大会”,中共宣布这个“国大”违反政协决议,拒绝参加。此时,作为国共之间的第三种力量的民盟,是否承认和参加“国大”,便显得至关重要。张澜向周恩来明确表示,民盟绝对不参加“国大”。为此,国民党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以逮捕和生命危险相威胁,强制民盟总部宣布解散。张澜派沈钧儒秘密潜往香港,召开民盟的一届三中全会,成立民盟的临时总部。这次会议是民主同盟在政治上的一个转折点。此后,民盟放弃了中间道路,为建立民主、和平、独立、统一的新中国与中共携手合作。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口号,号召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而中国共产党发起的这次政治协商会议在历史上通常被称作新政协。5月5日,在香港的民盟总部和各民主党派代表联名通电全国,并同时致电中共中央毛泽东,表示拥护五一口号。张澜得知后,立即给香港的沈钧儒等人去电报,对响应五一号召这一行动非常赞同,指出“这是国家当前自救的唯一途径”。
  进入1949年后,国共两党在战场决战的同时,都把目光转向了张澜等民主人士。国民党特务拟就了一份名单,其中有宋庆龄、张澜、罗隆基等重要人物,蒋介石要求把这些人强行带到台湾。而周恩来也在行动,在他周密的安排下,被特务严密监视在医院中张澜、罗隆基成功逃脱,北上北平,参加中共政治协商的开国盛典。6月25日,毛泽东来到北京饭店,看望住在这里的张澜。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张澜作为民盟的首席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号召全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精诚团结,共相勉励,并特别要求民盟要团结一致,拥护将来的新政府,以完成建设新中国新社会的历史使命。9月30日,张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10月1日,张澜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在这样的时刻,他仍像平时一样,身穿长衫,头戴瓜皮帽。
  
  以身作则,戒除历来为政者的病根
  
  1949年6月25日,当毛泽东到北京饭店与张澜见面时,两人有如下的对话:
  张澜:“共产党真有本领,取得如此伟大的胜利。”
  毛泽东:“我们共产党人,其实也无过人的本领,我们只不过做到了谦虚、谨慎、勤劳、节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国人民拥护我们,这才办成了一些事情。”
  张澜:“主席讲的前八个字,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少数人能够做到。但要做到这后一句话就很难啦!恐怕这也就是历来为政者的病根之所在吧?”
  毛泽东点头认同。
  这番看似普普通通的对话,实质上却点出中共胜利的实质,得人民者得天下。而要得人民,就必须戒除“历来为政者的病根”,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共的政治理想,也是张澜一生的追求。
  张澜在四川主政8年间,夫人老母及一概親人,仍在家乡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其四弟曾请求在他的政府机关中谋一低职,遭断然拒绝,谆谆相劝道:“我不能任用亲人,你在家中务农并奉养老母亲最好。”当时南充军阀石青阳欲倒张澜,曾派人乔装暗访其家,但见“环堵萧然,一屋空空,家人庵居素食,无可窃物”。暗访者以实相告,石叹曰:“川北圣人之誉,名不虚传也。”其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的情操,连政敌亦无不钦然。
  1949年,张澜被蒋介石软禁于上海虹桥疗养院。当时,他的生活十分清苦,不过手上却有一笔只有刘文辉等少数人知道的1700万银元的巨款,这是民盟的活动经费,只有张澜有权动用。但张澜宁可清贫自守,而绝不挪用分厘。
  10月1日开国大典上,张澜仍如平日,穿着一身旧布长衫就上了天安门,连毛泽东主席都笑着对他说:“表老(张澜字表方),你太俭朴了,你现在是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了,还是应该穿好点。”开国大典后,毛主席让政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专门为张澜送去呢料中山装和大衣,张澜舍不得穿,放在箱内长期保存,去世前嘱人还给了国家。同时,他一次次拒绝了国家为他安排的住宅。在他看来,那些院子委实太大了,房屋也委实太好了。后来,他亲自选择,终于合家团聚在一处小小的旧陋的宅院里。
  在北京皮库胡同的一个四合院里,张澜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5年,没有人相信这个毫不起眼的地方,住着一位国家副主席。据说张家曾在这里开辟了一小块地,地里种的不是什么奇珍异卉,而是老百姓饭桌上最常见的蔬菜。种菜的人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保姆或者警卫员,而是张澜的夫人刘慧征。
  一袭长衫,一个瓜皮帽,定格了张澜的一生。毛泽东用“你的德很好”给予赞赏。而在张澜看来,只有戒除“历来为政者的病根”,政治清明的理想才能实现。这或许可以解释他一生穿长衫的举动吧。★
其他文献
陈菊此行政治意义远大于体育交流。而除了国民党方面乐观其成,绿营支持者对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访大陆的看法,也是支持多于反对    5月24日下午,仿佛一个凯旋的英雄,民进党籍高雄市市长陈菊率团从上海返回台湾桃园机场时,没有人在现场抗议,反而有来自民进党桃园县党部和桃园县议会的近百名支持者在入境大厅接机。当她搭乘高铁傍晚时分抵达高雄,更有约两百多民众在迎接她,将她团团围住,送花、送粽子。  并非完全没有反
遇到诸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类需要一个发达国家承担历史和现实责任的时候,美国民主体系下成长起来的政治家们缺少勇气和担当精神    哈佛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授理查库珀(Richard Cooper)有一次在谈到关于全球气候政策时,曾对我说:“即使2000年戈尔当选了总统,我想他也不会签《京都议定书》。就这个问题来说,布什做的是一个正确的决定。”这位精通美国政治运作的前副国务卿能够作出如此判断,确实是有原因
团结柱极有可能成为天安门广场上的又一永久性建筑。此前,天安门广场上的永久性建筑只有开国前夕奠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1977年落成的毛主席纪念堂。  一名曾多次参与天安门规划的专家称,“天安门广场是一个政治的广场,在这里修建任何建筑,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政治意义。”    刚刚过去的国庆60周年盛典不仅令国人欢欣鼓舞,也向外界充分传达了中国团结、统一的信息。放置于天安门广场的民族团结柱也是这一信息的
索马里海盗已经对中国航运业构成严重直接威胁。中国外贸90%依靠海上运输,如果海上贸易受阻,那么将有“一半人挨饿,一半人受冻”    近年来,联合国安理会很少针对一个问题在数月内连续通过几个决议。索马里海盗问题是个例外。联合国安理会在半年内连发四道“严旨”,给各国出兵提供法律授权。俄罗斯、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希腊、印度、伊朗、韩国等国,都派出或准备调遣军舰。  “索马里海盗成了国际公敌,对其进
老龄社会迅速降临,养老问题严峻    中国在2000年已经进入老年型社会,2000年底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0.2%,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比重为7.1%。2000~2007年,老年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远远快于总人口,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正在加速老龄化。2009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为1.67亿,占人口总量的12.5%,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突破1.13亿,占人口总量的8.5%。
2009年4月8日,衔玉而生、商场戎马半生的荣智健,无奈地选择了“退位让贤”,辞去香港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下称中信泰富)董事长及主席职位。当天下午6时15分,67岁的荣智健乘坐一辆灰白色私家车,从香港金钟中信大厦驶出,坐在车上的荣智健神情疲惫,满头白发映衬得脸色黯然。  中信泰富大股东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下称中信集团)新闻发言人冀峰当天发给《中国新闻周刊》的传真显示:“中信泰富召开董事会,同意荣智健先
编者按  中共民主建政激发了从普通民众到民主党派及党外人士巨大的参政热情。当时6位国家副主席中有3位党外人士,4位政务院副总理中,有党外人士2人。在政务院所辖的34个部委中,14名党外人士出任正职。  几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在一种民主的氛围里完成了建立国家政权的一系列工作。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当时专门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在组织8000多人讨论、修改的基
作为奥运改建场馆之一,北京工人体育场已完成主体改建工程。4月,它将迎来修建后的第一场演出——席琳迪翁的演唱会,然后开始它的奥运使命——“好运北京”奥运测试赛    还没到工体北门,就听到类似广播的声响,一台新安装的大电视架在工体北面看台的顶上,不断播放着宣传片。  电视的屏幕有120平方米,可以180度旋转,比赛时屏幕朝向场内,平时朝着工人体育场北路,作为一个宣传的窗口。加上支架,大屏幕电视重达8
现在这种修复流动性危机和信心危机的策略是错误的。就像已故经济学家托宾说的那样:“货币政策是根绳子,只能拉(快速降热经济)而不能推(快速拯救经济)”    同那些热衷于“政府埋单哲学”的救市主义者预估相反的是,美国国会刚通过保尔森主导的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道琼斯指数即以崩溃的方式予以回应。10月6日,道指跌破万点大关,收于9955.5点,惨跌369.9点,盘中最高跌幅接近800点。  美股的崩溃
资本主义好还是社会主义好, 奥巴马的政纲在美国引发了一场有关意识形态的大讨论,让人联想起中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姓社”“姓资”之争      曼哈顿下城拉菲逸街339号是一座灰色的三层小楼,和附近很多建筑一样,它看上去古老破旧其貌不扬。楼上没有任何明显的标牌,狭窄的入口被一道不透明的铁门隔开。虽然门旁装着一部对讲机,但显然大部分时间只是个摆设。  这座楼其实名叫幕斯特楼(Muste Buil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