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摄影中的留白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o55121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风光摄影的构图过程中,在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取景器中,将自然景物合理地分配其间,就是风光摄影的空间划分。自然的空间安排上,内容不外乎大地景物与天空之间、地面上的景物与景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在画面布局上是天多地少,还是天少地多,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主观来决定。一般性的空间划分规律是哪部分精彩,哪部分所占面积就应大些,这样的空间分割是因为,风光摄影的主体是大地上的自然景观,天空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种陪衬,因此,当天空中没有我们需要的创作要素时,就应将其从构图中彻底剪掉;如果天空作为画面的主体,我们一般也会在画面上保留部分大地的景物,没有大地作为衬托,天空的表现力可能会大打折扣。
  除了上述传统的常规空间划分外,我们也要学会采用非常规的空间划分安排,比如在空旷、无云的天空上做文章。在一般人眼中,白色的天空(或白色的大地)代表着空虚、单调、乏味,但我认为白色有它丰富的内涵。白色的空间可以提供更多想象,这种白色的空间应该是“精神的空间”。许多精神生活很丰富的人常常冥想,那个地方不是外人可以轻易进入的,他会在那里静静地坐着,完全让自己沉浸在精神状态里,这种状态就如同风光摄影画面中大面积的白色空间。
  画面中的留白或大面积的白色如同一间空房,给设计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和设计空间。这个预留的空间是我们的精神空间,它会调节我们思绪的节奏,让我们有更广阔的思考空间。空间本身不存在精神,但留白的空间会刺激着我们,让我们产生联想,让我们在思想的意识里看到眼睛看不到的东西,这是真正的精神世界的享受。因此,在风光摄影构图中不要总想着把画面装填得太满,不要让小空间束缚我们丰富的想象力。
  风光摄影中空间留白的意义非凡,它为画面提供了较强的视觉张力。风光摄影提倡一种含蓄多情的艺术境界,在创作中充满了作者对于境界之中的怀想与表现,比如烟雨蒙蒙、山色空灵,空无一人的幽深画面充满着莫名的神秘与惆怅,这种孤寂与惶恐会让人产生一种畏惧、困惑,或许还带有一种憧憬和向往。面对这样的作品,观赏者的会一下被吸引住,屏住气息,望着迷梦一般的风景,似乎能被某种力量带进去,在有限的画面空间中产生无限的艺术联想,这就是画面留白能达到的艺术表现力。
  风光摄影的画面留白也能使构图达到简约的效果,简约的表现形式是风光摄影创作中经常使用的手段,也是难度比较高的表现方法。我们面对着变化万千、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在取景构图时,景物的取舍和组合安排都直接影响着画面的简约性。简约的画面能让主体更加突出,主次分明;简约的画面能传达出某种意境,也是作者个人情感的传递。
  风光摄影的空间划分不能理解为取景器框住自然景观的简单构图,它是摄影者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的结果,应通过观察与思考,将无限的大自然的某一局部区域框入头脑中,由此再对大自然进行高度浓缩和提炼,力求在繁杂无序中发现美的规律。
其他文献
艺术与娱乐类组照一等奖(组照之一 )  2011年1月2日,俄罗斯南部城市索契的餐厅,歌手唱着俄罗斯流行歌曲。他们的听众大多是来休假的俄罗斯人。这里餐馆数量众多,竞争很激烈,几乎每一家餐馆都会雇佣驻场歌手演唱俄罗斯民歌和电台歌曲。  摄影师:Rob Hornstra,荷兰  当代热点类单幅一等奖   2011年8月31日,乌克兰,性工作者Maria在租来的房子里。Maria同时也是一名瘾君子,她每
期刊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2月10日,第55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俗称“荷赛”)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来自24个国家的54名摄影师分别摘获9个主题类别的奖项。  作为世界上最权威的新闻摄影比赛之一,此奖一出,立刻成为全球摄影师和媒体关注的焦点。由于投稿数量没有限制,全免费,据曾担任过“荷赛”评委的新华社高级编辑黄文说,在她担任评委的那届“荷赛”中,曾有摄影师一人就投稿近千张。  相比之下,如美国的POY
期刊
太阳光在很多摄影家眼里是最理想的光源,然而在内山英明的作品《地下日本》中,我们看不到一丝阳光。这位摄影家十几年如一日地拍摄日本各地的地下工程,为我们呈现出奇特的景象。与东京银座的高楼相比,这些庞大、精密、复杂的地下工程或许更能代表今天的日本。  内山英明(Hideaki Uchiyama)曾经是东京一家杂志的摄影记者,经常被派往东南亚各个国家拍摄,向日本介绍国外的资讯。1985年他的工作重心从海外
期刊
西野壮平(Sohei Nishino)1982年出生于日本兵库县。他在读大阪艺术大学的时候,就开始拍摄城市里的形象标志物,并以此创作了《Diorama Map》(直译为“透视画地图“)主题的系列作品。从那之后,他一直漫步在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里,用黑白胶卷拍下无数的照片,并以此为素材,把照片一张一张地拼贴起来。至今为止,他已经完成了世界上12个都市的作品。今后还打算在世界各地的城市继续制作这一系列。
期刊
1952年4月1日,新华社摄影部正式成立,开启了中国新闻摄影史上的新一章。60年来,摄影部和新华社国内外分社的几代采编人员,都在这一厚重的章节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新华社摄影部如何看待自己60年的历史?面对新闻摄影的新发展、新形势,近年来取得了哪些发展,又将有怎样的计划?为此,本刊记者在新华社新闻大厦采访了新华社副总编辑、摄影部主任、CIC(中国国际文化影像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瑶。    记者:2
期刊
哈罗德·范因斯坦总是能将人们熟悉的事物用惊艳的、震撼的、诚实的方式呈现出来。那些难以捉摸的影像,探索和阐明了在语言、时空、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观念,那些绝妙的作品提高了我们关于自然进程的意识。——画儿    哈罗德·范因斯坦(Harold Feinstein)1931年出生在纽约的布鲁克林,当他还是一个青涩少年的时候就拿起了照相机,作品不久便被当时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摄影馆馆长爱德华·史泰肯 (Ed
期刊
怎样拍摄儿童  天真无邪、无拘无束是孩子的天性,没有什么语言和行为能约束他们。拍摄儿童拍的就是他们的“纯”与“真”,千万不能像拍摄成人那样操作,在拍摄要领上也要打破常规。拍摄小孩儿,必须随机应变,眼疾手快。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兴奋点,摄影师要不停地说,也要不停地动,目的是去感染他们。此外,你还要发挥抓拍的功力,随时捕捉孩子特有的无目的性,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性情和心态都会发生变化
期刊
玛格南摄影师:艾里 · 里德(Eli Reed)    老师:宋刚明  同行学生:彭向东、金铭勇、元子、邓劲松、黄鹤、吴海广、吴绍国、郭瑛、夏子嫒、黄娣、张龙、赵明、孙冬敏、鱼儿。    宋:艾里 · 里德是玛格南图片社首位黑人摄影师,其摄影风格直接强烈,是典型的美式风格。同学们这次能与艾里一起去采风,是莫大的幸运,而他的摄影经历也许对我们更有启示作用,我代表大家谢谢艾里。  艾里:谢谢。    
期刊
周桥:请你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的经历。  佐藤:我出生于东京,从东京工艺大学写真技术专业大专毕业。毕业后就在资生堂公司宣传部工作。1995年离开公司成了自由摄影师。现在是日本广告摄影家协会的会员,在日本全国各地举行过个展和集体影展。工作范围很广,但都是与摄影相关的,经常在杂志上发表文章,也在摄影讲座上作讲师。    周桥:身为女性摄影师,你的照片让人有一种爽心悦目的感觉,请你谈一谈你对看待世界的角度
期刊
周桥:看了你的简历,挺吃惊的。你1993年毕业于冈山大学理学部地学科,1995年从东京大学大学院地球惑星物理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和摄影一点也不沾边,怎么现在会成为自由摄影师了呢?  坂口:我从小就对天文感兴趣,一直都想成为天文学家或宇宙物理学家,对太阳系感兴趣,所以学习的都是这方面的知识,到后来才发现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天分。大概10岁左右的时候,当时在我家附近有天文方面的老师来指导我们如何看天文,如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