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一个令我刻骨铭心的日子。那天黄昏,在首都的一条人行道上,我牵引着著名战斗英雄——双目失明的史光柱,静静地穿过京城的大街小巷,与我们迎面而来的那些在夕阳中匆匆赶路的车流,那些在市场里采购蔬菜的主妇,那些在绿阴下絮絮私语的情侣,没有谁能认识我们,没有谁能认识这位伟大而平凡的英雄。当我拽住三个学生模样的少年,悄声问他们:“你知道这位军人吗?你知道史光柱吗?”他们摇摇头,从我们的身边擦身而过,那一刻,我的灵魂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是的,25年过去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的那场战争和硝烟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远去,和平的鸽哨在季节的变幻中愈来愈响亮。股票、房地产、网络经济、PK超女……当一系列关于经济关于市场的新名词新概念占据了人们的头脑,军人与钢枪,似乎只存在于社会的边缘。在许多人的眼中,英雄的概念已不再只是包括那些把生死置之度外而赴身踏雷、身堵枪眼、坚守边防的军人,似乎更应该是在市场经济中叱咤风云的弄潮儿。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和平时期,时代要求与时代潮流发生了错位,物质至上和信仰空虚的颓废之风正在入侵一代人的灵魂,人们的价值取向、价值标准、价值追求发生了裂变。史光柱,这个曾经名扬中华,曾经一度占据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人心灵的英雄,他在想什么?在干什么?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近史光柱,走进他那博大的内心世界。
战争夺去了史光柱的双眼
在极端的痛苦中
他却顽强地站了起来
说起史光柱,也许有的读者并不陌生。
在1984年4月收复老山的正义之战中,史光柱是老山主攻团某排代理排长。他在左眼球被打出来、右眼球被打进两块弹片、身体先后四次八处负伤的情况下,实现了“宁可前进一步死,不可后退半步生”的誓言,一直坚持指挥战斗,带领全排攻占了高地,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十杰青年”称号。
1984年4月28日,对于史光柱来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也是他20年人生的一个猝然转折。当史光柱从昏迷中醒来时,张口就问:“高地拿下没有?”在他身旁的连长带着哭声对他说:“史光柱,高地拿下来了,你的任务完成得十分出色。”这时,史光柱才知道,是战友们把他从阵地上抢救下来,送到了医院。医生从他浑身是血的身上,检查出六处重伤,双眼、脸部、喉部、右耳、左臂、左膝上有大大小小的弹片好几十片。当医生告诉他的双眼已保不住的消息时,史光柱顿时惊呆了,他放声大哭了起来,他才20岁,生活对于他来说,才仅仅是开始,今后陪伴他的将是茫茫的黑暗。史光柱多么想再看看五光十色的世界啊!在童年,在学生时代,即使在收复老山战斗的前夕,他仍然在编织着自己未来的梦。他曾经想当一名优秀的指挥员,在伟大的祖国边疆战斗一辈子。他曾想找一个温柔、漂亮的妻子,组成一个美满家庭。可是现在,双目失明了,将如何生活下去?
当史光柱陷入痛苦的沉思,在人生的道路上徘徊的时候,部队首长、医护人员、战友们都来安慰他,开导他。他们给史光柱讲保尔·柯察金,解放军总部专门从北京打来电话,询问他的病情,鼓励他战胜伤残。一个年仅5岁的小女孩给史光柱写了一封既天真又感人的信,她说:“小史叔叔,你不要哭,我长大了去当兵,用枪把敌人的眼睛打瞎,然后我去学医,当医生,把你的眼睛治好。”一位70多岁的老妈妈来信说:“你为保卫我们的国家失去了双眼,我已是个70多岁的人了,你还年轻,我愿意把我的双眼献给你。”
首长的关怀,战友的鼓舞,人民群众的爱抚,强烈地震撼着史光柱的心。
在新的生命制高点上,史光柱选择了文学。他要用自己的笔,讴歌血染的风采。
双目失明后,史光柱考虑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今后干点什么,什么是新的奋斗目标?每当他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些难忘的往事强烈地撞击着他的灵魂,他想通过某种方式把思想情感表达出来。于是,史光柱选择了写诗、写散文。他利用收音机、录音机开始自学,请医生、护士、卫生员帮他读书代笔。尽管他的文学基础非常差,学得很吃力,尽管他的眼前依旧是漆黑一片,尽管他没有眼睛的路有许多的坎坷,但史光柱坚信,生活的道路总有一些花是香的,总有一片情是真的,总有一滴血是热的,也总有阳光能把他的心头照亮。通过一年多的自学,史光柱创作了100多首反映老山战士生活的诗歌,有60多首诗先后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诗刊》等报刊杂志上发表。
1986年9月,深圳大学破格录取史光柱为国际文化系的本科学生。这对于渴望读书的史光柱来说,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新的挑战。据说,在当时全国的所有大专院校里,史光柱是惟一一个在校的盲人本科大学生,他既为此感到骄傲,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大学四年中,史光柱攻读完了大学本科的全部课程,毕业考试平均分为83.9分。成为深圳大学的优秀学生之一,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学士学位的盲人。此间,史光柱在全国报刊上发表诗作400多首,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出版了6本诗集,许多作品被俄、法、英等国翻译并广为传播,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由他作词并演唱的《小草》从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走进千家万户,史光柱这个神圣的名字铸造了新一代不朽的军魂,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精神偶像。1990年他被中国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1991年被国家机关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1993年年底,中国作家协会专门召开了史光柱作品研讨会,首次提出“史光柱诗歌现象”。20多年来,史光柱一面搞创作,一面到全国各地演讲,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成为我国第一个演讲超过2500多场的当代英雄,多次受到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在和平年代史光柱仍坚守英雄本色
1990年的一天,一辆豪华轿车开到史光柱的住处。从车上走下两位不速之客,他们是香港一家生产衬衫新产品的公司代表,他们打算用史光柱的名字作为商标,生产所谓的“光柱”牌系列产品,专门销往大陆,特来请史光柱出山当名誉董事长,月薪两万元(其中一万元人民币,一万元港币)。在此之前,还有一家香港驻深圳生产电子产品的公司,特来邀请史光柱做推销总代理,并准备派两名公关小姐陪伴在史光柱左右,供他使唤。在金钱和美女面前,史光柱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战士,他深刻地认识到:英雄的称号,不仅仅属于自己,这里面包含着烈士们的青春和生命,包含着他们的良知,包含着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我岂能用烈士尸骨换来的荣誉为我个人赚取利益,坐洋车、喝洋酒、住洋房?史光柱果断地拒绝了港商的邀请。
20多年来,史光柱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全国各地青少年朋友写给他的信,信中除了对史光柱表达了崇敬之情外,更多的是要求解答各种各样的问题。妻子张晓君几乎成了史光柱的私人秘书,整理文稿、回复来信成了张晓君生活中的主要内容。25年的时间,史光柱光给读者复信用的邮票就花了上万元,复这么多信,花了史光柱的许多时间和精力,但他却没有把这当成负担,而是看成为党工作,为社会尽责。
在绿色军营在商潮涌动的年代军人的价值是什么
带着这个问,本刊记者采访了史光柱。
记者: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许多人忙着捞钱,你为祖国的安宁失去了自己的双眼,家境又那么清贫,有过别的想法吗?
史光柱:我不是商人,我不能用金钱在我的眼睛上打上价格。
记者:据我所知,你是可以休养的,你为什么还要去攀登,求索和工作?
史光柱:你有那么多钱,可以够生活一辈子了,但你为什么还要去挣?或许有两点吧,一是为了生活更好,二是为了将来和后代。我和你一样,也想生活得更好,当然还有其他的追求。说来你也许不相信,现在我一天不工作,心里就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因为我总想,荣誉毕竟属于过去,生命的过程始终要有一点特色才行。每个人降临世间,总是先把前人创造的财富作为自己生存的条件。同样,他成人后也应给下一辈人创造财富。我过去的贡献不能代表我的现在和将来。我的眼睛不行了,但我还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党和人民给了我那么多,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享受,英雄也有一个再塑造的问题。
记者:在你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如今成了边贸口岸,通商口岸,你怎么看待你留在那里的一双眼睛?
史光柱:我的那双眼睛和长眠在前线的战友都看到了日益活跃的边贸市场和通商口岸。当年,我们作战的目的就是为了今日的和平、繁荣。今天搞经济建设,正如同过去打仗,都是国家的需要。我很高兴地看到我们流汗流血换来今天的和平繁荣。
记者:你认为新形势下军人的价值应该是什么?
史光柱:改革开放以后,许多人下海,捕鱼捞虾,可是,也要有人甘愿吃亏,守住这个堤坎。如果说今天工人有责任制,农民承包责任田,那么,我们军人的价值就是承包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领土领空领海的和平和安宁。
这就是史光柱。20多年来,他没有以功臣自居,没有以英雄的称号贪图享乐。而是用他那伤残而又壮实的身躯,在生命的制高点上,不断地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