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进展期胃癌患者局部树突状细胞(DC)和记忆T淋巴细胞的分布、数量、状态等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94例进展期胃癌组织中DC、记忆T淋巴细胞的浸润数量及分布,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进展期胃癌组织内浸润DC的数量、浸润CD45RO+T淋巴细胞数量与临床病理因素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胃癌组织中DC浸润数量与记忆T淋巴细胞浸润数量显著相关(P<005)。DC与记忆T淋巴细胞两者浸润多的患者术后生存率相对较高(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DC浸润数量(P=0000;OR0916;95%CI0886~0946)可作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进展期胃癌中DC和记忆T淋巴细胞的分布、数量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具有相关性,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树突状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093
肿瘤发展的免疫因素在于人体正常状态下存在的强大的免疫监视功能发生缺陷或缺失,导致肿瘤持续发展,人们尝试用树突状细胞(DC)疫苗或用细胞因子治疗,刺激或改变DC的生成、迁移和功能来治疗肿瘤[1]。本研究通过检测进展期胃癌患者局部DC和记忆T淋巴细胞的分布、数量、状态等,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为深入评价胃癌局部免疫微环境与预后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研究DC介导的肿瘤免疫治疗开拓新思路。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5月收治进展期胃腺癌患者194例,均为首次发现胃癌,术前均未接受过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末次随访期为2012年6月。其中男126例,女68例,年龄17~74岁,平均505岁。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2%、541%、398%。肿瘤的分期和分级依据2010年AJCC胃癌TNM分期(第7版)标准,病理分期均为进展期。所有标本均经HE染色证实。
试剂与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胃癌石蜡包埋标本制成4um厚的切片,经常规脱蜡后,30ml/LH,2O.2置微波炉低火3分钟,阻断低火3分钟,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蒸馏水冲洗,PBS浸泡5分钟,浸于001mol/L枸橼酸溶液(pH60),微波炉中火15分钟进行抗原修复。滴加一抗,37℃孵育1小时,PBS冲洗3次,滴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37℃孵育30分钟,PBS冲洗3次,DAB显色,自来水充分冲洗,复染,封片。显微镜采用BH2Olympus显微镜。
指标观察:S—100+DC通过比较HE染色切片,低倍镜下选取DC密集区,在高倍镜(×400)下计数lO个视野中S—100+DC总数,取均值。CD45RO阳性细胞胞膜或胞浆呈棕褐色,体积较小,通过比较HE染色组织片,低倍镜下选取淋巴细胞密集区,取5个高倍(×400)视野用LEIVAQwinLive型图像分析仪测定CD45RO+T淋巴细胞的平均面积,求总和。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局部免疫活性细胞的浸润数量以平均数表示,运用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多因素Cox生存分析模型、秩和检验分析局部免疫活性细胞与预后的相关因素。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局部免疫细胞的形态、分布和数量:S—100+DC的形态、分布和数量: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分析显示,胃癌组织内浸润DC的数量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等因素无关;在不同患者年龄、性别间未见显著性差异。在不同肿瘤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临床分期间差异有显著性,相关分析显示浸润DC的数量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呈显著负相关。
CD45RO+T淋巴细胞的形态、分布和数量: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分析显示,胃癌组织内浸润CD45RO+T淋巴细胞数量在不同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不同肿瘤大小间未见显著性差异。在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间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胃癌组织中S—100+DC浸润与CD45RO+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免疫组化染色发现,DC分布多与淋巴细胞伴行,在淋巴细胞成簇区DC浸润也多而密集。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S—100+DC浸润数量与CD45RO+T淋巴细胞浸润数量显著正相关(P<0.05)。
免疫活性细胞与预后的关系: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运用单因素生存分析,将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资料逐一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DC及记忆T淋巴细胞浸润数量将可能影响预后(P<0.05)。
讨论
树突状细胞(DC)是功能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APC),在肿瘤特异性应答的启动、程序和调控中均发挥中心性的关键作用,目前尚未全面理解DC亚群在抗肿瘤免疫中的功能和意义。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分泌的多种抑制性细胞因子通常不利于DC的成熟与活化,则DC不能充分活化肿瘤特异性CD4+和CD8+T细胞[2]。
有研究表明DC可以诱导出特异性抗肿瘤保护效应。Tsukayama等研究显示[3],肿瘤组织内DC浸润程度与预后有关,浸润DC数量越多,预后越好。CD45RO是记忆T淋巴细胞的特征性标志,CD45RO+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也就是记忆T淋巴细胞减少。当记忆T淋巴细胞减少后。一方面机体通过记忆T淋巴细胞诱导针对肿瘤的免疫应答作用减弱,即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减弱;另一方面,肿瘤细胞通过抑制记忆T淋巴细胞的表达。有利于肿瘤逃避宿主的监视,使癌细胞易于发生浸润和转移。这与该实验得出的结果一致。
本研究联合检测进展期胃癌组织中浸润的树突状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分析其中免疫活性细胞的类型、数量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进一步了解胃癌局部免疫活性细胞的功能,可以为胃癌,尤其是本地区进展期胃癌临床治疗策略与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提供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王琪,林苹.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进展[J].中国癌症杂志,2005,15(2):185.
2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94.
3TsukayamaS,OmuraK,YoshidaK,etal.PrognosticvalueofCD83positivematuredendriticcellsandtheirrelationto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inadvancedhumangastriccancer[J].OncolRep,2005,14(2):369—375.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树突状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093
肿瘤发展的免疫因素在于人体正常状态下存在的强大的免疫监视功能发生缺陷或缺失,导致肿瘤持续发展,人们尝试用树突状细胞(DC)疫苗或用细胞因子治疗,刺激或改变DC的生成、迁移和功能来治疗肿瘤[1]。本研究通过检测进展期胃癌患者局部DC和记忆T淋巴细胞的分布、数量、状态等,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为深入评价胃癌局部免疫微环境与预后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研究DC介导的肿瘤免疫治疗开拓新思路。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5月收治进展期胃腺癌患者194例,均为首次发现胃癌,术前均未接受过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末次随访期为2012年6月。其中男126例,女68例,年龄17~74岁,平均505岁。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2%、541%、398%。肿瘤的分期和分级依据2010年AJCC胃癌TNM分期(第7版)标准,病理分期均为进展期。所有标本均经HE染色证实。
试剂与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胃癌石蜡包埋标本制成4um厚的切片,经常规脱蜡后,30ml/LH,2O.2置微波炉低火3分钟,阻断低火3分钟,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蒸馏水冲洗,PBS浸泡5分钟,浸于001mol/L枸橼酸溶液(pH60),微波炉中火15分钟进行抗原修复。滴加一抗,37℃孵育1小时,PBS冲洗3次,滴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37℃孵育30分钟,PBS冲洗3次,DAB显色,自来水充分冲洗,复染,封片。显微镜采用BH2Olympus显微镜。
指标观察:S—100+DC通过比较HE染色切片,低倍镜下选取DC密集区,在高倍镜(×400)下计数lO个视野中S—100+DC总数,取均值。CD45RO阳性细胞胞膜或胞浆呈棕褐色,体积较小,通过比较HE染色组织片,低倍镜下选取淋巴细胞密集区,取5个高倍(×400)视野用LEIVAQwinLive型图像分析仪测定CD45RO+T淋巴细胞的平均面积,求总和。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局部免疫活性细胞的浸润数量以平均数表示,运用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多因素Cox生存分析模型、秩和检验分析局部免疫活性细胞与预后的相关因素。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局部免疫细胞的形态、分布和数量:S—100+DC的形态、分布和数量: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分析显示,胃癌组织内浸润DC的数量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等因素无关;在不同患者年龄、性别间未见显著性差异。在不同肿瘤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临床分期间差异有显著性,相关分析显示浸润DC的数量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呈显著负相关。
CD45RO+T淋巴细胞的形态、分布和数量: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分析显示,胃癌组织内浸润CD45RO+T淋巴细胞数量在不同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不同肿瘤大小间未见显著性差异。在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间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胃癌组织中S—100+DC浸润与CD45RO+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免疫组化染色发现,DC分布多与淋巴细胞伴行,在淋巴细胞成簇区DC浸润也多而密集。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S—100+DC浸润数量与CD45RO+T淋巴细胞浸润数量显著正相关(P<0.05)。
免疫活性细胞与预后的关系: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运用单因素生存分析,将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资料逐一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DC及记忆T淋巴细胞浸润数量将可能影响预后(P<0.05)。
讨论
树突状细胞(DC)是功能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APC),在肿瘤特异性应答的启动、程序和调控中均发挥中心性的关键作用,目前尚未全面理解DC亚群在抗肿瘤免疫中的功能和意义。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分泌的多种抑制性细胞因子通常不利于DC的成熟与活化,则DC不能充分活化肿瘤特异性CD4+和CD8+T细胞[2]。
有研究表明DC可以诱导出特异性抗肿瘤保护效应。Tsukayama等研究显示[3],肿瘤组织内DC浸润程度与预后有关,浸润DC数量越多,预后越好。CD45RO是记忆T淋巴细胞的特征性标志,CD45RO+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也就是记忆T淋巴细胞减少。当记忆T淋巴细胞减少后。一方面机体通过记忆T淋巴细胞诱导针对肿瘤的免疫应答作用减弱,即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减弱;另一方面,肿瘤细胞通过抑制记忆T淋巴细胞的表达。有利于肿瘤逃避宿主的监视,使癌细胞易于发生浸润和转移。这与该实验得出的结果一致。
本研究联合检测进展期胃癌组织中浸润的树突状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分析其中免疫活性细胞的类型、数量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进一步了解胃癌局部免疫活性细胞的功能,可以为胃癌,尤其是本地区进展期胃癌临床治疗策略与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提供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王琪,林苹.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进展[J].中国癌症杂志,2005,15(2):185.
2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94.
3TsukayamaS,OmuraK,YoshidaK,etal.PrognosticvalueofCD83positivematuredendriticcellsandtheirrelationto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inadvancedhumangastriccancer[J].OncolRep,2005,14(2):369—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