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极其重要。我们应该努力建设,为学生建造心灵的文化场,着力打造厚德、启智、爱心、责任富有内涵的校园。
【关键词】部编版;语文;德育;渗透方法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学校教育也日益重视德育。《教学大纲》指出,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包含了学生的德育。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这一特质就决定了其与德育密不可分。而语文又是小学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科,有非常丰富的德育资源。因此我们教师要自觉的将德育与语文有机结合。将德育教育寓于语文教学之中,对学生造成积极的影响。这样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对教师的要求
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更好的促进德育。教师是科学文化的传递者,同时也担当塑造学生个性的角色。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道德标准一定要高。现今的时代,是一个利益主体多元、价值取向多元、思想道德多元的社会。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越来越多的考验和诱惑。作为教师其道德行为可能会对学生产生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适应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注重自身的道德建设。
二、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要以生为本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德育教育具有促进作用,而在德育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的陪伴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需要我们老师,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课下休息,都要做到关心、爱护、关怀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和老师做朋友。教师应以良好的教养、广博的知识和博大的胸怀去引导学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克服畏难的心理。也只有紧系师生心灵间,真挚的情感纽带,学生才能时刻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期待与关怀。从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
三、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1、依据德育的渗透性、依附性,潜移默化进行。德育与其他的学科相伴随是必然的,因此语文教学与德育相结合是自然而然的,而且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优越性。小学语文承载着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懂就要问》当中赞扬了孙中山先生,勤学好问的精神;《富饶的西沙群岛》以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为点,点线结合般为我们勾勒出祖国的壮美山河;《一块奶酪》、《在牛肚子里旅行》、《掌声》等,这几篇课文传递的就是“爱护弱小、助人为乐、尊重他人”的美好道德品质。德育教育通过这些贴近儿童的文学作品,在语文课堂当中能得到很好的施展。德育并不是给人高不可攀、苦涩难懂的感觉,只需与通俗易懂的文章相结合,且遵照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就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身道德修养。
2、情境教学中传递德育。语文学科中“熏陶感染、探究与合作、情境结合”等方法,能得到很好的运用。使德育从依赖语文知识的灌输转变为渗透,促使孩子们在主动学习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提高自身的道德认知。比如在《掌声》一文中,英子因为身体残疾而胆小自卑,总是一个人坐在墙角也不与人交流,最后因为“不明就里”的老师点她回答问题,同学们相应的给与掌声鼓励促使英子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开始认同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让同学们体会英子的心理活动,体会那种因为“与众不同”的自卑情绪,最后带着学生探讨掌声的作用,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掌声背后给与英子的力量。这就是在教学中教导学生要同情弱者、尊重他人、鼓励他人。
四、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子
部编版教材具有很高的德育价值,在文本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中找德育机会,从而多方位,进行德育,使之立体化、动态化。
1、在口语交际中进行德育教育。“言为心声”内心想法借助語言得以表达,一个人的言语是其内心的外化。在口语交际中进行德育是最为直接的体现,部编版的教材每一单元都存在“口语交际”,这为道德教育提供了语言交流的平台。因此需要我们教师进行挖掘,三年级的孩子大多数还没办法管理自己,当老师提问就会七嘴八舌的说起来,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德育引导,让学生能耐心的倾听别人的观点,学会尊重他人,从而实现德育的目的。在德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观点,对于与德育教育有偏差的那些孩子要及时进行引导、纠正。
2、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阅读教育是德育的主要阵地之一,阅读主要是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培养,进而对事物的思考。伴随着思考的产生,德育也就随之呈现。语文的教育思想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热爱祖国、发现大自然的美、对他人的关爱、做一个勇敢且善良的人。如果在我们教育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在这些情感上进行探索和思考,那么德育工作也就促成了。这种情感能给学生心灵上的触动,感悟到文章的内在情感态度价值,并能将这种情感态度内化、吸收。
3、在写作教学中进行德育。画家用画笔来描绘世界给人以触动,作家则是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文章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同时,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场地。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影响文章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在作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中心思想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写作前,教师要对写作的题材选择、主题表达给予一定的指导。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站在正确的立场上进行表达,促进德育。
语文的教育活动存在着德育的价值,德育也几乎伴随着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能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能陶冶情操,使其人格得到升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毛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2] 毛家瑞,孙孔懿.素质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房文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6
【关键词】部编版;语文;德育;渗透方法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学校教育也日益重视德育。《教学大纲》指出,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包含了学生的德育。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这一特质就决定了其与德育密不可分。而语文又是小学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科,有非常丰富的德育资源。因此我们教师要自觉的将德育与语文有机结合。将德育教育寓于语文教学之中,对学生造成积极的影响。这样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对教师的要求
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更好的促进德育。教师是科学文化的传递者,同时也担当塑造学生个性的角色。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道德标准一定要高。现今的时代,是一个利益主体多元、价值取向多元、思想道德多元的社会。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越来越多的考验和诱惑。作为教师其道德行为可能会对学生产生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适应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注重自身的道德建设。
二、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要以生为本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德育教育具有促进作用,而在德育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的陪伴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需要我们老师,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课下休息,都要做到关心、爱护、关怀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和老师做朋友。教师应以良好的教养、广博的知识和博大的胸怀去引导学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克服畏难的心理。也只有紧系师生心灵间,真挚的情感纽带,学生才能时刻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期待与关怀。从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
三、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1、依据德育的渗透性、依附性,潜移默化进行。德育与其他的学科相伴随是必然的,因此语文教学与德育相结合是自然而然的,而且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优越性。小学语文承载着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懂就要问》当中赞扬了孙中山先生,勤学好问的精神;《富饶的西沙群岛》以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为点,点线结合般为我们勾勒出祖国的壮美山河;《一块奶酪》、《在牛肚子里旅行》、《掌声》等,这几篇课文传递的就是“爱护弱小、助人为乐、尊重他人”的美好道德品质。德育教育通过这些贴近儿童的文学作品,在语文课堂当中能得到很好的施展。德育并不是给人高不可攀、苦涩难懂的感觉,只需与通俗易懂的文章相结合,且遵照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就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身道德修养。
2、情境教学中传递德育。语文学科中“熏陶感染、探究与合作、情境结合”等方法,能得到很好的运用。使德育从依赖语文知识的灌输转变为渗透,促使孩子们在主动学习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提高自身的道德认知。比如在《掌声》一文中,英子因为身体残疾而胆小自卑,总是一个人坐在墙角也不与人交流,最后因为“不明就里”的老师点她回答问题,同学们相应的给与掌声鼓励促使英子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开始认同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让同学们体会英子的心理活动,体会那种因为“与众不同”的自卑情绪,最后带着学生探讨掌声的作用,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掌声背后给与英子的力量。这就是在教学中教导学生要同情弱者、尊重他人、鼓励他人。
四、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子
部编版教材具有很高的德育价值,在文本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中找德育机会,从而多方位,进行德育,使之立体化、动态化。
1、在口语交际中进行德育教育。“言为心声”内心想法借助語言得以表达,一个人的言语是其内心的外化。在口语交际中进行德育是最为直接的体现,部编版的教材每一单元都存在“口语交际”,这为道德教育提供了语言交流的平台。因此需要我们教师进行挖掘,三年级的孩子大多数还没办法管理自己,当老师提问就会七嘴八舌的说起来,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德育引导,让学生能耐心的倾听别人的观点,学会尊重他人,从而实现德育的目的。在德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观点,对于与德育教育有偏差的那些孩子要及时进行引导、纠正。
2、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阅读教育是德育的主要阵地之一,阅读主要是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培养,进而对事物的思考。伴随着思考的产生,德育也就随之呈现。语文的教育思想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热爱祖国、发现大自然的美、对他人的关爱、做一个勇敢且善良的人。如果在我们教育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在这些情感上进行探索和思考,那么德育工作也就促成了。这种情感能给学生心灵上的触动,感悟到文章的内在情感态度价值,并能将这种情感态度内化、吸收。
3、在写作教学中进行德育。画家用画笔来描绘世界给人以触动,作家则是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文章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同时,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场地。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影响文章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在作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中心思想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写作前,教师要对写作的题材选择、主题表达给予一定的指导。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站在正确的立场上进行表达,促进德育。
语文的教育活动存在着德育的价值,德育也几乎伴随着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能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能陶冶情操,使其人格得到升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毛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2] 毛家瑞,孙孔懿.素质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房文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