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是能引起学生思考并想弄清楚或力求说明的东西。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笔者体会到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做好课堂提问,以起到抛砖引玉、发人深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水平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的问题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里,让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氛围中,教学相长,共同学习提高。下面就如何有效提问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趣是人们希望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意志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非常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可抓住文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罗布泊——仙湖——消逝了,罗布泊过去是怎样的?现在又变成什么样了?它到底遭遇了什么?是什么原因让它消失了?这一系列的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出答案。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报告文学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
二、提问要有一定的坡度
提问要有一定的坡度,就是指提问设计时,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逐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提问不能过于简单,那样学生会逐渐失去思考的乐趣,提问变得索然无味;当然也不能过难,否则学生会产生胆怯心理。所以设计问题,必须在问题的难易度上下工夫,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人人有思考的机会,个个有答问的条件,每个学生的答问都能显示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让大家“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讲:“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过了一个高峰,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泼了。”由此可见,有一定坡度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同时,好的提问,可以使学生深入思考,质疑问难,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三、抓准问题,精心设计
在语文课堂教學中,老师所提的问题一定要“准”,即抓住学生的心理,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这里所说的“准”,是指要围绕教学目的,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出发,抓住主要问题层层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同时必须要抓住课文内容的逻辑关系,一步一步地深入,不能提问过大过空的问题。如教沈从文的散文《云南的歌会》时如果这样问学生:“课文如何体现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的?”那么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肯定不知从何下手,只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以回答。长此以往,必将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木。”所以,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心理,问准问题,以“小切口”来体现大问题。例如,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时,因为课文很长,如果老师在提问时没有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学生就不知道该怎么下手,而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因此,在教这篇课文时只要抓住两个问题:一是鲁提辖为什么要打镇关西?二是鲁提辖是怎样打死镇关西的?从这两个问题出发,作为理解全文的突破口和课堂讨论的向标,让学生围绕着它自由发挥提出问题。这样逐渐深入,学生们由此而理解全文。
四、注重发散型思维的提问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意义,同时还要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老师在提问时,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提问的深度,并且一定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设问,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的同时,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方法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他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又比如在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黑暗,战争残酷,追求美好生活的美好愿望。在教师提问引导,“如果当时社会上都是陶渊明这样的人,社会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很多学生经此一问,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思想中消极的一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五、抓住提问时机,发挥问题作用
语文老师对于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其关键在于设疑的时机。只要抓住时机,找出学生在认识上的矛盾,就能积极地开启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引领学生理解课文。一般教师应该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提出问题:
1.牵涉全文的线索处,抓住“文眼”提问,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背影》教学中,“背影”二字既是文章的题目,也是全文的“文眼”。因此,教师的提问,就应该抓住文眼,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蕴含较为丰富、深刻的主题处。在这些关键的地方,设问质疑,引导学生进行推敲、发掘,使学生的思考达到较高的层次。
3.疑点、难点和各种矛盾交汇处。如闻一多的现代诗《色彩》,生命既然有悲哀而且要“加我以死”,诗人却说:“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对此,学生难于理解,教师应在此处给予点拨、引导和设疑。
4.引起不同意见处。如郦道元的《三峡》在写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时,为什么没有按着四季的顺序来写呢?从而加深对三峡地貌的理解,水借山势险,山借水威而形成四季不同的景观。
另外,提问的艺术还涉及到提问的方式、教师的教态、课文的优劣等诸多因素。但提问作为一门艺术,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水平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的问题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里,让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氛围中,教学相长,共同学习提高。下面就如何有效提问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趣是人们希望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意志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非常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可抓住文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罗布泊——仙湖——消逝了,罗布泊过去是怎样的?现在又变成什么样了?它到底遭遇了什么?是什么原因让它消失了?这一系列的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出答案。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报告文学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
二、提问要有一定的坡度
提问要有一定的坡度,就是指提问设计时,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逐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提问不能过于简单,那样学生会逐渐失去思考的乐趣,提问变得索然无味;当然也不能过难,否则学生会产生胆怯心理。所以设计问题,必须在问题的难易度上下工夫,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人人有思考的机会,个个有答问的条件,每个学生的答问都能显示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让大家“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正如特级教师钱梦龙所讲:“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同学们就好似登山一样,过了一个高峰,又有另一个高峰在自己的面前了,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泼了。”由此可见,有一定坡度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同时,好的提问,可以使学生深入思考,质疑问难,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三、抓准问题,精心设计
在语文课堂教學中,老师所提的问题一定要“准”,即抓住学生的心理,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这里所说的“准”,是指要围绕教学目的,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出发,抓住主要问题层层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同时必须要抓住课文内容的逻辑关系,一步一步地深入,不能提问过大过空的问题。如教沈从文的散文《云南的歌会》时如果这样问学生:“课文如何体现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的?”那么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肯定不知从何下手,只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以回答。长此以往,必将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木。”所以,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心理,问准问题,以“小切口”来体现大问题。例如,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时,因为课文很长,如果老师在提问时没有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学生就不知道该怎么下手,而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因此,在教这篇课文时只要抓住两个问题:一是鲁提辖为什么要打镇关西?二是鲁提辖是怎样打死镇关西的?从这两个问题出发,作为理解全文的突破口和课堂讨论的向标,让学生围绕着它自由发挥提出问题。这样逐渐深入,学生们由此而理解全文。
四、注重发散型思维的提问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意义,同时还要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老师在提问时,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提问的深度,并且一定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设问,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的同时,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方法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他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又比如在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黑暗,战争残酷,追求美好生活的美好愿望。在教师提问引导,“如果当时社会上都是陶渊明这样的人,社会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很多学生经此一问,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思想中消极的一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五、抓住提问时机,发挥问题作用
语文老师对于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其关键在于设疑的时机。只要抓住时机,找出学生在认识上的矛盾,就能积极地开启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引领学生理解课文。一般教师应该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提出问题:
1.牵涉全文的线索处,抓住“文眼”提问,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背影》教学中,“背影”二字既是文章的题目,也是全文的“文眼”。因此,教师的提问,就应该抓住文眼,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蕴含较为丰富、深刻的主题处。在这些关键的地方,设问质疑,引导学生进行推敲、发掘,使学生的思考达到较高的层次。
3.疑点、难点和各种矛盾交汇处。如闻一多的现代诗《色彩》,生命既然有悲哀而且要“加我以死”,诗人却说:“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对此,学生难于理解,教师应在此处给予点拨、引导和设疑。
4.引起不同意见处。如郦道元的《三峡》在写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时,为什么没有按着四季的顺序来写呢?从而加深对三峡地貌的理解,水借山势险,山借水威而形成四季不同的景观。
另外,提问的艺术还涉及到提问的方式、教师的教态、课文的优劣等诸多因素。但提问作为一门艺术,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