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促进中国家庭消费结构升级研究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DZL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家庭内在特征和外在特征两个角度对比中国家庭的互联网消费现状,并以互联网消费金额为中介变量,探究家庭特征对家庭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首先,从家庭内在特征来看,家庭代际的互联网消费差异显著,年轻家庭使用互联网消费的可能性和消费金额高于中年、老年家庭.其次,从家庭外在特征来看,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和就业状况也是影响家庭互联网消费的主要因素,不同外在特征导致城镇家庭的互联网消费可能性和消费金额高于农村家庭.最后,存在互联网消费的中介效应,随着互联网消费金额的增加,互联网消费模式不断补充和部分替代了线下实体消费,借助互联网消费较强的辐射功能,居民家庭在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方面的支出明显增加,为实现家庭消费结构升级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渠道.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这一大变局的进程.在这场大变局之中,全球治理陷入了困境,迄今为止确立起的以西方知识体系为主导的全球治理理论找不到突破困境的出路,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超越西方知识体系主导的全球治理,重新构建基于真正全球意义之上的全球治理新知识体系.同时,在梳理和批评已有全球治理理论包括功能理论、利益竞争理论、观念理论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维度,推进全球治理新知识体系的建设,重建集纳世界众多文明智慧的全球治理学,这是未来全球治理研究的必由之路.
通常以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确立是经由批判与超越费尔巴哈哲学得以实现的.仔细阅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特别是其中的"圣麦克斯"章,发现施蒂纳对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确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正是在施蒂纳思想的冲击之下,马克思重新清理自己以往的哲学信仰,把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推进到根本之处.青年黑格尔派认为意识和思维可以改变世界,甚至创造世界,马克思通过在黑格尔辩证法处的逗留,彻底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那种从观念出发理解世界或改变世界的思考方式.重新思考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不只是单纯梳理和阐释马克思与施蒂纳之间的思想关系,
百年来,中国乡村建设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乡村教育救国、文字下乡到文字上移,乡村问题背后始终隐含着一条文化曲折发展的主线,而乡村教育是这条主线的重要载体.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从邹平实践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总结反思,再到改革开放后的中西文化比较,一直贯穿着文化救国到文化自觉的思想逻辑,试图找寻中西文化的契合点,通过乡村教育去塑造一种新的道德伦理文化,最终实现乡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复兴.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践虽然因陷入"伦理本位"而不能自拔,缺乏对现实社会的细致考察和对乡村主体的在场确认,丧失了乡村主体的群众基
交通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文章以长三角27个中心城市为样本,测算2008—2019年城市群经济联系度,采用社会网络法分析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网络结构演化,并从交通可达性角度解释城市群经济网络结构演化的原因.结论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联系显著增强,上海、苏州、南京、杭州等城市对外辐射能力较强;嘉兴、湖州、绍兴、南通等城市承载能力较强.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的交通可达性不断提升,交通可达性与城市群经济联系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不论是对外辐射能力还是承接能力,交通发展都能够显著提升单个城市在空间网络结构中的节
依法强化重大行政决策问责,是中国向纵深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国重大行政决策行政问责中还存在行为要件规定单一、结果要件标准不一、行为要件与结果要件因果逻辑不清等问题.鉴于此,基于对重大行政决策行政问责中行为要件与结果要件文本逻辑构成的分析,实践中应区分决策相关责任人的职责差异,以过错推定的方式明确责任主体的主观状态,实现对违法违规决策行为的再分类,进一步细化决策行为与决策结果的因果关系,以科学评估作为决策结果认定的基础,从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国重大行政决策行政问责机制.
"大病众筹"是互联网时代民间互助的一种创新发展,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管理漏洞、机会主义盛行等使其陷入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乱象丛生.选择非营利组织方式运营"大病众筹"无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只有建立长效机制,即诉诸法治."大病众筹"其公益与商业互动的模式催生出网络时代的一种新型法律关系,因此类推适用的排除使得创设新的法律规则成为必然.在确定"大病众筹"平台的"共益企业"属性的前提下,针对其当前存在的三大现实问题,从兼顾公益与商业的角度出发,文章提出确立"筹前防范—筹中控制—筹后监督"的全流程规制"大病众筹"规则体
民主认知是民主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民众的民主认知对于了解民主理念的扩散和推进民主制度的落地有着重要意义.既有研究存在两种测量民主认知的思路:一种假定民主具有确定含义,然后在问卷中设定选项请民众选择和确认;另一种则通过开放性问题搜集民众的回答,然后进行归类和分析."假定—验证"思路和"归纳—分类"思路遭遇的共同挑战在于研究者自身的预断会影响经验证据的搜集和分析.为此,应将政治文化情境带入民主认知的测量和研究之中:研究者应进入研究地区的政治文化情境之中,了解当地的政治文化和话语对民众民主认知的影响;接着了
笔者根据葡萄采摘日期资料,辅以阿尔卑斯山冰川移动记录,推测出近一千纪以来欧陆气候波动的大体轮廓:小冰河期开始于1303年,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冬季寒冷,夏季清凉,这一状况延续至19世纪中期,其中1690年代是迄今为止最为寒冷的时期.但在这漫长的几个世纪内,气候变冷的趋势多次被打断,甚至出现逆转.1480至1490年代到1530年代、1718至1719年、1770至1780年代、1846年,均为葡萄早熟、天气炎热的时期.1903年后开始了延续至今的全球气候变暖进程,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天气转凉,1970年起
中国共产党所秉持的人民至上的价值品格和人民本位的人民观,明确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了谁""建设谁"和"依靠谁"这一主体性问题.人民本位的中国实践与发展经验正在向中国社会学发出时代邀请.从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40余年的学科发展史中可以清晰辨识,人民性是这门学科一以贯之的思想主线,是其发展的灵魂、动力和最明显的学科品质.为了人民的社会学,是中国特色社会学最鲜明的特征.而从为了人民的社会学到更好为了人民的社会学,既是对中国社会学人民性品质的传承和扩展,更是为了回应中华民族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
新时代背景下,加快推进应用型高校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对接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更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应用型高校发展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面临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科专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困境.推进应用型高校发展,必须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着力转变观念,找准办学定位;依循市场导向,力促校企共进;优化师资队伍,完善管理机制;突出专业特色,调整课程设置;提升科研实力,转化创新成果.以期实现应用型高校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价值,开辟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建设和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