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下求索,终铸厚德博学之魂;海纳百川,永担经济匡时之任。历经沧桑,上海财经大学负艰辛之任而无惧,结丰硕之果而不骄。2007年11月10日,上海财经大学将迎来建校90周年的纪念日。
昨日回眸
校史长廊
上海财经大学历史悠久,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并进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行列。1997年,江泽民同志亲笔题词:“面向新世纪把上海财经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
鸡鸣山巅腾旭日,黄浦江畔涌激流。1917年秋,上海财经大学的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商业科诞生于鸡鸣山北极阁,由著名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杨杏佛担任商科主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扩展为国立东南大学时,为适应商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商科迁址上海,于1921年成立上海商科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著名教育家郭秉文任校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任教务主任。1928年改名为中央大学商学院。几经变革,1932年8月独立建校,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时为国内唯一的国立商科类本科高校。
1950年8月,学校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和姚耐分别为院长、副院长。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厦门大学、东吴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商学院或财经系科相继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遂成为华东地区唯一的财经类高等学校。1985年9月,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陈云同志题写了校名。
1996年,学校通过了由财政部组织的“211工程”部门预审,翌年又通过了项目立项审核。2000年,教育部组织专家组对学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并正式将上海财经大学评定为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学校确立了新的宏伟目标:建设具有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发展框架的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创建“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上财名人
在上海财经大学90年的发展历史中,也是大师辈出,才俊毕集。翻开20世纪30年代的国立上海商学院的教师名册,可以发现那时的教师几乎都有留学欧美名校的经历,除了财经领域的专家,更有名骚一时的记者、报人和社会活动家。云集了褚凤仪、褚葆一、李炳焕、李鸿寿、孙怀仁、吴承禧、王惟中、杨荫溥、龚清浩、许本怡、周伯棣、邹依仁、薛仲三、周有光、尹文敬、彭信威、胡寄窗、娄尔行等各学科著名教授。
90年,财大人自强不息。十余万学子从上海财经大学财经大学走出,弘扬母校精神,兢兢业业、锲而不舍,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建功立业。
今日财大
历经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取精用弘,上海财经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直属教育部领导,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在全国财经院校中,上海财经大学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1年国家首批),也是首批设立社会科学(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之一。学校目前拥有会计学、财政学、经济思想史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4个财政部重点学科、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设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会计与财务研究院3个国家级基地;并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3个博士后流动站,4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MBA、MPA、MPAcc、JM等专业硕士点),以及36个本科专业。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近900名,其中教授、副教授450余人。截至2006年底,有各类在校生近20,000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3,300人左右,本科生稳定在8,000人,全日制留学生600余人。
学校校园占地总面积498,458平方米。其中,上海市国定路主校区是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基地,中山北一路校区是专业硕士研究生、留学生教育及高层次人才在职培训基地,昆山路校区是成人教育基地。
学校设有经济学院、金融学院、会计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法学院、人文学院、统计学系、应用数学系、外语系、体育教学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MBA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教学单位。学校还设有财经研究所、会计与财务研究院、高等研究院等20多个科研机构。
学校办学条件日趋改善。学校建有现代化的计算中心、语音实验室、视听教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ERP实验教学中心、模拟法庭,以及金融科学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等6个专业实验室,拥有水平先进的网络系统和多媒体专用教室。近年来,校园网络建设不断升级,联通校内各部门和学生公寓。学校图书馆馆藏丰富,现有文献资源总量199,5万册,其中电子图书近74,8万册,已建成电子文献检索查询系统和集成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网络化、自动化。
学校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目前,学校已与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以及美国、英国、日本、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还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公会(CGA)、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公会(CPA Australia)、美国人寿保险公司管理学会(LOMA)、英国保险学会(CII)、英国精算协会(IOA)等国际权威专业机构合作,建成了部分项目的国际从业资格考试与培训中心。
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取得了丰硕成果。1993年被评为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2000年被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1993年以来连续14年共7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
90年,上海财经大学人铭记“厚德博学、经济匡时”之校训,励精图治,奋发进取,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以万计的财经管理和相关专业人才。在即将迎来建校90周年之际,学校正在为加快建设具有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发展框架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进程而努力。
校庆记事
校区建设四大工程进展顺利
为迎接学校90周年校庆,在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在新建办同志的努力下,该校校区建设四大工程目前进展顺利,填补该校90年教学设施空白的体育馆游泳池工程桩基及基坑围护已按计划完成;作为校园建设功能补缺的关键工程,会计学院楼已完成初步设计进入批复阶段,经济学院楼(五教装修工程)已开工;武川路校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收尾工程——电网改造二期工程的前期设计方案优化论证已完成,正进入开工准备阶段。
群策群力 共商盛会——各地校友会代表齐聚母校
2006年12月29—31日,受校庆工作领导小组邀请,来自北京、深圳、珠海13个省市等校友会负责人和校友代表20余人,在中山北一路校区专家楼聚会,共商9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
收到母校发出的邀请函后,各地校友会负责人和校友代表,特别是从事会计师事务所、银行、审计等专业工作的校友,纷纷放下手边年终期末的繁重事务,听从母校的召唤,前来参加校庆筹备工作会议。
学校本着“学术为魂,校友为根”的宗旨,热情地为全体代表介绍学校校庆筹备宣传策划、校内网站及报刊宣传等各项工作。在座谈会期间,各地校友会负责人和校友代表不约而同地谈到母校近年来三个校区惊人的发展,令人心怡的校园环境,漂亮宽敞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以及学校教学、科研、师资、学生培养层次、招生质量等方面的长足发展,校友们为母校的发展成就感到无比的骄傲。
各地代表在相互交流各地校友活动情况后,纷纷表示,校庆筹备计划中拟建的各项展示、命名项目方案要尽快寄给他们,以便及早募集和筹备,以表各地校友祝贺母校诞辰的拳拳之心,代表们还对庆典活动提出不少建议,特别表示要让老校友亲自参与有关项目的庆典活动。
昨日回眸
校史长廊
上海财经大学历史悠久,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并进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行列。1997年,江泽民同志亲笔题词:“面向新世纪把上海财经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
鸡鸣山巅腾旭日,黄浦江畔涌激流。1917年秋,上海财经大学的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商业科诞生于鸡鸣山北极阁,由著名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杨杏佛担任商科主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扩展为国立东南大学时,为适应商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商科迁址上海,于1921年成立上海商科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著名教育家郭秉文任校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任教务主任。1928年改名为中央大学商学院。几经变革,1932年8月独立建校,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时为国内唯一的国立商科类本科高校。
1950年8月,学校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和姚耐分别为院长、副院长。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厦门大学、东吴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商学院或财经系科相继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遂成为华东地区唯一的财经类高等学校。1985年9月,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陈云同志题写了校名。
1996年,学校通过了由财政部组织的“211工程”部门预审,翌年又通过了项目立项审核。2000年,教育部组织专家组对学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并正式将上海财经大学评定为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学校确立了新的宏伟目标:建设具有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发展框架的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创建“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上财名人
在上海财经大学90年的发展历史中,也是大师辈出,才俊毕集。翻开20世纪30年代的国立上海商学院的教师名册,可以发现那时的教师几乎都有留学欧美名校的经历,除了财经领域的专家,更有名骚一时的记者、报人和社会活动家。云集了褚凤仪、褚葆一、李炳焕、李鸿寿、孙怀仁、吴承禧、王惟中、杨荫溥、龚清浩、许本怡、周伯棣、邹依仁、薛仲三、周有光、尹文敬、彭信威、胡寄窗、娄尔行等各学科著名教授。
90年,财大人自强不息。十余万学子从上海财经大学财经大学走出,弘扬母校精神,兢兢业业、锲而不舍,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建功立业。
今日财大
历经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取精用弘,上海财经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直属教育部领导,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在全国财经院校中,上海财经大学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1年国家首批),也是首批设立社会科学(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之一。学校目前拥有会计学、财政学、经济思想史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4个财政部重点学科、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设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会计与财务研究院3个国家级基地;并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3个博士后流动站,4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MBA、MPA、MPAcc、JM等专业硕士点),以及36个本科专业。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近900名,其中教授、副教授450余人。截至2006年底,有各类在校生近20,000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3,300人左右,本科生稳定在8,000人,全日制留学生600余人。
学校校园占地总面积498,458平方米。其中,上海市国定路主校区是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基地,中山北一路校区是专业硕士研究生、留学生教育及高层次人才在职培训基地,昆山路校区是成人教育基地。
学校设有经济学院、金融学院、会计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法学院、人文学院、统计学系、应用数学系、外语系、体育教学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MBA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教学单位。学校还设有财经研究所、会计与财务研究院、高等研究院等20多个科研机构。
学校办学条件日趋改善。学校建有现代化的计算中心、语音实验室、视听教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ERP实验教学中心、模拟法庭,以及金融科学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等6个专业实验室,拥有水平先进的网络系统和多媒体专用教室。近年来,校园网络建设不断升级,联通校内各部门和学生公寓。学校图书馆馆藏丰富,现有文献资源总量199,5万册,其中电子图书近74,8万册,已建成电子文献检索查询系统和集成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网络化、自动化。
学校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目前,学校已与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以及美国、英国、日本、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还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公会(CGA)、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公会(CPA Australia)、美国人寿保险公司管理学会(LOMA)、英国保险学会(CII)、英国精算协会(IOA)等国际权威专业机构合作,建成了部分项目的国际从业资格考试与培训中心。
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取得了丰硕成果。1993年被评为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2000年被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1993年以来连续14年共7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
90年,上海财经大学人铭记“厚德博学、经济匡时”之校训,励精图治,奋发进取,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以万计的财经管理和相关专业人才。在即将迎来建校90周年之际,学校正在为加快建设具有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发展框架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进程而努力。
校庆记事
校区建设四大工程进展顺利
为迎接学校90周年校庆,在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在新建办同志的努力下,该校校区建设四大工程目前进展顺利,填补该校90年教学设施空白的体育馆游泳池工程桩基及基坑围护已按计划完成;作为校园建设功能补缺的关键工程,会计学院楼已完成初步设计进入批复阶段,经济学院楼(五教装修工程)已开工;武川路校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收尾工程——电网改造二期工程的前期设计方案优化论证已完成,正进入开工准备阶段。
群策群力 共商盛会——各地校友会代表齐聚母校
2006年12月29—31日,受校庆工作领导小组邀请,来自北京、深圳、珠海13个省市等校友会负责人和校友代表20余人,在中山北一路校区专家楼聚会,共商9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
收到母校发出的邀请函后,各地校友会负责人和校友代表,特别是从事会计师事务所、银行、审计等专业工作的校友,纷纷放下手边年终期末的繁重事务,听从母校的召唤,前来参加校庆筹备工作会议。
学校本着“学术为魂,校友为根”的宗旨,热情地为全体代表介绍学校校庆筹备宣传策划、校内网站及报刊宣传等各项工作。在座谈会期间,各地校友会负责人和校友代表不约而同地谈到母校近年来三个校区惊人的发展,令人心怡的校园环境,漂亮宽敞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以及学校教学、科研、师资、学生培养层次、招生质量等方面的长足发展,校友们为母校的发展成就感到无比的骄傲。
各地代表在相互交流各地校友活动情况后,纷纷表示,校庆筹备计划中拟建的各项展示、命名项目方案要尽快寄给他们,以便及早募集和筹备,以表各地校友祝贺母校诞辰的拳拳之心,代表们还对庆典活动提出不少建议,特别表示要让老校友亲自参与有关项目的庆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