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防治主要土传病害的农药登记和推广情况

来源 :农化市场十日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AO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土传病害在我国的发生越来越严重,由于具有很强的暴发性和传染性,使农作物大面积减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与土传病害的长期斗争过程中,化学农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经过科研人员多年坚持不懈的创新与研发,目前登记在册且在有效日期内的杀菌剂单剂有近7,000种,其中吡唑醚菌酯、精甲霜灵、嘧菌酯、咯菌腈以及铜制剂等是使用较为广泛的杀菌剂,它们在农业生产上应用广泛,深受欢迎。
其他文献
湖泊、水库藻类的泛滥,究其原因,主要是水体的富营养化。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生产和生活污水也不断增加,由于这些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水未经完全处理或处理不充分便排入湖泊水库等水体,营养物质的输入超过了水体的输出和自净能力,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在适合的水温、光照和风力等条件下,就会使蓝藻、绿藻等藻类爆发性繁殖,即产生“水华”或“湖靛”现象,给人体健康、生态、景观等方面造成严重危害。
为探明排放强度得到控制后,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diphenylethers,PBDEs)在典型电子垃圾回收区农业土壤中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及其迁移转化情况,根据2010年本课题组布置的采样点进行二次布点,于2017年8月在贵屿及周边区域采集了74份土壤样品,共测得55种PBDEs浓度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解析了55种PBDEs的潜在来源;通过与2010年所测数据对比,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区域土壤中PBDEs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以BDE209为例,建立环境多
骨组织维持平衡的关键在于骨代谢的动态平衡。一旦骨代谢失衡,就会导致骨损伤甚至骨骼疾病。中药骨碎补含有主要活性成分——骨碎补总黄酮,该活性物质对骨质疏松、骨缺损、骨折和骨关节炎等骨骼疾病有治疗作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从骨组织、血管、骨细胞以及调控机制四个方面综述骨碎补总黄酮对骨代谢的影响,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目的]解析白羽王鸽屠宰性能与体尺性状的关联性,为今后在贵州地区科学系统地培养白羽王鸽积累参考数据。[方法]对30日龄白羽王鸽的体尺和屠宰性能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对测定指标进行显著性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白羽王鸽在30日龄时具有较高的屠宰率(87.200%),平均活重(429.960±51.781)g,全净膛重(319.253±40.342)g,全净膛率74.610%,具有较好的肉用性能。白羽王鸽屠宰性能和体尺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白羽王鸽胫长、活重和屠宰重与体斜长具有显著(P<0.05)相关性
河流沿岸带土壤是阻滞径流污染进入河流水体的最后屏障。为了探索川渝地区常见残渣中非溶解性有机质(NDOM)对流域土壤铜吸附及老化的影响,以嘉陵江(川渝段)内广元、南部、南充和合川沿岸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将空心莲子草、柠檬果渣和污泥NDOM以10%的比例添加到各沿岸土壤中,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NDOM改良土壤对铜的等温吸附,并分析铜在不同NDOM改良土壤中老化特征。结果显示:相比于柠檬果渣和空心莲子草,污泥NDOM改良土壤对Cu2+吸附效果更好。不同NDOM改良土壤对Cu2+
通过对山东省花生典型种植区耕层土壤地膜残留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准确评估花生种植农田系统地膜残留污染现状,为该地区农田地膜污染防控措施的提出提供科学依据。选择覆膜年限为1~15 a的18个农田为研究对象,调查土壤质地、地膜使用情况等指标,同时分析不同耕层土壤中地膜残留量和残片数量。结果表明,覆膜1~15 a的4个典型花生种植区耕层(0~30 cm)土壤残膜量在2.48~46.01 kg·hm-2,不同区域间差异不明显,均低于我国农田残留量限值。随着覆膜年限的增加,耕层土壤中
受自然环境因素、人为活动因素综合作用,土壤环境质量在空间上具有明显分层异质性,基于采样点进行环境质量分区是土壤环境质量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采样点与辅助因素的土壤环境质量分区方法,在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土壤环境质量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高斯混合模型对土壤采样点进行属性聚类,结合河流道路等对聚类结果进行边界调整,形成环境质量分区。以北京市顺义区采样数据为例开展方法验证,结果表明:本方法的分区结果优于SOFM聚类、K-means聚类,适用于人为和自然活动综合影响的环境质量分区。
“中国淡水渔都”核心区——大通湖区,现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国家级河蟹标准化示范区、“中国河蟹之乡”。2013年,大通湖大闸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河蟹产业已成为大通湖区渔业生产中最具特色和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在河蟹产业空前发展的同时,河蟹品牌保护、蟹苗繁育、技术落后、资金短缺等问题也紧随而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增加蟹农收入,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河蟹产业发展优势,整合丰富的现代资源,加强市场主导、行政引导、社会参与,探索进一步
鳗鲡(Anguilla)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据《2020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鳗鲡全国产量为23.4万t,其中福建和广东两省产量已超过全国的86%。虽然我国是世界鳗鲡养殖第一大国,但国内市场开发少、难度大,原因之一是很多人认为鳗鲡是无磷鱼,其胆固醇含量较高。实际上鳗鲡属于有鳞鱼,身披细小而退化的鳞片。
为探讨云南普通野生稻渗入系籽粒积累镉的能力,并分析其籽粒镉含量与田间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于2019年3—10月在滇南某镉污染农田种植120份元江普通野生稻渗入系BC3F4株系,测定其籽粒镉含量,并就籽粒镉含量与渗入系材料主要农艺性状展开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20份渗入系材料籽粒镉含量差异极显著,籽粒镉含量在0.05~3.57 mg·kg-1范围内,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从中筛选出镉低积累材料54份,高积累材料3份。120份渗入系材料含3种水稻类型(籼稻、粳稻及彩色稻),3种水稻类型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