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学生活化的价值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k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行知曾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可见生活对于教育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只有让他们喜欢数学,他们才会对数学科目产生兴趣。如何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会到数学的趣味,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将陌生的数学知识转换为学生熟知的生活背景,启发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生活,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的过程,切身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神秘的、抽象的、枯燥的,面纱被揭去之后,还学生一个通俗易懂的现实数学。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学生认知结构;数学课堂;数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284-02
  引言
  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和联系”。同样对于数学的教与学需要师生共同去发现,共同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是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教学,这就要求老师在授课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学生所处的认知发展阶段。鉴于低年级学生正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的,前运算阶段向运算阶段的过渡,由于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这就要求老师在授课中要将抽象的数学学习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数学学习,还给学生贴近于生活化的数学。如何将数学学习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建构新的数学认知?
  一、数学课堂生活化
  数学课堂看似枯燥无味,其实里面蕴含着丰富有趣的东西。老师要将枯燥单一的数学课堂,变得有趣味性,可以将数学教学还原给生活,将数学课堂通过生活素材,进行包装加工,从而使课堂变得有“引力”。例如:在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的学习中,许多学生记不清楚两个符号,容易将兩个符号混淆。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来比划大于号、小于号,请几个同学站在讲台上通过下面的学生说符号,上面的学生跟着口令去比划。这样抽象的数学符号在学生的演示下却变成了一段有节奏的肢体语言表演,也可以说是一个简单的舞蹈动作。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乏味的数学课堂也变得生动有趣。
  二、结合生活实际将抽象知识具体化,使数学知识生活化
  低年级学生的特征是天真、活泼、好动,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这就要求老师在对于知识的传授中一定要注重知识的价值本身,即就是学生思维的形成过程,和知识的生成过程,而不是单纯为了获得某种有形的结果。例如: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买铅笔》一课,学生在学习15-9的退位减法中,学生在掌握“破十法”和“平十法”,是有一定的难度,理解上也有一定的困难。基于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上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有困难,教师可以将“买铅笔”这一活动在课堂上演示一遍。老师手中拿15根铅笔,将10根绑一捆,10个绑在一起这对于学生是非常熟悉的,另外5根放在一起,这样就将15根铅笔分成了两部分。创设情景:“老师把分好的铅笔给一个小朋友,让他来扮演小小售货员,现在有15根铅笔,别人要买走9根铅笔,你会选择怎么卖铅笔更方便”选择多名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大多学生会这样说,从10根铅笔中拿出9根铅笔,或者从10根铅笔中拿出4根铅笔和另外的5根铅笔就组成了9根铅笔。类比我们现实生活中去文具店买铅笔这一生活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老板为了方便起见也是通过这两种方式分配,可见学习的经验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大多学生都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去分配。经历了这一过程后,再回归到15-9的计算中让学生思考总结计算方法。通过将实践活动贯穿到课堂,学生通过独立活动、自主探索将生活还原于数学。学生从10根里面拿走9根铅笔的方法就是对“破十法”的一个演示理解的过程。学生把单独的5根和拿出来的4根组合在一起,就是对于“平十法”的一个演示理解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经历了把9分成5和4的过程。学生从这一过程将生活经验还原于数学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而给出两个抽象名词:破十法和平十法,在后续的计算中学生尽管不熟练但是也不会容易忘掉,他会想到上课活动的过程,联想计算方法。课堂的活动过程,学生经历了将具体化的生活场景还原给数学计算,又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对于知识的理解不仅仅是结果的掌握,更重要的是真真实实感受了知识的生成过程。
  三、通过手脑相结合,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丰富有趣现实的日常生活,是日常生活的提炼与概括。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审视身边的事物,可以通过用手脑结合感受数学在生活中所创造的价值。走进生活发现数学,感受数学好玩,数学也可以让生活变美。比如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课,主要是让学生对立体图形初步认识。基于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有一定的认识。将立体图形与这些图形放在一起学生就会混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空间思维缺乏,立体和平面两个概念对于他们来说,理解起来非常有难度。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上也不适合给学生解释平面和立体的概念。立体的认知结构是伴随学生空间思维的形成而形成的,所以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感受两者的区别。通过让学生回家动手操作,用正方形、长方形、圆,做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是图案。同样用正方体、长方体、球,做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是图案。也可以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结合起来做自己喜欢的东西。第二天学生兴高采烈地带着他们所制作的手工,和同学们相互比较互相欣赏。有的做成了自己喜欢的玩偶,有的做成了飞机,有的做成了轮船等等。这一过程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立体和平面之间的区别,尽管有的学生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区别,但通过动手这一环节他们的认知结构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变,这样的安排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美的存在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所在,切实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结束语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种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对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通过将数学教学生活化,抽象难懂的数学将变得直观具体,陌生的数学问题将变得熟悉,复杂的数学问题将变得简单易懂。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可亲性,体会到数学的有趣性,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性,以及两者是融为一体的。即就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参考文献
  [1]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1.
  [2]徐长青.小学数学教学思与行[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7.
其他文献
为利用无源固定单站对运动辐射源快速定位,将粒子滤波和UT(unscented transformation)应用于单站无源定位,给出了一种基于UT的角度约束采样混合粒子滤波无源定位算法,该算法从UKF
研究了窄带雷达信号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TD(Geometrical Theory of Diffraction)模型的窄带雷达信号多视角多波段融合的方法。在同波段多视角融合方面,利用Lincoln实验室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低复杂度高速编码器结构。通过利用循环矩阵的结构特性,增加少量的硬件开销就可以提高编码器的并行度,得到一种基于并行SRAA结构的编码
在分析Alpha—stable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特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Alpha—stable分布拖尾的渐进Parew特性和不对称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Alpha—stable分布极大值估计方法。仿真和分
在对运动目标距离像相位调制因子的物理意义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利用驻定相位原理得到了运动目标距离像的峰值位置和目标初始位置、速度、加速度的解析关系;对径向运动引起的二次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在教育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若无法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还会阻碍学生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心理引导因素在高校思政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接着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应用策略,以期为高校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心理引导因素;高校;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
【摘 要】讨论了“互联网+”背景下复变函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复变函数教学改革措施,从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和完善教学评价方法等方面对复变函数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互联网+;复变函数;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024-01  复变函数是数学与应用数学
【摘 要】通过合理的将情感教育和中职语文教学相互的融合到一起,能够全面的提高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行提高,促进学生可以形成独立和完善的人格特征,最终提升中职语文的教学质量。因此在本文中主要分析情感教育和中职语文教学的融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  【关键词】情感教育;中职语文;教学;融合;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育政策的不断影响之下,寄宿制小学的各方面问题也成为了农村教育的重要课题。虽然寄宿制方式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生活帮助,整合教育资源,相对提升教学质量,但由于农村地处偏远,条件落后,设施配备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等,寄宿制小学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只有主動遵循教育规律,完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政府增加经费,改善办学设施,提高师资待遇水平,才能
校企合作,依靠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是实现高职院校目标的必由之路。所有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都在做,但如何实现校企合作,如何依靠企业真正实现商业教育,所有高校都在努力学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