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的研究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ary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解决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代理成本问题,我国于1997年12月在上市公司中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但是自该制度在我国推广以来,其实施的效果却一直不尽如人意,“花瓶董事”、“用脚投票”的斥责一直不绝于耳。本文拟针对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实施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以使独立董事制度切实在我国发挥应有的效用。
  关键词:独立董事 有效性
  根据中国证监会在2001年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独立董事是指不再上市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关系的董事。
  为了切实发挥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必须保持独立性与专业性的根本特征。独立性具体是指独立董事必须在任免程序、薪资报酬、行使职权等方面保持独立,不受任职公司管理层与控股股东的控制。专业性是指独立董事需要具备一定的业务素质和能力,能够针对上市公司可能出现的问题发表独立和有价值的意见。只有切实具备独立性与专业性根本特征的独立董事,才能在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切实发挥职能,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一、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的内涵
  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的内涵指的是独立董事制度的功能,即我国建立该制度的目的所在,如果建立该制度的目的得以实现,功能得以发挥,则可认为该制度是有效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我国独立董事的职责,认为建立独立董事的目的在于监督管理层,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不受侵害。但从我国公司治理情况来看,独立董事的功能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监督作用、制衡作用和顾问作用,能够实现以上三个功能的独立董事制度,即可认为其是有效的。
  1.监督作用。由于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管理层出于利己的目的,可能会公司利益为代价,为自己谋图私利,增加代理成本。在董事会中,加入外部独立董事,其主要功能之一就在于对管理层的“内部人”行为进行监督,以弥补公司制治理结构的缺陷。
  2.制衡作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中小股东与控股股东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在现实中,控股股东凭借其绝对控股地位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公司董事会中,加入外部独立董事,有利于保障中小股东的利益,实现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利益的制衡。
  3.顾问作用。在上市公司任职的独立董事,大都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对于公司的投资决策、运营管理、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能够站在独立的角度,发表专业意见。上市公司聘请独立董事,也会具有一定的趋向性,会根据公司需要聘请不同背景的独立董事,以期获得其专业顾问作用。
  二、獨立董事制度实施现状
  从理论上说,独立董事制度是降低代理成本,解决公司治理结构缺陷的有效办法,但是自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建立以来,其实施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独立性难以保证。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的根本特征,但是在我国现实治理情况中,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却很难得到保证。根据《指导意见》,独立董事的任免需由董事会提名,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控股股东完全可以凭借其绝对的股权优势暗箱操纵独立董事的任免,选择“听话”或者“不作为”的人进入独立董事,使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沦为纸上谈兵。
  通过研究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也不难看出,绝大多数的董事会会议内容为全票通过,独立董事对相关事项的异议率极低,几乎不存在反对票。理论上说,某家上市公司的一次董事会表决全票通过是很正常的,但是整个证券市场一贯如此,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种过于“和谐”的结果显然与独立董事制度的独立性是相悖的。
  2.勤勉义务难以保障。《指导意见》指出,独立董事负有勤勉义务,应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履行职责,原则上不得在超过5家的上市公司任职。但从目前独立董事的履行情况来看,独立董事身兼数职的现象十分突出,担任独立董事本就是一种“兼职”行为,大部分独立董事的本职工作已经十分忙碌,对于时间和精力有限的独立董事而言,身兼数任是难以保证做到勤勉义务的。
  此外,根据谭劲松的统计分析,在上市公司任职的独立董事中,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占据主体地位,比例高达40%以上。虽然这些专家学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但是他们更多的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对于公司运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及实业人士敏感,因此,对于公司的经营决策起到的作用也很有限,勤勉义务也难以保证。
  3.独立董事辞职现象频现。担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一贯被认为是“名利双收”的美差,独立董事在可以获得基本的物质收益的同时,还可以获得较高的精神收益,给其带来较高的社会声誉与满足感。但是,近些年来,却呈现出另外一种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独立董事选择辞职。独立董事辞职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任期届满、去世、不符合法定要求等规定性辞职以外,越来越多的独立董事仅以“个人原因”、“工作原因”等模糊原因作为辞职理由。在独立董事辞职现象频生的背景下,是否隐藏着上市公司较高的风险?是否暗示着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难以得到有效发挥,迫使独立董事出于风险规避的需要,不得不采取辞职行为呢?
  三、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建议
  1.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环境。独立董事制度是在特定的治理环境中发挥作用的,离开独立董事制度生存的治理环境,空谈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无异于麻袋上绣花,是很难彻底解决问题的。在我国,股权集中,一股独大的现象依然很普遍,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问题的根源。控股股东拥有绝对的控股权,能够对公司管理层进行有效的监督,但是其也可能作为内部人利用自身优势伤害中小股东利益。所以,如果不改善上市公司的整体治理环境,完善股权结构,那么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便很难得到发挥,独立性也无法得到保障。
  2.完善独立董事聘用机制。为了保证独立董事独立性和专业性的有效发挥,则需要制定明确的独立董事任职标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大都由董事会提名,股东大会选举产生,难以避免独立董事受控于控股股东。因此,应当建立完善的聘用机制,维护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上市公司可以在董事会中设立提名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完全由独立董事组成,将提名权完全下放给独立董事,以保证其独立性得到有效发挥。
  3.明确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和条件。除了独立董事的聘用机制以外,要切实发挥独立董事的有效性、独立性和专业性,还要明确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和条件。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和条件,应当与其承担的任务相匹配。在现实中,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具有法律、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却缺乏专业领域的才能,又或者具有专业领域才能的独立董事,缺乏企业运营方面的才能,这些都有可能影响独立董事职能的发挥,弱化其职能。因此,对于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和条件,应当从匹配性和能动性两个方面予以考虑。
  4.明确独立董事的权利义务关系与责任意识。目前,我国公司法并没有明确界定独立董事的权利义务概念,使独立董事在行权时无法可依,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对其应履行的义务及违法行为也没有意识。这些导致独立董事在履行职责时处处受阻,所以可能会出现不作为或者辞职现象。同时,也要规定独立董事的责任意识,如果独立董事不作为或者不履行职责,因此给公司或者股东造成的损失,独立董事应当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这样才能给促使独立董事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参与到企业经营活动中去,使独立董事切实做到勤勉义务。
  参考文献:
  [1]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证监会(2001)102号.
  [2]谭劲松.独立董事与公司治理——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林荣荣(1990—),女,汉族,河北衡水人,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大多数输送电企业都缺乏能够控制税务风险的管理机制,如果企业对税务风险的管理不严谨,就会导致企业的财产和名誉的损失,甚至会导致企业的破产。所以只有加强输送电企业的税务管理,企业才能够更好地发展,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本文是在分析了输送电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后,对应该采取的防范措施進行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输送电企业 税务管理 防范措施  一、税务风险管理的定义  税务的风险管理
期刊
摘 要:价值工程是1947年美国GE公司率先发明并应用的,该项应用投入较少却获得了巨大回馈,它在满足必要功能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成本,适用于工程设计和施工领域、产品研发、工业生产等领域。价值链分析由Michael E.Porter在1985年提出,自诞生以来,就引起了中外许多专家的研究兴趣,经过30多年的发展研究,现在已经是战略成本管理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但在目前,价值工程并没有引起国内研究者的
期刊
摘 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个重要抓手。其中,货币政策对金融活动的影响更为敏感,货币政策工具是央行为实现一定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策略手段总和。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当前货币政策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发行票据的政策效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 利率 发行票据  一、引言  如今我國经济发展良好,但市场化改革中流动性过剩、贷款增长偏快、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等
期刊
摘 要:商业银行作为银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随时代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步加强,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商业银行在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帮助下,陆续推出了多种新业务,服务的内容更为多样化,能极大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推动了商业银行的迅猛发展。但是多种潜在风险也随之而来,不仅使得客户及银行的经济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失,也给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产生不利影响,甚
期刊
摘 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事业单位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是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一种方式,旨在促进单位内部管理规范和效益提升。然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由于种种原因在审计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无法有效履行审计职责。随着近年来外部审计愈发盛行,本文试图引入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外部化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分析内部审计外部化可行性,实现途径,进而倡导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应与外部审计协调与配合,实现审计工作优化。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信用风险作为我国金融市场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影响着整个金融市场的安全与稳定,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所以对信用风险的监管与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的金融行业发展机制较为落后,面临着资本充足率不足、信用风险较高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国际金融业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也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信用衍生工具作为一种新型金融衍生工具发展起来,主要用于对信用工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经营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转变传统的审计模式,将医院内部审计融入到医院管理之中,实现医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升。鉴于此,本文就新形势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特点及要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工作思路,希望能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医院 内部审计 审计模式  2014年1月1日,我国实施了《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围绕财务会计信任功能进行讨论,以“诚信”和财务会计信任功能的具体概念为切入点,引出当前导致我国众多企业在会计信任功能缺失方面的具体原因,基于诚实守信基本原则的中心思想,针对目前信任功能建设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诚实守信水平不断提升,规范会计工作,引导企业实现财务会计信任功能建设的绿色发展。  关键词:诚实守信 财务会计 信任功能  建立在财务会计层面
期刊
摘 要:传统金融学中投资者充分理性和市场有效假说不能解释我国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过于自信、后悔与认知上的不协调、赌徒心理与投机和故意推卸责任这四种心态和情绪。于是,以心理学和套利限制这两部分内容为主的行为金融学应运而生,很多的学者开始注意到投资者情绪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和投资水平的影响。本文选取了我国沪深股市A股制造业企业在2011-2015年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采用计量经济学的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比较和分析国际通行的IFRS和GAAP两套财务报告制度的区别,得出在企业管理、投资分析和政府监管方面的经验启示。研究发现,实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在华外企和实行以美国GAAP为蓝本的中国会计制度的中国企业,其在财务报表方面的产生的影响需要我国金融从业者密切关注,从而在分析时做出相应的定量和定性的调整。  关键词:财务报告准则 投资分析 IFRS GAAP  一、引言  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