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发炎的小鸡鸡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午,孩子们吃过饭都在自己的小床上休息了,拓老师发现一个小男孩的被子一动一动的,就走过去看了看,发现他的手正在裤子里摆弄着,老师问了他,他说自己的小鸡鸡有点疼,检查后发现孩子的小鸡鸡有点红,在排除了自己碰到或被别的小朋友碰到的情况后,拓老师联系了班上的其他两位老师,跟老师交流后发现孩子在平时的活动中就有这样的现象,每次老师一提醒就赶紧把手放出来。看来小男孩的小鸡鸡应该是发炎了。老师也及时跟家长做了沟通,家长表示,孩子的这种习惯他们也发现了,觉得很丢人,在老师面前难以启齿,只要一发现孩子有玩小鸡鸡的现象就马上制止,甚至还因此打过孩子,可孩子就是改不了。
  分析:
  孩子对身体感兴趣是身心发展的一种自然现象。通常,儿童对性以及性器官的关注常常是在观察和积累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自然产生的。儿童对此关注的年龄因人而异,最早可见于1岁幼儿,通常见于3岁左右的儿童。
  在探索周围世界和自身世界时,他们从吸吮手指、触摸耳朵及眼睛、抓头发、撕纸开始,终于有一天,他们无意中摸到了自己的生殖器,他们像玩弄手指一样玩弄生殖器。同时,孩子们也会注意到生殖器的变化,4-5岁的孩子还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感觉,如想撒尿的感觉。就孩子们探索的结果而言,他们的发现和感觉完全是无可厚非的,仅仅是出于好奇而尝试了一次特别的游戏而已。也有的宝贝可能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并且,无论父母给予怎样的引导,或者转移他的注意力、打他的小手、大声斥责他,都不会有什么明显的改变,严重的还会变本加厉,玩得更加频繁。很多父母看到宝贝的这种行为都会感到十分焦虑:他的这种行为正常吗?我该怎样改变他呢?
  要改变宝贝的这种行为,首先要了解他产生这种行为的根源。归纳起来,宝贝玩自己的小鸡鸡,主要是因为——
  1、对人体感到好奇探究。自己身体的奥秘是宝贝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宝贝一点点长大,自我意识加强,开始产生了强烈的想要了解自己身体的欲望,加上控制自己小手的能力加强,以前喜欢玩手玩脚玩肚脐眼的他可能突然发现一个新的事实:原来,除了手、脚和肚脐眼,自己的身体还有更多好玩的器官。于是,处于好奇,他会自觉不自觉地去触摸自己的小鸡鸡。
  2、因为无聊而当成一个玩具。大多数玩小鸡鸡的宝贝没有任何原因,仅仅因为小鸡鸡就在那个地方,当他感觉无聊的时候,伸手就可以摸到。每次当他想要手里有个东西可以玩耍的时候,他就会先去摸小鸡鸡,慢慢就养成了习惯。这样的习惯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小鸡鸡发炎。
  措施:
  采取措施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充分考虑孩子的需要,正确引导孩子对此关注的方式和关注的程度。”家长或教师只有对儿童关注性及性器官的现象有了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第一,开诚布公地与孩子讨论性及性器官的基本常识。对年幼的孩子也不例外,因为他们能够通过教师或父母的语气、表情,本能地觉察到大人的态度。
  第二,告诉孩子性器官与身体的其他器官一样,都是健康人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都担负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我们有责任好好对待它们,保护它们。
  第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穿太紧的裤子;不盖太暖的被子;不以显露和玩弄生殖器作为逗乐的手段;采取正确的睡姿,避免俯卧位姿势。
  第四,对孩子讲述我们的成长经历,使孩子明白,我们也曾对此充满好奇,但我们没有用玩的方式,因为我们认为那样做不是一个最好的方式,使孩子产生被理解后的认同感,“原来不止是我好奇,你们也曾如此”,然后自觉地以父母为榜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第五,用爱心、耐心做好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孩子可能会有反复。
  第六,切忌随意给孩子贴上“手淫”的标签。可以不露声色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比如丰富孩子生活的内容,扩大孩子活动的范围,让他多交一些朋友,有更多的玩伴。还可以多陪孩子做做游戏,讲讲故事、读读书等。
  切记一定不要严厉训斥和禁止孩子的这些动作,而是要适当的引导孩子,慢慢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生活内容的丰富孩子就会渐渐淡化这个动作。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各个年级段都应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朗读,并把口语交际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之大,地位这重。它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志,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好的语感是新课程发展的需要、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创设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但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于把分析理解课文内容作为贯穿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以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仅严重忽视了语言的训练,而且挫伤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语言学家刘国正说过:“获得语言的技能,主要靠语言的实践
期刊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汉语在中国乃至于在全世界已成为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市场经济逐步一体化,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加快的时期,较低的汉语文水平对藏区长期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藏区双语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汉语文教学。  一、加强藏区小学汉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加强藏小学汉语文教学,这对提高学生的汉语文水平,提高学生社交、升学、就业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
期刊
教材分析的意义:  数学课程内容按四个领域设置;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实践与综合应用。它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十分密切。小学数学教材是以数与计算为主线,将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等内容。数与计算教学内容的深入和范围的扩大,而有机的结合起来编排的,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使我们老师从整体上把握各类知识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期刊
一、研究缘由  2011年11月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学业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上海市中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试行)》,作为推动基础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它的出现对于当前教育从过重注重学科知识成绩转向学生全面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确保了上海市二期课改朝着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向迈进。  目前我们学校中还普遍存在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注重认知方面的落实,片面地理解获取知识的手段是灌输
期刊
导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坐井观天》  导学目标:  1、懂得学习、做事要眼界开阔,不能目光短浅,所见有限。2、学会本课三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沿、说大话、井口、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3、能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导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导学难点:懂得人要开阔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导学教
期刊
【教材版本】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设计理念】写作能体现一个人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教学中是重点也是难点。判断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英语词汇、语法等知识,最好的办法是看他们能否用英语正确地表达思想。而要教会学生用英语正确表达思想,则需要经过单词—短语—句子—篇章的系统训练。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分析:本节课是高中阶段第五模块第二单元:the United Kingdom中的语言
期刊
【教材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5课。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因此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12岁的周恩来对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疑惑不解和他在租界里亲眼看到
期刊
《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的内容。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论天的大小这一件事,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  李唯佳老师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提高,情感提升”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之中。老师的这节课无疑是精彩的。从整体上看,这堂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创造了想象的空间
期刊
我设计的《美丽的花瓶》这节课是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手工制作,它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从课程的整合性来说,它更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小学四年级学生对美术学科,尤其是劳技手工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能力,有一定的绘画表现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但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没有为学生小组分担任务的意识,也有的学生不愿意与他人分享制作材料和工具。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