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使得“少教多学”理念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认同。导学案是“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的载体,导学案设计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少教多学”在具体教学中的效果,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基于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从导学案的目标确立、教学情景设计、问题导向、学法的引导及反思总结等方面,探讨导学案的设计与实践,探索“少教多学”新的教与学方法,使其更符合学生获取新知的规律与特点,促进这一新教学理念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少教多学;导学案;自主学习
引言
《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拓展他们的思路,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不急着告诉他们答案,给学生留下更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做出结论,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去尝试,从而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使思维、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叶圣陶老先生也曾提出:“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率至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他们的观点与现在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少教多学”的理念不谋而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少教多学”理念已渐渐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和重视。“少教多学”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也在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 [1,2 ]。
导学案是在“少教多学”理念下的一种新的教与学方式的载体 [3 ]。导学案在课前呈现给学生,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高效的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案。它既不是教案,也不是学案,它既不是简单的讲解教师教什么,怎么教,也不是简单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而是着眼于教师如何以“导”促“学”,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高中物理“少教多学”的教学改革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导学案的设计在“少教多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导学案设计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少教多学”在具体教学中的效果,对这场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对高中物理导学案的设计与教学实践,有下面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1 导学案中学习目标的设定要明确,才能达到“少教”的目的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讲解些什么呢?如果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自己领悟,研究出来的,那么教师就不必要在课堂上讲解了。教师要讲解的应该是学生想领悟而没领悟出来,尝试动手研究而研究不出来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导学案学习目标的设计的时候,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把一些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本,学生自己思考能解决的知识点要求学生自学完成。而需要学生领悟,但很可能学生领悟不出来的知识则要求学生尝试着去领悟,要求学生动手去研究的,也先布置学生去研究。动手了,遇到困难了,才知道自己真正不懂的知识在哪里,这样教师才能有的放矢的教,学生也才能更有目的性的学。例如,我们设计《自由落体运动》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学习目标]:
(1)自学认识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尝试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片,分析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3)尝试动手设计相关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通过观察研究,进一步思考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4)体会伽利略研究问题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提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把学生课前要自学完成的,动手去做的,试着去领悟的,清楚明白的列出来,学生自学已经懂的,我们课堂就不教,学生有疑问的地方我们重点讲,从而达到“少教”的效果,进而达到以导促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目的。
2 导学案中恰当的引入情境设计,可充分调动学生“多学”的积极性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教师可通过仔细钻研教材,依据学习内容,恰当地、适时地运用情境材料,引导学生进入恰当的学习情境,完成知识的建构。
如《摩擦力》这节课的导学案设计,我们除了纸质的导学材料,同时发给学生的还有一段微课视频。视频中,我们拍摄了超市中,人站在自动扶梯上上行和下行的情景,让学生分析,人受到的是静摩擦还是滑动摩擦,方向如何?真实的生活情景很容易就让学生理解判断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并不是看物体是否运动,而是看物体与接触面间有没有发生相对运动。
而在《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导学案设计中,可以给学生汽车转弯,火车转弯,飞机转弯的视频,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让他们实地去观察,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来分析它们转弯由谁来提供向心力。真实的生活情境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同时也能更多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调动他们“多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导学案中问题的设计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纲要,导学案中问题的设计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也是导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导学案中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启发性,科学性,层次性,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分析解决问题,又应具有趣味性,通俗性,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问题的提出我们可以结合设计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来分析问题,从而达到知识的掌握、理解。
例如在天体运动的这部分知识中,我们可以结合神州八号和天宫一号对接的背景,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先是神州八号和天宫一号对接的情境引入,再结合情境让学生试着分析如下问题:
(1)从提供的神州八号的系列轨道参数,你能分析变轨前后神州八号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大小关系吗?
(2)你能否从所给的系列参数中挑出有用信息,求出地球的质量? (3)结合所学的卫星变轨的有关知识,分析讨论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应如何对接?
(4)你能分析一下神州八号在对接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问题吗?
问题的提出层层深入,有较好的启发性和科学性,学生在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完成了知识的建构,思维得到了发展,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体会到了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
4 导学案中应融入学法的设计,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少教多学”导学案要起到以导促学的作用,通过导学案要达到教会学生如何学的目的,因此导学案中学法的指导也是十分关键的一部分。导学案的设计中,我们应从教学内容和学情出发,根据不同的课型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各种学习的方法。如《人与机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人类对太空的不懈追求》这种类型的课,我们可以在导学案中引导学生上网去查找更多的资料,阅读相关的书籍,拓宽知识面,主动进一步深入思考,与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或者尝试写成科学小论文。
而在《摩擦力》、《动能的改变》这种类型的课,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想,从而得出结论。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例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们给出了如下的实验探究导学,引导学生学习:
小组探究实验导学
器材:木块、钩码(若干)、弹簧秤
①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的关系
探究结论: 。
③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的关系
探究结论: 。
通过导学案中融入科学探究问题的学法设计,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了科学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当然,随着学习的进一步深入,后面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表格,培养学生更多的各方面的能力。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少教多学”导学案既要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掌握知识,更应引导学生掌握如何学习的方法,才能真正达到以导促学,少教多学。
5 导学案中反思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总结规律,明确得失
每一节课的导学案的最后都应有这样一个栏目——总结反思。可以是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可以是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也可以是学习过程中的不解、疑惑,更可以是的自己对某些问题的想法。设计反思提示,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规律,明确得失,体会成功的喜悦,也品尝不解的困惑。我想这不仅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是很有帮助的,更是一个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的好的学习方法。
曾经有学生在导学案的反思栏中写到: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今天我终于真正明白轻重物体下落的问题,真好!可在实际问题中,下落过程的阻力的大小又和物体的哪些因素有关呢?我准备上网查一查,再好好研究一下。从这短短的反思中,我体会到学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看到了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兴趣,更看到了学生已在慢慢学会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6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新的具体要求,“少教多学”以学生课堂自主学习为主体,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及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方法。“少教多学”导学案的设计需要不断的推敲,不断的摸索、改进,使教学更符合学生获取新知的规律与特点,让教师的“教”具有更多的针对性,启发性,创造性;让学生的“学”有更多的思考,探究。哈佛大学的一位学者曾说过:“21世纪的教育是未知的教育,因为知识在膨胀,这个世界呈现出太多未知的东西,我们必须要学会应付。”我们正为培养能适应21世纪的学生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洪进步. 基于“少教多学”理念的教学实践及启示——《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J]. 物理教学探讨, 2014, 32(6): 64-66.
[2] 洪冬梅. “少教多学”模式下的高效课堂构建刍议[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4(11): 19-21.
[3] 马明辉.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J]. 才智, 2015(4): 73.
关键词:高中物理;少教多学;导学案;自主学习
引言
《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拓展他们的思路,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不急着告诉他们答案,给学生留下更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做出结论,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去尝试,从而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使思维、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叶圣陶老先生也曾提出:“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率至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他们的观点与现在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少教多学”的理念不谋而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少教多学”理念已渐渐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和重视。“少教多学”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也在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 [1,2 ]。
导学案是在“少教多学”理念下的一种新的教与学方式的载体 [3 ]。导学案在课前呈现给学生,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高效的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案。它既不是教案,也不是学案,它既不是简单的讲解教师教什么,怎么教,也不是简单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而是着眼于教师如何以“导”促“学”,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高中物理“少教多学”的教学改革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导学案的设计在“少教多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导学案设计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少教多学”在具体教学中的效果,对这场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对高中物理导学案的设计与教学实践,有下面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1 导学案中学习目标的设定要明确,才能达到“少教”的目的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讲解些什么呢?如果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自己领悟,研究出来的,那么教师就不必要在课堂上讲解了。教师要讲解的应该是学生想领悟而没领悟出来,尝试动手研究而研究不出来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导学案学习目标的设计的时候,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把一些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本,学生自己思考能解决的知识点要求学生自学完成。而需要学生领悟,但很可能学生领悟不出来的知识则要求学生尝试着去领悟,要求学生动手去研究的,也先布置学生去研究。动手了,遇到困难了,才知道自己真正不懂的知识在哪里,这样教师才能有的放矢的教,学生也才能更有目的性的学。例如,我们设计《自由落体运动》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学习目标]:
(1)自学认识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尝试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片,分析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3)尝试动手设计相关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通过观察研究,进一步思考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4)体会伽利略研究问题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提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把学生课前要自学完成的,动手去做的,试着去领悟的,清楚明白的列出来,学生自学已经懂的,我们课堂就不教,学生有疑问的地方我们重点讲,从而达到“少教”的效果,进而达到以导促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目的。
2 导学案中恰当的引入情境设计,可充分调动学生“多学”的积极性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教师可通过仔细钻研教材,依据学习内容,恰当地、适时地运用情境材料,引导学生进入恰当的学习情境,完成知识的建构。
如《摩擦力》这节课的导学案设计,我们除了纸质的导学材料,同时发给学生的还有一段微课视频。视频中,我们拍摄了超市中,人站在自动扶梯上上行和下行的情景,让学生分析,人受到的是静摩擦还是滑动摩擦,方向如何?真实的生活情景很容易就让学生理解判断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并不是看物体是否运动,而是看物体与接触面间有没有发生相对运动。
而在《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导学案设计中,可以给学生汽车转弯,火车转弯,飞机转弯的视频,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让他们实地去观察,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来分析它们转弯由谁来提供向心力。真实的生活情境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同时也能更多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调动他们“多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导学案中问题的设计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纲要,导学案中问题的设计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也是导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导学案中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启发性,科学性,层次性,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分析解决问题,又应具有趣味性,通俗性,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问题的提出我们可以结合设计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来分析问题,从而达到知识的掌握、理解。
例如在天体运动的这部分知识中,我们可以结合神州八号和天宫一号对接的背景,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先是神州八号和天宫一号对接的情境引入,再结合情境让学生试着分析如下问题:
(1)从提供的神州八号的系列轨道参数,你能分析变轨前后神州八号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大小关系吗?
(2)你能否从所给的系列参数中挑出有用信息,求出地球的质量? (3)结合所学的卫星变轨的有关知识,分析讨论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应如何对接?
(4)你能分析一下神州八号在对接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问题吗?
问题的提出层层深入,有较好的启发性和科学性,学生在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完成了知识的建构,思维得到了发展,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体会到了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
4 导学案中应融入学法的设计,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少教多学”导学案要起到以导促学的作用,通过导学案要达到教会学生如何学的目的,因此导学案中学法的指导也是十分关键的一部分。导学案的设计中,我们应从教学内容和学情出发,根据不同的课型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各种学习的方法。如《人与机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人类对太空的不懈追求》这种类型的课,我们可以在导学案中引导学生上网去查找更多的资料,阅读相关的书籍,拓宽知识面,主动进一步深入思考,与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或者尝试写成科学小论文。
而在《摩擦力》、《动能的改变》这种类型的课,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想,从而得出结论。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例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们给出了如下的实验探究导学,引导学生学习:
小组探究实验导学
器材:木块、钩码(若干)、弹簧秤
①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的关系
探究结论: 。
③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的关系
探究结论: 。
通过导学案中融入科学探究问题的学法设计,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了科学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当然,随着学习的进一步深入,后面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表格,培养学生更多的各方面的能力。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少教多学”导学案既要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掌握知识,更应引导学生掌握如何学习的方法,才能真正达到以导促学,少教多学。
5 导学案中反思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总结规律,明确得失
每一节课的导学案的最后都应有这样一个栏目——总结反思。可以是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可以是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也可以是学习过程中的不解、疑惑,更可以是的自己对某些问题的想法。设计反思提示,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规律,明确得失,体会成功的喜悦,也品尝不解的困惑。我想这不仅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是很有帮助的,更是一个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的好的学习方法。
曾经有学生在导学案的反思栏中写到: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今天我终于真正明白轻重物体下落的问题,真好!可在实际问题中,下落过程的阻力的大小又和物体的哪些因素有关呢?我准备上网查一查,再好好研究一下。从这短短的反思中,我体会到学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看到了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兴趣,更看到了学生已在慢慢学会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6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新的具体要求,“少教多学”以学生课堂自主学习为主体,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及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方法。“少教多学”导学案的设计需要不断的推敲,不断的摸索、改进,使教学更符合学生获取新知的规律与特点,让教师的“教”具有更多的针对性,启发性,创造性;让学生的“学”有更多的思考,探究。哈佛大学的一位学者曾说过:“21世纪的教育是未知的教育,因为知识在膨胀,这个世界呈现出太多未知的东西,我们必须要学会应付。”我们正为培养能适应21世纪的学生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洪进步. 基于“少教多学”理念的教学实践及启示——《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J]. 物理教学探讨, 2014, 32(6): 64-66.
[2] 洪冬梅. “少教多学”模式下的高效课堂构建刍议[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4(11): 19-21.
[3] 马明辉.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J]. 才智, 2015(4):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