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岁时,阅读中国哲学著作
在2007年初的一个下午,笔者如约来到位于建国门内大街的北京国际俱乐部一个精致的办公室。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与丹娜·舒伯特博士一起,从她热爱的云南、四川到老子、孔子、孙子,从“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的中国实地调查,再到对“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中国古典诗词的喜爱,开始了一次涉及生命意义、人生选择和生活态度的访谈。谈话内容穿越着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但却无时无刻不使人感到丹娜·舒伯特博士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对中国深厚的情感。
其实,一见面,她的助理就告诉记者:“丹娜·舒伯特博士是一位具有德、法贵族血统的欧洲人,如今又在中国生活这么多年,她不仅是投资者、银行家和战略家,可以说她还是集法国人的浪漫、德国人的严谨和中国人的宽容美德于一身的博学之才,
谈话中笔者了解到,她生长于欧洲,父亲是著名的医学家,熟悉中国和印度的文化;母亲是法国贵族,对中国艺术极为熟谙。优越的生活背景给丹娜提供了心灵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丹娜拥有一颗“中国心”。六岁时,在父亲的书房,她开始阅读中国哲学著作,由此接触到中国的智慧和艺术,并被书中那个神秘国度深深吸引,她对父亲说:“我一定要去这个国家!”这让她的父亲感到极为震惊。多年以后,当选择到中国来定居时,她真正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丹娜·舒伯特博士有很强的学术背景,拥有巴黎大学硕士学位、波恩大学人文科学和经济学两个博士学位。波恩大学是普鲁士皇帝威廉三世创建于1818年的德国著名大学之一,丹娜·舒伯特博士曾在那里做过五年的副教授。此后,她转入投资银行业,专注于德国与法国的经济、政治交往。自1992年起,她又来到亚洲,至今已在日本、印度、新加坡、中国等地工作和生活了15年。
1992年,在日本工作的丹娜·舒伯特博士来到北京出差。当走出机场的一刹那,她感到似乎有一种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回想起当时的感受,她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种感觉用语言是无法表达的。但是这里使我感到非常舒服,就像回到家里一样!”
谈起最终选择在中国定居,丹娜·舒伯特博士很自然地回想起朱镕基对她的影响。1997年,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她第一次见到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当时,朱镕基副总理应邀出席会议,并用流利的英语作了题为《中国的改革和发展》的主旨讲演。她回忆说:“一位政府高官可以脱离讲稿,在几千人面前用流利的英语进行演讲,而且充满了智慧和幽默。这一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她被中国深深吸引。当时,她对朱镕基说:“我以佛教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会在世俗的意义上结婚。但是,如果你成为中国的总理,我就会‘嫁给中国’,因为我对中国的感情太强烈了!”
此后,她回到了德国。当时,她的父母都已去世,面对内心的真实感情和愿望,她毅然卖掉了曾经与父母一起居住了多年的房子、车子,放弃了在欧洲原有的事业和安逸生活,独自一人来中国定居。
1998年3月,朱镕基成为人民共和国的第五任总理。当时,丹娜-舒伯特博士在人民大会堂非常认真地听取了朱总理的演讲,她说,至今仍对“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记忆犹新!
两年后,亦即2000年,朱镕基去德国访问,当时身为中德政治关系战略顾问之一的丹娜·舒伯特博士也回到了德国。在这次见面中,她对朱总理说:“你也许还记得我,现在我已经‘嫁’给了中国,而且有两个‘孩子’——云南省和四川省!”朱总理听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周围的人也向博士投去赞许的目光。也正因此,有的中国政府官员把她称为中国的第57个民族。
丹娜·舒伯特博士说,她事业的使命与价值在于,有效利用资源以及对环境和珍贵文化的保护,促进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帮助欧洲、印度和中国的公司寻求合作伙伴和投资机会。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她曾拿出五年多的时间筹划了一个关于云南省的展览项目,为欧洲和印度了解云南提供窗口。当笔者问到她的初衷时,她的回答令所有中国人感动:“只因为我太热爱云南!”
她曾以私人名义成功邀请印度卡纳塔卡邦前邦长、被称为“亚洲硅谷之父”的克里什纳先生来到中国,对北京、昆明、成都和上海进行了成功访问。
她曾促成中印高层文化交流会议的召开,并在云南丽江创立了21世纪中印文化和经济交流中心。
丹娜·舒伯特博士以其个人的能力和影响,特别是在云南、四川两省所扮演的战略顾问的角色,使她得到了一个中国称谓:女诸葛亮。
用中英文双语出版中国刊物
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丹娜·舒伯特博士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在她看来,中国文化是最好的文化,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才使中国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国度。
丹娜·舒伯特博士指出,中国哲学作为一种实践哲学,与德国极具抽象思辨性的哲学传统不同,在《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等著作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所有的人生经历。中国哲学是实用哲学,在格言警句式的简洁论述中道出了非常深刻的人生哲理,这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极具启发意义和指导价值。
老子的“道”,虽无始无终,却告诉我们要顺势而行;孔子的“过犹不及”,使人们在生活中懂得“度”的把握是何等重要;孙子兵法成为战略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法宝。也正是在此意义上,丹娜·舒伯特博士将老子、孔子、孙子称为她的“三个男朋友”。
当笔者问到丹娜·舒伯特博士对生命的期许和人生的意义时,她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会告诉我们,只有拥有健康、知识、友谊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由此,可以看到博士对人生的独到理解。
在丹娜·舒伯特博士看来,中医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药是最天然、最合乎人体运行规律的药剂。2004年8月,在安徽亳州举行的中药现代化国际论坛上,丹娜·舒伯特博士作了题为《中国医药企业如何利用欧洲资金》的报告,引得了与会者的极大关注。
谈话中,她轻轻地用英文朗诵起了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笔者很是吃惊,她用异国的语言表述出有“月亮”、“身影”和“举杯”的动感的意境,短短几个字,就把一种月朗风清的寂寥,诗人心灵深处的感情波澜表达了出来。丹娜·舒伯特博士告诉笔者,这是她最喜欢的唐诗之一。
在博士看来,一个国家的人民能读到并领会唐诗这样美丽的诗句,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幸福。她说,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国家像中国这样拥有五千年未曾间断的文明史。她认为,一个具有深层文化底蕴的国家,未来 的发展肯定是健康的、和谐的。
其间,我们很自然地说起了“星巴克咖啡进故宫”的事件。此事在中国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有人认为星巴克是对故宫文化的极大破坏,也有人说星巴克可以与故宫的整体氛围相融合。当时针对这一事件的讨论热潮刚刚过去,提到此事,丹娜博士立即用并不十分标准但非常清晰的汉语连连说道:“太不好了,太不好了!星巴克与故宫太不协调了!它应该赶快从故宫里撤出来。这是对中国文化的破坏!”
当谈到如何才能使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时,丹娜·舒伯特博士肯定地说:“只有来到中国才能真正地理解中国文化,经历了才会懂!”“对于那些没有机会来中国的人来说,媒体的介绍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提到媒体,丹娜·舒伯特博士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对中国媒体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她说,中国媒体需要加强对中国的报道和介绍,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及音像制品使那些没有机会来中国的外国人有更多的途径获取有关中国的信息。现在,情况较之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中外媒体之间必须加强交流,通过国际媒体群的交往,沟通思想,获取灵感。
说到这里,博士指出,交流的基础是尊重,尊重和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尊重彼此的行为方式,离开了尊重,所有的交流都是不可能的。另外,博士还建议,有可能的话,外国人所接触到的中国刊物最好能做到用中文和英文双语出版,这既是提升中国形象的方式,也是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途径。
中国妇女应该多去图书馆
每个人对生命的期许都不尽相同。丹娜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首先是知道你自己,自己有什么特长,想要得到什么。其次,要发展自己精神上的追求,而不仅仅停留在对于物质的满足。最后,以最好的方式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为家庭,为国家和他人。
谈到她所促成的中国和印度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丹娜·舒伯特博士微微一笑,随即说,在她十多年亚洲工作的经历中,中印关系始终是她工作的重点。
近年来,她多次邀请中国政府高级官员前往班加罗尔、孟买和新德里访问,并邀请印度卡纳塔卡邦前任邦长克里什纳对中国进行私人访问。克里什纳曾提前20年就对班加罗尔的发展进行了规划,使其成为著名的东南亚硅谷,克里什纳本人也被称为“亚洲硅谷之父”。
2006年9月27日,中印文化交流洽谈会在云南丽江举行。中印双方就云南大学与孟买大学合作开办中印文化交流学院的项目作了建设性的发言。这是丹娜·舒伯特博士所促成的诸多中印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一件。在博士看来,历史长河中,中国和印度给予彼此甚多,拥有相似的文化起源,因此,她总是期望能为中印友好合作牵线搭桥,创造契机。
她所做的已经超越了地域和国别的界限,超出了人类的普通情感,有的只是对中国和印度的爱,对中国西部的爱!
当笔者问到丹娜·舒伯特博士在空闲时间做些什么的时候,她的回答出人意料: “我没有空闲时间,也不知道空闲时间是什么!”她的每一天都被工作排得满满的,从来没有无事可干的时候。“在工作中奉献”是博士生活的全部。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博士的生活是枯燥的,只是她把自己的爱好也赋予了工作的意义,她是在工作中享受着生活。她对天体物理学、历史学、宇宙哲学、神经科学、量子物理学、生物科学都极为有造诣;她曾经练过20年的芭蕾,钢琴和大提琴也是她钟爱的。另外,她对室内设计也极为感兴趣,曾经拿出两年时间,精心设计了现在的办公室,以使团队成员在和谐、安宁的氛围中开展工作。
面对一位成功的事业女性,笔者自然想知道丹娜·舒伯特博士对中国妇女有何建议。听到这个问题,她不假思索地说道:“必须读书、学习和研究,而不要逛街,或者把时间浪费在化妆上!”她还建议中国妇女应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高度尊重自己的“心”和内心的真实想法,尊重生活,追求知识,让每一秒钟都变得充实和有价值。“中国妇女应努力增强自己的知识背景,多去图书馆,而非频繁地参加聚会。”
在博士眼中,中国副总理吴仪是她最为敬仰的一位女士,因为吴仪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勇气、敢于直言和意志的坚定,是每一个人成功的必备!
采访结束后,丹娜·舒伯特博士领着笔者参观她美丽的办公室。笔者也被办公室内的艺术气息所深深感染。丹娜·舒伯特博士的精心设计,使办公室拥有了一种别样的美丽,营造了祥和的氛围,这里有插花、竹影,还有博士访问青海时亲自拍摄的美丽的风光图片,博士的匠心独运可见一斑。另外,她还告诉笔者,在中国的见闻和感受,已使她萌生了写作《中国,我爱你!》的念头,而由于工作繁忙,几次搁笔。但我们相信,这本书定会是承载着博士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承载着她的梦想。我们期待着这部大作的早日出版!
责编 雷向晴
在2007年初的一个下午,笔者如约来到位于建国门内大街的北京国际俱乐部一个精致的办公室。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与丹娜·舒伯特博士一起,从她热爱的云南、四川到老子、孔子、孙子,从“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的中国实地调查,再到对“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中国古典诗词的喜爱,开始了一次涉及生命意义、人生选择和生活态度的访谈。谈话内容穿越着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但却无时无刻不使人感到丹娜·舒伯特博士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对中国深厚的情感。
其实,一见面,她的助理就告诉记者:“丹娜·舒伯特博士是一位具有德、法贵族血统的欧洲人,如今又在中国生活这么多年,她不仅是投资者、银行家和战略家,可以说她还是集法国人的浪漫、德国人的严谨和中国人的宽容美德于一身的博学之才,
谈话中笔者了解到,她生长于欧洲,父亲是著名的医学家,熟悉中国和印度的文化;母亲是法国贵族,对中国艺术极为熟谙。优越的生活背景给丹娜提供了心灵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丹娜拥有一颗“中国心”。六岁时,在父亲的书房,她开始阅读中国哲学著作,由此接触到中国的智慧和艺术,并被书中那个神秘国度深深吸引,她对父亲说:“我一定要去这个国家!”这让她的父亲感到极为震惊。多年以后,当选择到中国来定居时,她真正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丹娜·舒伯特博士有很强的学术背景,拥有巴黎大学硕士学位、波恩大学人文科学和经济学两个博士学位。波恩大学是普鲁士皇帝威廉三世创建于1818年的德国著名大学之一,丹娜·舒伯特博士曾在那里做过五年的副教授。此后,她转入投资银行业,专注于德国与法国的经济、政治交往。自1992年起,她又来到亚洲,至今已在日本、印度、新加坡、中国等地工作和生活了15年。
1992年,在日本工作的丹娜·舒伯特博士来到北京出差。当走出机场的一刹那,她感到似乎有一种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回想起当时的感受,她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种感觉用语言是无法表达的。但是这里使我感到非常舒服,就像回到家里一样!”
谈起最终选择在中国定居,丹娜·舒伯特博士很自然地回想起朱镕基对她的影响。1997年,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她第一次见到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当时,朱镕基副总理应邀出席会议,并用流利的英语作了题为《中国的改革和发展》的主旨讲演。她回忆说:“一位政府高官可以脱离讲稿,在几千人面前用流利的英语进行演讲,而且充满了智慧和幽默。这一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她被中国深深吸引。当时,她对朱镕基说:“我以佛教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会在世俗的意义上结婚。但是,如果你成为中国的总理,我就会‘嫁给中国’,因为我对中国的感情太强烈了!”
此后,她回到了德国。当时,她的父母都已去世,面对内心的真实感情和愿望,她毅然卖掉了曾经与父母一起居住了多年的房子、车子,放弃了在欧洲原有的事业和安逸生活,独自一人来中国定居。
1998年3月,朱镕基成为人民共和国的第五任总理。当时,丹娜-舒伯特博士在人民大会堂非常认真地听取了朱总理的演讲,她说,至今仍对“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记忆犹新!
两年后,亦即2000年,朱镕基去德国访问,当时身为中德政治关系战略顾问之一的丹娜·舒伯特博士也回到了德国。在这次见面中,她对朱总理说:“你也许还记得我,现在我已经‘嫁’给了中国,而且有两个‘孩子’——云南省和四川省!”朱总理听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周围的人也向博士投去赞许的目光。也正因此,有的中国政府官员把她称为中国的第57个民族。
丹娜·舒伯特博士说,她事业的使命与价值在于,有效利用资源以及对环境和珍贵文化的保护,促进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帮助欧洲、印度和中国的公司寻求合作伙伴和投资机会。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她曾拿出五年多的时间筹划了一个关于云南省的展览项目,为欧洲和印度了解云南提供窗口。当笔者问到她的初衷时,她的回答令所有中国人感动:“只因为我太热爱云南!”
她曾以私人名义成功邀请印度卡纳塔卡邦前邦长、被称为“亚洲硅谷之父”的克里什纳先生来到中国,对北京、昆明、成都和上海进行了成功访问。
她曾促成中印高层文化交流会议的召开,并在云南丽江创立了21世纪中印文化和经济交流中心。
丹娜·舒伯特博士以其个人的能力和影响,特别是在云南、四川两省所扮演的战略顾问的角色,使她得到了一个中国称谓:女诸葛亮。
用中英文双语出版中国刊物
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丹娜·舒伯特博士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在她看来,中国文化是最好的文化,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才使中国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国度。
丹娜·舒伯特博士指出,中国哲学作为一种实践哲学,与德国极具抽象思辨性的哲学传统不同,在《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等著作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所有的人生经历。中国哲学是实用哲学,在格言警句式的简洁论述中道出了非常深刻的人生哲理,这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极具启发意义和指导价值。
老子的“道”,虽无始无终,却告诉我们要顺势而行;孔子的“过犹不及”,使人们在生活中懂得“度”的把握是何等重要;孙子兵法成为战略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法宝。也正是在此意义上,丹娜·舒伯特博士将老子、孔子、孙子称为她的“三个男朋友”。
当笔者问到丹娜·舒伯特博士对生命的期许和人生的意义时,她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会告诉我们,只有拥有健康、知识、友谊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由此,可以看到博士对人生的独到理解。
在丹娜·舒伯特博士看来,中医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药是最天然、最合乎人体运行规律的药剂。2004年8月,在安徽亳州举行的中药现代化国际论坛上,丹娜·舒伯特博士作了题为《中国医药企业如何利用欧洲资金》的报告,引得了与会者的极大关注。
谈话中,她轻轻地用英文朗诵起了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笔者很是吃惊,她用异国的语言表述出有“月亮”、“身影”和“举杯”的动感的意境,短短几个字,就把一种月朗风清的寂寥,诗人心灵深处的感情波澜表达了出来。丹娜·舒伯特博士告诉笔者,这是她最喜欢的唐诗之一。
在博士看来,一个国家的人民能读到并领会唐诗这样美丽的诗句,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幸福。她说,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国家像中国这样拥有五千年未曾间断的文明史。她认为,一个具有深层文化底蕴的国家,未来 的发展肯定是健康的、和谐的。
其间,我们很自然地说起了“星巴克咖啡进故宫”的事件。此事在中国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有人认为星巴克是对故宫文化的极大破坏,也有人说星巴克可以与故宫的整体氛围相融合。当时针对这一事件的讨论热潮刚刚过去,提到此事,丹娜博士立即用并不十分标准但非常清晰的汉语连连说道:“太不好了,太不好了!星巴克与故宫太不协调了!它应该赶快从故宫里撤出来。这是对中国文化的破坏!”
当谈到如何才能使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时,丹娜·舒伯特博士肯定地说:“只有来到中国才能真正地理解中国文化,经历了才会懂!”“对于那些没有机会来中国的人来说,媒体的介绍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提到媒体,丹娜·舒伯特博士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对中国媒体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她说,中国媒体需要加强对中国的报道和介绍,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及音像制品使那些没有机会来中国的外国人有更多的途径获取有关中国的信息。现在,情况较之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中外媒体之间必须加强交流,通过国际媒体群的交往,沟通思想,获取灵感。
说到这里,博士指出,交流的基础是尊重,尊重和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尊重彼此的行为方式,离开了尊重,所有的交流都是不可能的。另外,博士还建议,有可能的话,外国人所接触到的中国刊物最好能做到用中文和英文双语出版,这既是提升中国形象的方式,也是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途径。
中国妇女应该多去图书馆
每个人对生命的期许都不尽相同。丹娜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首先是知道你自己,自己有什么特长,想要得到什么。其次,要发展自己精神上的追求,而不仅仅停留在对于物质的满足。最后,以最好的方式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为家庭,为国家和他人。
谈到她所促成的中国和印度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丹娜·舒伯特博士微微一笑,随即说,在她十多年亚洲工作的经历中,中印关系始终是她工作的重点。
近年来,她多次邀请中国政府高级官员前往班加罗尔、孟买和新德里访问,并邀请印度卡纳塔卡邦前任邦长克里什纳对中国进行私人访问。克里什纳曾提前20年就对班加罗尔的发展进行了规划,使其成为著名的东南亚硅谷,克里什纳本人也被称为“亚洲硅谷之父”。
2006年9月27日,中印文化交流洽谈会在云南丽江举行。中印双方就云南大学与孟买大学合作开办中印文化交流学院的项目作了建设性的发言。这是丹娜·舒伯特博士所促成的诸多中印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一件。在博士看来,历史长河中,中国和印度给予彼此甚多,拥有相似的文化起源,因此,她总是期望能为中印友好合作牵线搭桥,创造契机。
她所做的已经超越了地域和国别的界限,超出了人类的普通情感,有的只是对中国和印度的爱,对中国西部的爱!
当笔者问到丹娜·舒伯特博士在空闲时间做些什么的时候,她的回答出人意料: “我没有空闲时间,也不知道空闲时间是什么!”她的每一天都被工作排得满满的,从来没有无事可干的时候。“在工作中奉献”是博士生活的全部。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博士的生活是枯燥的,只是她把自己的爱好也赋予了工作的意义,她是在工作中享受着生活。她对天体物理学、历史学、宇宙哲学、神经科学、量子物理学、生物科学都极为有造诣;她曾经练过20年的芭蕾,钢琴和大提琴也是她钟爱的。另外,她对室内设计也极为感兴趣,曾经拿出两年时间,精心设计了现在的办公室,以使团队成员在和谐、安宁的氛围中开展工作。
面对一位成功的事业女性,笔者自然想知道丹娜·舒伯特博士对中国妇女有何建议。听到这个问题,她不假思索地说道:“必须读书、学习和研究,而不要逛街,或者把时间浪费在化妆上!”她还建议中国妇女应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高度尊重自己的“心”和内心的真实想法,尊重生活,追求知识,让每一秒钟都变得充实和有价值。“中国妇女应努力增强自己的知识背景,多去图书馆,而非频繁地参加聚会。”
在博士眼中,中国副总理吴仪是她最为敬仰的一位女士,因为吴仪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勇气、敢于直言和意志的坚定,是每一个人成功的必备!
采访结束后,丹娜·舒伯特博士领着笔者参观她美丽的办公室。笔者也被办公室内的艺术气息所深深感染。丹娜·舒伯特博士的精心设计,使办公室拥有了一种别样的美丽,营造了祥和的氛围,这里有插花、竹影,还有博士访问青海时亲自拍摄的美丽的风光图片,博士的匠心独运可见一斑。另外,她还告诉笔者,在中国的见闻和感受,已使她萌生了写作《中国,我爱你!》的念头,而由于工作繁忙,几次搁笔。但我们相信,这本书定会是承载着博士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承载着她的梦想。我们期待着这部大作的早日出版!
责编 雷向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