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学科是一门庞大复杂的学科,它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学习起来也是一个大难题。然而影响历史学科的学习都有哪些因素,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呢?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 影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2.058
历史学科的学习,是我们从初中阶段正式开始的。其实,我们往前追溯,在小学的课程中也出现了历史学科的雏形,只不过初中阶段才正式归为历史学科。历史学科是一门庞大复杂的学科,它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国外历史、国内历史,古代史、近代史以及现代史等等。很多学生认为历史的学习非常简单,认为只要单纯记忆就可以了,并不是什么技术含量很高的学科,其实不然,这种观点是非常误人子弟的。如果单纯靠死记硬背简直就是对时间的一种浪费,所以说任何学科的学习都必须有一定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使得教学效率最大化。目前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的学习都存在哪些问题呢?下面主要谈论一下这些问题。
历史学科由于不是主科,可能学生在态度上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大多数学校都在抓语、数、外的学习,对于历史学科总觉得到快考试的时候抓紧时间划划重点就好,督促着学生们背背就万事解决了。本人觉着这种背诵就是在浪费学生们宝贵的时间,这种短暂的快速记忆考考试完就会忘记,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实在是非常不可取的。这种理念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将分数过分的看作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结果往往会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这种现象和教育理念逐渐在改变,但是这种现象也还是普遍存在。到了高中阶段,分文理后,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高中阶段的历史学科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学习呢?教师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师观
其实,很多学科学的好与不好和教师本身具有很大的关系。虽然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帮助作用,但是这个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很多教师还是抱着以前的老观念,总觉得教师就是教教材,凡事都自己来,搞的自己很累,往往还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作为高中阶段的教师,要学会放手,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融入学习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潜力。我发现有很多教师将学生管的过于严格,凡事都定统一的标准,这样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没法打开思路。对于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一样,教师要适当的放开,不要将学生学习固定在课堂上,也不要将学习模式过于固定。对于历史的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看纪录片、电影 、课外书等等,这样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在带有好奇心的情况下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二、活跃课堂
课堂气氛压抑、没有活力,这往往是大部分高中历史课堂的真实写照。可以说历史课程本身就有些单调,如果教师再一板一眼的照讲教材,这样就会使课堂的气氛更让人难以忍受。在这样一种氛围下的学生怎么能活跃思维,如何能思考问题,又谈何进行畅所欲言呢?尤其进入高中阶段后,由于学生在认知方面的进步,导致他们在性格上也表现得愈发成熟,不像初中阶段的学生那样容易释放自己,在这样的状态下,如果教师再不想方设法活跃课堂气氛,只会使自己的教学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自己在那个讲台上站不住,课堂本来对师生双方来说是一种享受,现在反而变成一种折磨。那么如何才能活跃课堂气氛呢?首先教师要学会自己做出适当的改变。很多教师会觉得教师就应该一板一眼,要做出一副“师尊道严”的样子,要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使学生尊重自己。其实,真正的尊重不是用这种距离感来维持的,教师和学生相处的越好,距离感越近,学生能够近距离看教师,发自内心的被教师的学识及人格尊严所折服,这样的发自内心的尊重才是真正的尊重。其次,教师更应该多和学生沟通交流,在课堂上,多提问,多互动,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一个人的注意力是很难持久维持的,所以我觉得学生在课堂走神是很正常的,关键就看你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及时的拉回来,这就要看教师的功力了。当你发现学生走神的时候,可以用眼神、叩桌子、提高声音等等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回来,当然这种方式必须要以不扰乱大的课堂秩序为前提。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笔巨大儿财富,一旦你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你将终身受益。历史的学习,很多人就简单的理解为付出时间,不停背诵。其实,历史是需要记忆的,但是也不能漫无目的的硬性记忆。历史课程可以看作是一部历史剧,你一旦入戏,就很容易保持兴趣期待下面的故事情节。对于历史的学习就应该这样的,自己在头脑中将历史缩影成一个简洁的故事版本,然后再针对每一章节细化故事情节,这便是一种很好的记忆方式。对于记忆来说,学生们也要找寻一定的记忆方法,合适的记忆方法不但可以节省你的时间,而且能够使记忆的内容更牢固和持久。高中阶段的学生,时间非常紧张,所以怎样合理安排时间也是一种技巧。前面说到历史的大篇幅内容是要靠记忆完成的,那么,学生们就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适当的安排时间段进行记忆。有的学生早上记忆力很好,那就充分利用早上的宝贵时间,而有的学生则晚上记忆力很好,那就将其他事情安排在晚上之前完成,将记忆的内容留给效率最高的晚上的这段时间。
二、提高自身的自觉性
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是一个比较大的跨越,高中阶段的学生的自我独立性和自我约束能力都有着明显的提高。对于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的学习,任课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将学生的自觉性充分挖掘出来。与此同时,作为学生也要时刻谨记,不断鞭策自己,将自己的自觉性调动到最高限度。首先,学生可以通过看历史纪录片、课外书等等去培养自己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兴趣提上来了,自然学习起来自觉性就高了。其次,学生还可以成立历史课外小组,通过不断地去探究历史,不断的交流自己对历史的感悟等等来提高对历史的好奇心,以此来提高学生自身对历史课堂的专注度。另外,对于学生自觉性的培养还可以是学生之间相互监督与提醒,相互形成一股积极的竞争压力,这样你争我赶的学习氛围更容易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还有助于减轻自己一个人“闭门造车”的枯燥感。
以上主要从教师与学生自身考虑,学校方面也要适当的做一些努力。当前很多学校为了自身的知名度,过分的抓学生的成绩,这就导致教师不可避免的要以成绩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所以学校要从大的方向上进行恰当的把握,只有大的方向把握对了,下面的细节实施起来才能顺风顺水。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 影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2.058
历史学科的学习,是我们从初中阶段正式开始的。其实,我们往前追溯,在小学的课程中也出现了历史学科的雏形,只不过初中阶段才正式归为历史学科。历史学科是一门庞大复杂的学科,它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国外历史、国内历史,古代史、近代史以及现代史等等。很多学生认为历史的学习非常简单,认为只要单纯记忆就可以了,并不是什么技术含量很高的学科,其实不然,这种观点是非常误人子弟的。如果单纯靠死记硬背简直就是对时间的一种浪费,所以说任何学科的学习都必须有一定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使得教学效率最大化。目前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的学习都存在哪些问题呢?下面主要谈论一下这些问题。
历史学科由于不是主科,可能学生在态度上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大多数学校都在抓语、数、外的学习,对于历史学科总觉得到快考试的时候抓紧时间划划重点就好,督促着学生们背背就万事解决了。本人觉着这种背诵就是在浪费学生们宝贵的时间,这种短暂的快速记忆考考试完就会忘记,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实在是非常不可取的。这种理念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将分数过分的看作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结果往往会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这种现象和教育理念逐渐在改变,但是这种现象也还是普遍存在。到了高中阶段,分文理后,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高中阶段的历史学科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学习呢?教师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师观
其实,很多学科学的好与不好和教师本身具有很大的关系。虽然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帮助作用,但是这个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很多教师还是抱着以前的老观念,总觉得教师就是教教材,凡事都自己来,搞的自己很累,往往还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作为高中阶段的教师,要学会放手,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融入学习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潜力。我发现有很多教师将学生管的过于严格,凡事都定统一的标准,这样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没法打开思路。对于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一样,教师要适当的放开,不要将学生学习固定在课堂上,也不要将学习模式过于固定。对于历史的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看纪录片、电影 、课外书等等,这样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在带有好奇心的情况下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二、活跃课堂
课堂气氛压抑、没有活力,这往往是大部分高中历史课堂的真实写照。可以说历史课程本身就有些单调,如果教师再一板一眼的照讲教材,这样就会使课堂的气氛更让人难以忍受。在这样一种氛围下的学生怎么能活跃思维,如何能思考问题,又谈何进行畅所欲言呢?尤其进入高中阶段后,由于学生在认知方面的进步,导致他们在性格上也表现得愈发成熟,不像初中阶段的学生那样容易释放自己,在这样的状态下,如果教师再不想方设法活跃课堂气氛,只会使自己的教学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自己在那个讲台上站不住,课堂本来对师生双方来说是一种享受,现在反而变成一种折磨。那么如何才能活跃课堂气氛呢?首先教师要学会自己做出适当的改变。很多教师会觉得教师就应该一板一眼,要做出一副“师尊道严”的样子,要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使学生尊重自己。其实,真正的尊重不是用这种距离感来维持的,教师和学生相处的越好,距离感越近,学生能够近距离看教师,发自内心的被教师的学识及人格尊严所折服,这样的发自内心的尊重才是真正的尊重。其次,教师更应该多和学生沟通交流,在课堂上,多提问,多互动,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一个人的注意力是很难持久维持的,所以我觉得学生在课堂走神是很正常的,关键就看你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及时的拉回来,这就要看教师的功力了。当你发现学生走神的时候,可以用眼神、叩桌子、提高声音等等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回来,当然这种方式必须要以不扰乱大的课堂秩序为前提。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笔巨大儿财富,一旦你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你将终身受益。历史的学习,很多人就简单的理解为付出时间,不停背诵。其实,历史是需要记忆的,但是也不能漫无目的的硬性记忆。历史课程可以看作是一部历史剧,你一旦入戏,就很容易保持兴趣期待下面的故事情节。对于历史的学习就应该这样的,自己在头脑中将历史缩影成一个简洁的故事版本,然后再针对每一章节细化故事情节,这便是一种很好的记忆方式。对于记忆来说,学生们也要找寻一定的记忆方法,合适的记忆方法不但可以节省你的时间,而且能够使记忆的内容更牢固和持久。高中阶段的学生,时间非常紧张,所以怎样合理安排时间也是一种技巧。前面说到历史的大篇幅内容是要靠记忆完成的,那么,学生们就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适当的安排时间段进行记忆。有的学生早上记忆力很好,那就充分利用早上的宝贵时间,而有的学生则晚上记忆力很好,那就将其他事情安排在晚上之前完成,将记忆的内容留给效率最高的晚上的这段时间。
二、提高自身的自觉性
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是一个比较大的跨越,高中阶段的学生的自我独立性和自我约束能力都有着明显的提高。对于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的学习,任课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将学生的自觉性充分挖掘出来。与此同时,作为学生也要时刻谨记,不断鞭策自己,将自己的自觉性调动到最高限度。首先,学生可以通过看历史纪录片、课外书等等去培养自己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兴趣提上来了,自然学习起来自觉性就高了。其次,学生还可以成立历史课外小组,通过不断地去探究历史,不断的交流自己对历史的感悟等等来提高对历史的好奇心,以此来提高学生自身对历史课堂的专注度。另外,对于学生自觉性的培养还可以是学生之间相互监督与提醒,相互形成一股积极的竞争压力,这样你争我赶的学习氛围更容易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还有助于减轻自己一个人“闭门造车”的枯燥感。
以上主要从教师与学生自身考虑,学校方面也要适当的做一些努力。当前很多学校为了自身的知名度,过分的抓学生的成绩,这就导致教师不可避免的要以成绩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所以学校要从大的方向上进行恰当的把握,只有大的方向把握对了,下面的细节实施起来才能顺风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