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给予人类的经验很奇妙,那些脸蛋儿好看的人不一定就有个叫得响的名堂。但一个名字很好听的人,即便见面后悔失望,如若有兴趣深究,其名也总有说道。人已如是,更别说一座城池,一条小巷……
当咬字不清的我喊着“袄袄”跌跌撞撞扑进姥姥怀里时,距离大南门外被拆得无影无踪的老城墙角已经整差下一代人了。屋外水龙头滴滴答答,风抚柳条枝沙沙作响,整齐、陈旧又略显“奇怪”的平房,便成了棉花巷留给我的最初记忆。
孩童必然难以理解如今又复古时髦的四合院文化,那年月,棉花巷就安静停在那儿,陪伴四季更迭,像姥姥一样恬淡慈祥。纵然抬眼即见百年柳巷的商业繁华,转身去往解放路又紧邻太原最大的数码通信市场,这条东西走向的小街巷,虽其貌不扬却又无意间连通了这座城市的过往与现在。
彼时的晋阳,还不似现在这般鱼龙混杂,反正城市也就那么点儿“大”。就像当年何勇先生在其经典作品《钟鼓楼》里所唱的那样,若论本味“京片儿”,那绝对是要画在二环路的里边。而太原作为一座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名城,或多或少也带着些许如首都北京一般的沧桑韵脚。
自李氏父子在长安得了天下,心心念念着的太原府才真正开始被时光所牵挂。中国史仿佛也从这一刻开始,变得不再只着眼于刻画见长的工笔素描,转而以自信且广博的多元技法来诠释这幅有关历史的山水画。勤劳聪颖的唐人,用布满茧子的双手和敢为人先的奇思妙想,不仅在世界民族之林里为自己刻下了流传至今的璀璨名字,也让太原———这一梦开始的地方成了当时全唐最具摩登范儿的三座城市之一。
身边老茶客十之八九都喜喝酽茶。问其原因,似乎只有那些汁水肥厚、韵味悠长的茶汤,才值得人在细细品味后依旧可以拿来津津乐道。像所有精彩的故事,如若剧情脱离跌宕,便不足以称之为传奇一样。也许是此前时运颇好,又或许晋阳本就是片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的沃土,这颗以盛产天子而闻名的北方明珠,终究还是让小心眼的赵光义动了杀机。他并没有像李氏父子那样以“半个太原人”的情怀对这座城市温柔以待,北宋太平兴国四年,疯狂的外地人赵光义,不惜用一场彪悍淋漓、席卷全城的大火来表达他对这颗北方明珠的另类“敬意”。烈焰滔天,汾水漫灌,千年老城毁于一旦;残存的瓦砾,斩断的龙脉,站在废墟上的宋太宗,想他心底必定也是爱死了这座城,才会迷信到如此变态。
我约摸着姥姥尚没变老之前,眼中那座城池可能更贴近于中国古代史的完成时。过火后三年,顽强的老太原们不得不跨过汾河,于距古晋阳城外四十里的唐明镇上开始重建家园。又经明清两朝积蓄沉淀,才最终将近代太原城的地理位置坐标基本固定了下来。站在素有“第二长安街”美誉的迎泽大街上,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如雷贯耳的大南门,既是解放初期太原城区最南缘。直到今天人们习惯上还总将大南门以北的地方唤作北城,也是太原人记忆深处那一份难舍情结。毕竟遥想当年,假如姑娘住在下元,想去钟楼街华泰厚做身结婚用的毛料衣裳,即使这丁点儿路途也被称为是“进城”,回去总要被街坊四邻议论上好几天,话语满是艳羡。这个比方如今听来可能十分无聊,但在以前,它就这样真实存在于太原城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里。太原很“远”,远到去柳巷逛街都要提前计算好时间,否则错过仅有的几趟公交,人就得在城里过夜,多掏个住店钱;太原又很“近”,近到不知有多少消逝的容颜,在那个尚没有手表的年代里,是随着亨得利楼顶电子大钟的报时声而安然入眠…
细细找寻,几乎每座具有历史感的城市,都会被人类手工业的发展烙上深刻印记。在东西走向的“街”与南北“路”之间,太原北城曾大量存在其名各异、功能类似人体毛细血管的“巷子”。它们错综复杂、枝枝杈杈地生长于路与街的旁系,彼此联通,相依为命。就像被大南门紧“抱”着的棉花巷,自懂事起我便费解于它为何叫棉花而不是别的什么物件儿。倘若命运不出岔子,我一定也是个对北城不会用情至深的“假太原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母亲从城里嫁到了近乎荒芜、只有农田村舍及少数几个军政大院存在的近南郊区,在当时棉花巷也算是件极轰动的事情。此前貌似只听说城外人往城里挤,却没听过有人主动选择“逃离”。接她的吉普车来了,父亲穿着崭新的毛华达呢,夹杂着煤烟味的薄雾飘散在每一个棉花巷的清晨里,它可能最懂对女人而言,把自己去交给一个“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未来,才是对理想生活的最好期许。
第一次见人打煤糕,是被母亲似是命中注定般地带回棉花巷。坦率地讲此前我没经历过这般充满市井趣味的生活景象,看什么都一副新奇眼光。和那个年代所有依靠铁皮炉子烧火做饭的老房一样,棉花巷里的建筑也多数没有暖气设施,每到天气转凉,打煤糕就成了二十一世纪前太原市民的共同记忆。不同比例的烧土、煤面儿和水混合成的“浓浆”像做造型蛋糕一样被铁铲均匀地拍进事先放在地上A3纸大小的铁皮框子里固定好,待干燥后便会被整齐码放在院墙下,在最寒冷的时节成为人们体味幸福的燃料。其他城市的居民很难想象,即使在全国闻名的“煤都”太原,煤炭在本地也是紧俏资源,是当年普通家庭冬天根本负担不起的奢侈品,过去人总说太原冬天空气不好,长大后我才知道煤糕对污染的“贡献”真不算小,直到后来蜂窩煤的出现,煤糕这玩意儿才渐渐消失于棉花巷。
不同于住奶奶家院里时的紧张感,北城可能更易于满足一个男孩子在童年时有关上房揭瓦的“英雄梦想”。如今回想自己儿时待在棉花巷里的时光,总有个片段久久徘徊于脑海,虽然至今不知古人是出于怎样的设计考虑,但如今每每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想到那时的点点滴滴,总能不自觉地自己就把自己给逗乐了。二十多年前,天际建筑群对太原而言还只是个谁也没听过的概念,雾蒙蒙的“穹顶”和青砖瓦房仿佛才是这个城市的永恒主角,自无意中发现大南门附近老房都是连成片的这一“惊天秘密”后,当初这一带人家的屋顶基本就都被我攀了个遍。我经常于放学后自棉花巷里任一院墙上房,换上个3D视角去感受这城里的西家短东家长。每至熟悉的同学家房上,若看到对方家长不在,便会招呼同学也一起上来,于是逐渐从之前只有我一人喜欢上房,发展到最后会有成群结队的“童子军”从与棉花巷相邻的崔家巷、炒米巷或铁匠巷里灰头土脸地冒出来,提着树枝棍棒,每每总玩耍到极深的夜里才作鸟兽散。即便那时为此没少挨家长拳脚,但也从没见被我踩过屋顶的邻居找上门来要求赔偿,要知道木结构屋顶其实最忌踩踏瓦片,瓦片破损不仅容易导致漏雨,更有塌顶风险。而修缮工程总要耗费相当多银两,我至今仍感念那些总是会默默修葺自己屋顶的老太原人,很大程度上都因为原本只是一个孩子的童年记忆,却不期而遇了一个时代的心地善良…… 自明朝中叶自发形成了棉花交易集市后,棉花巷的身世便不得不与棉及棉制品紧密相连,从延续至刚解放时的前店后厂模式,到改革开放后的纯经销环节,唐明镇的后人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商业繁华之地自然人丁兴旺,不算宽阔的街道上除了鳞次栉比的商户,还有医院、学校、食品公司、酿造厂等等的“豪华”配置,甚至过去的南城区委———即现在的迎泽区政府也坐落于此条长度不足1000米的小街上,足见棉花巷之于旧时的太原城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虽处于城市心脏,但棉花巷似乎自有一份闹中取静的本事,或许是柳巷的商业气场太过强大,又或许解放路上那川流不息的车马根本无暇顾及它,才得以让棉花巷的质感总能够于无声处娓娓释放。你说它是商业街区,但它苏醒很慢,往往天过半晌才会变得热闹;你说它是老太原们的家,但身旁唐朝留下的清真古寺又让它成了数千年来我国民族团结发展的真实写照。这种大隐于市的不凡格调,既在于周边往来商贾的熙熙攘攘,本质却源于自身心性笃定的坚忍修养。
不知不觉离开棉花巷已快二十年了,依稀还记得听到那熟悉的名字即将被列入旧城改造时的心情。我独自坐在房上,看着大南门外电信大楼的轮廓由模糊一点点变更模糊了,又听亨得利的钟声像往常一样准时敲响,刚和回族兄弟悄悄学会喝酒的我下意识摸了把脸才知道自己早已泪如雨下。过不了多久姥姥就可以住上自带暖气的单元房,不用再为煤糕打得是否耐烧这一问题而困扰。那些曾在攀房时于千钧一发之际抓住我手的“生死发小”,也终将天各一方。新时代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缓慢已跟不上发展的鼓点儿,尽管任贤齐还唱着“心太软”。天亮时我竟像母亲当年认定自己是最后一次穿过煤烟味儿的雾霭那样,发着狠骑车一路狂奔到学校,从此再没回到过这个叫作棉花巷的地方。
在这些听不见亨得利的日子里,时间逐渐像流水般没有了“点儿”。儿时熟悉的城市比起從前不知“胖”了几圈,北城不再统称为北城而是分成了好几块地方,南城一改荒芜相貌而开始像个巨人般凝视着老城的面庞。后来于零散间也听老人们讲些有关棉花巷的近况,这些年的太原渐渐变得有些像微信弹窗,不少内容还没来得及阅读就很快会被新事物顶掉。我知道儿童公园门前那段儿路名最终还是吞了棉花巷,取而代之以“云路街”的名字继续为太原的未来服务。云路街上再不见有祖祖辈辈卖棉花的唐明镇手工业者存在,接替他们的则是现代零售业里的卖场商超和酒馆书吧。时光几乎冲刷掉了老棉花巷里所有的旧日印迹,唯独那份留存于闹市中清逸雅致的老巷风骨,依旧令人心驰神往。
而谁又能想到,此时此刻的我竟坐于晋阳湖畔的窗前追思过往,怀念着早已不存在的棉花巷。远处的明太原县城遗址成了眼前新的风景,广义上的太原正往南越走越远,雾蒙蒙的“穹顶”早已摘掉,八河治理也初见成效,这城市飞速发展的路网有时甚至会让太原人恍惚于打记事起就无比确定的方向感。只是在梦里,我还会和风一起穿过闯王进京时留下的三段铁匠巷,回到儿时生活的地方,于改革开放40年之际,感叹复兴在路上……
当咬字不清的我喊着“袄袄”跌跌撞撞扑进姥姥怀里时,距离大南门外被拆得无影无踪的老城墙角已经整差下一代人了。屋外水龙头滴滴答答,风抚柳条枝沙沙作响,整齐、陈旧又略显“奇怪”的平房,便成了棉花巷留给我的最初记忆。
孩童必然难以理解如今又复古时髦的四合院文化,那年月,棉花巷就安静停在那儿,陪伴四季更迭,像姥姥一样恬淡慈祥。纵然抬眼即见百年柳巷的商业繁华,转身去往解放路又紧邻太原最大的数码通信市场,这条东西走向的小街巷,虽其貌不扬却又无意间连通了这座城市的过往与现在。
彼时的晋阳,还不似现在这般鱼龙混杂,反正城市也就那么点儿“大”。就像当年何勇先生在其经典作品《钟鼓楼》里所唱的那样,若论本味“京片儿”,那绝对是要画在二环路的里边。而太原作为一座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名城,或多或少也带着些许如首都北京一般的沧桑韵脚。
自李氏父子在长安得了天下,心心念念着的太原府才真正开始被时光所牵挂。中国史仿佛也从这一刻开始,变得不再只着眼于刻画见长的工笔素描,转而以自信且广博的多元技法来诠释这幅有关历史的山水画。勤劳聪颖的唐人,用布满茧子的双手和敢为人先的奇思妙想,不仅在世界民族之林里为自己刻下了流传至今的璀璨名字,也让太原———这一梦开始的地方成了当时全唐最具摩登范儿的三座城市之一。
身边老茶客十之八九都喜喝酽茶。问其原因,似乎只有那些汁水肥厚、韵味悠长的茶汤,才值得人在细细品味后依旧可以拿来津津乐道。像所有精彩的故事,如若剧情脱离跌宕,便不足以称之为传奇一样。也许是此前时运颇好,又或许晋阳本就是片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的沃土,这颗以盛产天子而闻名的北方明珠,终究还是让小心眼的赵光义动了杀机。他并没有像李氏父子那样以“半个太原人”的情怀对这座城市温柔以待,北宋太平兴国四年,疯狂的外地人赵光义,不惜用一场彪悍淋漓、席卷全城的大火来表达他对这颗北方明珠的另类“敬意”。烈焰滔天,汾水漫灌,千年老城毁于一旦;残存的瓦砾,斩断的龙脉,站在废墟上的宋太宗,想他心底必定也是爱死了这座城,才会迷信到如此变态。
我约摸着姥姥尚没变老之前,眼中那座城池可能更贴近于中国古代史的完成时。过火后三年,顽强的老太原们不得不跨过汾河,于距古晋阳城外四十里的唐明镇上开始重建家园。又经明清两朝积蓄沉淀,才最终将近代太原城的地理位置坐标基本固定了下来。站在素有“第二长安街”美誉的迎泽大街上,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如雷贯耳的大南门,既是解放初期太原城区最南缘。直到今天人们习惯上还总将大南门以北的地方唤作北城,也是太原人记忆深处那一份难舍情结。毕竟遥想当年,假如姑娘住在下元,想去钟楼街华泰厚做身结婚用的毛料衣裳,即使这丁点儿路途也被称为是“进城”,回去总要被街坊四邻议论上好几天,话语满是艳羡。这个比方如今听来可能十分无聊,但在以前,它就这样真实存在于太原城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里。太原很“远”,远到去柳巷逛街都要提前计算好时间,否则错过仅有的几趟公交,人就得在城里过夜,多掏个住店钱;太原又很“近”,近到不知有多少消逝的容颜,在那个尚没有手表的年代里,是随着亨得利楼顶电子大钟的报时声而安然入眠…
细细找寻,几乎每座具有历史感的城市,都会被人类手工业的发展烙上深刻印记。在东西走向的“街”与南北“路”之间,太原北城曾大量存在其名各异、功能类似人体毛细血管的“巷子”。它们错综复杂、枝枝杈杈地生长于路与街的旁系,彼此联通,相依为命。就像被大南门紧“抱”着的棉花巷,自懂事起我便费解于它为何叫棉花而不是别的什么物件儿。倘若命运不出岔子,我一定也是个对北城不会用情至深的“假太原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母亲从城里嫁到了近乎荒芜、只有农田村舍及少数几个军政大院存在的近南郊区,在当时棉花巷也算是件极轰动的事情。此前貌似只听说城外人往城里挤,却没听过有人主动选择“逃离”。接她的吉普车来了,父亲穿着崭新的毛华达呢,夹杂着煤烟味的薄雾飘散在每一个棉花巷的清晨里,它可能最懂对女人而言,把自己去交给一个“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未来,才是对理想生活的最好期许。
第一次见人打煤糕,是被母亲似是命中注定般地带回棉花巷。坦率地讲此前我没经历过这般充满市井趣味的生活景象,看什么都一副新奇眼光。和那个年代所有依靠铁皮炉子烧火做饭的老房一样,棉花巷里的建筑也多数没有暖气设施,每到天气转凉,打煤糕就成了二十一世纪前太原市民的共同记忆。不同比例的烧土、煤面儿和水混合成的“浓浆”像做造型蛋糕一样被铁铲均匀地拍进事先放在地上A3纸大小的铁皮框子里固定好,待干燥后便会被整齐码放在院墙下,在最寒冷的时节成为人们体味幸福的燃料。其他城市的居民很难想象,即使在全国闻名的“煤都”太原,煤炭在本地也是紧俏资源,是当年普通家庭冬天根本负担不起的奢侈品,过去人总说太原冬天空气不好,长大后我才知道煤糕对污染的“贡献”真不算小,直到后来蜂窩煤的出现,煤糕这玩意儿才渐渐消失于棉花巷。
不同于住奶奶家院里时的紧张感,北城可能更易于满足一个男孩子在童年时有关上房揭瓦的“英雄梦想”。如今回想自己儿时待在棉花巷里的时光,总有个片段久久徘徊于脑海,虽然至今不知古人是出于怎样的设计考虑,但如今每每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想到那时的点点滴滴,总能不自觉地自己就把自己给逗乐了。二十多年前,天际建筑群对太原而言还只是个谁也没听过的概念,雾蒙蒙的“穹顶”和青砖瓦房仿佛才是这个城市的永恒主角,自无意中发现大南门附近老房都是连成片的这一“惊天秘密”后,当初这一带人家的屋顶基本就都被我攀了个遍。我经常于放学后自棉花巷里任一院墙上房,换上个3D视角去感受这城里的西家短东家长。每至熟悉的同学家房上,若看到对方家长不在,便会招呼同学也一起上来,于是逐渐从之前只有我一人喜欢上房,发展到最后会有成群结队的“童子军”从与棉花巷相邻的崔家巷、炒米巷或铁匠巷里灰头土脸地冒出来,提着树枝棍棒,每每总玩耍到极深的夜里才作鸟兽散。即便那时为此没少挨家长拳脚,但也从没见被我踩过屋顶的邻居找上门来要求赔偿,要知道木结构屋顶其实最忌踩踏瓦片,瓦片破损不仅容易导致漏雨,更有塌顶风险。而修缮工程总要耗费相当多银两,我至今仍感念那些总是会默默修葺自己屋顶的老太原人,很大程度上都因为原本只是一个孩子的童年记忆,却不期而遇了一个时代的心地善良…… 自明朝中叶自发形成了棉花交易集市后,棉花巷的身世便不得不与棉及棉制品紧密相连,从延续至刚解放时的前店后厂模式,到改革开放后的纯经销环节,唐明镇的后人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商业繁华之地自然人丁兴旺,不算宽阔的街道上除了鳞次栉比的商户,还有医院、学校、食品公司、酿造厂等等的“豪华”配置,甚至过去的南城区委———即现在的迎泽区政府也坐落于此条长度不足1000米的小街上,足见棉花巷之于旧时的太原城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虽处于城市心脏,但棉花巷似乎自有一份闹中取静的本事,或许是柳巷的商业气场太过强大,又或许解放路上那川流不息的车马根本无暇顾及它,才得以让棉花巷的质感总能够于无声处娓娓释放。你说它是商业街区,但它苏醒很慢,往往天过半晌才会变得热闹;你说它是老太原们的家,但身旁唐朝留下的清真古寺又让它成了数千年来我国民族团结发展的真实写照。这种大隐于市的不凡格调,既在于周边往来商贾的熙熙攘攘,本质却源于自身心性笃定的坚忍修养。
不知不觉离开棉花巷已快二十年了,依稀还记得听到那熟悉的名字即将被列入旧城改造时的心情。我独自坐在房上,看着大南门外电信大楼的轮廓由模糊一点点变更模糊了,又听亨得利的钟声像往常一样准时敲响,刚和回族兄弟悄悄学会喝酒的我下意识摸了把脸才知道自己早已泪如雨下。过不了多久姥姥就可以住上自带暖气的单元房,不用再为煤糕打得是否耐烧这一问题而困扰。那些曾在攀房时于千钧一发之际抓住我手的“生死发小”,也终将天各一方。新时代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缓慢已跟不上发展的鼓点儿,尽管任贤齐还唱着“心太软”。天亮时我竟像母亲当年认定自己是最后一次穿过煤烟味儿的雾霭那样,发着狠骑车一路狂奔到学校,从此再没回到过这个叫作棉花巷的地方。
在这些听不见亨得利的日子里,时间逐渐像流水般没有了“点儿”。儿时熟悉的城市比起從前不知“胖”了几圈,北城不再统称为北城而是分成了好几块地方,南城一改荒芜相貌而开始像个巨人般凝视着老城的面庞。后来于零散间也听老人们讲些有关棉花巷的近况,这些年的太原渐渐变得有些像微信弹窗,不少内容还没来得及阅读就很快会被新事物顶掉。我知道儿童公园门前那段儿路名最终还是吞了棉花巷,取而代之以“云路街”的名字继续为太原的未来服务。云路街上再不见有祖祖辈辈卖棉花的唐明镇手工业者存在,接替他们的则是现代零售业里的卖场商超和酒馆书吧。时光几乎冲刷掉了老棉花巷里所有的旧日印迹,唯独那份留存于闹市中清逸雅致的老巷风骨,依旧令人心驰神往。
而谁又能想到,此时此刻的我竟坐于晋阳湖畔的窗前追思过往,怀念着早已不存在的棉花巷。远处的明太原县城遗址成了眼前新的风景,广义上的太原正往南越走越远,雾蒙蒙的“穹顶”早已摘掉,八河治理也初见成效,这城市飞速发展的路网有时甚至会让太原人恍惚于打记事起就无比确定的方向感。只是在梦里,我还会和风一起穿过闯王进京时留下的三段铁匠巷,回到儿时生活的地方,于改革开放40年之际,感叹复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