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搞“反季節柑橘”,企业打开销路,让农民也卖上好价钱;搞优质柑橘苗木繁育种植,企业做出“标本”,让农民有苗可种;依托柑橘搞多元化发展,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企业抵御了风险,也让农民增收门路变宽广……重庆锦程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勇被江津区的橘农亲切地称为会动脑筋的“郑锦程”。
反季柑橘:卖果巧打时间差
4月3日,江津首届晚熟柑橘采果节。
“这叫清见,现在市场售价每公斤16元左右,我一亩能挣近两万元呢!”橘农李超笑了。
五年前的李超,可没有这样的笑脸。因他家的柑橘是老品种,果子卖不上价,气得他操起斧头一下子砍掉了好几亩树。
就在这时,郑勇出现了:“我已经找到了一个好办法:发展反季柑橘!我们公司的果园正在种植晚熟柑橘,你可以拿一些树苗来种。”
面对李超疑惑的眼光,郑勇拍着胸膛打包票:“卖不出去,我回收!”
新苗种上了,但由于施肥管理不得要领,树苗结的果子蔫巴巴的,味道不好。这时候,郑勇又及时出现了:“技术不过关!我们来给你指导,你也可以到我们公司来听一听专家讲座。”
经过几道坎的洗礼,李超家的反季节柑橘物以稀为贵,收入大增。
这些年来,郑勇带动帮助像李超这样的橘农种晚熟柑橘,已让15万果农从中受益,人均年增收800元以上。而郑勇的公司也迎来了发展的曙光——公司优质柑橘果园基地已达4.2万亩,成为国家级良种柑橘示范基地。
繁育“标本”:别人卖果我卖苗
时光荏苒,“全国三大柑橘产区”之一江津柑橘一度风光不再。以前的先锋橙、冰糖柑、津华橙、五月红等本土老品种,已无人青睐。从美国、澳大利亚等引进的晚熟柑橘优良品种成为江津橘农的新宠。
但从国外或外地引进种苗成本高昂,农民买不起,不如在本土培育种苗。在区农委的支持下,郑勇决心带头搞优质柑橘苗木繁育,他登进了中国柑橘研究所首席专家李道高的门。
在李道高等柑橘专家教授的指导下,锦程公司投资2235万元,在江津区双福镇建成了工厂化无病毒良种柑橘苗木繁育中心,培育无病毒良种柑橘容器苗。2009年,锦程公司又投资804万元对育苗中心进行改扩建,育苗中心现已成为重庆市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容器苗繁育工厂。
“好,很好!你们企业能做到这一步,为广大农民增收带了一个好头!”2009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到该公司育苗中心调研时,对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给予了肯定。
“现在,我们年供应种苗达300余万株,仅在江津就近100万株。”郑勇说。
“现在农民种一株柑橘苗,如果从国外直接运进来,每株就要花费八美元之多,从我们公司购买,只需一元;我们的‘渝津’系列柑橘,还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华名果’。”郑勇说。
看着一辆辆装满种苗的车源源不断地出发,郑勇自豪不已。
多元经营:卖了果实“卖”风景
去年8月1日至13日,各路宾朋齐聚江津区石蟆镇。
游橄榄生态园、吃橄榄果、品橄榄茶、喝橄榄酒、逛古镇、赶庙会、观“香樟王”、看民俗文化表演……该镇举办的首届“重庆·江津橄榄节”活动,让种植青果的农民富了一把。
这其中,也有着郑勇的功劳。原来,早在几年前,他就发现了在江津发展青果的巨大潜力。
青果就是橄榄。橄榄除可鲜食外,还被广泛用到餐饮业中,可以泡茶、炖鸡鸭等,可加工成橄榄酒、橄榄油和果汁、果脯、蜜饯等产品,一直被看好。
石蟆镇橄榄栽培历史悠久,有百年橄榄树上百株。近年来,石蟆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因地制宜地把橄榄产业作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并渐成气候。
于是,郑勇在发展柑橘产业的同时,也把发展之手伸向了青果。
从2004年开始,锦程公司涉及橄榄产业化发展。而今,公司已经在当地建起优质果橄榄基地近两万亩,去年公司又投资500多万元建设了橄榄加工厂。青果果酒、饮料加工;青果果脯、蜜饯加工……一个个青果产业链条浮出水面,并初见成效。
“郑勇他们进来后,我们种植青果的信心更足了,增收也更快了。”石蟆青果大户农民罗江文说,现在他一年收入有七八万元,这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
目前,石蟆镇的橄榄种植已突破六万亩,年产鲜果3000吨,成为“重庆橄榄之乡”、“中国优质橄榄基地示范乡镇”。
据了解,郑勇的公司通过柑橘、橄榄等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直接流转了农村土地4300余亩,吸纳农民工就业200多人,去年,直接支付农民工工资250多万元。
2008年,锦程公司跻身重庆农业产业龙头企业30强行列,郑勇也先后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被团中央、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
反季柑橘:卖果巧打时间差
4月3日,江津首届晚熟柑橘采果节。
“这叫清见,现在市场售价每公斤16元左右,我一亩能挣近两万元呢!”橘农李超笑了。
五年前的李超,可没有这样的笑脸。因他家的柑橘是老品种,果子卖不上价,气得他操起斧头一下子砍掉了好几亩树。
就在这时,郑勇出现了:“我已经找到了一个好办法:发展反季柑橘!我们公司的果园正在种植晚熟柑橘,你可以拿一些树苗来种。”
面对李超疑惑的眼光,郑勇拍着胸膛打包票:“卖不出去,我回收!”
新苗种上了,但由于施肥管理不得要领,树苗结的果子蔫巴巴的,味道不好。这时候,郑勇又及时出现了:“技术不过关!我们来给你指导,你也可以到我们公司来听一听专家讲座。”
经过几道坎的洗礼,李超家的反季节柑橘物以稀为贵,收入大增。
这些年来,郑勇带动帮助像李超这样的橘农种晚熟柑橘,已让15万果农从中受益,人均年增收800元以上。而郑勇的公司也迎来了发展的曙光——公司优质柑橘果园基地已达4.2万亩,成为国家级良种柑橘示范基地。
繁育“标本”:别人卖果我卖苗
时光荏苒,“全国三大柑橘产区”之一江津柑橘一度风光不再。以前的先锋橙、冰糖柑、津华橙、五月红等本土老品种,已无人青睐。从美国、澳大利亚等引进的晚熟柑橘优良品种成为江津橘农的新宠。
但从国外或外地引进种苗成本高昂,农民买不起,不如在本土培育种苗。在区农委的支持下,郑勇决心带头搞优质柑橘苗木繁育,他登进了中国柑橘研究所首席专家李道高的门。
在李道高等柑橘专家教授的指导下,锦程公司投资2235万元,在江津区双福镇建成了工厂化无病毒良种柑橘苗木繁育中心,培育无病毒良种柑橘容器苗。2009年,锦程公司又投资804万元对育苗中心进行改扩建,育苗中心现已成为重庆市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容器苗繁育工厂。
“好,很好!你们企业能做到这一步,为广大农民增收带了一个好头!”2009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到该公司育苗中心调研时,对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给予了肯定。
“现在,我们年供应种苗达300余万株,仅在江津就近100万株。”郑勇说。
“现在农民种一株柑橘苗,如果从国外直接运进来,每株就要花费八美元之多,从我们公司购买,只需一元;我们的‘渝津’系列柑橘,还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华名果’。”郑勇说。
看着一辆辆装满种苗的车源源不断地出发,郑勇自豪不已。
多元经营:卖了果实“卖”风景
去年8月1日至13日,各路宾朋齐聚江津区石蟆镇。
游橄榄生态园、吃橄榄果、品橄榄茶、喝橄榄酒、逛古镇、赶庙会、观“香樟王”、看民俗文化表演……该镇举办的首届“重庆·江津橄榄节”活动,让种植青果的农民富了一把。
这其中,也有着郑勇的功劳。原来,早在几年前,他就发现了在江津发展青果的巨大潜力。
青果就是橄榄。橄榄除可鲜食外,还被广泛用到餐饮业中,可以泡茶、炖鸡鸭等,可加工成橄榄酒、橄榄油和果汁、果脯、蜜饯等产品,一直被看好。
石蟆镇橄榄栽培历史悠久,有百年橄榄树上百株。近年来,石蟆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因地制宜地把橄榄产业作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并渐成气候。
于是,郑勇在发展柑橘产业的同时,也把发展之手伸向了青果。
从2004年开始,锦程公司涉及橄榄产业化发展。而今,公司已经在当地建起优质果橄榄基地近两万亩,去年公司又投资500多万元建设了橄榄加工厂。青果果酒、饮料加工;青果果脯、蜜饯加工……一个个青果产业链条浮出水面,并初见成效。
“郑勇他们进来后,我们种植青果的信心更足了,增收也更快了。”石蟆青果大户农民罗江文说,现在他一年收入有七八万元,这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
目前,石蟆镇的橄榄种植已突破六万亩,年产鲜果3000吨,成为“重庆橄榄之乡”、“中国优质橄榄基地示范乡镇”。
据了解,郑勇的公司通过柑橘、橄榄等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直接流转了农村土地4300余亩,吸纳农民工就业200多人,去年,直接支付农民工工资250多万元。
2008年,锦程公司跻身重庆农业产业龙头企业30强行列,郑勇也先后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被团中央、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