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宝宝找“春天”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麦找春天
  麦麦快满4岁了,会背很多古诗。说到春天,她就会背诵: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可是一会儿麦麦又问:“春江水暖,鸭子先知道了什么?”
  上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麦麦一起去野外“找春天”。
  绿绿的草坡边开满了黄黄的花。妈妈说那是迎春花。清清的小河里有七八只鸭子。妈妈说那是飞来的野鸭。
  有一个年轻的叔叔在画画,麦麦问:“您在画什么呀?”
  “我在画春天呀。”
  “啊?妈妈,叔叔明明画的是迎春花、鸭子、风筝还有小河,怎么说在画春天呢?”
  “对呀,这就是我们要找的春天呀。”
  麦麦摸摸耳朵眨眨眼:这就是春天呀?看来她还是不明白。
  麦麦怎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呢?我们怎样才能让宝宝懂得“春天”这类抽象概念呢?
  重视发展宝宝的感知觉
  感知觉分为感觉和知觉。感觉是通过耳、鼻、舌、眼、皮肤、肌肉、关节等感觉器官与神经系统和大脑实现联系、引起反应的生理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是外部刺激的接受、登录过程。
  知觉是把感觉信息进行编码,并和脑内已贮存的信息相结合或匹配,把各种单一感觉结合为整体的整合活动。这种整合是对感觉赋予意义的过程,也是解释世界的过程。
  换句话说,对物体外部特征的感知属于感觉层面,对物体本质属性的感知属于知觉层面。
  感知觉是宝宝认识世界的通道,就像造房子必须先通电通水通路,否则,砖头水泥等建筑材料运不进来,机器开动不了,水泥浆搅拌不了,房子就无从造起。所以发展感知觉是宝宝认识世界的前期工程。
  所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是幼儿的感知仍停留在感觉层面,没有真正进入知觉层面的表现。
  宝宝的感知觉是在与外界刺激的反复接触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岁幼儿对一类事物的概括性认识,还局限在他所能接触到的、具体的、熟悉的同类事物以及这些事物之间的直接联系,无法找到事物间的间接联系,概括范围很窄。
  4岁以后幼儿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开始出现明显的进步。在3-4岁期间有意识地对宝宝进行有关知觉的概括性训练,有助于他思维的发展。
  感知觉训练小技巧
  一、根据宝宝感知觉、分析综合力的实际水平确定训练内容、训练目标和训练要求
  1.结合宝宝的日常活动,根据他的兴趣,因地制宜地确定知觉训练。
  2.若发现宝宝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应及时检查活动内容是否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适当降低要求或及时补充相关经验。例如体会“春江水暖”的含意,可以通过让宝宝比较河水水温的变化,明白“水暖”就是“春天来了”的意思,并及时发现和积极评价宝宝的努力和进步。
  二、尽量创造多种感知觉刺激的机会和条件
  1.让宝宝通过多种感官即眼、耳、鼻、舌、手及身体的其他部位,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尝一尝、做一做,用多种感觉形式来感知事物,不断丰富他的直接经验。
  2.通过不同形式的“寻找春天”之类的有益活动,刺激、发展宝宝的知觉、注意力、认知能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
  三、观察力的训练要着重发展有目的、有方向、有层次、有序等品质
  例如“寻找春天”的目的是认识春天的特点,可以通过与刚刚过去的冬天比较,来发展宝宝分析综合的能力。因此,应尽量利用实地可观察的实物,辅以宝宝记忆中的或图片中的冬天形象,通过对比来发现春天的特点;要尽可能分层次地、有序地、全面地观察大自然方方面面的变化,以使宝宝对春天的本质特点获得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四、同一个训练目标应选择多种训练方式、训练途径反复进行
  例如寻找春天,可以带宝宝去野外爬山,去小河边看小蝌蚪小鸭子,去田野看农民春耕,去动物园看冬眠的动物苏醒,挖野菜,看花展……让宝宝学习从看似不相干的事物中抽象出共同特征这种分析综合的方法。
  五、在已经具有的直接感知经验的基础上补充间接感知经验
  让宝宝通过欣赏相关文学作品以及绘画、音乐等艺术作品,间接感知、认识自然现象,发展宝宝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审美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促进他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相关链接
  4岁前宝宝视知觉发展层次
  1岁以后能够认识常见动物及日常物品。
  1岁半-2岁能够知道常见物品的用途,认识常见的水果和蔬菜。
  2岁-2岁半能够认识一些基本形状,在具体情景中知道长短、多少,开始理解早晨、中午、晚上等。
  2岁半-3岁后,宝宝视知觉有了显著发展,分解性观察能力开始萌芽,对物体细节与部分差异、整体与局部以及细节间关系的把握能力增强,同时观察开始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计划性,即出现有意注意的萌芽,能在引导下观察他自己未曾注意到的事物,发现观察对象本质的、典型的却不太显著的特征的能力开始增强。
  (作者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浙江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
其他文献
怎样改善孩子写字慢?  江苏宜兴一读者来信咨询:我家孩子今年上二年级,我发现他书写速度比较慢,做作业的效率也不高。孩子的性格不属于慢性子,可怎么写起字来就变得慢吞吞呢?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或提高写字速度吗?  答:首先,孩子写字速度慢,家长不必过于焦虑,教育得当,孩子照样能成为优秀的学生。  其次,从心理教育角度看,孩子写字慢,根本原因是学习能力的缺失。如,孩子眼手的视动统合能力发展不协调、视觉记忆
期刊
郭萍,苏州工业园区语文教学能手。专注于青少年“青春期症候及家教干预”课题研究。  儿子张子晋,由曾经的“学困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品学兼优的少年。2015年9月,被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录取。  悦纳暂时的滞后  因为工作的变动,儿子小学三年级便跟着我转学到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这一转,给他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在之前的乡镇学校,自幼儿园小班开始,儿子就是表现特别突出的孩子,聪明大气,能说会道,深得老
期刊
今年,我收到的生日礼物是乐高积木,我简直乐坏了!  第二天,我就早早地起床开始仔细研究乐高。拆开包装,哇!整整4袋,一共有482片零件,搭完这么一堆可要费一番功夫了!我把零件一一分类,认真阅读说明书,按照步骤一步一步、一个零件一个零件慢慢拼搭。每搭好一小袋,我都非常高兴,因为离胜利越来越近了。有时遇到非常难的地方,虽然被卡住了很长时间,但我反复研究,仔细琢磨,一个个难关都迎刃而解。经过半天努力,我
期刊
周六晚,六岁的女儿雨辰在客厅看电视,我在书房加班工作,老公忙着研究股票,表面看起来相安无事,其实却涌动着暗流。  九点多时,我走进客厅,叫了女儿至少三声,她头都不抬。我走近她,拿起遥控器关了电视,她尖锐的声音传来:“妈妈,你可以不理我,我也可以不理你呀。”  “我什么时候不理你了?”我问她。女儿摇摇头,进了房间找爸爸诉苦。  晚上我给女儿读绘本《有些时候,我特别喜欢妈妈》,女儿翻了翻身,认认真真地
期刊
正午的影子渐渐缩短为脚下的一团,不再是拉长地指向远处的长影,记忆的夏天已经遥远到有些模糊了。  儿时的我住在古朴的大院里,遇到乞丐上门乞讨,我厌烦地想赶他们走,奶奶却总是拿出好吃的送给他们,甚至我爱吃的水果糕也送他们一点。  她说:“也很不容易的,能帮就帮一点吧。”奶奶给予乞丐水果糕点时,总是双手奉上。我想她给予的不再是单纯的物质,更是一种人格的尊重。  时间长了,我们的大院门口,常常会有带着朝露
期刊
下暴雨的一天,家中飞进了一只受伤的小鸟。  隔天我们去买了鸟笼、鸟食,定期给小鸟喂食、治伤、梳理羽毛,小鸟慢慢恢复了,羽翼也渐渐丰满了。女儿很开心,从幼儿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跟小鸟说话读诗,并称之为爱的朗读。  去博物馆的路上,我跟女儿聊起小鸟,我告诉她:“我们要爱护动物,选个时间,我们让小鸟回到天空吧。”  女儿嘟嘟嘴:“不要,小鸟回到天空,没有跟我一起,会难过的。”  我不知道再以什么样的理由
期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女儿似乎患上了拖延症,早晨赖在被窝里不肯起床,任凭闹钟响了一遍又一遍;刷牙洗脸时磨磨蹭蹭,总要用掉别人几倍的时间;作业经常要熬到深夜才能写完,害得我在旁一遍遍催促……  为了帮女儿改掉坏习惯,我跟她谈了几次心,还帮她制订了计划表,但这一系列的努力却收效甚微。看得出,女儿也为自己的拖延深感困扰,但却无能为力。有时候被我说急了,她也会奋力反击:“你和老爸不也喜欢拖拉,每次总要把事情
期刊
肖老师:  您好!我的孩子快两岁了,感觉已到执拗期,一般我会尊重他的需求,但也不盲目溺爱他。但问题是,平时我们上班就由爷爷奶奶还有保姆照顾孩子。我感觉他们是以孩子不哭为唯一目标,导致孩子脾气越来越大,越来越拗。另外诸如孩子喝奶、撒尿小事,爷爷奶奶和阿姨都喜欢在旁边围观。不仅要围观,还会在一旁指指点点。比如问孩子有没有尿这种小事,大家都会一窝蜂地去喊孩子。当孩子说“没有”时,大家还会七嘴八舌地说:“
期刊
同中国的许多农民家庭一样,在我们孩子眼中,父母一直是闲不住的。孩提时,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用独轮车推着装得像小山似的庄稼,母亲用几乎与地面平行的身体吃力地在前面拉着车,每向前挪动一米,都伴随着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希望。  我是幸运的,在小伙伴们都放弃学业外出打工时,父亲一直供我上学,让我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本以为,父母可以跟着我过上不用日日辛劳的日子,但是我错了,有一种品质是永远无法改变的
期刊
吸取教训  晚上辅导儿子浩然做作业,他老会写错别字。我对他说:“犯一次错误就该吸取一次教训,你知道吗?”儿子说:“知道。”我问:“那你为什么还犯错呀?”儿子说:“我是想吸取更多的教训才这样做的。”  像姚明一样高大  晚上,我在菜市场买来的辣椒像黄瓜一样大,浩然好奇地问:“辣椒怎么这么大?”我说:“这是太空辣椒。”儿子高兴地说:“我以后要当宇航员,飞到太空去,长得肯定像姚明一样高大。”  图片由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