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教师最为倡导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就是让所有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去获得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增长知识。这也是每个学生数学素质得到有效提高所必需的学习情境,以下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初中教学最初的经验,愿与读者共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教师;初中数学;教育工作
一、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所谓创新意识不等于脱离教材的活动,作为初中教师首先要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创新是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教师的创新意识,要改变以纯粹的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而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初中学生正处于对新知识总有一种神秘的感觉,充满好奇心的年龄阶段,总想弄清楚要学的是什么东西,教师就要正确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因此,在教学生学习新知识时,教师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唤起学生探索问题、解答问题的乐趣。比如,笔者在教学“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边角边”时,先伸出两手的拇指食指成枪状,并对他们说:“同学们,看我左右两手的‘手枪’是不是全等啊?”边说边把两手靠近,展示给同学们看,“看这两枪的两边和夹角是不是对应相等?”随着同学们的兴趣高涨,这性质和判定定理就会牢牢地刻在学生们的脑子里。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设问、发掘出学生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首先,教师应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其次,提供质疑问难的条件,教师不独占课堂,让学生有质疑问难的时间以及对学生多启发、多诱导等;再次,注重质疑问难的效果。应抓住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不能什么问题都问,不要仅仅满足于所提问题的数量,追求表面的热闹而不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提问方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学习。
二、主要教学方法
1.把抽象的理论生活化
众所周知,数学的理论、定义在一定程度上显得略微枯燥、难懂。加之初中生学习能力有限,一时很难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举例说明,将知识总结归纳成浅显易懂的语句。
2.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情
初中生大多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求知欲,数学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数学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数与形的体现。生活中的很多想象可以用数学来解决,老师可以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课上抛开枯燥的理论知识,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展现数学的神奇力量,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这要求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制订不同的教学策略。对成绩差的学生要求不要过高,应让他们从基础做起,由浅入深,慢慢培养学科兴趣,建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每道题的已知条件出发,明确考点,善于分析,在课后不断做题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提高学习效率。
4.运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逐渐融入各类教学当中。在枯燥的数学教学程中,利用幻灯片、计算机等把相对枯燥、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使其变得立体、形象、生动。把学生带入神奇的数学世界当中,体会数学的无穷魅力。
数学不仅仅是一系列的概念、符号,还是科学推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处理过程或是一种思考方法。它更是生活中的一面镜子,是生活中数与形的体现。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枯燥乏味的,是没有生气的。因此,我们更应该把数学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地去挖掘教材,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同时,也应积极开展有意义的数学方面的专题活动,让学生在自己感受生活的同时,去发掘生活当中的数学,感受数学带来的神奇魅力。
三、重视课堂教学实践
在知识的引进、消化和应用过程中促使学生领悟和提炼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知识发生的过程也是其思想方法产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典型的以及正确的直观背景材料,创设使认知主体与客体之间激发作用的环境和条件,通过对知识发生过程的展示,使学生的思维和经验全部投人到接受问题、分析问题和感悟思想方法的挑战之中,从而主动构建科学的认知结构,将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知识融汇成一体,最终形成独立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概念既是思维的基础,又是思维的结果。恰当地展示其形成的过程,拉长被压缩了的“知识链”,是对数学抽象与数学模型方法进行点悟的极好素材和契机。在概念的引进过程中,应注意:解释概念产生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定义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综合概念定义的本质属性;巩固和加深概念理解,让学生在变式和比较中活化思维。在规律的揭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灌输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能力,并引导学生通过感性的直观背景材料或已有的知识发现规律,不过早地给结论,讲清抽象、概括或证明的过程,充分地向学生展现自己是如何思考的,使学生领悟蕴含其中的思想方法。
四、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一方面要通过解题和反思活动,从具体数学问题和范例中总结归纳解题方法,并提炼和抽象成数学思想;另一方面在解题过程中,充分发挥数学思想方法对发现解题途径的定向、聯想和转化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数学思想观点为指导,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范例教学通过选择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创造性和审美性的例题和练习进行。要注意设计具有探索性的范例和能从中抽象一般和特殊规律的范例,在对其分析和思考的过程中展示数学思想和具有代表性的数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对某些问题,要引导学生尽可能运用多种方法,从各条途径寻求答案,找出最优方法,培养学生的变通性;对某些问题可以进行由简到繁、由特殊到一般的推论,让学生大胆联系和猜想,培养其思维的广阔性;对某些问题可以分析其特殊性,克服惯性思维束缚,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对一些条件、因素较多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全面分析、系统综合各个条件,得出正确结论,培养其横向思维等等。此外,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解题以后的反思,优化解题过程,总结解题经验,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淑仪.初中数学目标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四步三方”教学模型初构[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年5期.
(作者单位:瑞金市第三中学)
关键词:初中教师;初中数学;教育工作
一、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所谓创新意识不等于脱离教材的活动,作为初中教师首先要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创新是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教师的创新意识,要改变以纯粹的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而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初中学生正处于对新知识总有一种神秘的感觉,充满好奇心的年龄阶段,总想弄清楚要学的是什么东西,教师就要正确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因此,在教学生学习新知识时,教师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唤起学生探索问题、解答问题的乐趣。比如,笔者在教学“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边角边”时,先伸出两手的拇指食指成枪状,并对他们说:“同学们,看我左右两手的‘手枪’是不是全等啊?”边说边把两手靠近,展示给同学们看,“看这两枪的两边和夹角是不是对应相等?”随着同学们的兴趣高涨,这性质和判定定理就会牢牢地刻在学生们的脑子里。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设问、发掘出学生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首先,教师应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其次,提供质疑问难的条件,教师不独占课堂,让学生有质疑问难的时间以及对学生多启发、多诱导等;再次,注重质疑问难的效果。应抓住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不能什么问题都问,不要仅仅满足于所提问题的数量,追求表面的热闹而不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提问方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学习。
二、主要教学方法
1.把抽象的理论生活化
众所周知,数学的理论、定义在一定程度上显得略微枯燥、难懂。加之初中生学习能力有限,一时很难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举例说明,将知识总结归纳成浅显易懂的语句。
2.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情
初中生大多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求知欲,数学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数学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数与形的体现。生活中的很多想象可以用数学来解决,老师可以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课上抛开枯燥的理论知识,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展现数学的神奇力量,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这要求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制订不同的教学策略。对成绩差的学生要求不要过高,应让他们从基础做起,由浅入深,慢慢培养学科兴趣,建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每道题的已知条件出发,明确考点,善于分析,在课后不断做题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提高学习效率。
4.运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逐渐融入各类教学当中。在枯燥的数学教学程中,利用幻灯片、计算机等把相对枯燥、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使其变得立体、形象、生动。把学生带入神奇的数学世界当中,体会数学的无穷魅力。
数学不仅仅是一系列的概念、符号,还是科学推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处理过程或是一种思考方法。它更是生活中的一面镜子,是生活中数与形的体现。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枯燥乏味的,是没有生气的。因此,我们更应该把数学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地去挖掘教材,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同时,也应积极开展有意义的数学方面的专题活动,让学生在自己感受生活的同时,去发掘生活当中的数学,感受数学带来的神奇魅力。
三、重视课堂教学实践
在知识的引进、消化和应用过程中促使学生领悟和提炼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知识发生的过程也是其思想方法产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典型的以及正确的直观背景材料,创设使认知主体与客体之间激发作用的环境和条件,通过对知识发生过程的展示,使学生的思维和经验全部投人到接受问题、分析问题和感悟思想方法的挑战之中,从而主动构建科学的认知结构,将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知识融汇成一体,最终形成独立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概念既是思维的基础,又是思维的结果。恰当地展示其形成的过程,拉长被压缩了的“知识链”,是对数学抽象与数学模型方法进行点悟的极好素材和契机。在概念的引进过程中,应注意:解释概念产生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定义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综合概念定义的本质属性;巩固和加深概念理解,让学生在变式和比较中活化思维。在规律的揭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灌输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能力,并引导学生通过感性的直观背景材料或已有的知识发现规律,不过早地给结论,讲清抽象、概括或证明的过程,充分地向学生展现自己是如何思考的,使学生领悟蕴含其中的思想方法。
四、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一方面要通过解题和反思活动,从具体数学问题和范例中总结归纳解题方法,并提炼和抽象成数学思想;另一方面在解题过程中,充分发挥数学思想方法对发现解题途径的定向、聯想和转化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数学思想观点为指导,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范例教学通过选择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创造性和审美性的例题和练习进行。要注意设计具有探索性的范例和能从中抽象一般和特殊规律的范例,在对其分析和思考的过程中展示数学思想和具有代表性的数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对某些问题,要引导学生尽可能运用多种方法,从各条途径寻求答案,找出最优方法,培养学生的变通性;对某些问题可以进行由简到繁、由特殊到一般的推论,让学生大胆联系和猜想,培养其思维的广阔性;对某些问题可以分析其特殊性,克服惯性思维束缚,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对一些条件、因素较多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全面分析、系统综合各个条件,得出正确结论,培养其横向思维等等。此外,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解题以后的反思,优化解题过程,总结解题经验,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淑仪.初中数学目标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四步三方”教学模型初构[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年5期.
(作者单位:瑞金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