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通过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走出农村走入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村大学生在生存境遇上有着共性的特征,在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表现出来自身的特点,高校对农村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有针对性开展,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 生存境遇; 思想现状; 人文关怀; 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6-0098-02
农村大学生是通过高考走出农村,融入城市生活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他们的身上,既有对未来人生的美好憧憬,也背负着一定的生活重压。他们的生存境遇如何?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又表现出怎样的特点?本文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某学院的新生抽样调查为例,对农村大学生的生存境遇与思想现状进行反思,以期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有所启示。
一、农村大学生生存境遇的共性特征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大学生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现状,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农村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笔者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某学院进行问卷调查。在设计的问卷中,有12个问题涉及到大学生的家庭自然情况和经济情况。调查对象是某学院2010级180名新生,其中男生71人,女生109人,分别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属9个民族。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收回180份,问卷全部有效。
调查显示,180名同学中来自农村的有74人,占总人数的41%。这个结果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农村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的主要生源,众多农村的莘莘学子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这个结果也显示,高校的农村大学生群体具有生存境遇方面的共性特征。
第一,农村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普遍较差。在调查对象中,家里负债的学生72人,占总人数的40%;其中农村学生43人,占农村学生数的58.1%。这说明,半数以上的农村学生家里都有负债。农村家庭负债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是因为大病,有的是因为子女多,在180名同学中,有其他兄弟姐妹的学生82人,占总人数的45.6%;其中农村学生61人,占农村学生数的82.4%。这表明,绝大多数的农村大学生并不是独生子女,负担多个子女的经济压力肯定要远远大于负担独生子女。其他兄弟姐妹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高中、大学及继续教育)的学生31人,占总人数的17.2%;其中农村学生20人,占农村学生数的27%。在家庭经济收入总量没有增长的情况下,负担多个孩子的教育费用必然会导致农村家庭生活成本增加,生活水准下降。
第二,农村大学生家庭成员的健康情况普遍较差。在调查对象中,父母身体状况较差的学生70人,占总人数的38.9%;其中农村学生43人,占农村学生数的58.1%。家里有体弱多病老人的学生90人,占总人数的50%;其中农村学生41人,占农村学生数的55.4%。这说明,在我国城乡差别继续存在的情况下,农村的医疗条件、医保覆盖、保健意识普遍低于城市,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第三,农村大学生家庭的保障水平较差。在调查对象中,希望得到资助的学生169人,占总人数的93.9%;其中农村学生73人,占农村学生数的98.6%。这说明,农村的贫困大学生群体渴望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救助。但调查显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学生23人,占总人数的12.8%;其中农村学生11人,占农村学生数的14.9%。在我国,虽然政府在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方面不断加大投入,但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历史欠账多等原因,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救助体系的建设仍然很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家庭如果遇到意外变故、子女升学等问题,家庭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就会极大的下降。
以上数据表明,经济条件差、生活负担重已成为农村大学生生存境遇方面的共性特征,而这必然要对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道德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生存境遇对农村大学生心理和思想的影响
经典作家曾经指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经济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1]社会的阶级地位、经济条件不但会对人的道德观念产生影响,也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分析大学生思想实际、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出发点。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我们发现,生存境遇方面的共性特征使农村大学生成为一个“同质性”较高的群体,他们在心理和思想方面表现出一些共性的特点。
第一,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普遍较大。在各项奖助贷评比和发放的过程中,不少农村贫困大学生的矛盾心理,比如农村贫困学生既渴望得到社会和他人的支持与帮助,但又不愿意让别人看出自己是农村学生、家庭贫困,不愿意成为别人同情和怜悯的对象,表现出极强的自尊心,不愿意也不甘心成为只会受人资助而没有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弱势群体。这表明,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在农村贫困大学生身上,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也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很多时候,他们是城市生活中的弱势人群,其中不少人甚至还在为每日的衣食而忧,经济重负下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会出现苦闷感、焦虑感和边缘感,情绪易波动,有时候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有时又表现出强烈的自卑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心理重压和情绪波动中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加之年轻易冲动、控制情绪能力差、生活阅历少等原因,极易成为校园不安定因素的隐患。
第二,农村贫困大学生的道德呈现多面性特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既要受到他们实际的生活处境、生活条件的影响,也要受到社会精神气候的影响。来自生活的重压和社会上的各种道德观念纠结在他们身上,使他们既表现出自立自强、积极进取的一面,也表现出自我自私的一面。大多数同学对自己获得资助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成为激励他们顽强面对人生逆境的精神动力,但也有极个别的同学以为自己贫困就应该受到资助,既没有感恩的心态又缺少奋进的勇气、目标和动力,对周围同学的谦让和帮助毫不领情、一意孤行,甚至不顾及同学情意和集体大局,在评选奖助学金的过程中排挤倾轧其他同学,对原本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活动提出种种无理的猜忌和质疑,严重影响集体团结和各项工作的有力开展。这表明,大学生的道德水准是参差不齐的,他们极易受到社会上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的影响,高校的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三、农村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思考
针对农村大学生的生存境遇和心理、思想道德方面的特点,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面向农村大学生群体的生存实际和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第一,开展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关注农村贫困学生生存背后的深层精神性问题。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的生活境遇,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看待别人的帮助,如何把贫困作为励志的精神财富,是贫困背后的深层精神性问题。物质生活条件固然重要,但人之为人,精神激励和道德超越更为重要。如果缺乏了精神的引导,物质上即便再富有也只能是一个精神上的贫困者。虽然,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存问题,但却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生存背后的深层问题: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因此,我们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把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渗透到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财富观、境遇观,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社会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做一个精神上的强者和富有者。
第二,倾注人文关怀,做好农村大学生贫困群体的生活保障工作。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注入人文关怀,对待贫困大学生不能施以居高临下的怜悯,而是真正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人文关怀不是口号,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甚至是琐碎的学生工作中。比如,在迎接新生报到时就重点关注和留意通过生源地贷款和“绿色通道”的同学,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帮助学生解决其在办理入学手续和开学初军训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克服经济上和生活上的困难,使学生不会因经济等原因受到歧视或不同于其他同学的待遇,尽早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和感恩心;要建立完善的特殊学生档案,并在日常的工作中动员学生干部深入同学中间,不断了解相关学生家庭的变故和心理方面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和修正部分资料,为日后的日常管理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开辟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农村贫困大学生群体积极自助。开展勤工助学岗位的开辟和探索工作,给农村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勤工助学机会,鼓励他们积极自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改变自己的人生。这样,既可以让大学生们合理合法的取得劳动报酬,缓解经济压力,同时又可以引导他们理性对待人生的逆境,树立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四,针对学生心理实际,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对刚进入大学的农村学生身边易发和多发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梳理和指导,并陆续根据他们的成长阶段所考虑的不同问题开设相关心理课程。对所有学生尤其是农村贫困学生要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时期进行阶段性的跟踪测试,随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同时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将潜在问题群体与普通同学区分开,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对个别因家庭经济原因产生自卑、自闭或其他不健康心理的农村学生要进行重点关注,邀请心理咨询专家进行干预。
总之,农村贫困大学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弱势群体。救助贫困大学生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的物质援助和精神关怀,更需要高校教师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怀着对命运的责任、对事业的执着、对生命的感激、对未来的希冀,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高等教育的资源,进一步满足大众享受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和权利”[2],为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校园、培养社会的合格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3.
[2]衣俊卿.发展与跨越——黑龙江高等教育30年回眸[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8.
[责任编辑:成方哲]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 生存境遇; 思想现状; 人文关怀; 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6-0098-02
农村大学生是通过高考走出农村,融入城市生活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他们的身上,既有对未来人生的美好憧憬,也背负着一定的生活重压。他们的生存境遇如何?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又表现出怎样的特点?本文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某学院的新生抽样调查为例,对农村大学生的生存境遇与思想现状进行反思,以期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有所启示。
一、农村大学生生存境遇的共性特征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大学生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现状,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农村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笔者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某学院进行问卷调查。在设计的问卷中,有12个问题涉及到大学生的家庭自然情况和经济情况。调查对象是某学院2010级180名新生,其中男生71人,女生109人,分别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属9个民族。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收回180份,问卷全部有效。
调查显示,180名同学中来自农村的有74人,占总人数的41%。这个结果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农村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的主要生源,众多农村的莘莘学子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这个结果也显示,高校的农村大学生群体具有生存境遇方面的共性特征。
第一,农村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普遍较差。在调查对象中,家里负债的学生72人,占总人数的40%;其中农村学生43人,占农村学生数的58.1%。这说明,半数以上的农村学生家里都有负债。农村家庭负债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是因为大病,有的是因为子女多,在180名同学中,有其他兄弟姐妹的学生82人,占总人数的45.6%;其中农村学生61人,占农村学生数的82.4%。这表明,绝大多数的农村大学生并不是独生子女,负担多个子女的经济压力肯定要远远大于负担独生子女。其他兄弟姐妹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高中、大学及继续教育)的学生31人,占总人数的17.2%;其中农村学生20人,占农村学生数的27%。在家庭经济收入总量没有增长的情况下,负担多个孩子的教育费用必然会导致农村家庭生活成本增加,生活水准下降。
第二,农村大学生家庭成员的健康情况普遍较差。在调查对象中,父母身体状况较差的学生70人,占总人数的38.9%;其中农村学生43人,占农村学生数的58.1%。家里有体弱多病老人的学生90人,占总人数的50%;其中农村学生41人,占农村学生数的55.4%。这说明,在我国城乡差别继续存在的情况下,农村的医疗条件、医保覆盖、保健意识普遍低于城市,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第三,农村大学生家庭的保障水平较差。在调查对象中,希望得到资助的学生169人,占总人数的93.9%;其中农村学生73人,占农村学生数的98.6%。这说明,农村的贫困大学生群体渴望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救助。但调查显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学生23人,占总人数的12.8%;其中农村学生11人,占农村学生数的14.9%。在我国,虽然政府在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方面不断加大投入,但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历史欠账多等原因,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救助体系的建设仍然很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家庭如果遇到意外变故、子女升学等问题,家庭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就会极大的下降。
以上数据表明,经济条件差、生活负担重已成为农村大学生生存境遇方面的共性特征,而这必然要对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道德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生存境遇对农村大学生心理和思想的影响
经典作家曾经指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经济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1]社会的阶级地位、经济条件不但会对人的道德观念产生影响,也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分析大学生思想实际、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出发点。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我们发现,生存境遇方面的共性特征使农村大学生成为一个“同质性”较高的群体,他们在心理和思想方面表现出一些共性的特点。
第一,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普遍较大。在各项奖助贷评比和发放的过程中,不少农村贫困大学生的矛盾心理,比如农村贫困学生既渴望得到社会和他人的支持与帮助,但又不愿意让别人看出自己是农村学生、家庭贫困,不愿意成为别人同情和怜悯的对象,表现出极强的自尊心,不愿意也不甘心成为只会受人资助而没有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弱势群体。这表明,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在农村贫困大学生身上,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也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很多时候,他们是城市生活中的弱势人群,其中不少人甚至还在为每日的衣食而忧,经济重负下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会出现苦闷感、焦虑感和边缘感,情绪易波动,有时候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有时又表现出强烈的自卑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心理重压和情绪波动中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加之年轻易冲动、控制情绪能力差、生活阅历少等原因,极易成为校园不安定因素的隐患。
第二,农村贫困大学生的道德呈现多面性特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既要受到他们实际的生活处境、生活条件的影响,也要受到社会精神气候的影响。来自生活的重压和社会上的各种道德观念纠结在他们身上,使他们既表现出自立自强、积极进取的一面,也表现出自我自私的一面。大多数同学对自己获得资助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成为激励他们顽强面对人生逆境的精神动力,但也有极个别的同学以为自己贫困就应该受到资助,既没有感恩的心态又缺少奋进的勇气、目标和动力,对周围同学的谦让和帮助毫不领情、一意孤行,甚至不顾及同学情意和集体大局,在评选奖助学金的过程中排挤倾轧其他同学,对原本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活动提出种种无理的猜忌和质疑,严重影响集体团结和各项工作的有力开展。这表明,大学生的道德水准是参差不齐的,他们极易受到社会上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的影响,高校的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三、农村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思考
针对农村大学生的生存境遇和心理、思想道德方面的特点,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面向农村大学生群体的生存实际和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第一,开展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关注农村贫困学生生存背后的深层精神性问题。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的生活境遇,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看待别人的帮助,如何把贫困作为励志的精神财富,是贫困背后的深层精神性问题。物质生活条件固然重要,但人之为人,精神激励和道德超越更为重要。如果缺乏了精神的引导,物质上即便再富有也只能是一个精神上的贫困者。虽然,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存问题,但却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生存背后的深层问题: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因此,我们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把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渗透到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财富观、境遇观,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社会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做一个精神上的强者和富有者。
第二,倾注人文关怀,做好农村大学生贫困群体的生活保障工作。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注入人文关怀,对待贫困大学生不能施以居高临下的怜悯,而是真正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人文关怀不是口号,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甚至是琐碎的学生工作中。比如,在迎接新生报到时就重点关注和留意通过生源地贷款和“绿色通道”的同学,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帮助学生解决其在办理入学手续和开学初军训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克服经济上和生活上的困难,使学生不会因经济等原因受到歧视或不同于其他同学的待遇,尽早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和感恩心;要建立完善的特殊学生档案,并在日常的工作中动员学生干部深入同学中间,不断了解相关学生家庭的变故和心理方面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和修正部分资料,为日后的日常管理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开辟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农村贫困大学生群体积极自助。开展勤工助学岗位的开辟和探索工作,给农村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勤工助学机会,鼓励他们积极自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改变自己的人生。这样,既可以让大学生们合理合法的取得劳动报酬,缓解经济压力,同时又可以引导他们理性对待人生的逆境,树立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四,针对学生心理实际,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对刚进入大学的农村学生身边易发和多发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梳理和指导,并陆续根据他们的成长阶段所考虑的不同问题开设相关心理课程。对所有学生尤其是农村贫困学生要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时期进行阶段性的跟踪测试,随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同时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将潜在问题群体与普通同学区分开,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对个别因家庭经济原因产生自卑、自闭或其他不健康心理的农村学生要进行重点关注,邀请心理咨询专家进行干预。
总之,农村贫困大学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弱势群体。救助贫困大学生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的物质援助和精神关怀,更需要高校教师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怀着对命运的责任、对事业的执着、对生命的感激、对未来的希冀,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高等教育的资源,进一步满足大众享受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和权利”[2],为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校园、培养社会的合格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3.
[2]衣俊卿.发展与跨越——黑龙江高等教育30年回眸[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8.
[责任编辑:成方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