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肠道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恢复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78例肠道手术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胃肠指标方面,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道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恢复胃肠功能,缩短患者痊愈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肠道手术患者 胃肠功能
患者实施肠道手术后,胃肠运动会受到抑制,术后2-3天后,肠蠕动才能恢复[1]。为了促进患者恢复胃腸功能,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次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肠道手术患者,作为探讨肠道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恢复胃肠功能的影响的研究对象,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78例研究资料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肠道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1例,女性患者有18例,患者年龄为32-64岁,平均年龄(48.4±12.2)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2例、19例,患者年龄33-64岁,平均年龄(48.6±12.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可进行对比(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
观察组:医护人员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操作如下:①术前护理措施:首先,医护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给予患者个体化心理指导,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其次,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心功能、肾功能等常规检查,保证手术顺利实施。再次,医护人员需要让患者每晚服用甘露醇等,促进排泄。
②术中护理措施: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手术情况,帮助患者采用合适的手术位。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聊天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③术后护理措施:第一,医护人员必须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时对患者血压、呼吸频率、心率、心律、脉搏等进行测量。第二,患者术后1-2天就能下床活动,医护人员应该指导患者下床锻炼,注意控制活动量,促进患者恢复肠道功能和膀胱功能。第三,麻醉作用消失时候,患者会产生疼痛感,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患者适量的镇痛药。第四,针对有尿潴留症状的患者,医护人员应该让患者听水流声,如有必要,需要在无菌操作下对患者实施导尿术[2]。第五,患者能够正常排气排便的时候,医护人员就需要给予患者饮食干预,首先让患者食用流质食物,逐步过渡到流质食物,最终恢复到正常饮食。
1.3 统计学的方法
汇总处理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后,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P>0.05,则差异不具备可比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据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拔除胃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要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实施肠道手术时,患者的脏器会充分暴露出来,由于受麻醉和手术操作的影响,胃肠功能会受到抑制,患者术后会出现肛门不排气的情况。胃肠功能抑制延长了患者的进食时间,不利于伤口愈合,给患者预后改善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有文献资料显示[3],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胃肠道反应,促进肠蠕动,缩短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患者由于对手术抱有较多的顾虑,所以很容易产生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而消极情绪不利于手术实施,所以医护人员在术前需要给予患者心理干预,仔细向患者讲解手术相关知识,耐心回答患者的各项问题,打消患者的疑虑[4]。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患者精神安慰,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术后,医护人员需要注意疼痛护理和并发症护理,帮助患者缓解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本院此次研究中,对照组肠道手术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的是综合性护理措施。在护理人员的精心照料下,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要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要比对照组患者短,这表明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恢复胃肠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在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叶爱霞,黄小珍,莫玉林,等.护理干预对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5,58(13):2926-2926.
[2]胡文娟,刘春芳.护理干预对肠道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5):2391-2392.
[3]宋琴,严凤慧,艳梅,等.护理干预在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22):111-112.
[4]周秀琴.肠道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婚育与健康·实用诊疗,2013,30(12):62-63.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肠道手术患者 胃肠功能
患者实施肠道手术后,胃肠运动会受到抑制,术后2-3天后,肠蠕动才能恢复[1]。为了促进患者恢复胃腸功能,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次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肠道手术患者,作为探讨肠道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恢复胃肠功能的影响的研究对象,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78例研究资料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肠道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1例,女性患者有18例,患者年龄为32-64岁,平均年龄(48.4±12.2)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2例、19例,患者年龄33-64岁,平均年龄(48.6±12.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可进行对比(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
观察组:医护人员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操作如下:①术前护理措施:首先,医护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给予患者个体化心理指导,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其次,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心功能、肾功能等常规检查,保证手术顺利实施。再次,医护人员需要让患者每晚服用甘露醇等,促进排泄。
②术中护理措施: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手术情况,帮助患者采用合适的手术位。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聊天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③术后护理措施:第一,医护人员必须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时对患者血压、呼吸频率、心率、心律、脉搏等进行测量。第二,患者术后1-2天就能下床活动,医护人员应该指导患者下床锻炼,注意控制活动量,促进患者恢复肠道功能和膀胱功能。第三,麻醉作用消失时候,患者会产生疼痛感,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患者适量的镇痛药。第四,针对有尿潴留症状的患者,医护人员应该让患者听水流声,如有必要,需要在无菌操作下对患者实施导尿术[2]。第五,患者能够正常排气排便的时候,医护人员就需要给予患者饮食干预,首先让患者食用流质食物,逐步过渡到流质食物,最终恢复到正常饮食。
1.3 统计学的方法
汇总处理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后,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P>0.05,则差异不具备可比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据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拔除胃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要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实施肠道手术时,患者的脏器会充分暴露出来,由于受麻醉和手术操作的影响,胃肠功能会受到抑制,患者术后会出现肛门不排气的情况。胃肠功能抑制延长了患者的进食时间,不利于伤口愈合,给患者预后改善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有文献资料显示[3],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胃肠道反应,促进肠蠕动,缩短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患者由于对手术抱有较多的顾虑,所以很容易产生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而消极情绪不利于手术实施,所以医护人员在术前需要给予患者心理干预,仔细向患者讲解手术相关知识,耐心回答患者的各项问题,打消患者的疑虑[4]。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患者精神安慰,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术后,医护人员需要注意疼痛护理和并发症护理,帮助患者缓解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本院此次研究中,对照组肠道手术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的是综合性护理措施。在护理人员的精心照料下,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要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要比对照组患者短,这表明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恢复胃肠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在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叶爱霞,黄小珍,莫玉林,等.护理干预对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5,58(13):2926-2926.
[2]胡文娟,刘春芳.护理干预对肠道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5):2391-2392.
[3]宋琴,严凤慧,艳梅,等.护理干预在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22):111-112.
[4]周秀琴.肠道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婚育与健康·实用诊疗,2013,30(1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