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放高利贷行为入罪问题探讨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利贷虽然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存在损害借贷人合法权益、滋生违法犯罪、扰乱金融秩序等社会危害性.目前学界对放高利贷行为是否应当犯罪化存在争议,现行刑法典对此也未明确,这就造成司法实践中对放高利贷行为惩治存在障碍.考虑到放高利贷行为适用非法经营罪存在问题,建议在《刑法》中增设放高利贷罪,对情节严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放高利贷行为进行惩处,以体现罪刑法定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其他文献
德勒兹反对结构主义语言模式,认为语言的少数化或者弱势化是文学革命的条件.以此为基础,德勒兹提出了文学机器、少数文学、让语言自身口吃的观念.三者从语用学的层面揭示了语言内部纠结的权力结构以及对抗的出路,对于我们深刻把握德勒兹的文学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典型的语言褶皱运作方式,语言的少数之变能够帮助我们反思先锋文学作品的革命性,从微观政治学的层面重新认识个性化语言风格的作用.
杜威在本能论心理学的基础上,对自由教育的内涵与目的 、自由教育的雏度、自由教育的路径等作了深入的阐释.他认为,儿童在教育活动中能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自己发起意思,使自己的意思支配自由的行为,从而实现理智自由,发展儿童智力的活动.自由教育的核心是让儿童的理智自由或思想自由.其教育目的 在于唤起人的思考,训练人的智力,让人拥有一个纯粹的理智活动.自由教育的路径在于了解和研究儿童、教育遵循自然、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实施活动教学、实施个性化教学、激发儿童的自动精神.杜威的自由教育思想为西方自由教育思想的发展作出了
水与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兴衰息息相关.因为治水,孕育出不同的国家类型;因为治水,生长出不同类型的基层水利共同体.在基层水利共同体治水的过程中,公共性通过自身共在性、共有性、共识性和公意性功能的发挥,深刻地影响甚至决定社会的行动、制度的形成以及价值的共塑.因此,公共性自身的四大属性,不但使基层水利共同体内生出“坝长”“堤长”“垸长”“河长”等民间河长,而且也使基层水利共同体在公意代表的领导下延续千余年;治水的公共性,不但塑造出政府主导和基层水利自治的双层治水体系,而且还建构出双向治理的社会结构,进而生长出当下由
在清算程序与重整程序二元双轨立法例下,个人破产立法中存在自由选择与程序受限两种模式的差异.两种程序模式的对比分析表明,选择受限模式更有利于实现个人破产的预期立法目的 .为更好地平衡债权人利益和债务人利益,我国未来立法应采用选择受限模式,即在申请破产清算时确立一个判断债务人偿付能力的收入标准,如果债务人的月收入水平高于该法定收入判断标准,则应驳回破产清算申请.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由多个层级构成、各个层级相互联结的体系.官民衔接层域,既是国家治理的重点,又是国家治理的薄弱点.官民衔接层域的小微权力是一种特殊的权力形态,它存在于官民之间,具有正式体制性权力难以监督而民众又无法监督的特性.这种特性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治理体系结构化产物.进入现代,国家权力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是官民衔接层域的治理结构延续下来,其利弊也因此存续,并有了新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家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小微权力迅速扩张,与此相应的是监督体系尚不健全、监督成效有限、小微权力腐败等问题突
中唐诗人刘禹锡从顺宗贞元二十一年始任屯田员外郎,到文宗大和元年继任主客郎中,其间跨度达二十三年之久,这在唐代郎官中极其罕见,甚至对后期的郎官文化都产生了影响.刘禹锡三任郎官、四任刺史,长期的京城任职与刺史外放,对他的诗文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郎官经历与诗歌创作关系较为密切.具体而言,表现在诗歌中的郎官意识非常明显,其中的刘郎意象在中唐成为郎官的代名词,并在文士中流传广泛.郎官期间的诗歌创作主要反映了郎官悠闲精致的生活,游园与宴饮是最主要的两大主题.诗歌酬唱则成为其任职郎官期间的主要创作形式,在唱和形式和诗歌
当前,中国大学的形象建设面临着困境和挑战,新时代“双一流”建设为其提供了蓝图.立德树人是中国大学的立身根本.要成为世界级一流大学,应当培养出一批批出色的一流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彰显中国大学的本色.中国大学战略定位着眼于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为人民做学问的科研立场,以及注重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符号.要实现新时代中国大学的新形象,必须走多元发展的国际化合作道路,必须从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构建新的教材体系,打造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舒适的美丽校园环境等方面入手,努力探索中国大学建
《资本论》作为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巨著,蕴含着丰富的反贫困思想.本文通过对《资本论》反贫困思想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价值意蕴进行三维审视,全面解析了《资本论》反贫困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发展逻辑和价值向度,揭示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产生的前提、根源、秘密、加大与恶化、表现及后果、异化劳动等问题的理论逻辑,究明了无产阶级贫困问题产生与纾解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厘清了无产阶级消除贫困依赖的阶级力量、根本路径、历史必然、现实选择及全景路线图的实践逻辑,全方位呈现了《资本论》反贫困思想展示的立场、
同为以母亲为主题的诗歌,“垮掉派”诗人金斯堡的《祈祷》和当代诗人哈斯的《母亲的乳头》均以反传统的手法塑造了有别于文学传统的另类母亲形象,揭示了迥异于传统的母子关系.两诗的发表相距近半个世纪,然而在创作手法上却表现出诸多共性,因而背后的创作动因和创作策略引人深思,两首诗对两位诗人经典地位建构所起的作用亦值得探讨.基于布鲁姆影响诗学理论,特别是有关修正和修正比的阐述,金斯堡走向强者诗人之路的历程是要突破强大的先辈诗人的巨大影响,而哈斯则要在诗歌创作中展现出双重颠覆——基于金斯堡对于先辈诗人的颠覆的再度颠覆.
党争是南宋士大夫日常政治文化生活的主要表现形态之一.庆元党禁政治的复杂性、多变性及其高压的生态环境,使碑志文在请铭、撰写和传播上均受其禁锢与制约,二者关联互动密切.而在政治与道学的长期纠葛中,除群体性的冲突与对抗外,士人官僚的个体生命意识不应被忽视与遮蔽.党禁视域下的环境、时空与人事三者,关乎道学士群的仕宦浮沉和应时心态,是影响碑志文书写的直接生态因子.此外,南宋党同伐异的政治文化性格亦使碑志文的书写往往成为“弱者的武器”,促使碑志书写者在历史真实与记忆选择间生发紧张与焦虑的自我情愫,以内省化的主体特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