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记》,作为中华民族礼仪教诲的起源,四书五经之一,对中华文明礼仪民俗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通过《礼记?学记》一篇,我们看到古人对教育的观点及方法,而这些方法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为后人沿用至今。
古人对教育事业是十分看重的。“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人认为,君主若要教化人民,使人民养成好的风俗,一定要从教育入手。他们认为,教育是成材的基础,教育教授学生的应该是礼义诗书,是君子基础的风雅情致及人生态度。纵观五千年历史,儒家思想渗透在各个分支,儒家强调“德治”,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教育教化的方式使其感化。“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老师的教化是善于晓喻,使学生明白道理,引导学生而不迫使学生服从;对待学生严格却不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这些观点,也是一直被当今的教育专家提倡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记》开篇便说,质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经过琢磨,也难成大器;而人不去学习,也不会知道人生的道理。可见古人不仅注重技能的传授,更注重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绝对途径,只有经历了完整教育的读书人,才具有教书、做官,乃至为君的资格。这一观点深深影响到后世。自唐朝以来创立科举,入朝为官都要经历教育的选拔,教育事业已经成为了国家命脉之一。中华上下五千年泱泱文化流传至今,中国人对教育骨子里便有天生的敬重,自稚童懵懂入学,一直到弱冠之年尚不能算学有所成,教育是成材的重要标志,不仅深入学习了知识技能,更养成了健康全面的人格。
在教育事业中,教师扮演着绝对重要的角色。“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学记》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人伦中的任何亲属关系,但是任何一种亲属,如果没有老师的教诲,便不懂得人伦亲疏。古人对于老师是极其尊敬的,对于教师的选拔也极其严格,自己没有心得,没有读到见解的人,不够资格去做老师。“师严然后道尊”,只有老师受到尊敬,真理才会受到敬重。“故师者也,所以学为君也。”
《学记》不仅使后人看到古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更向我们展示了教书育人的具体方法。教师在传道授业时依据了科学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领会所学的知识。
学习是一个追本溯源的过程。《学记》认为,教师真正应当传授学生的是人生的态度道理,然后才是学习的方法。先本而后末,“此之谓务本”。作为教师,我们教给学生的应该不仅仅是书本的知识,更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正所谓“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学习的方法,不局限任何一门课程。作为学生,仅仅掌握数学公式和诗句单词来获取高分是没有用的,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系统地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方法,学生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可以做到触类旁通,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习是一个双方的、相互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教师的传授缺一不可。学生一定要主动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而教师在教授学生们知识的同时也巩固了自己的知识,同时也知道了自己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完善。《礼记?学记》中讲“教学相长”,指的就是在老师传授知识的同时学生要去接纳揣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可以相互促进”(《中国教育通史》毛礼锐、沈灌群主编),双方面同时起作用,不仅达到了最好的效果,更能使双方均受益。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通过传授给学生知识,不仅巩固了自己的记忆,还加深了理解。更重要的是,在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一直感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进而去充实自身,完善自我。“相观而善之谓摩”。教师绝不能仅靠学生自学,也绝不能依赖传统的题海战术和填鸭式教育,而应该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给出学生消化思考的时间空间。教学相长,将教学分为教与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互相切磋并从中受益,这是一个双方学习的过程。
学习是一个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古人认为,一个学生要经过十年的寒窗苦读,才能经历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知类通达的境界,才算学有所成。教师教授学生时,不要贪多求快,而应该遵从规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让学生在漫漫的求学生涯中一点一点进行巩固。古人讲究“顺势而为”,水从高处流向低处是顺势,而从低处抽到高处便是逆势;教师一味贪多求快,追求偏难偏深的知识而忽略的学生的需求和理解能力,都是逆势而为。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人在教授学生知识之前,学生身着礼服祭祀圣人表示尊师重道,确立对老师和学业的态度;然后练习《诗?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诗歌,劝勉学生以莅官事上之道;召集学生,正式打开书箧(书包),希望学生以谦逊谨慎的态度学习。如此种种,才算是做好了学习知识的准备。教师循序渐进、因由导势,学生才能见微知著、举一反三。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顺势而为、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学习能力传授知识,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当学生可以教诲的时候加以教导,就叫做合乎时宜、顺势而为;依据学生的程度,不跨越进度,不超出理解能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就叫做循序渐进。当今教育专家强调寓教于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是将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学生更易理解的途径,也是因由导势,顺势而为。“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可以成功,“杂施不孙”则会失败。前者是循序渐进,而后者则是杂乱无章的学习,两者相较,高下立判。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一个好的教师,不仅可以传授学生课业知识,更可以教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人生的哲学。教学相长、持之以恒、因由导势、循序渐进,这些方法经过历史车轮的碾压得以保留至今。
《礼记·学记》作为伟大而丰富的教育宝库,为无数后人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总结,向我们展示了先人对教育事业的思考和探索。先人的睿智与灼见,应该为我们所用,在未知的未来熠熠生辉,产生更大的作用与启迪。
古人对教育事业是十分看重的。“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人认为,君主若要教化人民,使人民养成好的风俗,一定要从教育入手。他们认为,教育是成材的基础,教育教授学生的应该是礼义诗书,是君子基础的风雅情致及人生态度。纵观五千年历史,儒家思想渗透在各个分支,儒家强调“德治”,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教育教化的方式使其感化。“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老师的教化是善于晓喻,使学生明白道理,引导学生而不迫使学生服从;对待学生严格却不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这些观点,也是一直被当今的教育专家提倡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记》开篇便说,质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经过琢磨,也难成大器;而人不去学习,也不会知道人生的道理。可见古人不仅注重技能的传授,更注重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绝对途径,只有经历了完整教育的读书人,才具有教书、做官,乃至为君的资格。这一观点深深影响到后世。自唐朝以来创立科举,入朝为官都要经历教育的选拔,教育事业已经成为了国家命脉之一。中华上下五千年泱泱文化流传至今,中国人对教育骨子里便有天生的敬重,自稚童懵懂入学,一直到弱冠之年尚不能算学有所成,教育是成材的重要标志,不仅深入学习了知识技能,更养成了健康全面的人格。
在教育事业中,教师扮演着绝对重要的角色。“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学记》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人伦中的任何亲属关系,但是任何一种亲属,如果没有老师的教诲,便不懂得人伦亲疏。古人对于老师是极其尊敬的,对于教师的选拔也极其严格,自己没有心得,没有读到见解的人,不够资格去做老师。“师严然后道尊”,只有老师受到尊敬,真理才会受到敬重。“故师者也,所以学为君也。”
《学记》不仅使后人看到古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更向我们展示了教书育人的具体方法。教师在传道授业时依据了科学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领会所学的知识。
学习是一个追本溯源的过程。《学记》认为,教师真正应当传授学生的是人生的态度道理,然后才是学习的方法。先本而后末,“此之谓务本”。作为教师,我们教给学生的应该不仅仅是书本的知识,更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正所谓“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学习的方法,不局限任何一门课程。作为学生,仅仅掌握数学公式和诗句单词来获取高分是没有用的,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系统地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方法,学生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可以做到触类旁通,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习是一个双方的、相互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教师的传授缺一不可。学生一定要主动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而教师在教授学生们知识的同时也巩固了自己的知识,同时也知道了自己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完善。《礼记?学记》中讲“教学相长”,指的就是在老师传授知识的同时学生要去接纳揣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可以相互促进”(《中国教育通史》毛礼锐、沈灌群主编),双方面同时起作用,不仅达到了最好的效果,更能使双方均受益。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通过传授给学生知识,不仅巩固了自己的记忆,还加深了理解。更重要的是,在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一直感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进而去充实自身,完善自我。“相观而善之谓摩”。教师绝不能仅靠学生自学,也绝不能依赖传统的题海战术和填鸭式教育,而应该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给出学生消化思考的时间空间。教学相长,将教学分为教与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互相切磋并从中受益,这是一个双方学习的过程。
学习是一个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古人认为,一个学生要经过十年的寒窗苦读,才能经历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知类通达的境界,才算学有所成。教师教授学生时,不要贪多求快,而应该遵从规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让学生在漫漫的求学生涯中一点一点进行巩固。古人讲究“顺势而为”,水从高处流向低处是顺势,而从低处抽到高处便是逆势;教师一味贪多求快,追求偏难偏深的知识而忽略的学生的需求和理解能力,都是逆势而为。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人在教授学生知识之前,学生身着礼服祭祀圣人表示尊师重道,确立对老师和学业的态度;然后练习《诗?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诗歌,劝勉学生以莅官事上之道;召集学生,正式打开书箧(书包),希望学生以谦逊谨慎的态度学习。如此种种,才算是做好了学习知识的准备。教师循序渐进、因由导势,学生才能见微知著、举一反三。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顺势而为、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学习能力传授知识,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当学生可以教诲的时候加以教导,就叫做合乎时宜、顺势而为;依据学生的程度,不跨越进度,不超出理解能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就叫做循序渐进。当今教育专家强调寓教于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是将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学生更易理解的途径,也是因由导势,顺势而为。“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可以成功,“杂施不孙”则会失败。前者是循序渐进,而后者则是杂乱无章的学习,两者相较,高下立判。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一个好的教师,不仅可以传授学生课业知识,更可以教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人生的哲学。教学相长、持之以恒、因由导势、循序渐进,这些方法经过历史车轮的碾压得以保留至今。
《礼记·学记》作为伟大而丰富的教育宝库,为无数后人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总结,向我们展示了先人对教育事业的思考和探索。先人的睿智与灼见,应该为我们所用,在未知的未来熠熠生辉,产生更大的作用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