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未来能够适应社会、创造市场价值的重要保证。文章以辽宁何氏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例,分析以市场价值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关键词: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市場的价值导向原意是根据顾客对企业产品价值的感觉及理解程度来制定产品价格。辽宁何氏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以市场价值为导向,就是将教学活动与市场活动或社会活动直接结合,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固定项目,而是每学期根据教学大纲中目的要求选取实践基地的真正项目来做;学生的指导教师不再只是学校的专业教师,还包括实践基地的各项目负责人;成绩的考核不再是指导教师根据固定的考核标准进行判断,还包括了学生在项目完成后能够创造的“价值”,学生的实践活动需要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得到检验。用真实的市场价值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是与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区别。
1.专业课程中的实践部分
专业课程中的实践部分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中理论部分学时为1486学时,实践部分学时为508学时,理论部分占比约为75%,实践部分占比约为25%。课程中的实践项目来源于真实案例改编,且实践部分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方式,占总成绩的比例在30%~50%。
2.集中实践课程
集中实践课程总计680学时,分为两个部分:“管理运营模拟训练”和“ERP专业对抗实训”课程在专业实训室进行学习,“专业(专题)社会调查”“健康教育项目管理实践”“综合项目实践”课程在专业实践基地进行学习。
“管理运营模拟训练”(32学时):第4学期开设,课程借助先进的软件系统进行仿真模拟,使学生在模拟化的环境中以多种管理身份进行互动式实战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ERP专业对抗实训”(32学时):第5学期开设,课程通过游戏模拟和展示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其基本思想是围绕市场竞争和市场预测的需求建立企业内、外部各种资源计划。
“专业(专题)社会调查”(32学时):分别在第2学期、第3学期开设,旨在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和观察社会能力,课程内容根据教学大纲由专业和实践基地共同设置,并组织实施教学实训活动。“健康教育项目管理实践”(64学时):分别在第4学期、第5学期开设,安排学生到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实践,参与社区防盲筛查,结合实际情况设计课题,开展社会调查,利用社会调查原理方法及统计知识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小结或论文;增强学生的预防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为社区人民健康服务的能力。“综合项目实践”(160学时):第6学期开设,在实习基地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实地从事项目管理实践活动,实训内容以何氏集团公共卫生项目为平台,安排学生参加国际眼视光-奥比斯项目、国家惠民工程、爱之光基金会项目等项目。
3.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毕业实习是在本专业毕业实习基地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专业毕业实习大纲规定的内容,毕业实习的成绩由实习指导教师通过终期考核完成。毕业论文是学生在完成理论学习后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实践过程。通过毕业论文,学生能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的实际应用,并通过论文的调研和撰写对本专业的某一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毕业后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相关工作打好基础。
以市场价值为导向的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有以下保障措施作为支撑:第一,需要有稳定的实习基地和满足教学需求的市场项目,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教学内容;第二,需要有专业教师和实习基地指导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第三,需要有来自学校的支持使学生的课程安排与实习基地实践保持统一。第四,需要有安全保障措施保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身心健康。
[1]吴 悦.应用型本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7(9):78-80.
[2]李艳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四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基于对楚雄师范学院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38):150-151.
关键词: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一、以市场价值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思路
市場的价值导向原意是根据顾客对企业产品价值的感觉及理解程度来制定产品价格。辽宁何氏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以市场价值为导向,就是将教学活动与市场活动或社会活动直接结合,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固定项目,而是每学期根据教学大纲中目的要求选取实践基地的真正项目来做;学生的指导教师不再只是学校的专业教师,还包括实践基地的各项目负责人;成绩的考核不再是指导教师根据固定的考核标准进行判断,还包括了学生在项目完成后能够创造的“价值”,学生的实践活动需要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得到检验。用真实的市场价值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是与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区别。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专业课程中的实践部分
专业课程中的实践部分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环节,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中理论部分学时为1486学时,实践部分学时为508学时,理论部分占比约为75%,实践部分占比约为25%。课程中的实践项目来源于真实案例改编,且实践部分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方式,占总成绩的比例在30%~50%。
2.集中实践课程
集中实践课程总计680学时,分为两个部分:“管理运营模拟训练”和“ERP专业对抗实训”课程在专业实训室进行学习,“专业(专题)社会调查”“健康教育项目管理实践”“综合项目实践”课程在专业实践基地进行学习。
“管理运营模拟训练”(32学时):第4学期开设,课程借助先进的软件系统进行仿真模拟,使学生在模拟化的环境中以多种管理身份进行互动式实战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ERP专业对抗实训”(32学时):第5学期开设,课程通过游戏模拟和展示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其基本思想是围绕市场竞争和市场预测的需求建立企业内、外部各种资源计划。
“专业(专题)社会调查”(32学时):分别在第2学期、第3学期开设,旨在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和观察社会能力,课程内容根据教学大纲由专业和实践基地共同设置,并组织实施教学实训活动。“健康教育项目管理实践”(64学时):分别在第4学期、第5学期开设,安排学生到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实践,参与社区防盲筛查,结合实际情况设计课题,开展社会调查,利用社会调查原理方法及统计知识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小结或论文;增强学生的预防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为社区人民健康服务的能力。“综合项目实践”(160学时):第6学期开设,在实习基地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实地从事项目管理实践活动,实训内容以何氏集团公共卫生项目为平台,安排学生参加国际眼视光-奥比斯项目、国家惠民工程、爱之光基金会项目等项目。
3.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毕业实习是在本专业毕业实习基地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专业毕业实习大纲规定的内容,毕业实习的成绩由实习指导教师通过终期考核完成。毕业论文是学生在完成理论学习后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实践过程。通过毕业论文,学生能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的实际应用,并通过论文的调研和撰写对本专业的某一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毕业后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相关工作打好基础。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
以市场价值为导向的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有以下保障措施作为支撑:第一,需要有稳定的实习基地和满足教学需求的市场项目,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教学内容;第二,需要有专业教师和实习基地指导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第三,需要有来自学校的支持使学生的课程安排与实习基地实践保持统一。第四,需要有安全保障措施保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吴 悦.应用型本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7(9):78-80.
[2]李艳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四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基于对楚雄师范学院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38):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