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普及应用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人们对电力的依赖程度的加大和要求的提高,促使电力配电技术朝着自动化方向逐步发展,同时对企业和国家带来了经济与社会双重效益。本文通过对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及其应用的简要阐述,进一步指出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8-0161-01
1. 引言
从人类工业革命开始,进入电气社会时代,人们对电力的依赖和要求程度不断提高,而这些都离不开对电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目前,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力企业配电系统自动化也是现代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促使电力配电管理更加智能和完善,为人们的生活和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和便捷的电能,不仅可以满足社会的用电需求,而且也为电力企业和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 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的概述
2.1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概念
目前,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是指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与远程或自动控制技术、现代化装备及管理系统于一体的先进现代信息管理系统[1]。通过配电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供电质量和效率,同时减少了电力人员的劳动强度和降低了电力运行的成本及时间,而且提高了电力企业的供电的可靠性和可控性。现今在较为发达的一些国家中,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普及和应及。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从根本上就是利用目前先进的科技技术和管理理念,改变电力系统人工配电操作方式及管理方法,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设备进行一系列配电操作过程。
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第一是电力配电自动化,其中包括了SCADA自动化和配电自动化,实现馈线的自动化过程;第二是电力管理自动化,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电网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系统,实现数据的共享,实时传输、管理;第三是电力用户系统的自动化,该项自动化系统能够使电力企业对用电客户实现完全自动化控制,自动化管理,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提升用户对用电服务的感受,更好地服务电力用户。
2.2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从人类社会进入到电气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技术创新的不断提升,每个国家的用电负荷量就一直呈现出持续增长的状况,同时用电用户更多地关注用电的质量。而随着绿色环保高效理念的萌发和普及,电力企业也越发重视在环保理念下实现节能高效的供电体系,又能够保证用户用电需求和质量的双重问题。
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管理系统综合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同步实时全面监测和管理电网的运行和维护,极大地保证了电网的高效运行和用户的用电质量。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不仅在电力行业具备监测和控制作用,在其他各行各业也都又重要的管理和监督作用。目前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的主要应用,包括①对运行系统的监测和控制,②对电能质量的监测和分析,③对电力功率因数的监测和控制,④对电能高精度的计算和消耗的统计和分析,⑤对电气火灾等事故的监视和监测,⑥对报警和事件的监测和管理控制。先进的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不仅具有对信息的共享性、监测性、开放性,同时还具备与其余设备和系统连接和共用的优越兼容性。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的优势不仅提高了电力企业配电运营和管理的效率,也扩大了行业的监控和使用范围,也降低了电力企业因一些电力事件发生而产生的经济和时间损失,使电力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显著提高,而且也提升了用户的用电体验和感受,为企业带了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2]。
3. 国内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的不足之处
3.1配电管理体系的不足
目前,我国的配电管理系统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监测和评价电能质量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也对市场的适应性不高,同时对信息系统的采集和分析综合能力不高。电力配电管理系统中监测和分析电能运行质量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部分,如果电能质量监测和分析部分系统的自动性能大大提高,那么就会显著降低现在电力运行的成本和提高运行效率。
我国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中对系统集成化和综合化利用程度不高,综合化分析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对用电用户的信息分析和了解不完善,不全面;对用电负荷量状况统计分析不科学;配电管理系统各部分技术和运行相对独立,造成信息不能够及时共享和分析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容易造成电力运行中的责任不明确、交叉重叠,也会增加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中的运行成本和降低经济效益。
3.2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发展的不足
目前,我国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综合发展状况不全面、不完善,运行的可靠性和反应性不高,自动化程度和技术利用率较低。自动化技术系统中终端系统的综合性不高,其运行功能简单,品类单一,只有基本功能。对其他如实时电价监测、电能质量分析、电力运输故障分析等的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才能整体提升我国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的综合利用程度。
对于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的开发与利用,不仅需要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装备工程技术,也需要较为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持基础,而且还需要对电力系统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及岗位技能的学习。我国各地方、各区域经济及发展状态不均一,所以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的推广及普及也又差别,所以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全发展与应用到每个地方,实现全面和完善的普及。
4. 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的发展趋势
4.1科学化的电力配电管理系统
电力配电管理系统是一个整体、一个综合的系统,必须建立全面完善的科学管理与监控制度。在制度的建立与健全上,福建周宁县有限供电公司的电力配电管理与监控制度与时俱进,其制度在建立之后不断完善与健全,规定了每一位电力工作人员的职责,在监控和管理制度内,每个人按照制度规定的任务完成电力工作。在此管理制度下,工作人员对用电和供电设备做到了有效的维护,降低了电力运行中的事件发生率,而且也监督和激励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该电力单位的工作人员不仅有效地完成了制度责任内的工作,还提高了其工作效率和降低了電力运营的成本。
4.2计划性的电力运行管理系统
有计划的对电力运行过程管理,是福建周宁县有限供电公司一直践行的管理制度。电力工作人员随时对配电线路和配电设备进行监测和管理,同时随时分析电力在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判断和处理实时的配电状况,保持对电力运行中的防范意识,把可能发生的事件影响力降到最低,及时处理和调整电力的运行状态。对电力运行中设备的管理采取科学和有效的方法,节约设备的运行成本和不必要的运行时间,将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在电力运行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利用。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在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条件允许的地方和区域,逐步改造和建设新一批科学化、自动化的电力系统,提升电力运行的稳定性和降低电力运营的成本。
5. 结语
目前,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已是全球电力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方向。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科技的不断强大,带动通信、计算机、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电力的配电自动化技术也会逐步实现全面普及,不仅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感受,也会更加提高电力行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孙跃辉.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3(23):27-27.
[2]徐健.浅析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6):148.
[关键词]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8-0161-01
1. 引言
从人类工业革命开始,进入电气社会时代,人们对电力的依赖和要求程度不断提高,而这些都离不开对电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目前,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力企业配电系统自动化也是现代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促使电力配电管理更加智能和完善,为人们的生活和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和便捷的电能,不仅可以满足社会的用电需求,而且也为电力企业和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 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的概述
2.1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概念
目前,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是指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与远程或自动控制技术、现代化装备及管理系统于一体的先进现代信息管理系统[1]。通过配电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供电质量和效率,同时减少了电力人员的劳动强度和降低了电力运行的成本及时间,而且提高了电力企业的供电的可靠性和可控性。现今在较为发达的一些国家中,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普及和应及。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从根本上就是利用目前先进的科技技术和管理理念,改变电力系统人工配电操作方式及管理方法,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设备进行一系列配电操作过程。
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第一是电力配电自动化,其中包括了SCADA自动化和配电自动化,实现馈线的自动化过程;第二是电力管理自动化,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电网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系统,实现数据的共享,实时传输、管理;第三是电力用户系统的自动化,该项自动化系统能够使电力企业对用电客户实现完全自动化控制,自动化管理,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提升用户对用电服务的感受,更好地服务电力用户。
2.2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从人类社会进入到电气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技术创新的不断提升,每个国家的用电负荷量就一直呈现出持续增长的状况,同时用电用户更多地关注用电的质量。而随着绿色环保高效理念的萌发和普及,电力企业也越发重视在环保理念下实现节能高效的供电体系,又能够保证用户用电需求和质量的双重问题。
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管理系统综合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同步实时全面监测和管理电网的运行和维护,极大地保证了电网的高效运行和用户的用电质量。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不仅在电力行业具备监测和控制作用,在其他各行各业也都又重要的管理和监督作用。目前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的主要应用,包括①对运行系统的监测和控制,②对电能质量的监测和分析,③对电力功率因数的监测和控制,④对电能高精度的计算和消耗的统计和分析,⑤对电气火灾等事故的监视和监测,⑥对报警和事件的监测和管理控制。先进的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不仅具有对信息的共享性、监测性、开放性,同时还具备与其余设备和系统连接和共用的优越兼容性。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的优势不仅提高了电力企业配电运营和管理的效率,也扩大了行业的监控和使用范围,也降低了电力企业因一些电力事件发生而产生的经济和时间损失,使电力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显著提高,而且也提升了用户的用电体验和感受,为企业带了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2]。
3. 国内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的不足之处
3.1配电管理体系的不足
目前,我国的配电管理系统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监测和评价电能质量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也对市场的适应性不高,同时对信息系统的采集和分析综合能力不高。电力配电管理系统中监测和分析电能运行质量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部分,如果电能质量监测和分析部分系统的自动性能大大提高,那么就会显著降低现在电力运行的成本和提高运行效率。
我国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中对系统集成化和综合化利用程度不高,综合化分析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对用电用户的信息分析和了解不完善,不全面;对用电负荷量状况统计分析不科学;配电管理系统各部分技术和运行相对独立,造成信息不能够及时共享和分析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容易造成电力运行中的责任不明确、交叉重叠,也会增加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中的运行成本和降低经济效益。
3.2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发展的不足
目前,我国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综合发展状况不全面、不完善,运行的可靠性和反应性不高,自动化程度和技术利用率较低。自动化技术系统中终端系统的综合性不高,其运行功能简单,品类单一,只有基本功能。对其他如实时电价监测、电能质量分析、电力运输故障分析等的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才能整体提升我国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的综合利用程度。
对于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的开发与利用,不仅需要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装备工程技术,也需要较为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持基础,而且还需要对电力系统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及岗位技能的学习。我国各地方、各区域经济及发展状态不均一,所以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的推广及普及也又差别,所以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全发展与应用到每个地方,实现全面和完善的普及。
4. 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的发展趋势
4.1科学化的电力配电管理系统
电力配电管理系统是一个整体、一个综合的系统,必须建立全面完善的科学管理与监控制度。在制度的建立与健全上,福建周宁县有限供电公司的电力配电管理与监控制度与时俱进,其制度在建立之后不断完善与健全,规定了每一位电力工作人员的职责,在监控和管理制度内,每个人按照制度规定的任务完成电力工作。在此管理制度下,工作人员对用电和供电设备做到了有效的维护,降低了电力运行中的事件发生率,而且也监督和激励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该电力单位的工作人员不仅有效地完成了制度责任内的工作,还提高了其工作效率和降低了電力运营的成本。
4.2计划性的电力运行管理系统
有计划的对电力运行过程管理,是福建周宁县有限供电公司一直践行的管理制度。电力工作人员随时对配电线路和配电设备进行监测和管理,同时随时分析电力在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判断和处理实时的配电状况,保持对电力运行中的防范意识,把可能发生的事件影响力降到最低,及时处理和调整电力的运行状态。对电力运行中设备的管理采取科学和有效的方法,节约设备的运行成本和不必要的运行时间,将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在电力运行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利用。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在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条件允许的地方和区域,逐步改造和建设新一批科学化、自动化的电力系统,提升电力运行的稳定性和降低电力运营的成本。
5. 结语
目前,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系统已是全球电力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方向。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和科技的不断强大,带动通信、计算机、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电力的配电自动化技术也会逐步实现全面普及,不仅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感受,也会更加提高电力行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孙跃辉.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3(23):27-27.
[2]徐健.浅析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6):148.