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个人健康的观念在中国逐渐流行起来。健身房、有氧训练、普拉提、平板支撑等,已经成为年轻都市白领一族的流行生活方式。智能身体分析秤也打出“健康牌”,借助这股东风“火”了起来。2013年,国外品牌Withings发布第一款智能身体分析秤之后,智能家居硬件领域又多了一名新的成员。
据粗略统计,目前市场上有国内外数款不同品牌的智能身体分析秤,品牌之间功能差别不大,与传统的电子体重秤相比,可以测量用户的体脂肪以及计算BMI(身体质量)指数,通过移动端的APP对获取的用户数据进行分析管理,建立体重、体脂肪等数据库,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身体和健康。笔者以“云麦好轻”智能体脂秤为例,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使用体验。
外观精美,富有质感
虽然名叫“好轻”,但笔者拿到云麦好轻智能秤时,发现秤本身比较重,体积较大(327*327*31mm),单手拿感觉有点吃力。产品配有一个镶有金属边的圆形液晶显示屏,看上去很有质感。显示器能够显示测量的体重、体脂含量等相关数据。考虑到此类产品的目标客户群大多是家庭主妇或爱好运动的年轻女性,因此外观非常重要。在推出第二代智能秤产品“好轻color”时,用户也有了更多色彩的选择。
在“好轻”智能秤的底部,有一个可以填装4节7号电池的电池仓,旁边还有一个校准孔。秤的四角分别有一个带有防滑垫的机脚,这也是用来测重的传感器。另外还附送了四个地毯脚垫,用户可以在地毯上进行精确测量。
装好电池后,机器就可以正式使用。当有物体压在面板上时,显示屏就会出现显示。长时间没有操作,显示屏就会关闭,进入省电状态。“好轻”默认显示的重量单位是“斤”,这点非常符合国人的习惯,免去了换算公斤数的麻烦。
连续使用几天后发现,“好轻”智能秤的测量数据比较准确,尤其是体重方面。笔者一般会选择早晚各测一次,APP能够设置称重提醒,并且建议在饭后1小时进行测量为宜。笔者发现,早上测量的体脂指数会偏低一些,晚饭后测量的体脂率大约会升高0.5%。
功能强大,测算指标多样
与普通的电子秤相比,智能秤的优点在于能测更多的身体指标,如体重、体脂肪率、基础代谢率、骨量、肌肉量等数据。原理就是利用了生物电阻抗技术,厂家在秤的表面加入ITO导电膜或导电金属片,当人体赤脚踩上去后会形成闭环电极,由于脂肪不导电而水分导电,可以通过计算电流值、电阻值配合体重值,来计算身体里脂肪的含量。因此,要测出人体脂肪率,就必须赤脚上阵。
以“好轻“为例,除了对体重和体脂肪的测量,这台智能秤还能够测算出BMI、肌肉、骨量、水分、基础代谢率和身体年龄等数据。在第一次使用智能秤时,用户需要填写名称、性别、身高、年龄等基础数据,智能秤会根据用户的个人基础数据,结合测量出的体重和体脂信息进行计算,从而得出相关数据。
一旦基础数据填写有误,测量出的相关数据也会出现较大偏差。笔者故意填写不同的身高(相差10cm),其他指数不变,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测量,发现测得的体重完全一样,而体脂率后者比前者低了4%,出现如此大的误差是笔者没有想到的。
APP同步数据实现云存储
“好轻”智能秤支持手机蓝牙同步,拥有自己的APP(目前APP仅支持iOS7和Android4.3以上的操作系统),但需用手机号码进行注册和登录,开启手机蓝牙功能后进行连接。在安装完好轻APP后,用户可添加多组人员的信息,并同步到云端进行管理。此功能适合家庭用户,一台秤可以分别记录管理不同人的健康指标,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非常方便。即使家中老人不会使用手机,该智能秤也依然能够与传统的体重秤一样,直接测量体重并直接显示。而一些智能体脂秤,比如有品(Picooc),只能在手机APP上显示读数。
好轻APP目前的功能相对较为简单,界面很清晰,使用起来容易上手,用户不仅可以查看历史记录,也可以根据现有数据制定健康管理的目标。一共包含了“我的好轻”“简报”“目标”“麦圈”等几项主要功能。其中“我的好轻”是测量主界面,包含有体重数、体检评分、BMI值、体脂率、肌肉、骨量、水分、基础代谢率和身体年龄,并且会根据情况给出简单的饮食建议。在主界面可以将个人的体检情况一键分享到社交软件中。而“简报”则会统计每周、每月、每季度和每年用户个人的体重和体脂率的走势,并根据称重天数计算出本周用户的体重和体脂率发生的具体变化值。
相比大部分智能体脂秤,“好轻”智能秤不仅可以脱机使用,更可以通过手机备份多名用户的健康资料,获取相关的健康建议。但该产品也并非没有改进空间,比如上文提到的体脂率不够精准,或许就是此类产品的普遍硬伤。
综合来看,智能秤之于传统体重秤的最大优点,是从过去传统的测重升级为个人身体的健康指标管理,能够更加科学、有针对性地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情况。在价格方面,目前市场上智能秤售价普遍在200 - 400元之间,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价格方面或许跌破百元(目前已有99元促销价的产品),而该产品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则会进一步得到优化。在家中备一台智能秤,或许能够有效控制你吃大鱼大肉的习惯哦。
据粗略统计,目前市场上有国内外数款不同品牌的智能身体分析秤,品牌之间功能差别不大,与传统的电子体重秤相比,可以测量用户的体脂肪以及计算BMI(身体质量)指数,通过移动端的APP对获取的用户数据进行分析管理,建立体重、体脂肪等数据库,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身体和健康。笔者以“云麦好轻”智能体脂秤为例,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使用体验。
外观精美,富有质感
虽然名叫“好轻”,但笔者拿到云麦好轻智能秤时,发现秤本身比较重,体积较大(327*327*31mm),单手拿感觉有点吃力。产品配有一个镶有金属边的圆形液晶显示屏,看上去很有质感。显示器能够显示测量的体重、体脂含量等相关数据。考虑到此类产品的目标客户群大多是家庭主妇或爱好运动的年轻女性,因此外观非常重要。在推出第二代智能秤产品“好轻color”时,用户也有了更多色彩的选择。
在“好轻”智能秤的底部,有一个可以填装4节7号电池的电池仓,旁边还有一个校准孔。秤的四角分别有一个带有防滑垫的机脚,这也是用来测重的传感器。另外还附送了四个地毯脚垫,用户可以在地毯上进行精确测量。
装好电池后,机器就可以正式使用。当有物体压在面板上时,显示屏就会出现显示。长时间没有操作,显示屏就会关闭,进入省电状态。“好轻”默认显示的重量单位是“斤”,这点非常符合国人的习惯,免去了换算公斤数的麻烦。
连续使用几天后发现,“好轻”智能秤的测量数据比较准确,尤其是体重方面。笔者一般会选择早晚各测一次,APP能够设置称重提醒,并且建议在饭后1小时进行测量为宜。笔者发现,早上测量的体脂指数会偏低一些,晚饭后测量的体脂率大约会升高0.5%。
功能强大,测算指标多样
与普通的电子秤相比,智能秤的优点在于能测更多的身体指标,如体重、体脂肪率、基础代谢率、骨量、肌肉量等数据。原理就是利用了生物电阻抗技术,厂家在秤的表面加入ITO导电膜或导电金属片,当人体赤脚踩上去后会形成闭环电极,由于脂肪不导电而水分导电,可以通过计算电流值、电阻值配合体重值,来计算身体里脂肪的含量。因此,要测出人体脂肪率,就必须赤脚上阵。
以“好轻“为例,除了对体重和体脂肪的测量,这台智能秤还能够测算出BMI、肌肉、骨量、水分、基础代谢率和身体年龄等数据。在第一次使用智能秤时,用户需要填写名称、性别、身高、年龄等基础数据,智能秤会根据用户的个人基础数据,结合测量出的体重和体脂信息进行计算,从而得出相关数据。
一旦基础数据填写有误,测量出的相关数据也会出现较大偏差。笔者故意填写不同的身高(相差10cm),其他指数不变,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测量,发现测得的体重完全一样,而体脂率后者比前者低了4%,出现如此大的误差是笔者没有想到的。
APP同步数据实现云存储
“好轻”智能秤支持手机蓝牙同步,拥有自己的APP(目前APP仅支持iOS7和Android4.3以上的操作系统),但需用手机号码进行注册和登录,开启手机蓝牙功能后进行连接。在安装完好轻APP后,用户可添加多组人员的信息,并同步到云端进行管理。此功能适合家庭用户,一台秤可以分别记录管理不同人的健康指标,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非常方便。即使家中老人不会使用手机,该智能秤也依然能够与传统的体重秤一样,直接测量体重并直接显示。而一些智能体脂秤,比如有品(Picooc),只能在手机APP上显示读数。
好轻APP目前的功能相对较为简单,界面很清晰,使用起来容易上手,用户不仅可以查看历史记录,也可以根据现有数据制定健康管理的目标。一共包含了“我的好轻”“简报”“目标”“麦圈”等几项主要功能。其中“我的好轻”是测量主界面,包含有体重数、体检评分、BMI值、体脂率、肌肉、骨量、水分、基础代谢率和身体年龄,并且会根据情况给出简单的饮食建议。在主界面可以将个人的体检情况一键分享到社交软件中。而“简报”则会统计每周、每月、每季度和每年用户个人的体重和体脂率的走势,并根据称重天数计算出本周用户的体重和体脂率发生的具体变化值。
相比大部分智能体脂秤,“好轻”智能秤不仅可以脱机使用,更可以通过手机备份多名用户的健康资料,获取相关的健康建议。但该产品也并非没有改进空间,比如上文提到的体脂率不够精准,或许就是此类产品的普遍硬伤。
综合来看,智能秤之于传统体重秤的最大优点,是从过去传统的测重升级为个人身体的健康指标管理,能够更加科学、有针对性地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情况。在价格方面,目前市场上智能秤售价普遍在200 - 400元之间,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价格方面或许跌破百元(目前已有99元促销价的产品),而该产品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则会进一步得到优化。在家中备一台智能秤,或许能够有效控制你吃大鱼大肉的习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