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立。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是大学自身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具有激励、指导和规范大学行为与学生的价值体系。正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著名教育家亚伯拉罕•弗莱斯克纳所说:“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有效。”
大学精神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育人铸魂的工程中有着特殊的功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内,发挥大学精神的育人功能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途径。大学精神有着丰富的历史传承性和数代“大学人”的价值认同和独特的精神魅力,容易铭记。也因其独特性,能够对社会不良思潮在大学校园的传播起到扶正纠偏的作用,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托。由此,再回到实践中去,回到办学中去,并进一步得到检验并予以固化,大学人将大学精神内化成坚定的信念,大学精神成为巨大的精神动力,从而推动大学的建设和发展,那些适应时代潮流的大学精神推动社会进步并引领社会前进。”
大学的力量主要来源于其深厚的文化、传承和精神,这能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深刻体验。很多大学都是因其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特殊的历史传承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大学精神,正是这种大学精神在推动学生健康成长并成才。张羡崇在东北电力大学60年校庆时说:“回顾母校60年的光辉历程,母校能够,取得到今天的成就,关键在于母校几代人积淀、塑造、传承的具有自身特质的大学精神,她是业已存在的客观事实。大学人不断地丰富着大学精神,使其具有时代性,以其潜在的规范性支配着群体每个成员的行为,以一种无形的渗透力量对群体每个成员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精神并不与大学中的各种存在发生‘刚性’接触,而是通过‘柔性’方式在大学中发挥导向功能、规范功能、激励功能等。它通过一种‘柔性’的统摄指向大学中的各种存在,然后通过个体发自内心的自觉而发挥于个体行为。”大学精神是引导人、塑造人、规范人的内在动力,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产生深远而又深刻的影响。
1.导向功能——引导人生的精神向标
大学精神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精神和作风,引导着生活于其中、思想高度活跃的师生员工,具有目标性,大学精神通过特定的校园行为与文化,“柔性”地渗透到师生员工的心灵,并发挥着导向性的育人功能。义务支教、敬老、帮助孤残、禁毒宣传、绿化美化、保护环境等校园文化,可激发大学生热情,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活动都是大学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代要求相结合的产物,起到了非常明显的育人作用。大学精神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要对其重视和有效发挥,并坚持对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的正确方向加以引导。
2.规范功能——约束言行的内在规则
大学精神潜移默化地滋润大学生的精神、信念和信仰,使其受到无形的洗礼和熏陶,这种影响虽然无声,但却巨大,大学精神为大学生成才确定了目标,并指引着具体的成才路向,它为大学生确定了一种基本的人生态度,形成了一种健康的人格,并使他们在多方便形成了积极的、有规范性的行为方式,而且往往持续终身。深入开展大学优良传统的宣传教育,用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规范大学生,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第三,先进人物事迹。榜样是一面旗帜,很多大学都很重视发挥先进典型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示范作用,从先进典型的事迹中发掘可贵精神,能够增强大学精神对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功能的感召力。
3.陶冶功能——提升境界的丰富营养
大学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不是强制的,而是感染熏陶和渗透的,它启发大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渗透积累,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产生质变和量变,并会在大学生的心灵上打上深刻的烙印。大学精神不仅滋润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当大学生走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他们的精神、言行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周围的人群,使得相应的人群受到熏陶,素质得以提升。同时大学精神作为一种高雅的文化,通过媒体、学术交流等方式,可以广泛传播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对整个社会起到陶冶、熏陶的作用。
4.塑造功能——雕刻人格的人生态度
大学精神具有稳定的、共同的精神品质、理想追求、价值取向、行为理念和文化氛围,是大学最富典型意义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特征。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性格发展的成熟时期,在大学生活中,对其影响最大、最深刻的,就是大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身心具有重新塑造的功能。可以通过很多校园活动来实现塑造功能,如开展校园义工活动、培育校园红色文化、构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开展校史教育、发挥大学名师的作用等等活动来使学生参与进来,亲身体验,得到积极的启发和美的感受、以及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5.激励功能——激发潜能的不竭动力
校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具有激励功能,其中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的激励功能影响很大。校园文化活动多数是由大学生自己组织的,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自主性、培育自信心和创造力的效果显著。充满竞争性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社会知识面、社会活动面和社会交际面,这些将大大地提高大学生的进取性、创造力、自信心和竞争力,为他们以后的人生开拓进取准备了精神力量。
6.创新功能——开拓思维的无形资产
大学精神的内容、特质要不断地创新,才能很好地發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在其育人方面可以采用适合新时代的学生和途径,并不断地创新和丰富。
大学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一个无声的老师,是一部无声的教科书,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引导精神世界、约束言行、提升境界、激发潜力、开拓思维,达到“不言而教”的良好效果。提升大学精神的育人价值,丰富其育人功能,通过大学精神的育人功能是实施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途径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高校校园文化传承与发展》 周运来著岳麓书社出版 2009年
2.《思想政治教育学》 陈秉公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延边大学出版社 1997年
3.《清华漫话》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4.《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
5. 唐耀华:大学精神内涵探析 (A)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2006(04)
6. 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大学精神的育人功能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2008-12 G64
7. 邓德强. 论大学精神与人的和谐发展[D]吉林大学, 2007 .
8. 周伦理. 试论大学精神的育人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04) .
9.张琼. 充分发挥大学精神在大学生成才中的引领作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3)
10. 陈彬. 杨承运:“育人为本”是体现大学精神的关键[N]. 科学时报, 2008, (2008-09-16)
11. 陈红梅. 浅谈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2)
12. 王勤,韩艳. 一流大学与大学精神[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6) .
13. 杜婵娟. 依托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D]云南师范大学, 2004
14. 代安琼: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 (A)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2007(07)
大学精神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育人铸魂的工程中有着特殊的功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内,发挥大学精神的育人功能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途径。大学精神有着丰富的历史传承性和数代“大学人”的价值认同和独特的精神魅力,容易铭记。也因其独特性,能够对社会不良思潮在大学校园的传播起到扶正纠偏的作用,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托。由此,再回到实践中去,回到办学中去,并进一步得到检验并予以固化,大学人将大学精神内化成坚定的信念,大学精神成为巨大的精神动力,从而推动大学的建设和发展,那些适应时代潮流的大学精神推动社会进步并引领社会前进。”
大学的力量主要来源于其深厚的文化、传承和精神,这能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深刻体验。很多大学都是因其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特殊的历史传承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大学精神,正是这种大学精神在推动学生健康成长并成才。张羡崇在东北电力大学60年校庆时说:“回顾母校60年的光辉历程,母校能够,取得到今天的成就,关键在于母校几代人积淀、塑造、传承的具有自身特质的大学精神,她是业已存在的客观事实。大学人不断地丰富着大学精神,使其具有时代性,以其潜在的规范性支配着群体每个成员的行为,以一种无形的渗透力量对群体每个成员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精神并不与大学中的各种存在发生‘刚性’接触,而是通过‘柔性’方式在大学中发挥导向功能、规范功能、激励功能等。它通过一种‘柔性’的统摄指向大学中的各种存在,然后通过个体发自内心的自觉而发挥于个体行为。”大学精神是引导人、塑造人、规范人的内在动力,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产生深远而又深刻的影响。
1.导向功能——引导人生的精神向标
大学精神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精神和作风,引导着生活于其中、思想高度活跃的师生员工,具有目标性,大学精神通过特定的校园行为与文化,“柔性”地渗透到师生员工的心灵,并发挥着导向性的育人功能。义务支教、敬老、帮助孤残、禁毒宣传、绿化美化、保护环境等校园文化,可激发大学生热情,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活动都是大学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代要求相结合的产物,起到了非常明显的育人作用。大学精神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要对其重视和有效发挥,并坚持对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的正确方向加以引导。
2.规范功能——约束言行的内在规则
大学精神潜移默化地滋润大学生的精神、信念和信仰,使其受到无形的洗礼和熏陶,这种影响虽然无声,但却巨大,大学精神为大学生成才确定了目标,并指引着具体的成才路向,它为大学生确定了一种基本的人生态度,形成了一种健康的人格,并使他们在多方便形成了积极的、有规范性的行为方式,而且往往持续终身。深入开展大学优良传统的宣传教育,用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规范大学生,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第三,先进人物事迹。榜样是一面旗帜,很多大学都很重视发挥先进典型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示范作用,从先进典型的事迹中发掘可贵精神,能够增强大学精神对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功能的感召力。
3.陶冶功能——提升境界的丰富营养
大学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不是强制的,而是感染熏陶和渗透的,它启发大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渗透积累,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产生质变和量变,并会在大学生的心灵上打上深刻的烙印。大学精神不仅滋润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当大学生走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他们的精神、言行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周围的人群,使得相应的人群受到熏陶,素质得以提升。同时大学精神作为一种高雅的文化,通过媒体、学术交流等方式,可以广泛传播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对整个社会起到陶冶、熏陶的作用。
4.塑造功能——雕刻人格的人生态度
大学精神具有稳定的、共同的精神品质、理想追求、价值取向、行为理念和文化氛围,是大学最富典型意义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特征。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性格发展的成熟时期,在大学生活中,对其影响最大、最深刻的,就是大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身心具有重新塑造的功能。可以通过很多校园活动来实现塑造功能,如开展校园义工活动、培育校园红色文化、构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开展校史教育、发挥大学名师的作用等等活动来使学生参与进来,亲身体验,得到积极的启发和美的感受、以及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5.激励功能——激发潜能的不竭动力
校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具有激励功能,其中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的激励功能影响很大。校园文化活动多数是由大学生自己组织的,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自主性、培育自信心和创造力的效果显著。充满竞争性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社会知识面、社会活动面和社会交际面,这些将大大地提高大学生的进取性、创造力、自信心和竞争力,为他们以后的人生开拓进取准备了精神力量。
6.创新功能——开拓思维的无形资产
大学精神的内容、特质要不断地创新,才能很好地發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在其育人方面可以采用适合新时代的学生和途径,并不断地创新和丰富。
大学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一个无声的老师,是一部无声的教科书,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引导精神世界、约束言行、提升境界、激发潜力、开拓思维,达到“不言而教”的良好效果。提升大学精神的育人价值,丰富其育人功能,通过大学精神的育人功能是实施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途径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高校校园文化传承与发展》 周运来著岳麓书社出版 2009年
2.《思想政治教育学》 陈秉公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延边大学出版社 1997年
3.《清华漫话》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4.《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
5. 唐耀华:大学精神内涵探析 (A)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2006(04)
6. 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大学精神的育人功能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2008-12 G64
7. 邓德强. 论大学精神与人的和谐发展[D]吉林大学, 2007 .
8. 周伦理. 试论大学精神的育人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04) .
9.张琼. 充分发挥大学精神在大学生成才中的引领作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3)
10. 陈彬. 杨承运:“育人为本”是体现大学精神的关键[N]. 科学时报, 2008, (2008-09-16)
11. 陈红梅. 浅谈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2)
12. 王勤,韩艳. 一流大学与大学精神[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6) .
13. 杜婵娟. 依托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D]云南师范大学, 2004
14. 代安琼: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 (A)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