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字媒体专业在现阶段作为一个热门的专业,在对人才的培养力度上有待加强,在数字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为大量的在校生提供实践机会,增强在校学生的实践能力。简要介绍数字媒体核心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并且针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有效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关键词:数字媒体;培养方案;探究;应用型
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针对数字媒体专业,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要求专业型的本科向技术应用型的本科转变,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技术指导,让学生们成为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采用课堂理论知识的教授和引导学生参加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按照当今社会数字媒体的发展方向来进一步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
数字媒体专业相对于其他的专业来讲属于一项新兴产业,需要专业型人才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符合专业要求的知識技能。加强与相关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为企业输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但是,现在的本科学院之间的数字媒体培养模式是不同的,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对其他专业,数字媒体专业方向定位模糊。
现阶段,数字媒体专业整体上的人才培养方向居多,范围较广,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讲比较泛化,因此,教师在制定具体的培养策略上不具备针对性,每个学生之间拥有不同的知识贮备量,在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上没有明确的目标性。据调查,现阶段,本科院校的数字媒体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集中在这几个方面:游戏、动画、影像编辑、虚拟化数字设计等几个方面。但是,现阶段企业每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和环节相当细化,甚至在一项工作中包含不同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这就要求学生不能仅仅只是精通某一板块,而是要将自身的专业进行不同层次的涉猎,以满足企业不同岗位的不同需求。
(二)数字媒体专业的考核内容与企业的工作流程存在较大差距。
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因此,为了响应社会的需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要适时的进行改善和完备。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开始实施,最终检测实施力度和效果要体现在考试考核方面,但是,由于现在的教师只是单方面注重文化知识的讲解和以往的社会调查来为学生们上实践课,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这与老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存在很大的关系,现在的老师一般都是毕业后直接参加考试进入高校进行任职,在一定程度上没有相应的实习或者深厚的实践经验来作为教学基础,他们所掌握的也仅仅是扎实丰厚的理论知识,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学生进入公司后的工作实践能力要求。一旦学生进入公司实习或者应聘,会在短时间内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与其他应聘人员产生明显的差距;另一方面,教师在讲授知识要点的时候一般都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将自己的知识储备毫无保留地全部灌输给学生,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忽视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有些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有些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在学校中,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是否牢固以及评价老师的教学效果的标准就是进行考核,但是往往考核的内容是非常单一有限的,一般是以学科知识以及简单的流程操作为主,不能够多维度地反映教学结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现代企业招聘人才主要是偏向于考虑经济效益,全面接收管理各个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会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不能积极地带动公司的经济效益。因此,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与公司的录取标准产生了偏差。
(三)数字媒体信息更新快于本科院校的知识更新速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技术出现了与时俱进的变化,技术不断在进步,不断在发展。但是大多数的本科院校与企业的联系不是十分密切,仍旧是在原地搬弄以往的旧知识,教师没有及时地进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使得学校的培养方式已经大大落后。甚至在新技术研发多年后,本科院校还未真正涉及这一领域,学生跟不上数字媒体新技术更新换代的脚步。这样一来,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之前,公司必须对实习生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工作,就增加了不必要的培训支出,增加了企业的财政支出费用。
二、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一)课程设置朝向应用型
现在的数字媒体的课程发展方向朝着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发展,在校学生必须通过严格的实践考核,才能给予过关。在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之下,结合当地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以及工作流程,课程体系的建设中进行实际的流程操作,在老师的带领之下,真正地掌握不同岗位的实际工作流程,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未来的实习和真正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要有针对性,有核心内容。例如拿软件工程专业数字媒体来讲,计算机软件设置的相关课程包括很多门,有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两大类,一般教师要根据学生多偏向的就业方向,引导学生进行不同课程的进修,应当有重点有难点地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中掌握主要的知识,在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老师应当让学生进行实际的编程,将自己的编程应用到系统操作中去,完成各种相关数字媒体的制作和处理。
(二)确定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教师的文化素养、知识储备,以及技能的掌握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教师应当定时进入到公司实习,及时学习公司的工作流程,在实习期间应当积极熟悉公司的各项工作流程和任务,回到学校后按照公司的各项工作流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教师根据自己在公司中的实习流程对教学计划进行制定,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完善,精心设计课程,根据公司的要求来制定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教法,做好理论与实践的合理分配。每一所本科院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点,在充足的实践条件下,老师应当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在本科院校的数字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要紧跟公司的软件和业务的发展进程,积极地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性人才。首先,要加强实践的力度,让老师进入公司进行实地学习,结合实地学习的经验、自身教学特点以及事先制定好的培养方向和模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包括:专业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其次,老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接受能力进行循序渐进地培养,根据学生的能力将实践课程根据复杂度和实用度进行设计。可以将实验课程或者固定的实验项目分为不同等级的课程,比如基础型课程、应用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等。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況去上课,循序渐进地进行实验项目的培训,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接受理论知识,增强实践经验。最后,在实专业训练的阶段,学生根据在课堂上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应用到实践中去,将知识、能力、综合素质教育等方面结合在一起。在实际的操作环境中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争取逐渐的适应自己以后想要应聘的岗位,为今后的实习或者工作积累足够的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建立多维度考核方式,细化课程考核内容
一般学科知识的考核主要分为三种形式:上机考核、个人成品答辩、分组实战答辩三种形式。上机考核是指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老师给出的考核内容,一般包括学科的重点知识内容和相关软件的设计。个人成品答辩的开始时间到结束,一般在两周到三周之后,老师会根据学生完成的项目研究或者设计相关软件流程进行提问,并且在答辩的过程中会穿插对于制定岗位的项目流程的提问。答辩完成后,老师会根据学生的答辩情况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对项目的认知、理解、完成质量为标准进行评价,打分。以上三种考核方式的制定,均根据企业中的实际情况制定。
三、结语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一项当代的新兴产业,确实技术软件更新换代较快的一项专业。因此,为了适应企业的进步与发展,数字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原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转变。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学校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让老师进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让教师获得进入企业进修学习的机会,这样一来,教师能够适时地引入企业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当学校将企业的新知识新技能引进学校后,学校组织教师进行集中学习,争取让每一位老师都能够进行培训和学习,然后再将知识技能教授给学生。这样一来,既提高了老师的技能水平,学生也能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获得实习的机会。老师只有加强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紧跟企业技术更新的脚步,才能为学生的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侯立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D].中央美术学院,2013.
[2]柳友荣. 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媒体专业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
[3]陈飞. 应用型本科教育数字媒体相关课程调整与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4]邵波.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应用型本科数字媒体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9.
[5]李晓溪.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媒体产业人才培养研究[D].上海大学,2014.
[6]曹晔华. 新媒体环境下数字媒体专业科技传播人才的素质模型建构与高校创新培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7]单淮峰. 基于核心技能的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于杰,黑龙江东方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
关键词:数字媒体;培养方案;探究;应用型
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针对数字媒体专业,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要求专业型的本科向技术应用型的本科转变,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技术指导,让学生们成为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采用课堂理论知识的教授和引导学生参加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按照当今社会数字媒体的发展方向来进一步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
数字媒体专业相对于其他的专业来讲属于一项新兴产业,需要专业型人才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符合专业要求的知識技能。加强与相关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为企业输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但是,现在的本科学院之间的数字媒体培养模式是不同的,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对其他专业,数字媒体专业方向定位模糊。
现阶段,数字媒体专业整体上的人才培养方向居多,范围较广,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讲比较泛化,因此,教师在制定具体的培养策略上不具备针对性,每个学生之间拥有不同的知识贮备量,在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上没有明确的目标性。据调查,现阶段,本科院校的数字媒体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集中在这几个方面:游戏、动画、影像编辑、虚拟化数字设计等几个方面。但是,现阶段企业每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和环节相当细化,甚至在一项工作中包含不同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这就要求学生不能仅仅只是精通某一板块,而是要将自身的专业进行不同层次的涉猎,以满足企业不同岗位的不同需求。
(二)数字媒体专业的考核内容与企业的工作流程存在较大差距。
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因此,为了响应社会的需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要适时的进行改善和完备。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开始实施,最终检测实施力度和效果要体现在考试考核方面,但是,由于现在的教师只是单方面注重文化知识的讲解和以往的社会调查来为学生们上实践课,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这与老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存在很大的关系,现在的老师一般都是毕业后直接参加考试进入高校进行任职,在一定程度上没有相应的实习或者深厚的实践经验来作为教学基础,他们所掌握的也仅仅是扎实丰厚的理论知识,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学生进入公司后的工作实践能力要求。一旦学生进入公司实习或者应聘,会在短时间内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与其他应聘人员产生明显的差距;另一方面,教师在讲授知识要点的时候一般都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将自己的知识储备毫无保留地全部灌输给学生,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忽视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有些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有些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在学校中,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是否牢固以及评价老师的教学效果的标准就是进行考核,但是往往考核的内容是非常单一有限的,一般是以学科知识以及简单的流程操作为主,不能够多维度地反映教学结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现代企业招聘人才主要是偏向于考虑经济效益,全面接收管理各个学习能力层次的学生会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不能积极地带动公司的经济效益。因此,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与公司的录取标准产生了偏差。
(三)数字媒体信息更新快于本科院校的知识更新速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技术出现了与时俱进的变化,技术不断在进步,不断在发展。但是大多数的本科院校与企业的联系不是十分密切,仍旧是在原地搬弄以往的旧知识,教师没有及时地进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使得学校的培养方式已经大大落后。甚至在新技术研发多年后,本科院校还未真正涉及这一领域,学生跟不上数字媒体新技术更新换代的脚步。这样一来,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之前,公司必须对实习生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工作,就增加了不必要的培训支出,增加了企业的财政支出费用。
二、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一)课程设置朝向应用型
现在的数字媒体的课程发展方向朝着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发展,在校学生必须通过严格的实践考核,才能给予过关。在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之下,结合当地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以及工作流程,课程体系的建设中进行实际的流程操作,在老师的带领之下,真正地掌握不同岗位的实际工作流程,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未来的实习和真正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要有针对性,有核心内容。例如拿软件工程专业数字媒体来讲,计算机软件设置的相关课程包括很多门,有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两大类,一般教师要根据学生多偏向的就业方向,引导学生进行不同课程的进修,应当有重点有难点地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中掌握主要的知识,在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老师应当让学生进行实际的编程,将自己的编程应用到系统操作中去,完成各种相关数字媒体的制作和处理。
(二)确定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教师的文化素养、知识储备,以及技能的掌握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教师应当定时进入到公司实习,及时学习公司的工作流程,在实习期间应当积极熟悉公司的各项工作流程和任务,回到学校后按照公司的各项工作流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教师根据自己在公司中的实习流程对教学计划进行制定,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完善,精心设计课程,根据公司的要求来制定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教法,做好理论与实践的合理分配。每一所本科院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点,在充足的实践条件下,老师应当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在本科院校的数字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要紧跟公司的软件和业务的发展进程,积极地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性人才。首先,要加强实践的力度,让老师进入公司进行实地学习,结合实地学习的经验、自身教学特点以及事先制定好的培养方向和模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包括:专业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其次,老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接受能力进行循序渐进地培养,根据学生的能力将实践课程根据复杂度和实用度进行设计。可以将实验课程或者固定的实验项目分为不同等级的课程,比如基础型课程、应用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等。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況去上课,循序渐进地进行实验项目的培训,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接受理论知识,增强实践经验。最后,在实专业训练的阶段,学生根据在课堂上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应用到实践中去,将知识、能力、综合素质教育等方面结合在一起。在实际的操作环境中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争取逐渐的适应自己以后想要应聘的岗位,为今后的实习或者工作积累足够的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建立多维度考核方式,细化课程考核内容
一般学科知识的考核主要分为三种形式:上机考核、个人成品答辩、分组实战答辩三种形式。上机考核是指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老师给出的考核内容,一般包括学科的重点知识内容和相关软件的设计。个人成品答辩的开始时间到结束,一般在两周到三周之后,老师会根据学生完成的项目研究或者设计相关软件流程进行提问,并且在答辩的过程中会穿插对于制定岗位的项目流程的提问。答辩完成后,老师会根据学生的答辩情况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对项目的认知、理解、完成质量为标准进行评价,打分。以上三种考核方式的制定,均根据企业中的实际情况制定。
三、结语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一项当代的新兴产业,确实技术软件更新换代较快的一项专业。因此,为了适应企业的进步与发展,数字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原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转变。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学校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让老师进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让教师获得进入企业进修学习的机会,这样一来,教师能够适时地引入企业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当学校将企业的新知识新技能引进学校后,学校组织教师进行集中学习,争取让每一位老师都能够进行培训和学习,然后再将知识技能教授给学生。这样一来,既提高了老师的技能水平,学生也能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获得实习的机会。老师只有加强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紧跟企业技术更新的脚步,才能为学生的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侯立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D].中央美术学院,2013.
[2]柳友荣. 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媒体专业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
[3]陈飞. 应用型本科教育数字媒体相关课程调整与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4]邵波.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应用型本科数字媒体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9.
[5]李晓溪.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媒体产业人才培养研究[D].上海大学,2014.
[6]曹晔华. 新媒体环境下数字媒体专业科技传播人才的素质模型建构与高校创新培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7]单淮峰. 基于核心技能的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于杰,黑龙江东方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