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许多声乐爱好者对于发声的概念理解不够正确,歌唱方法把握不够准确,所以不能很好地解决高音歌唱时所遇到的技巧问题。歌唱时高音技法的学习,虽然不是声乐学习方法的全部,但是它却是歌唱艺术中的重中之重。在声乐学习中掌握正确的高音技法,有助于拓宽声音的音域,演唱好作品的高潮部分,使歌唱音色坚实、有力。
【关键词】演唱 高音 呼吸 共鸣 心理素质
声乐是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仅凭理论知识和文学资料去进行学习是非常困难的,它主要是通过正确的发声训练和不断的歌曲演唱来逐步完成的。声乐教师在声音训练上的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而不是通过某种唱法的训练形成某种唱法的声音。歌唱时高音技法的学习,虽然不是声乐学习方法的全部,但是它却是歌唱艺术中的重中之重。在声乐学习中掌握正确的高音技法,有助于拓宽声音的音域;有助于演唱好声乐作品中的高潮部分;有助于使歌唱声音的音色变得坚实、有力。尽管如此,然而声乐演唱中的各个声部、各个声种都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高音发声技巧问题。
许多声乐爱好者对于发声的概念理解不够正确,歌唱方法把握不够准确,所以不能很好地解决高音歌唱时所遇到的技巧问题。那么,如何在演唱中唱好高音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呼吸方法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源泉,发声的准确,音质的优美和歌唱的表情都与呼吸紧密联系,呼吸的控制运用是歌唱的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好的呼吸可以支托声带积极闭合使真假声完美结合,还可使声音的音量相对增大厚实,音色更加明亮悦耳,使声带物理特性得到比较好的发挥,从而演唱出好听而完整的歌曲。许多歌唱中的毛病也往往是因不善于运用呼吸造成的。没有正确呼吸支持的歌声,就犹如海市蜃楼。
1.演唱时的呼吸支点
目前得到肯定和广泛运用的呼吸方法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主要由胸腹联合式的深呼吸支点、呼气肌群控制的气息动力和吸气肌群运动的阻抗相互制约而实现。软腭和小舌同时上提形成一种兴奋的趋势,大舌根往回收,产生舌头缩短了的感觉。这样口咽腔上腭部分就形成了一个降落伞状,同时下巴自然地打开,造成口咽腔的空间更有集中感。经过这样一个瞬间的调整以后,声波由咽腔经硬腭反射到头腔里,口腔和咽腔与头腔混合起来,用有深度、有支点的气息贯通,使声音更加集中地进行混合振动,便能产生一束有集中感、有威力、有穿透力的音波。这种音色明亮又有光彩和金属感的声音,就是可以被控制和自由运用的声音。这种感觉是有力而自然的,同时又是集中的。这时还能感到深呼吸的支点,这个支点是在横膈膜或者更往下的部位。对这个支点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但是一定不能感到是在身体的上部位。有支点的呼吸,就是指深呼吸。要唱好高音,就必须依靠深呼吸的支持。当然,呼吸支点的建立,需要从歌唱的实际音响效果出发,经过细致而长时间的探索而逐步掌握。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呼吸方法,加强了声乐的理解能力,才能加深理解并指导实践。
2.演唱呼吸时气息的运用
气息运用的两个基本环节是吸气和呼气。所以气息控制的关键,是锻炼和加强吸气肌群的阻抗力,即用吸气的感觉唱歌。歌唱时气要吸得深一些而且要在最自然的状态中完成,要软松、自如、柔美,富有弹性;吸气的量要根据乐句的长短和歌曲情绪的要求来决定。这样才能吸气像闻花,呼气似打哈欠,用少量的气发大量的音,解决气多声音小,费力不讨好的问题。呼气,是把吸进来的气在一瞬间控制起来,立即转化成呼气状态,也就是一种准备发音的气息状态。这种状态应要保持着,一直到又吸进一口新气为止。被控制的气应该是丰满的,控制气的时候,人的感觉应是轻松自如的。如果是过分的控制,会因为气息紧张而使声音僵硬、不流畅,甚至造成声音颤抖等。
在歌唱的呼吸控制中,善于根据歌曲的感情、风格、语调和音乐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连断收放来灵活地调控和变换,力求丰富多彩,谐和统—。只有气息达到了深、通、活这三点,才能说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总的来讲,歌唱者在唱高音前的一瞬间做换气动作时,切忌吸得太满而形成饱和状态,以致使唱出来的高音不准、僵化且不流畅。要想有把握唱好高音,气息要适量,保持一两秒钟后,将气息稍微下放一点。两肋相应产生张力,后腰向下坐,这样气息就垂直通下来,从而将气息的支点固定在小腹的“丹田”处。获得气息支持,同时激起高音声流进入头腔,顺利获取头声。此时鼻梁上方和眉心处顿时就有振动感,使声音流动,由此产生泛音。这种声音圆润、优美且有穿透力,在力度和灵活度上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所以说,只有运用这样的科学呼吸方法才能获得正确的高音。
二、获得高音共鸣的方法
在一些新来的学生中,歌唱时会盲目追求音量。其实学生听起来大的声音,不一定是正确的。如果声音在口腔内部是散的,位置就会比较低,缺少共鸣。那么,怎么让学生利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建立一个通畅有序的歌唱状态呢?用弱声练习的方法,比较容易找到放松的感觉。任何一种唱法,只有松弛才会产生美感。在做这个练习时,最好用开口哼鸣的状态。就是口腔张开不发音,用鼻子发音。一般在开始练声时,先练练“M”是有益的,因为发这个音容易达到高位置和靠前、明亮、集中的效果。练习哼鸣时首先上下唇自然地闭上、口腔内部要打开,好像闭口打哈欠的感觉,感到声音向高位、额窦、鼻窦处扩展,但切勿把声音堵塞在鼻腔里,否则会发出鼻音。没有接受过训练的学生,牙关部会很紧,每天需要做张嘴练习。用手按住下巴,练习向上伸张,不要用力过猛,伤及口腔关节,口腔不能过横,也不要过长。露出上齿,微露下齿为最好。这样的口腔状态,从发声学上讲是正确的。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先做到外面打开是其一,关键是体会由内向外张开是最重要的。不要形成喇叭状态,外面大,里面小,那样就很难获得声音的通畅了。在移动至高音区时,应适度的提起软腭,因为软腭的提起是唯一能产生高音的通道。从嗓音结构上讲,不可能会从牙齿后面产生高音,只有在软腭提起时,带动后咽壁的拉力、口腔后部形成拱门状态,才会具备鼻头腔共鸣。高音才会是有松弛的,同时产生振撼力。 三、提高演唱心理素质
1.培养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唱高音技能的学习既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如果学生对声乐没有兴趣,那么对作品只是机械地学习,没有任何感情,我们教师要反对那种枯燥的、机械的练习,要引导学生具有作品的音乐表现力。因此,首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有些学生自身对唱歌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对于不具有这种兴趣爱好的学生,我们则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激励和培养。教师要有信心和耐心,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勇敢面对困难,及时发现和表扬学生出现的点滴进步,以使学生逐步建立唱高音的自信;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教学方式要多样化,教学要生动、活泼,可以利用课上或课余时间组织一些歌唱比赛。总之,教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督促学生平时加强练习,学生唱高音的技能才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营造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创设艺术氛围,首先从教师做起。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是学习进入艺术殿堂的领路人,做个美好的有活力的音乐教师形象,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增强音乐学习的动力,而且还会使其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音乐教师要注重个人的教学仪态、教学语言和教学气质。总之,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具有热爱教学工作、热爱学生,全面发展的个人素质。
其次,给学生多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鼓励学生参加校外、校内等各项比赛或活动。如:全国推新人大赛、四川省艺术人才大赛、五四青歌手大赛、国庆诗与歌或是合唱比赛等等,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深化学生对歌曲演唱的理解,提高演唱水平。学生获得了各类奖项,这些成绩与学校平时严谨的教学及学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3.增强学生自信心
大多数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都是由情绪紧张所产生的。反复分析学生产生情绪紧张的原因,就是很多人“怯场”、缺乏勇气和自信心。教师一定要立足于学生的立场,帮助他们分析问题,鼓励他们勇敢地去战胜困难,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切勿采取打击、批评、嘲笑等不恰当的简单办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在表演中做得不到位,教师应该耐心指导纠正,只有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因此,教师要根据各人不同的心理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性格,因人而异,用不同的方法,正确加以引导。最终使每一个学生有一个比较完美的高音歌唱方法。
【参考文献】
1.国韵宣传:《怎样才能唱好高音》,风华国韵,2012.9.7.
2.李双江:《我是怎样唱高音的》,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6.1.
3.王俊:《从“原生态唱法”看高校专业声乐教学》,云梦学刊 第27卷第6期,2006.11.
4.佚名:《唱歌技巧练习 如何唱高音》,百度文库,2012.2.27.
(作者单位:642150四川省隆昌县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组)
【关键词】演唱 高音 呼吸 共鸣 心理素质
声乐是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仅凭理论知识和文学资料去进行学习是非常困难的,它主要是通过正确的发声训练和不断的歌曲演唱来逐步完成的。声乐教师在声音训练上的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而不是通过某种唱法的训练形成某种唱法的声音。歌唱时高音技法的学习,虽然不是声乐学习方法的全部,但是它却是歌唱艺术中的重中之重。在声乐学习中掌握正确的高音技法,有助于拓宽声音的音域;有助于演唱好声乐作品中的高潮部分;有助于使歌唱声音的音色变得坚实、有力。尽管如此,然而声乐演唱中的各个声部、各个声种都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高音发声技巧问题。
许多声乐爱好者对于发声的概念理解不够正确,歌唱方法把握不够准确,所以不能很好地解决高音歌唱时所遇到的技巧问题。那么,如何在演唱中唱好高音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呼吸方法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源泉,发声的准确,音质的优美和歌唱的表情都与呼吸紧密联系,呼吸的控制运用是歌唱的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好的呼吸可以支托声带积极闭合使真假声完美结合,还可使声音的音量相对增大厚实,音色更加明亮悦耳,使声带物理特性得到比较好的发挥,从而演唱出好听而完整的歌曲。许多歌唱中的毛病也往往是因不善于运用呼吸造成的。没有正确呼吸支持的歌声,就犹如海市蜃楼。
1.演唱时的呼吸支点
目前得到肯定和广泛运用的呼吸方法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主要由胸腹联合式的深呼吸支点、呼气肌群控制的气息动力和吸气肌群运动的阻抗相互制约而实现。软腭和小舌同时上提形成一种兴奋的趋势,大舌根往回收,产生舌头缩短了的感觉。这样口咽腔上腭部分就形成了一个降落伞状,同时下巴自然地打开,造成口咽腔的空间更有集中感。经过这样一个瞬间的调整以后,声波由咽腔经硬腭反射到头腔里,口腔和咽腔与头腔混合起来,用有深度、有支点的气息贯通,使声音更加集中地进行混合振动,便能产生一束有集中感、有威力、有穿透力的音波。这种音色明亮又有光彩和金属感的声音,就是可以被控制和自由运用的声音。这种感觉是有力而自然的,同时又是集中的。这时还能感到深呼吸的支点,这个支点是在横膈膜或者更往下的部位。对这个支点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但是一定不能感到是在身体的上部位。有支点的呼吸,就是指深呼吸。要唱好高音,就必须依靠深呼吸的支持。当然,呼吸支点的建立,需要从歌唱的实际音响效果出发,经过细致而长时间的探索而逐步掌握。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呼吸方法,加强了声乐的理解能力,才能加深理解并指导实践。
2.演唱呼吸时气息的运用
气息运用的两个基本环节是吸气和呼气。所以气息控制的关键,是锻炼和加强吸气肌群的阻抗力,即用吸气的感觉唱歌。歌唱时气要吸得深一些而且要在最自然的状态中完成,要软松、自如、柔美,富有弹性;吸气的量要根据乐句的长短和歌曲情绪的要求来决定。这样才能吸气像闻花,呼气似打哈欠,用少量的气发大量的音,解决气多声音小,费力不讨好的问题。呼气,是把吸进来的气在一瞬间控制起来,立即转化成呼气状态,也就是一种准备发音的气息状态。这种状态应要保持着,一直到又吸进一口新气为止。被控制的气应该是丰满的,控制气的时候,人的感觉应是轻松自如的。如果是过分的控制,会因为气息紧张而使声音僵硬、不流畅,甚至造成声音颤抖等。
在歌唱的呼吸控制中,善于根据歌曲的感情、风格、语调和音乐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连断收放来灵活地调控和变换,力求丰富多彩,谐和统—。只有气息达到了深、通、活这三点,才能说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总的来讲,歌唱者在唱高音前的一瞬间做换气动作时,切忌吸得太满而形成饱和状态,以致使唱出来的高音不准、僵化且不流畅。要想有把握唱好高音,气息要适量,保持一两秒钟后,将气息稍微下放一点。两肋相应产生张力,后腰向下坐,这样气息就垂直通下来,从而将气息的支点固定在小腹的“丹田”处。获得气息支持,同时激起高音声流进入头腔,顺利获取头声。此时鼻梁上方和眉心处顿时就有振动感,使声音流动,由此产生泛音。这种声音圆润、优美且有穿透力,在力度和灵活度上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所以说,只有运用这样的科学呼吸方法才能获得正确的高音。
二、获得高音共鸣的方法
在一些新来的学生中,歌唱时会盲目追求音量。其实学生听起来大的声音,不一定是正确的。如果声音在口腔内部是散的,位置就会比较低,缺少共鸣。那么,怎么让学生利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建立一个通畅有序的歌唱状态呢?用弱声练习的方法,比较容易找到放松的感觉。任何一种唱法,只有松弛才会产生美感。在做这个练习时,最好用开口哼鸣的状态。就是口腔张开不发音,用鼻子发音。一般在开始练声时,先练练“M”是有益的,因为发这个音容易达到高位置和靠前、明亮、集中的效果。练习哼鸣时首先上下唇自然地闭上、口腔内部要打开,好像闭口打哈欠的感觉,感到声音向高位、额窦、鼻窦处扩展,但切勿把声音堵塞在鼻腔里,否则会发出鼻音。没有接受过训练的学生,牙关部会很紧,每天需要做张嘴练习。用手按住下巴,练习向上伸张,不要用力过猛,伤及口腔关节,口腔不能过横,也不要过长。露出上齿,微露下齿为最好。这样的口腔状态,从发声学上讲是正确的。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先做到外面打开是其一,关键是体会由内向外张开是最重要的。不要形成喇叭状态,外面大,里面小,那样就很难获得声音的通畅了。在移动至高音区时,应适度的提起软腭,因为软腭的提起是唯一能产生高音的通道。从嗓音结构上讲,不可能会从牙齿后面产生高音,只有在软腭提起时,带动后咽壁的拉力、口腔后部形成拱门状态,才会具备鼻头腔共鸣。高音才会是有松弛的,同时产生振撼力。 三、提高演唱心理素质
1.培养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唱高音技能的学习既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如果学生对声乐没有兴趣,那么对作品只是机械地学习,没有任何感情,我们教师要反对那种枯燥的、机械的练习,要引导学生具有作品的音乐表现力。因此,首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有些学生自身对唱歌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对于不具有这种兴趣爱好的学生,我们则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激励和培养。教师要有信心和耐心,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勇敢面对困难,及时发现和表扬学生出现的点滴进步,以使学生逐步建立唱高音的自信;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教学方式要多样化,教学要生动、活泼,可以利用课上或课余时间组织一些歌唱比赛。总之,教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督促学生平时加强练习,学生唱高音的技能才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营造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创设艺术氛围,首先从教师做起。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是学习进入艺术殿堂的领路人,做个美好的有活力的音乐教师形象,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增强音乐学习的动力,而且还会使其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音乐教师要注重个人的教学仪态、教学语言和教学气质。总之,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具有热爱教学工作、热爱学生,全面发展的个人素质。
其次,给学生多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鼓励学生参加校外、校内等各项比赛或活动。如:全国推新人大赛、四川省艺术人才大赛、五四青歌手大赛、国庆诗与歌或是合唱比赛等等,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深化学生对歌曲演唱的理解,提高演唱水平。学生获得了各类奖项,这些成绩与学校平时严谨的教学及学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3.增强学生自信心
大多数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都是由情绪紧张所产生的。反复分析学生产生情绪紧张的原因,就是很多人“怯场”、缺乏勇气和自信心。教师一定要立足于学生的立场,帮助他们分析问题,鼓励他们勇敢地去战胜困难,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切勿采取打击、批评、嘲笑等不恰当的简单办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在表演中做得不到位,教师应该耐心指导纠正,只有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因此,教师要根据各人不同的心理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性格,因人而异,用不同的方法,正确加以引导。最终使每一个学生有一个比较完美的高音歌唱方法。
【参考文献】
1.国韵宣传:《怎样才能唱好高音》,风华国韵,2012.9.7.
2.李双江:《我是怎样唱高音的》,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6.1.
3.王俊:《从“原生态唱法”看高校专业声乐教学》,云梦学刊 第27卷第6期,2006.11.
4.佚名:《唱歌技巧练习 如何唱高音》,百度文库,2012.2.27.
(作者单位:642150四川省隆昌县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