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进行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必须把握城市脉搏,找准整治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体系,才能通过实施一些生态工程项目,改善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本文根据一些城市现存和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经过比较和分析,对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路方向和目标体系,以供选择。
主题词: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B84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概述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市场机制在经济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正在得到加强,更多地利用经济手段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就成为解决当地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出路。过去传统的以政府直接行政干预和控制为基础的生态环境管理方式必须转变,现有环境经济政策始终存在一个如何适应市场机制的问题。同时,现行环境经济政策,也不能全面体现价值规律,资源价格与实际价格之间存在较大偏离。另外在制订并实施环境经济政策时,在环境管理系统内考虑问题较多,这就把环境经济政策局限于一个微观范围内。因此,未来十年,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必然加大包括资源价格政策、环境税收政策、环境信贷政策、排污收费政策和环境投入政策在内的政策调整的力度。因而未来十年城市的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体现市场经济法律。
1. 确立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思路的前提和条件
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扩张着对区域资源和环境的要求,而有限的區内资源总量和环境容量,难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无控制的要求,因此,为协调区域间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总是要通过强化功能分区与管理,来实现区域发展的多目标要求。国家和省、市三级行政区进一步明确劳动地域分工,突出保护城乡居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气、清水、食物等的安全保证地位,是历史的必然,鉴于此,明确并保护城市的社会功能,就成为确立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思路的前提。理论和实践都清楚地表明,传统的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显然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目标,建立在拼资源、拼劳力、拼设备、拼环境容量基础上的城市和经济发展,只能导致过早地出现“城市病”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因此,转轨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兴区战略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加速产业结构模式、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生产力布局模式的转换,就成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的重要途径。
2.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的总体思路
2.1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总体思路表述
根据不同市域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和生态经济功能,针对发展中业已出现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及潜存的基本矛盾,充分考虑近期与远期生态经济发展的形势和背景,确定未来全市生态环境整治的总体思路应包括:遵循两大规律(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强化四大生态功能(生态屏障功能,食物安全保障功能,城镇大气安全保障功能和河流水源保护功能),开展三大主体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市战略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试点和示范,协调发展中的四大利益关系(本区与外区、开发与整治、人口与资源、发展与环境),加速四大发展模式的转变(产业结构模式、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生产力布局模式和城市发展模式),搞好四大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建设(生态系统调节工程、生态环境整治工程、生态系统恢复建设工程和生态经济示范工程),把城市逐步建设成为生态良性循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功能地位突出、与城乡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生态型经济发展区。
2.2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的技术路线
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和生态系统恢复建设,涉及到城乡产业结构模式转换、生产力布局方式的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污染或破坏了的环境整治、生态工程建设、生态经济试点示范、分区分类控制和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技术开发等许多环节。因此,明确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思路后,尚须确定整治和建设的基本技术路线。主要是:a.产业结构模式转变。必须站在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全局高度,加速产业结构模式的转换。重点是加强市、县、乡三级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制订并组织实施推动产业结构模式转换的产业政策,限期关停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加速发展低耗高效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态型产业,控制传统资源初加工工业的慢性增长,加强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建设,加强污染和高耗能工艺替代,培养发展高科技型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由污染消耗型向清洁低耗型产业的转变,建设本区资源环境相适应的产业体系。b.生产力布局调整。重点加强城乡功能区域规划,加强区域功能管理,加强市、县、乡三级政府对工业发展的分区调控,转变城镇和区域的经济职能,促进区域经济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严格控制城市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人口稠密区、中心商务区、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区、文化娱乐区等环境敏感区内的工业发展,引导工业向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城市规划工业区内集中。加强环境敏感区城镇与工业发展的立法管理,大力开展城镇和工业区可持续发展试点和示范,理顺多个不同经济功能区发展与环境的关系。c.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重点是按照现代化生态城市的要求,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和城市功能,调整城市规划布局,改变人口和产业过于集中在一些城区的状况,积极规划建设副城、城市卫星城,改变城市“摊大饼”的空间拓展方式,改变单核心城市形态,通过构建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给水、排水、通讯、电力、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骨架,拉动城市形态的转变,逐步实现生产经济型的市区向生态生活型转变。
3.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目标体系
3.1总目标
基于一些城市特殊的社会地位和较高的环境敏感度,必须提高对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体现城市的示范作用和窗口职能,而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和较低的产业结构水平,又增加了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的难度。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充分考虑需要和可能两方面条件,提出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建设的总目标体系包括:改善重点地区(水源保护区、城市中心商务区、城市居住小区、文化办公区和风景旅游区)的环境质量,控制非重点地区(市内工业区和县<市>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目标年基本改变城市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模式,改善全市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市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化和美化。上述目标可概括为“五年局部改善,整体控制,十年整体改善,局部美化”。
3.2城区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目标体系
社会经济方面。包括:国家环保模范城考核指标,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国家卫生城市考核指标,环境保护投资指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持续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单位GDP能耗和水耗。
环境质量方面。包括: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环境空气质量、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等。
环境建设方面。包括: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城市气化率、城市集中供热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噪声达标覆盖率等。
环境管理方面。包括:市政府对县政府的环保工作目标考核制度、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完善度、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程度、环境宣传教育普及率、环境信息等。
参考文献:
[1]王如松.周鸿.人与生态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2]李文华.王如松.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气象出版社,2002.
[3]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低碳经济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主题词: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B84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概述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市场机制在经济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正在得到加强,更多地利用经济手段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就成为解决当地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出路。过去传统的以政府直接行政干预和控制为基础的生态环境管理方式必须转变,现有环境经济政策始终存在一个如何适应市场机制的问题。同时,现行环境经济政策,也不能全面体现价值规律,资源价格与实际价格之间存在较大偏离。另外在制订并实施环境经济政策时,在环境管理系统内考虑问题较多,这就把环境经济政策局限于一个微观范围内。因此,未来十年,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必然加大包括资源价格政策、环境税收政策、环境信贷政策、排污收费政策和环境投入政策在内的政策调整的力度。因而未来十年城市的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体现市场经济法律。
1. 确立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思路的前提和条件
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扩张着对区域资源和环境的要求,而有限的區内资源总量和环境容量,难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无控制的要求,因此,为协调区域间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总是要通过强化功能分区与管理,来实现区域发展的多目标要求。国家和省、市三级行政区进一步明确劳动地域分工,突出保护城乡居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气、清水、食物等的安全保证地位,是历史的必然,鉴于此,明确并保护城市的社会功能,就成为确立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思路的前提。理论和实践都清楚地表明,传统的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显然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目标,建立在拼资源、拼劳力、拼设备、拼环境容量基础上的城市和经济发展,只能导致过早地出现“城市病”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因此,转轨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兴区战略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加速产业结构模式、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生产力布局模式的转换,就成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的重要途径。
2.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的总体思路
2.1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总体思路表述
根据不同市域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和生态经济功能,针对发展中业已出现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及潜存的基本矛盾,充分考虑近期与远期生态经济发展的形势和背景,确定未来全市生态环境整治的总体思路应包括:遵循两大规律(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强化四大生态功能(生态屏障功能,食物安全保障功能,城镇大气安全保障功能和河流水源保护功能),开展三大主体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市战略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试点和示范,协调发展中的四大利益关系(本区与外区、开发与整治、人口与资源、发展与环境),加速四大发展模式的转变(产业结构模式、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生产力布局模式和城市发展模式),搞好四大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建设(生态系统调节工程、生态环境整治工程、生态系统恢复建设工程和生态经济示范工程),把城市逐步建设成为生态良性循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功能地位突出、与城乡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生态型经济发展区。
2.2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的技术路线
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和生态系统恢复建设,涉及到城乡产业结构模式转换、生产力布局方式的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污染或破坏了的环境整治、生态工程建设、生态经济试点示范、分区分类控制和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技术开发等许多环节。因此,明确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思路后,尚须确定整治和建设的基本技术路线。主要是:a.产业结构模式转变。必须站在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全局高度,加速产业结构模式的转换。重点是加强市、县、乡三级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制订并组织实施推动产业结构模式转换的产业政策,限期关停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加速发展低耗高效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态型产业,控制传统资源初加工工业的慢性增长,加强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建设,加强污染和高耗能工艺替代,培养发展高科技型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由污染消耗型向清洁低耗型产业的转变,建设本区资源环境相适应的产业体系。b.生产力布局调整。重点加强城乡功能区域规划,加强区域功能管理,加强市、县、乡三级政府对工业发展的分区调控,转变城镇和区域的经济职能,促进区域经济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严格控制城市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人口稠密区、中心商务区、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区、文化娱乐区等环境敏感区内的工业发展,引导工业向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城市规划工业区内集中。加强环境敏感区城镇与工业发展的立法管理,大力开展城镇和工业区可持续发展试点和示范,理顺多个不同经济功能区发展与环境的关系。c.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重点是按照现代化生态城市的要求,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和城市功能,调整城市规划布局,改变人口和产业过于集中在一些城区的状况,积极规划建设副城、城市卫星城,改变城市“摊大饼”的空间拓展方式,改变单核心城市形态,通过构建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给水、排水、通讯、电力、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骨架,拉动城市形态的转变,逐步实现生产经济型的市区向生态生活型转变。
3.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目标体系
3.1总目标
基于一些城市特殊的社会地位和较高的环境敏感度,必须提高对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体现城市的示范作用和窗口职能,而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和较低的产业结构水平,又增加了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的难度。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充分考虑需要和可能两方面条件,提出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建设的总目标体系包括:改善重点地区(水源保护区、城市中心商务区、城市居住小区、文化办公区和风景旅游区)的环境质量,控制非重点地区(市内工业区和县<市>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目标年基本改变城市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模式,改善全市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市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化和美化。上述目标可概括为“五年局部改善,整体控制,十年整体改善,局部美化”。
3.2城区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目标体系
社会经济方面。包括:国家环保模范城考核指标,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国家卫生城市考核指标,环境保护投资指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持续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单位GDP能耗和水耗。
环境质量方面。包括: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环境空气质量、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等。
环境建设方面。包括: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城市气化率、城市集中供热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噪声达标覆盖率等。
环境管理方面。包括:市政府对县政府的环保工作目标考核制度、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完善度、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程度、环境宣传教育普及率、环境信息等。
参考文献:
[1]王如松.周鸿.人与生态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2]李文华.王如松.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气象出版社,2002.
[3]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低碳经济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